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战中基于视频叠加的心理暗示效应过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小一 老松杨 秦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8-21,共4页
介绍了基于视频叠加的心理暗示的概念及其在心理战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归纳提炼出三个层级的视频心理暗示方法;为实现暗示信息有效编码进而有效影响受众心理,分析提出了基于视频叠加的心理暗示效应过程模型,即视频叠加暗示性信息的心理... 介绍了基于视频叠加的心理暗示的概念及其在心理战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归纳提炼出三个层级的视频心理暗示方法;为实现暗示信息有效编码进而有效影响受众心理,分析提出了基于视频叠加的心理暗示效应过程模型,即视频叠加暗示性信息的心理发生机制,包括注意启动、认知解码以及情感态度影响等三个阶段;最后,分析了与各个心理过程相关的影响因素。论文为心理战中视频叠加心理暗示的信息编码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理论依据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叠加 心理暗示 暗示信息 效应过程 心理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效应原理的循环经济评价方法及其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园园 傅泽强 +3 位作者 邬娜 吕宁磬 沈鹏 高宝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9-74,共6页
循环经济评价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构建全面、科学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从系统论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过程—效应原理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评价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构建全面、科学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从系统论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过程—效应原理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基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选取28个指标,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和分析了我国2000~2011年循环经济发展动态,并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以及全面推进形成规模阶段,从过程和效应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过程-效应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小流域黄壤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对环境过程和效应的指示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伟 张丽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30-2740,共11页
用连续提取方法分析了黄壤中总硫、SO_4^(2-)、总还原态硫(TRS)和有机硫的硫同位素组成,探讨黄壤中硫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环境效应.有机硫是主要的硫形态,SO_4^(2-)是主要的无机硫形态.TRS具有最低的δ^(34)S值,同时SO_4^(2-)和TRS的δ^(... 用连续提取方法分析了黄壤中总硫、SO_4^(2-)、总还原态硫(TRS)和有机硫的硫同位素组成,探讨黄壤中硫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环境效应.有机硫是主要的硫形态,SO_4^(2-)是主要的无机硫形态.TRS具有最低的δ^(34)S值,同时SO_4^(2-)和TRS的δ^(34)S值随剖面加深而平行地增大指示黄壤中存在SO_4^(2-)异化还原过程.黄壤剖面中总硫和有机硫的δ^(34)S值先增大后降低与有机硫矿化及有机硫组分的迁移和底层吸附有关.生物滞留后剩余SO_4^(2-)的吸附、解吸、淋溶迁移及深层吸附与累积导致剖面中SO_4^(2-)的δ^(34)S值先增大后明显降低.酸沉降下剖面中SO_4^(2-)的吸附、解吸和淋溶迁移可引起黄壤酸化.值得关注的是,酸沉降输入的SO_4^(2-)主要以有机硫和吸附态SO_4^(2-)滞留在黄壤中,则在硫的年沉降速率大幅降低后,在较长时期内,黄壤中有机硫矿化和吸附态SO_4^(2-)解吸可能释放大量SO_4^(2-)进入地表和地下水体,与之相关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和水体化学组成改变等方面的环境效应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小流域 黄壤 硫同位素 环境过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全过程减排效应实证研究——以省域二氧化硫减排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欣 雷怀英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7期58-61,共4页
全过程污染减排,是以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前提,构建从资源能源消费,污染物产生以及到污染排放的全过程减排机制。文章以省域二氧化硫减排为例,根据全过程减排内涵,选择减排率作为全过程减排评价指标,选择节能降耗、技术进步、产业结构、... 全过程污染减排,是以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前提,构建从资源能源消费,污染物产生以及到污染排放的全过程减排机制。文章以省域二氧化硫减排为例,根据全过程减排内涵,选择减排率作为全过程减排评价指标,选择节能降耗、技术进步、产业结构、治污、监管激励等环节指标,对中国全过程减排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过程污染减排已在中国存在一定程度的效应。作为"中端"减排的三产比重效应较小,而技术进步效应更小,这应该是今后减排工作的重点。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减排效应 末端减排 前端减排 中端减排 二氧化硫减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风险效应与农民行为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吉恒 李红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从分析我国农业风险因素的特征出发,研究了我国农业风险客观存在的效应机制,建立了农业风险诱惑效应、约束效应及其平衡过程的表述性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民行为,确定我国农业生产风险水平处于约束效应呈主流阶段,欲达到新的诱惑与... 从分析我国农业风险因素的特征出发,研究了我国农业风险客观存在的效应机制,建立了农业风险诱惑效应、约束效应及其平衡过程的表述性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民行为,确定我国农业生产风险水平处于约束效应呈主流阶段,欲达到新的诱惑与约束效应的平衡,必须完善农业市场体制,加大农业扶持和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风险 效应机制 诱惑效应 约束效应 平衡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变形条件下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全过程解析 被引量:51
6
作者 侯公羽 李晶晶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1-970,共10页
围岩-支护作用机制是正确认识支护结构对围岩进行有效支护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根据开挖面的空间效应及Hoek拟合方程计算了某工程实例的巷道顶板径向位移沿巷道纵向剖面方向分布的曲线,建立了围岩-支护耦合作用的力学模型,进而建立了描... 围岩-支护作用机制是正确认识支护结构对围岩进行有效支护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根据开挖面的空间效应及Hoek拟合方程计算了某工程实例的巷道顶板径向位移沿巷道纵向剖面方向分布的曲线,建立了围岩-支护耦合作用的力学模型,进而建立了描述巷道顶板径向位移与力学模型中的虚拟支护力的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力学模型的解析与分析,研究了围岩-支护在其相互作用的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对弹塑性变形阶段围岩-支护的相互作用原理给出了最新的认识。应用该研究成果,对某工程实例进行了支护作用效果的计算与分析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对围岩-支护耦合作用的全过程解耦,可以对围岩-支护的相互作用进行实时地预测或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过程解析:开挖面空间效应 虚拟支护力 围岩弹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的高校个性化教育:一种过程支持框架 被引量:18
7
作者 周进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5,20,共6页
大数据时代为高校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构建以数据为基础的个性化教育"目标-过程"支持框架,在目标诊断基础上,通过挖掘学习者需求与潜能,在数据聚类与关联分析中甄别类特色,采用相应针对性教育策略,提供个体监测评价与... 大数据时代为高校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构建以数据为基础的个性化教育"目标-过程"支持框架,在目标诊断基础上,通过挖掘学习者需求与潜能,在数据聚类与关联分析中甄别类特色,采用相应针对性教育策略,提供个体监测评价与预警反馈,为提升高校个性化教育过程效应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个性化教育 过程效应 支持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泊核试验区自然环境变化的地球卫星观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胡东生 张华京 +3 位作者 庞西磊 徐冰 张国伟 田新洪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第9期31-38,共8页
运用地球卫星观测手段及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及区域调查研究成果,首次对中国罗布泊核试验区进行全面分析及初步综合评价,揭示了鲜为人知的核爆炸效应及地质环境响应事件,对人类极端作用与重大工程环境及胁迫影响过程有了清晰实际的第一性材... 运用地球卫星观测手段及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及区域调查研究成果,首次对中国罗布泊核试验区进行全面分析及初步综合评价,揭示了鲜为人知的核爆炸效应及地质环境响应事件,对人类极端作用与重大工程环境及胁迫影响过程有了清晰实际的第一性材料,通过宏观清理和典型筛选对试验区自然环境要素变化进行逐项材料挖掘及客观评价,为国家安全利用核能与综合评估核环境及机动发展核战略提供科学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卫星观测 核试验区 核爆炸效应及地质环境响应过程 自然环境综合评价 中国罗布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同判断加工中整体和局部特征的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周国梅 傅小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1-689,共9页
采用三种整体局部特征(关系-属性,全局-局部,抽象-具体)图形,要求3组大学生被试完成异同判断任务,以考察异同判断加工中整体和局部特征的作用,探讨异同比较的加工机制。三个实验的结果表明:(1)三种整体特征均可加速同反应,因而不支持同... 采用三种整体局部特征(关系-属性,全局-局部,抽象-具体)图形,要求3组大学生被试完成异同判断任务,以考察异同判断加工中整体和局部特征的作用,探讨异同比较的加工机制。三个实验的结果表明:(1)三种整体特征均可加速同反应,因而不支持同判断加工是整体匹配的观点;(2)存在快同效应,但并不支持同判断的快速加工器对整个刺激加工完成后慢速比较器才开始工作的观点;(3)异反应时随差异特征的增多而减小,从而进一步支持异判断是分析加工、自终止的观点;(4)异反应时随差异特征从上至下、从整体到局部而增加,意味着异判断加工的顺序可能是自上而下、从整体到局部。上述结果支持研究假设:同判断的快速加工器先加工整体特征,然后再和异判断的慢速比较器一起开始加工局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同比较 过程模型 整体加工 快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处理集成微藻生物柴油生命周期系统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泽健 罗祎青 袁希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41,共8页
采用生活废水的二级出水培养微藻可有效提高微藻生物柴油生产过程的环境效益,降低其环境影响。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分析原理,针对结合了废水培养微藻的两种微藻生物柴油生产技术路线,即传统路线和热解酯化路线,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模型;提... 采用生活废水的二级出水培养微藻可有效提高微藻生物柴油生产过程的环境效益,降低其环境影响。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分析原理,针对结合了废水培养微藻的两种微藻生物柴油生产技术路线,即传统路线和热解酯化路线,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模型;提出了水处理集成微藻生物柴油生命周期系统评价的水处理过程替代效应的概念及其环境效益定量评价方法;通过计算对比了基于新鲜水培养微藻的两种技术路线的总环境影响指数和废水培养微藻的两种技术路线的环境效益,表明热解酯化工艺结合废水培养微藻路线相较其他工艺路线具有最小的环境影响,表明水处理过程替代效应在水处理集成微藻生物柴油生命周期系统评价中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生物柴油 生命周期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 废水培养 水处理过程替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f temperature rise within 70MPa composite hydrogen vehicle cylinder during fast refueling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亮 郑传祥 +2 位作者 李蓉 陈冰冰 魏宗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772-2778,共7页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for predicting fast filling process of 70 MPa type Ⅲ(with metal liner) hydrogen vehicle cylinder was presented,which has considered turbulence,real gas effect and solid heat transfer i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for predicting fast filling process of 70 MPa type Ⅲ(with metal liner) hydrogen vehicle cylinder was presented,which has considered turbulence,real gas effect and solid heat transfer issues.Through the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of the gas within the solid walls were revealed; adiabatic filling was studied to evaluate the heat dissipation during the filling; the influences of various filling conditions on temperature rise were analyzed in detail.Finally,cold filling wa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n temperature rise and SoC(state of charge) within the cylinder.The hydrogen pre-cooling wa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reduce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acquire higher SoC during the fill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t filling numerical analysis temperature rise hydrogen vehicle cylinder state of char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悬链线立管强度可靠性计算研究
12
作者 张萌 李智博 +2 位作者 吴剑国 张国进 孙政策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127,共7页
在钢悬链线立管分析中,材料性能、载荷参数、计算方法等都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为考虑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影响,采用作用效应-抗力半随机过程构建可靠性模型,并采用极小化变换转化为静态可靠性问题。选用物理含义较为明确的屈服判定准则... 在钢悬链线立管分析中,材料性能、载荷参数、计算方法等都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为考虑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影响,采用作用效应-抗力半随机过程构建可靠性模型,并采用极小化变换转化为静态可靠性问题。选用物理含义较为明确的屈服判定准则建立功能函数,通过单样本K-S检验对载荷随机过程的概率特性进行极值统计,提出载荷转化的方法以实现与目标可靠性指标的比对,并引入模型和主观不确定性随机变量。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对立管的强度可靠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与利用系数方法能够相互印证,可以为立管的可靠性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悬链线立管 可靠性 作用效应-抗力半随机过程 极值统计 不确定性随机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