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技术指南的建议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忠敏 黄钢 +3 位作者 陈克敏 程永德 吕中伟 刘建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41-644,共4页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治疗计划系统出现,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恶性实体肿瘤,如前列腺癌、肺癌、胰腺癌、肝癌等。为更好的规范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本文从放...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治疗计划系统出现,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恶性实体肿瘤,如前列腺癌、肺癌、胰腺癌、肝癌等。为更好的规范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本文从放射性粒子管理、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作为制订该技术指南的讨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组织植入 技术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对人体的影响 被引量:61
2
作者 梁莉 马力文 王俊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对患者末稍血像、肝功能、肾功能、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且不能手术根治的 2 5例患者 ,超声引导下或术中植入1 2 5I粒子。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 3个月内多个时间点...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对患者末稍血像、肝功能、肾功能、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且不能手术根治的 2 5例患者 ,超声引导下或术中植入1 2 5I粒子。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 3个月内多个时间点末梢血像、肝功能、肾功能及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的变化。 结果 治疗前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为 (6 3±2 2 )× 10 9 L、(12 2 7± 17 3)g L、(2 19 9± 117 5 )× 10 9 L ,治疗后 1月及 3月分别为 (6 4± 1 8)× 10 9、(114 5± 30 9)g L、(191 5±5 9 6 )× 10 9 L和 (6 1± 1 2 )× 10 9、(116 3± 16 0 )g L、(191 7± 10 8 2 )× 10 9 L ,无显著性差异 (F分别为 1 893、0 6 16、0 5 96 ,P分别为 0 0 72、0 779和 0 76 2 )。ALT、AST、BUN、Cr、CK及CK -MB检测在各时间点亦无显著差异 (F值分别为 1 86 1、0 5 5 1、1 74 0、1 934,0 4 12 ,0 0 5 2 ,P值分别为 0 118、0 737、0 14 2、0 10 5、0 837、0 998)。胰腺癌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在治疗后 1月有明显下降。粒子治疗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 和CD8)及NK细胞活性没有明显影响 (F值分别分 0 2 87、0 5 2 0、0 4 97、1 10 1,P值分别为 0 75 2、0 5 98、0 6 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组织植入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手术的防护管理 被引量:5
3
作者 吴秀红 徐波 王成峰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8期32-33,共2页
对30例胰腺癌患者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进行防护管理,结果30例患者共成功植入粒子652粒,平均22.3粒,无1例污染事故发生,无1粒丢失。提出对医务人员加强防护意识培训,围术期实施严格、规范的防护管理,掌握规范辐射防护的护理流程与规... 对30例胰腺癌患者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进行防护管理,结果30例患者共成功植入粒子652粒,平均22.3粒,无1例污染事故发生,无1粒丢失。提出对医务人员加强防护意识培训,围术期实施严格、规范的防护管理,掌握规范辐射防护的护理流程与规章制度,可提高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125I粒子 组织植入 防护 管理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 被引量:9
4
作者 朱丽红 王俊杰 +7 位作者 袁惠书 冉维强 刘江平 田素清 李金娜 姜伟娟 姜玉良 王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软组织肿瘤共15个病灶(2个原发灶,13个局部复发或转移灶)行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单个病灶植入粒子60颗(7~80颗),粒子活度0.6mCi(0.5~0.8mCi),肿瘤...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软组织肿瘤共15个病灶(2个原发灶,13个局部复发或转移灶)行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单个病灶植入粒子60颗(7~80颗),粒子活度0.6mCi(0.5~0.8m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PD)140~160Gy。术后行质量验证。2个病灶质量验证不满意加行补充外照射,剂量为30、60Gy,分次剂量2.0Gy。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3~34个月)。疼痛缓解率83%(5/6)。术后2个月实际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为93%(14/15)。1年及2年局部控制率均为83%。1年生存率72.9%,2年生存率62.5%,中位生存时间32个月。3例远处转移。5例死亡:1例死于肺转移,4例死于全身多器官衰竭。1例植入粒子后皮肤破溃未愈合,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单独或联合外照射治疗软组织肿瘤尤其是复发和转移性软组织肿瘤有效,方法简单、易行、微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肿瘤 放射性^(125)I粒子 组织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 被引量:9
5
作者 白静 王俊杰 +1 位作者 修典荣 冉维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无法切除胰腺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5年2月,我院行开腹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21例。术前根据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活度和种植粒子个数,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65~110 Gy...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无法切除胰腺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5年2月,我院行开腹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21例。术前根据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活度和种植粒子个数,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65~110 Gy,每颗粒子活度为0.4~0.5 mC i。超声引导下插入粒子种植针,M ick粒子植入器植入125I粒子,粒子植入数10~75颗。8例粒子植入前或后行胃肠或胆肠吻合术。2例术后行外放疗联合单药吉西他滨化疗。1例术前置入支架,1例术后置入支架。结果15例腹痛中,14例术后1~3 d疼痛即开始缓解,其中7例疼痛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有效率93.3%(14/15);除2例失访外,CR 5例,PR 7例,PD 5例,NC 2例。19例中位生存期5个月,1年生存率26.3%。1例出现乳糜漏,3例粒子移位到肝脏。无胰漏和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胰腺癌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补救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125Ⅰ粒子 组织种植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肿瘤近期疗效 被引量:87
6
作者 王俊杰 黄毅 +5 位作者 冉维强 修典荣 张照辉 刘江平 朱丽红 李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肿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6例腹腔或盆腔肿瘤实施开腹术中超声引导下粒子种植术 ,6例前列腺癌实施经会阴超声引导粒子种植术 ,6例人体浅表肿瘤实施超声引导粒子种植术 ,2例肝癌实施DSA粒子介...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肿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6例腹腔或盆腔肿瘤实施开腹术中超声引导下粒子种植术 ,6例前列腺癌实施经会阴超声引导粒子种植术 ,6例人体浅表肿瘤实施超声引导粒子种植术 ,2例肝癌实施DSA粒子介入治疗术。 结果 随访 2月 ,6例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由术前 ( 46 95± 2 6 5 8)ng/ml降至( 11 5 1± 11 0 5 )ng/ml(t=3 0 16 ,P =0 0 13)。 14例实体瘤完全缓解率由 2 8 6 % ( 4/ 14) ,部分缓解率为 6 4 3% ( 9/ 14) ,失败 1例。无明显放射相关副作用。 结论 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肿瘤具有疗效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病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组织种植 治疗 肿瘤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恶性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尧 王宇 +4 位作者 雷光焰 闫晓红 杨乔 周海平 耿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分析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恶性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西京医院和陕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单... 目的:分析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恶性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西京医院和陕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63例,观察组(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4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月后血清各项恶性生物学指标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清VEGF、FGF及MM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清AFPL3、GP73、Sb7-H3、AFU、Cat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清ICAM-1、ESM-1及u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可以有效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各项恶性生物学指标水平,减弱癌细胞恶性程度并延缓病情进展,是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理想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放射性粒子组织放疗 TACE 恶性生物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的手术配合
8
作者 米淑敏 姚海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41-141,共1页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植入 近距离治疗 肿瘤发展 手术配合 粒子植入治疗 晚期恶性肿瘤 组织 三维治疗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间永久性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 被引量:30
9
作者 金护申 徐怀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75-78,共4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组织永久性放射粒子植入 治疗 碘-125放射粒子 临床应用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孙文 牛洪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42-845,共4页
放射性粒子植入全称为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是用一套特殊的器械将封装的放射性核素放置到肿瘤组织或其附近受肿瘤浸润的组织内,粒子发出的γ射线可以持续低能量照射肿瘤而发挥作用。目前,该技术在临床上多用于实质性脏器肿... 放射性粒子植入全称为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是用一套特殊的器械将封装的放射性核素放置到肿瘤组织或其附近受肿瘤浸润的组织内,粒子发出的γ射线可以持续低能量照射肿瘤而发挥作用。目前,该技术在临床上多用于实质性脏器肿瘤的治疗,对于食管、胃肠道、胆道等空腔脏器肿瘤的治疗鲜有报道,主要因为其独特的解剖学特点可能引起管腔的溃疡、穿孔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 粒子植入治疗 消化道肿瘤 放射性粒子植入 空腔脏器肿瘤 近距离治疗 放射性核素 实质性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恶性肿瘤(附113例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叶有生 孙永安 +7 位作者 曹培 宁占河 王平 蔡利 霍云霞 郑月 李燕 于世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7-348,共2页
为观察12 5I放射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选择 113例的治疗病例 ,其中口腔、颌面部肿瘤 4 9例 ,头、肺、乳腺、肝、胰、结肠、直肠及前列腺等各种肿瘤共 6 4例 ,病理诊断明确。经CT定位术植入 5 7例 ,CT、B超引导... 为观察12 5I放射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选择 113例的治疗病例 ,其中口腔、颌面部肿瘤 4 9例 ,头、肺、乳腺、肝、胰、结肠、直肠及前列腺等各种肿瘤共 6 4例 ,病理诊断明确。经CT定位术植入 5 7例 ,CT、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 5 2例 ,模板插植 3例 ,立体定向支架术插植 1例 ,均为组织间永久植入。随访 4 10个月 ,结果显示有 2例患者肿瘤完全消失 ,4例晚期肿瘤患者 6个月后转移衰竭死亡 ,2例因心脑疾病死亡 ,其余患者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 ,症状改善 ,生存时间延长。在治疗中 ,全组无白细胞下降 ,无因植入12 5I粒子而导致的严重并发症。临床实践证明12 5I放射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组织永久植入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郑桂丽 王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50-552,共3页
目的:探讨碘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将20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癌痛患者随机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碘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 目的:探讨碘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将20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癌痛患者随机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碘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缓解率、平均镇痛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均明显减少,治疗后1d两组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30d观察组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有统计学差异(χ2=5.908,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疼痛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t=7.34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明显低于对照组(11.0%)。结论:碘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癌性疼痛的效果确切,具有迅速与持久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125粒子组织植入 癌性疼痛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金爽 柴树德 +2 位作者 郑广钧 阎卫亮 冯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920-922,共3页
大细胞肺癌为肺癌四种主要组织类型中发病率最低的一种[1],其亚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lung cancer,LCNEC)罕见,恶性度高,50%的患者在1年-2年内死亡,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23%和10%[2]。单纯手术治疗效果欠... 大细胞肺癌为肺癌四种主要组织类型中发病率最低的一种[1],其亚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lung cancer,LCNEC)罕见,恶性度高,50%的患者在1年-2年内死亡,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23%和10%[2]。单纯手术治疗效果欠佳[3],目前多采取手术联合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大细胞肺癌 10年生存率 单纯手术 组织类型 cell LU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在肝组织应用中的实验评估 被引量:7
14
作者 梅雀林 刘鹏程 +2 位作者 杨建勇 杜端明 陈在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肝脏的安全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经皮肝植入放射活性为37MBq的125I粒子2粒,对照组肝脏内植入无表面活性的空心粒源2粒。粒子植入后4周,处死动物,行HE染色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肝脏的安全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经皮肝植入放射活性为37MBq的125I粒子2粒,对照组肝脏内植入无表面活性的空心粒源2粒。粒子植入后4周,处死动物,行HE染色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比较各组大白兔植入前和植入后1个月内周围血像、肝功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组织学检查显示有活性粒源周围的肝组织可见大片状凝固性坏死,距粒源5mm处变性坏死的肝细胞与正常细胞间出现一条较为明显的分界带;无活性粒源周围肝组织结构正常。原位凋亡检侧显示,在放射性粒源周围肝组织内可见一条明显的凋亡细胞带,而空心粒源周围肝组织内未检测出凋亡细胞。粒子植入术后2周,治疗组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t=6.285,P<0.001),但4周后降至正常水平(t=2.002,P=0.06)。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粒子植入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125I粒子植入的剂量分布具有适形性,在肝组织中植入放射性粒子对重要脏器功能无明显影响,提示在肝肿瘤组织中植入粒子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微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 组织植入 肝脏 毒性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Ⅰ粒子源治疗中晚期肺癌的剂量学研究和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培坤 张仲卫 +2 位作者 王桐 李林 高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观察放射性125Ⅰ粒子源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首先利用实体肿瘤等效材料,采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模拟实测了125I粒籽源植入瘤内后,瘤内外剂量分布,并对其剂量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临床共对3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125I粒子... 目的:观察放射性125Ⅰ粒子源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首先利用实体肿瘤等效材料,采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模拟实测了125I粒籽源植入瘤内后,瘤内外剂量分布,并对其剂量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临床共对3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125I粒子种植,均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实施手术,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根据实验研究结果确定125I粒子间距为1cm时能够达到治疗量(处方剂量145Gy);本组38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手术后未发生出血、气胸、肺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临床观察6个月,临床分析结果显示总缓解率为63.16%,咳嗽、气短、纳差、胸疼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放射性125Ⅰ粒子源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肺癌 ^125Ⅰ粒子 永久性组织植入 肿瘤近距离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及肝外转移瘤的^(125)I粒子植入治疗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奎 张福君 +5 位作者 吴沛宏 黄金华 范卫君 卢鸣剑 吴月霞 焦德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351-1353,共3页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肝外转移瘤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31例,病灶总数为65个,平均直径为3.5cm,其中肝内病灶20个,肺转移瘤25个,淋巴结转移15个,骨转移瘤5个。全部病例经CT、MRI检查或病理穿刺活...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肝外转移瘤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31例,病灶总数为65个,平均直径为3.5cm,其中肝内病灶20个,肺转移瘤25个,淋巴结转移15个,骨转移瘤5个。全部病例经CT、MRI检查或病理穿刺活检证实。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术中将活度为0.8mCi的125I粒子在CT导向下植入肿瘤内。粒子按照0.5~1.0cm平面插植。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PD)100~150Gy。结果:2个月后CT复查,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8例;无变化(NC)3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71.1%(22/31),疼痛缓解率72.7%(8/11)。65个病灶中完全缓解(CR)18个;部分缓解(PR)35个;无变化(NC)8个;进展(PD)4个,局部控制率81.5%(53/65)。2例患者死于远处转移,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2个月随访过程中发现8颗粒子在肝脏内游走,5颗粒子迁徙至肺内;2例出现气胸,肺压缩在30%以下,术后2例患者出现轻度白细胞下降,白细胞计数≥3.0×109/L,经保守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未见放射性肺炎、大出血、胆汁瘘、胰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肝外转移瘤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转移瘤 近距离组织放疗 放射性粒子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小鼠移植瘤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伟邦 李园 +2 位作者 李永平 武兆忠 符柳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4-756,共3页
目的:研究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小鼠移植瘤的效果。方法:建立人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瘤细胞)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即NOD-SCID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治疗组4只给予125I组织间植入治疗,对照组4只不予植入照射... 目的:研究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小鼠移植瘤的效果。方法:建立人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瘤细胞)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即NOD-SCID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治疗组4只给予125I组织间植入治疗,对照组4只不予植入照射治疗。治疗组4只于植入后的20d后进行SPECT显像观察肿瘤组织的凋亡情况;后将小鼠断颈处死,取肿瘤组织作病理切片,观察125I粒子对肿瘤组织的破坏程度及范围,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0d后,对照组及治疗组的小鼠均存活,HE染色病理切片显示,经125I粒子照射后,肿瘤组织出现大量的凋亡细胞;SPECT显像结果表明,经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在肿瘤组织区域内可见明显的显影。结论:125I组织间植入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瘤细胞)移植瘤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125I粒子 组织植入 NOD-SCID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CT导向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多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16
18
作者 沈新颖 张彦舫 +4 位作者 窦永充 李勇 孔健 蔡进中 何凡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0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CT导向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多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系统(TPS系统),通过CT引导对33例患者共50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灶穿刺植入125I粒子,植入数量根据每个淋巴结转移灶的大小... 目的:探讨125I粒子CT导向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多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系统(TPS系统),通过CT引导对33例患者共50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灶穿刺植入125I粒子,植入数量根据每个淋巴结转移灶的大小计算。术后1个月复查CT或MRI,测量转移灶大小变化情况,并通过判断疼痛程度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50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灶均成功植入125I粒子;每组淋巴结转移灶植入10~100粒,平均46粒。术后1个月疗效评价:肿瘤完全缓解(CR)22组,部分缓解(PR)23组,无变化(NC)5组,无进展病例。125I粒子植入治疗有效率90.0%。疼痛缓解情况:术后1周疼痛明显缓解,24例中重度疼痛患者中20例明显或部分缓解,缓解率83.3%。术后随访3~20个月,3个月内无死亡病例,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短期疗效肯定而且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组织植入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植入^(125)I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肖茜 董峰 王任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73-674,共2页
一、目的 对21例肿瘤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术中联合^125I粒子植入或单纯^125I粒子术中植入,通过术后随诊观察,探讨放射性核素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 晚期恶性肿瘤 疗效观察 术中植入 手术治疗 近距离治疗 组织插植 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朱永强 陈俊英 郭剑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14例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于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胰腺肿瘤的三维立体图像,通过TPS计算出所需粒子数目和总活度,在CT...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14例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于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胰腺肿瘤的三维立体图像,通过TPS计算出所需粒子数目和总活度,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胰腺肿瘤体内。采用的粒子活度为每粒0.5~0.8 mCi,粒子间距为0.6~1.0 cm,植入时避开血管、胰管以及肠管尤其是结肠等重要脏器,粒子植入后随访时间为2~18个月。结果 14例患者粒子植入术后3~7 d,疼痛开始缓解,术后2个月CT复查,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8例,疾病稳定(NC)3例,疾病进展(PD)2例,总有效率(CR+PR)64.3%。全组生存时间5~1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随访中无胰腺炎、胃肠道出血、放射性肠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在疼痛缓解方面疗效明确,具有近期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CT引导 125I粒子 组织植入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