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临床试验现状及未来展望
1
作者 李汝平 杨辉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radioiodine-refractory thyroid cancer,RAIRTC)是指无法或很难从^(131)I治疗中获益的甲状腺癌,目前常涉及的RAIR-TC主要是原本分化较好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随着病程或^(131)... 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radioiodine-refractory thyroid cancer,RAIRTC)是指无法或很难从^(131)I治疗中获益的甲状腺癌,目前常涉及的RAIR-TC主要是原本分化较好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随着病程或^(131)I治疗后逐渐出现不摄取^(131)I现象。与能够摄取^(131)I的DTC相比,RAIR-TC的恶性程度明显增加,疾病进展较快,死亡风险较高。因此,RAIRTC的后续治疗已成为国际甲状腺癌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RAIR-TC的治疗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放射性碘治疗到近年来靶向药物的引入,再到免疫治疗的尝试,治疗手段逐步多样化。分子靶向治疗,特别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为RAIR-T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但单一靶向治疗的耐药性迅速显现,成为治疗的瓶颈。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通路的激活是肿瘤逃逸靶向治疗的主要途径。因此,联合治疗策略应运而生,通过靶向多个信号转导通路、优化联合药物的使用,尝试克服单药耐药性。此外,结合患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如BRAF突变、肿瘤免疫表型等)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如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在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高表达的RAIR-TC患者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然而,由于RAIR-TC的免疫原性较低,免疫治疗的总体缓解率仍较低,通常为10%~15%。近年来,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策略,如BRAF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抑制剂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的三联疗法,在部分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疗效,甚至出现完全缓解,为提高免疫治疗效果开辟了新的方向,但如何优化联合治疗方案、克服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仍是未来研究的难点。此外,表观遗传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为RAIR-T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DNA甲基化、组蛋白去乙酰化等表观遗传机制在RAIR-TC的进展和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相关抑制剂可能恢复肿瘤对放射性碘的摄取能力,从而增强^(131)I治疗的敏感性。尽管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临床试验仍处于早期阶段,需进一步验证其应用潜力。肿瘤代谢异常,尤其是乳酸代谢和谷氨酰胺代谢的改变,在肿瘤生长和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LS)抑制剂和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并可能逆转耐药性。因此,开发针对这些代谢靶点的创新药物,成为未来治疗RAIR-TC的重要方向。尽管现有疗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RAIR-TC患者的生存期,仍面临耐药性、不良反应及肿瘤异质性等挑战。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于优化联合治疗方案、开发新靶点药物及提高免疫治疗的适应性。在多学科协作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RAIR-TC的治疗有望在未来取得突破,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 精准医学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内照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在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与前景
2
作者 林秋玉 王宇鑫 林承赫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7,共10页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中分化型TC(differentiated TC,DTC)占90%以上,通常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放射性碘(radioactive iodine,RAI)治疗后总体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的病灶在治疗过程中逐渐丧失摄...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中分化型TC(differentiated TC,DTC)占90%以上,通常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放射性碘(radioactive iodine,RAI)治疗后总体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的病灶在治疗过程中逐渐丧失摄碘能力,成为RAI难治性DTC(radioiodinerefractory DTC,RAIR-DTC),预后较差。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RAIR-DTC复发病灶或远处转移灶,既往认为治疗方式有限。随着对RAIR-DTC的发生机制及其生物分子层面的改变有了更深的认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在人类研究中被证实,为RAIR-DTC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概括了RAIR-DTC的发生、发展机制、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及其主要结论,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多激酶抑制剂(multiple kinase inhibitors,MKIs)是晚期转移性RAIR-DTC的一线治疗方案。目前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治疗RAIR-DTC的药物包括索拉非尼(sorafenib)、仑伐替尼(lenvatinib)、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前两者也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RAIR-DTC的治疗。中国还有安罗替尼(anlotinib)、多纳非尼(donafenib)被批准用于RAIR-DTC的治疗。以上靶向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得到了验证。阿帕替尼(apatinib)是一种中国自主研发的血管生成抑制剂,有望成为sorafenib耐药时有效的挽救治疗方法。而单靶点选择性抑制剂因作用靶点单一,不良反应通常较轻。对于某些含有特定突变类型的RAIRDTC,单靶点选择性抑制剂可以更好地发挥效果。TC通常被认为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较低,既往认为免疫治疗的效果有限。包括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伊匹单抗(ipilimumab)在内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独使用时疗效常不理想。当联合靶向治疗时,pembrolizumab可以增强靶向药物的疗效,可作为一种可行的挽救疗法,这可能与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协同效应”有关。对于联合治疗,各种治疗分别对抑制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发挥了多大作用需要明确,特别是在病例数较少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合理的对照成为关键。既往研究受限于RAIR-DTC定义模糊、纳入患者量少且异质性大,未来需要开展前瞻性、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同时,还需要考虑治疗后延长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是否能转化为长期生存获益,以及是否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之,RAIR-DTC的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需要在这些方面不断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 基因突变 信号通路 免疫微环境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联合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分子影像在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评估中的独特价值与争议
3
作者 王任飞 卢改霞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
核医学分子影像具有无创、高灵敏度、时空动态可视化、可定性及定量分析等特点,借助融合影像技术的优势,兼备了反映功能代谢和解剖结构的特点。核医学分子影像评估贯穿于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 核医学分子影像具有无创、高灵敏度、时空动态可视化、可定性及定量分析等特点,借助融合影像技术的优势,兼备了反映功能代谢和解剖结构的特点。核医学分子影像评估贯穿于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诊治管理的全流程,包括界定、探查病灶、指导治疗决策、评价疗效及评估预后等。^(131)I全身显像(^(131)I-whole body scan,^(131)I-WBS)是判断RAIR-DTC的重要依据。其中诊断性^(131)I-WBS可在^(131)I治疗前探查术后残留甲状腺及可疑摄碘性转移灶,有助于后续^(131)I治疗决策。治疗后^(131)I-WBS可进一步明确病灶摄碘特征,以及探查诊断性WBS未能显示的病灶,为明确患者临床分期、制订随访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治疗后^(131)I-WBS显示的病灶摄碘能力还可预判^(131)I治疗效果。^(131)I-WBS结合血清学及其他影像学检查还可用于评价^(131)I治疗效果。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主要用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或Tg抗体(Tg antibody,TgAb)水平持续增高而^(131)I-WBS阴性的高危DTC患者,可辅助寻找和定位病灶。18F-FDG PET/CT与^(131)I-WBS结合有助于全面评估全身肿瘤负荷。DTC转移灶摄取18F-FDG预示着^(131)I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生存预后较差,是疾病快速进展及肿瘤特异性死亡风险增高的预测因素。RAIR-DTC病灶接受局部或系统治疗后,可通过治疗前后的早期代谢反应预测患者的临床获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靶向反映新生血管生成的RGD肽及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靶向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靶向生长抑素受体等的多种新型核素显像可作为18F-FDG PET/CT阴性时的补充手段,探查RAIRDTC病灶,还可根据对显像剂的摄取能力筛选适合行靶向性核素治疗的患者,为多线治疗后疾病仍进展的RAIR-DTC患者提供有效的核素诊疗一体化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影像 分化型甲状腺 放射性难治 诊断 治疗前评估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进展及展望
4
作者 耿倩倩 杨爱民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9,共10页
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能够从手术、放射性碘-131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治疗中获益,预后良好。一旦发展为碘难治性甲状腺癌,则预后较差且治疗手段有限、治疗效果局限,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对肿瘤... 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能够从手术、放射性碘-131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治疗中获益,预后良好。一旦发展为碘难治性甲状腺癌,则预后较差且治疗手段有限、治疗效果局限,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各种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药物和新疗法在碘难治性甲状腺癌领域均有显著进展。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为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其中以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为代表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ulti-target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mTKI)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开启了碘难治性甲状腺癌靶向治疗的新时代。卡博替尼作为TKI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国产TKI药物如阿帕替尼和安罗替尼在碘难治性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表现俱佳,备受关注。此外靶向BRAF V600E突变、RET融合及NTRK融合基因的特异性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拉非尼、普拉替尼/塞普替尼、拉罗替尼)使得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跨进了精准治疗时代。对于存在RET融合/NTRK融合者,指南推荐首先选择特异性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优于泛靶点激酶抑制剂;若无上述基因突变者,泛靶点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是标准的一线治疗选择。MEK抑制剂(司美替尼)辅助诱导再分化有望恢复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的部分摄碘功能,在此基础上的靶碘联合治疗未来也将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策略。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结果并不乐观,但其与TKI的联合应用则显示出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期待。由于耐药以及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等原因,积极探索新疗法是十分必要的。核医学分子影像指导下的放射性核素治疗或将为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及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ibroblast-activating protein inhibitor,FAPi)等放射性配体/受体治疗具有靶向性、可视化及诊疗一体化等特点,并在碘难治性甲状腺癌中进行了初步尝试,证实其在TKI治疗后疾病进展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本文就近几年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领域的新药物和新技术进行综述,辅助指导临床的同时,期盼未来能拥有更多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选择,来进一步提升这部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难治性 分化型甲状腺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核素治疗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甲状腺癌药物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虹丹 黄银德 李翀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5-331,共7页
分化程度较差的甲状腺癌及晚期甲状腺癌因恶性程度高、进展快且对放化疗不敏感,治疗手段有限,成为目前甲状腺癌治疗中的难点问题。通过对甲状腺癌致癌机制的研究,多种激酶抑制剂被用于难治性甲状腺癌,比如达拉非尼(BRAF抑制剂)、曲美替... 分化程度较差的甲状腺癌及晚期甲状腺癌因恶性程度高、进展快且对放化疗不敏感,治疗手段有限,成为目前甲状腺癌治疗中的难点问题。通过对甲状腺癌致癌机制的研究,多种激酶抑制剂被用于难治性甲状腺癌,比如达拉非尼(BRAF抑制剂)、曲美替尼(MEK抑制剂)、仑伐替尼(RET抑制剂)、乐伐替尼(VEGF抑制剂)以及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然而,药物耐药不可避免,极大地限制了激酶抑制剂的应用。免疫治疗、甲状腺癌的再分化策略、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等治疗手段以及纳米技术在治疗中的应用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亟需进一步明确其疗效。全面了解难治性甲状腺癌的治疗策略及可选择的治疗组合在甲状腺癌诊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从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等方面对难治性甲状腺癌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综述,以期能为难治性甲状腺癌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甲状腺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放射性核素治疗 纳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超声联合血清甲状腺球蛋白评估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5
6
作者 高璐滢 林岩松 +8 位作者 姜玉新 李建初 李慧 张波 刘如玉 席雪华 高琼 王莹 赵瑞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8-422,共5页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的治疗方案有限。结合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评估阿帕替尼对RAIR-DTC颈部淋巴结转...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的治疗方案有限。结合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评估阿帕替尼对RAIR-D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前瞻性纳入9例成人RAIR-DTC患者,口服阿帕替尼(750 mg,每天1次)。持续给药直至病情进展或不能耐受药物引起的不良事件。超声定期监测颈部可疑转移淋巴结的变化,并每2周观察血清Tg的水平变化。结果:该研究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2.6(33.0~65.0)岁。颈部可疑淋巴结的最大者的最大径基线均值为29.1 mm,经阿帕替尼治疗8~12周后最大径均值为20.0 mm,平均同比下降31.3%。8例Tg可评价的患者中,全部(100%)经阿帕替尼治疗后Tg水平下降,较基线平均同比下降96.3%。结论:从超声检测颈部转移淋巴结及血清学Tg的变化,证实阿帕替尼可用于RAIR-DTC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 超声 甲状腺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初步报告 被引量:42
7
作者 林岩松 王宸 +1 位作者 李慧 梁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21-726,共6页
背景与目的:碘难治性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是目前临床诊疗的难点与热点,目前国际指南中推荐的靶向治疗药物仅有索拉非尼及乐伐替尼。该研究报告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 背景与目的:碘难治性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是目前临床诊疗的难点与热点,目前国际指南中推荐的靶向治疗药物仅有索拉非尼及乐伐替尼。该研究报告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性碘RAIR-DTC 8周后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0例进展性RAIR-DTC患者予阿帕替尼治疗(750 mg,每天1次,口服)。每2周复查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每4周CT监测靶病灶(target lesions,TL)。观察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Tg水平变化,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 1.1)评估疗效。初步评估患者经药物治疗的短期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以评估安全性。结果:8例Tg可评价的患者,在治疗2周后Tg即出现下降,在治疗8周后较基线平均降幅达68%,达到"生化部分缓解"。10例患者共18个TL,治疗4周后即出现缩小,在8周后较基线平均缩小达40%,9例患者(9/10,90%)达到部分缓解,1例(1/10,10%)呈疾病稳定,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达90%和100%。最常见的3级以上AE主要包括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和低钙血症,分别占50%、30%和20%,未观察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AE。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可安全用于RAIR-DTC治疗,且在8周治疗中从血清学及结构影像学角度证实快速有效,客观缓解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难治性甲状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阿帕替尼治疗肺多发转移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迎强 张鑫 +5 位作者 王宸 李慧 刘延晴 管文敏 王雷 林岩松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05-510,共6页
背景与目的: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因肿瘤细胞的异质性,不同病灶的生长速度及治疗疗效不尽相同。该研究探讨^(18)F-FDG PET/CT在RAIR-DT... 背景与目的: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因肿瘤细胞的异质性,不同病灶的生长速度及治疗疗效不尽相同。该研究探讨^(18)F-FDG PET/CT在RAIR-DTC多发肺转移患者经阿帕替尼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经阿帕替尼治疗的RAIRD TC患者。入组患者于基线、治疗后4周及8周行CT及^(18)F-FDG PET/CT检查。结果:共7例患者,4 9个肺转移灶,SUV_(max)在基线时为0.8~23.2。基线时病灶的SUV_(max)水平与治疗后4周及8周的SUV_(max)变化(SUV_(max-4w)/SUV_(max-baseline)),SUV_(max-8w)/SUV_(max-baseline))显著相关(P<0.000 1,P<0.000 1)。4周及8周的病灶直径变化率(CT4w/b,CT8w/b)与基线SUV_(max)无明显线性相关(P=0.666 4,P=0.478 7)。而4周的SUV_(max)变化(SUV_(max-4w)/SUV_(max-baseline))与CT4w/b及CT8w/b显著相关(P=0.033 3,P=0.004 8)。对于基线水平SUV_(max)大于5的病灶,SUV_(max-baseline)与CT4w/b、CT8w/b均具有线性关系(P=0.008 2,P=0.016 9)。结论:^(18)F-FDG PET/CT在RAIR-DTC多发肺转移患者靶向药物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识别肿瘤一致性,辅助选取靶病灶,并通过病灶的SUV_(max)预测患者对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 18F-FDG PET/CT 阿帕替尼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林岩松 杨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2-450,共9页
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经过规范的手术、选择性131I治疗及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后预后良好,然而,仍有部分转移性DTC的患者在早期或131I治疗过程中失去了摄碘能力发展为碘难治性DTC(radioiodine-refract... 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经过规范的手术、选择性131I治疗及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后预后良好,然而,仍有部分转移性DTC的患者在早期或131I治疗过程中失去了摄碘能力发展为碘难治性DTC(radioiodine-refractory DTC,RAIR-DTC)。RAIR-DTC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为这些患者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一直是甲状腺癌领域研究的热点。该文对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及早识别这些患者,并为其他可能获益的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及放疗等的早期干预争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放射性 难治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颖 赵莎 +2 位作者 徐丽 柳卫 马向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6-851,857,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iodine refractory-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的预后因素及预测碘难治(radioiodine refractory,RAIR)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探讨影响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iodine refractory-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的预后因素及预测碘难治(radioiodine refractory,RAIR)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经131I治疗和随访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对131I治疗反应的动态风险分层及预后分层,探究影响RAIR-DTC预后的因素,计算相关因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95%CI,计算重要截点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①共纳入318例DTC患者,其中272例(85.5%)无远处转移,46例(14.5%)有远处转移;32例(10.1%)为RAIR,286例(89.9%)为非碘难治(non-radioiodine refractory,NRAIR)。RAIR组的年龄、男性比例、癌灶的最长径、接受131I治疗的次数、远处转移率、动态风险分层及预后分层更高,癌灶是否存在局部侵犯、合并结节性肿、左右灶、多灶性特点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131I治疗次数、淋巴结反应均为DTC预后的危险因素(P<0.001)。③ROC曲线结果显示131I治疗次数预测RAIR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当131I治疗次数≥3时,预测RAIR的AUC为0.861(95%CI:0.817~0.897),灵敏度为78.12%,特异度为88.85%(P<0.001)。结论:当DTC患者年龄≥55岁、接受131I治疗≥3次后仍存在至少1处不摄碘的转移灶或病情进展时,应及时评估RAIR的可能性,尽早采取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 远处转移 动态风险分层 预后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管理指南计划书(2023版) 被引量:6
11
作者 温强 王任飞 +3 位作者 黄蕤 张越伦 林岩松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核医学专家委员会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1197-1202,共6页
为使我国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iodine 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临床诊疗工作更加规范,迫切需要构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诊治管理指南,以更加科学地指导和完善RAIR-DTC的日常诊疗工作。参照《世... 为使我国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iodine 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临床诊疗工作更加规范,迫切需要构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诊治管理指南,以更加科学地指导和完善RAIR-DTC的日常诊疗工作。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本研究团队注册并撰写了《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管理指南计划书(2023版)》,并将严格按照相关循证指南要求的制订流程制定和发布正式的指南文件。该计划书主要介绍了指南的制订目的、应用范围、使用者、目标人群、指南工作组成员、临床问题的收集与量化评价、证据筛选与质量评估以及推荐意见的产生与同行评审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 诊断 治疗 指南 计划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放射性^131I治疗全身显像53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列润洪 吴秋莲 徐浩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5-216,220,共3页
目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放射性^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的影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53例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去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48例和转移灶治疗5例)在给予74MBq(诊断剂量)^131I2~3d后进行... 目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放射性^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的影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53例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去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48例和转移灶治疗5例)在给予74MBq(诊断剂量)^131I2~3d后进行全身显像;给予治疗剂量^131I7~10d后,用相同的采集条件进行全身显像;给予治疗剂量3~6个月后进行^131I随访全身显像,并对其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在48例接受^131I去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患者中,3~6个月后进行^131I全身显像随访,甲状腺一次完全去除率为91.7%(44/48),其中3例在完全去除后发现新功能性转移灶;8.3%(4/48)未获完全去除。在5例接受^131I转移灶治疗患者中,^131I全身显像随访显示功能性转移灶(如颈部淋巴结)消失,肺和骨转移灶减少。结论:^131I全身显像是评价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和转移灶^131I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放射疗法 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碘-131治疗抵抗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诗琪 王辉 冯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5-921,共7页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占90%以上。多数DTC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预后良好,但少数患者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出现失分化现象,进展为放射性碘难治性DTC(radioiodine-...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占90%以上。多数DTC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预后良好,但少数患者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出现失分化现象,进展为放射性碘难治性DTC(radioiodine-refractory DTC,RAIR-DTC),预后明显变差,是甲状腺癌致死的主要原因。钠碘转运体(sodium iodide symporter,NIS)的表达和功能异常,是导致甲状腺癌碘-131治疗抵抗的主要原因,其发生受遗传学改变、表观遗传学改变、肿瘤微环境作用、自噬作用等多因素影响。遗传学改变如BRAF基因的V600E位点突变、RET/PTC基因重排等导致致癌信号通路的激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NIS的表达及其在细胞膜上的正常定位。表观遗传学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模式,调节NIS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甲状腺细胞的碘摄取功能。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等成分也可能通过降低NIS的表达水平和/或干扰其在细胞膜上的正常功能导致细胞碘摄取障碍。此外,自噬作为一种细胞内部的代谢调节机制,也可以调节NIS的表达及其在细胞内的分布,从而影响碘的摄取和碘-131治疗的敏感性。通过综述以上因素在甲状腺癌失分化中的作用机制,可以更全面地理解RAIR-DT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助于探寻新的治疗靶点,改善预后,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 失分化 放射性 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2018年版) 被引量:22
14
作者 郭晔 梁军 +1 位作者 吕静 李丽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5-553,共9页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广义上包括:聚碘能力丧失或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受体表达降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未分化甲状腺癌及甲...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广义上包括:聚碘能力丧失或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受体表达降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未分化甲状腺癌及甲状腺髓样癌。由于RAIR-DTC对放射性^(131)I、TSH抑制剂治疗及放化疗均不敏感,成为临床诊治的难点和研究热点,是甲状腺癌患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 靶向治疗 不良反应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文捷 王亚兵 +3 位作者 陈晓琳 任俊玲 赵晚君 陈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16-120,共5页
近年来,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曲线明显上升。分化型甲状腺癌经过手术、^(131)I放疗及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等治疗后,大多数患者总体预后良好。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对放射性碘治疗不敏感且有1个或多个癌基因的突变,则成为... 近年来,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曲线明显上升。分化型甲状腺癌经过手术、^(131)I放疗及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等治疗后,大多数患者总体预后良好。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对放射性碘治疗不敏感且有1个或多个癌基因的突变,则成为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应用上述的传统治疗手段难以取得满意疗效,本文综述了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为尽早识别及早期进行靶向治疗等争取必要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 难治性甲状腺 基因突变 靶向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阿帕替尼治疗后血清学与影像学指标变化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鑫 王宸 +1 位作者 梁军 林岩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71-376,共6页
目的:评估阿帕替尼对于局部进展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中位随访7.9个月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入组阿... 目的:评估阿帕替尼对于局部进展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中位随访7.9个月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入组阿帕替尼治疗RAIR-DTC临床实验的受试者10例,从血清生化角度,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及影像学角度,靶病灶长度(target lesions,TL)观察阿帕替尼疗效及相关性,总结随访期间的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7.9个月,在平均服用阿帕替尼6周内Tg呈快速下降趋势,平均下降60%,最大可达90%,提示该药物血清学疗效反应迅速,此后呈现稳定趋势,但停药3~14天即可观察到Tg的反弹趋势,升幅波动在4%~135%;TL在服用阿帕替尼平均8周内呈快速下降趋势,平均下降40%,最大可达60%,提示该药物快速的影像学疗效反应,此后呈稳定趋势,受停药影响不明显;Tg周变化速率(Tgvn)和TL周变化速率(TLvn)呈正相关[TLvn=0.17×Tgvn+0.50(r=0.56,P<0.05)];受试者因不良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剂量下调,剂量调整后AE于3~14天缓解,下调剂量至250 mg/d仍能有效控制病情。结论: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性RAIR-DTC具有快速、持久的血清学及影像学反应,Tgvn和TLvn呈正相关,且Tg较TL更为敏感,应作为RAIR-DTC靶向治疗评估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血清学反应 影像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管理共识(2019年版) 被引量:60
17
作者 林岩松 +11 位作者 王任飞 王勇 石峰 刘斌 陈立波 陆克义 张青 杨爱民 杨辉 李智勇 柳卫 程义壮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6-480,共5页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同时晚期甲状腺癌的死亡率亦呈增高趋势[1]。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FTC)及嗜酸细胞肿瘤(Hürthle cell thyroid tumor)占甲状腺...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同时晚期甲状腺癌的死亡率亦呈增高趋势[1]。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FTC)及嗜酸细胞肿瘤(Hürthle cell thyroid tumor)占甲状腺癌的90%以上,因其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功能,故被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大多数DTC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后预后良好,但仍有约23%的患者发生远处转移[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甲状腺 诊断 治疗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敏 文鹏 +3 位作者 钱秋琴 秦昂 曾理 石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2-127,共6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不断攀升,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成为目前临床诊疗的难点。探索碘-125(125I)粒子植入治疗RAIR-DT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中... 背景与目的: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不断攀升,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成为目前临床诊疗的难点。探索碘-125(125I)粒子植入治疗RAIR-DT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自2013年—2017年收治的39例RAIR-D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灶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每3个月监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水平及病灶变化情况。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 1.1)评估疗效,采用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5.0(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CTCAE 5.0)评估安全性。结果:治疗后39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43.6%,疾病控制率为92.3%。治疗3个月血清Tg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t=2.2,P<0.05);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9个月较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较治疗后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6、9和12个月的淋巴结最大截面短径分别为(15.1±1.1)、(13.8±1.0)、(12.9±1.0)和(12.9±1.0)mm,与治疗前的(18.3±1.2)m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粒子植入数量与可测量病灶短径缩小量弱相关(P<0.05),与Tg水平减少量不相关(P>0.05)。未观察到与该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RAIR-DTC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甲状腺 125I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相关蛋白Atg14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 表达 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罗莹莹 卢其腾 +4 位作者 李俊红 周辉 张筱楠 庞筱安 韦智晓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自噬相关蛋白Atg14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中的作用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自噬相关蛋白Atg14在RAIR-DT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72例行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DT... 目的自噬相关蛋白Atg14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中的作用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自噬相关蛋白Atg14在RAIR-DT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72例行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DTC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RAIR-DTC组(碘难治患者,n=37)和NRAIR-DTC组(非碘难治患者,n=35)。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中Atg14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量与患者血清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影像学T/B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31)I治疗前,RAIR-DTC组癌组织中Atg14相对表达量(0.079±0.020)较NRAIR-DTC组(0.034±0.006)明显升高(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tg14的AUC为0.995,诊断阈值为0.047,灵敏性为94.6%,特异性为100%,95%CI:0.987-1.000(P<0.01)。两次^(131)I治疗前,与NRAIR-DTC组血清学sTg水平相比,RAIR-DTC组更高(P<0.05)。RAIR-DTC组sTg同比下降率分别为(0.114±0.759)和(0.900±0.191),明显低于NRAIR-DTC组(P<0.05)。两次^(131)I治疗后,RAIR-DTC组T1/T2均高于NRAIR-DTC组(P<0.05)。结论Atg14在RAIR-DTC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可能成为RAIR-DTC的诊断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 自噬 自噬相关蛋白Atg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复发治疗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浩 项敬哲 孙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良好,但仍有5%~20%的患者在初次治疗后出现复发,造成患者身心和经济上的负担,同时也给临床医师对甲状腺癌的诊疗带来困难。与初始治疗方案不同,对复发甲状腺癌的处理应综合考虑风险与获益等因素。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 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良好,但仍有5%~20%的患者在初次治疗后出现复发,造成患者身心和经济上的负担,同时也给临床医师对甲状腺癌的诊疗带来困难。与初始治疗方案不同,对复发甲状腺癌的处理应综合考虑风险与获益等因素。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式,对具有摄碘功能的复发病灶推荐放射性碘治疗,而体积较小的复发病灶可暂行主动监测,热消融治疗应仅限于不适合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当其他治疗方案无效时,可考虑辅助性外照射治疗或系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 复发 治疗 手术 放射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