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务诚信建设与商业信用供给研究
1
作者 曾祥金 位晓琳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66,共17页
本文基于2016年国务院清理政府欠款专项督导行动,结合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半年度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政务诚信建设对民营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务诚信建设使民营企业商业信用供给增加10.53%。机制分析... 本文基于2016年国务院清理政府欠款专项督导行动,结合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半年度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政务诚信建设对民营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务诚信建设使民营企业商业信用供给增加10.53%。机制分析表明,政务诚信建设通过促进内源融资和降低预期成本两条渠道,使民营企业商业信用供给增加。异质性分析表明,政务诚信建设对民营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促进效应在外源性融资约束较小、盈利能力较强与短期偿债能力较好的企业中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务诚信建设还会促进民营企业增加长期商业信用供给,优化商业信用供给的期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诚信建设 商业信用 内源融资 期限结构 欠款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信用内涵与我国政务诚信建设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丽丽 章政 《征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25,共8页
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从政务诚信建设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信息社会中的广义信用、政府信用、政务诚信,提出"政府信用"是由一国的社会制度、治理方式所决定的,国家发展方向和道路是"... 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从政务诚信建设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信息社会中的广义信用、政府信用、政务诚信,提出"政府信用"是由一国的社会制度、治理方式所决定的,国家发展方向和道路是"政府信用"是否牢靠的根本因素;"政务诚信"是由各级政务主体的行为所构成,是社会主体评判政务可信度的凭证和依据。通过对政务诚信建设的重点进行梳理,对信息社会中政府定位和职能转变、政务诚信管理系统建设和政务诚信评价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我国政务诚信建设应以分步实施、注重创新和实事求是为原则,重点加强政务公开、行政履职、勤政廉政、依法行政、政务创新和失信管理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用 政务诚信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 广义信用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以政务诚信建设为视角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卫刚 李艳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6-123,共8页
我国《立法法》规定了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具体规定了行政立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方式及程序,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行政立法需加强公众参与:一... 我国《立法法》规定了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具体规定了行政立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方式及程序,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行政立法需加强公众参与:一方面,行政立法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另一方面,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具有法律依据。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有利于政务诚信建设,但在实践中公众参与行政立法仍然面临困境。因此,应当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提高参与主体的地位和素质,完善参与途径,实现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扩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立法 公众参与 政务诚信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政府公信力“塔西佗陷阱” 以政务诚信引领社会诚信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威 《征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22,共5页
政府公信力陷入"塔西佗陷阱",是政府公信力"赤字"达到一定阈值所导致的恶性循环,涉及政府自身公信力水平以及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学理诱因,几者相互杂糅,共同作用。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根本在于加强政务... 政府公信力陷入"塔西佗陷阱",是政府公信力"赤字"达到一定阈值所导致的恶性循环,涉及政府自身公信力水平以及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学理诱因,几者相互杂糅,共同作用。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根本在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要以政务诚信建设引领社会诚信,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公信力 塔西佗陷阱 政务诚信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