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颈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病人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6
1
作者 詹红霞 周茜 +5 位作者 俞国红 赵小换 陈超 蔡亚红 吴静 杨紫燕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79,共7页
目的:构建头颈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病人营养管理方案。方法:系统检索头颈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病人营养管理相关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对证据提取整合,经研究小组讨论后制订头颈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病人营养管理方案初稿。召开专家小... 目的:构建头颈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病人营养管理方案。方法:系统检索头颈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病人营养管理相关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对证据提取整合,经研究小组讨论后制订头颈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病人营养管理方案初稿。召开专家小组会议,结合专家意见进一步讨论修改,形成最终的头颈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病人营养管理方案。结果:头颈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病人营养管理方案包括营养筛查与评估、营养供给量、营养支持、营养随访、运动干预5个一级条目、17个二级条目、40个三级条目,其中28个三级条目为A级推荐,12个三级条目为B级推荐。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头颈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病人营养管理方案具有科学性与针对性,可为今后开展头颈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病人营养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癌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营养管理 方案构建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多分类器融合模型预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玥 曾玉 +6 位作者 王琳婧 廖志伟 谭剑明 邝燕好 龚攀 齐斌 甄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34-2442,共9页
目的评估不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IOM)预测模型的性能,对比分析分层多模态多分类器融合(H-MCF)模型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9月~2023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观察和治疗的198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 目的评估不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IOM)预测模型的性能,对比分析分层多模态多分类器融合(H-MCF)模型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9月~2023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观察和治疗的198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数据。基于口腔放射剂量-体积参数与鼻咽癌相关的临床特征,针对不同特征选择算法和分类器两两组合得到基础分类模型。我们使用基于多准则决策的多分类器融合模型(MCF)和它的变体——H-MCF模型对基础分类模型进行融合。通过对各个模态的基础分类模型与MCF模型的性能、多模态的基础模型和MCF模型以及H-MCF模型的性能、单模态与多模态模型的性能、H-MCF与MCF以及其他集成分类器的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ACC)、灵敏度(SEN)和特异度(SPE)4种评价指标来评估模型的泛化性能,分析RIOM预测模型有效性。结果结合多模态特征后,H-MCF模型在预测严重RIOM方面达到了最高的准确性(AUC=0.883,ACC=0.850,SEN=0.933,SPE=0.800)。结论相较于单个分类器的预测结果,结合临床和剂量两种模态的多分类器融合算法在预测严重RIOM发病率方面表现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人工智能 多分类器 多准则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解毒汤防治头颈部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万霞 于大海 +6 位作者 吴勉华 王逸君 卞新禹 刘婕 黄腾 陈乐君 鹿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0-1255,共6页
目的观察养阴解毒汤防治头颈部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2021年11月至2023年9月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头颈部肿瘤并接受放射治疗的住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观察养阴解毒汤防治头颈部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2021年11月至2023年9月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头颈部肿瘤并接受放射治疗的住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自出现RTOM症状开始给予漱口水含服治疗,直至症状消失;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从放疗第一天开始加服养阴解毒汤直至放疗结束;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RTOM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及Ⅱ~Ⅳ级RTOM的发生率,评估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体质量指数(BMI)变化,并检测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放疗后,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RTOM出现,其中观察组Ⅱ~Ⅳ级RTOM的发生率,RTOM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及NR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放疗后,观察组血清CRP、IL-6、IL-1β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放疗后及随访1月,观察组KPS评分及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养阴解毒汤能够降低头颈部肿瘤患者RTOM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缩短其持续时间,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所致RTOM具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解毒汤 头颈部肿瘤 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放射治疗 血清炎症因子 口腔疼痛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机理论的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预防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宁晓东 谭艳玲 +3 位作者 潘慧 李茜 刘园 李玲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1-55,共5页
目的构建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预防护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德尔菲法拟定基于时机理论的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预防护理方案。按照住院时间将鼻咽癌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 目的构建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预防护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德尔菲法拟定基于时机理论的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预防护理方案。按照住院时间将鼻咽癌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时机理论的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预防护理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9和0.868,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80和0.409(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口腔黏膜状况、体重指数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基于时机理论构建的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预防护理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口腔黏膜状况、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预防 症状护理 时机理论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大鼠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董克臣 张萌 +3 位作者 梁毅 李松 刘丹 费新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0-204,I0006,共6页
目的从巨噬细胞极化角度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CKI)对大鼠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将72只SPF级雌性SD大鼠按电脑随机抽样法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CKI组各24只。将模型组和CKI组暴露... 目的从巨噬细胞极化角度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CKI)对大鼠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将72只SPF级雌性SD大鼠按电脑随机抽样法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CKI组各24只。将模型组和CKI组暴露于单次30 Gy照射下,对大鼠左侧颊黏膜建立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模型。CKI组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1.8 mL/kg)静脉注射,其余各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照射后各组大鼠一般情况,颊黏膜肉眼观及病理变化。ELISA检测大鼠颊黏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颊黏膜组织中CD86和CD206阳性巨噬细胞数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颊黏膜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精氨酸酶1(arginase 1,Arg1)、共刺激分子CD86和CD206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KI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得到改善,颊黏膜炎症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CKI组大鼠颊黏膜组织中CD86+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和CD86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CKI组大鼠颊黏膜CD206+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升高(P<0.05),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Arg1和CD206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转化生长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下调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同时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上调抗炎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10蛋白表达,从而改善大鼠一般情况,减轻口腔黏膜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大鼠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巨噬细胞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梁雷锋 衷敬华 +3 位作者 严浩林 甘媚 林展 朱海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189-1193,共5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防治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ation-induced oral mucositis,RIOM)的疗效。方法: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就诊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NPC患者随机分配进入试验组和观察组。试验组在...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防治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ation-induced oral mucositis,RIOM)的疗效。方法: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就诊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NPC患者随机分配进入试验组和观察组。试验组在放射治疗开始口服沙利度胺片,并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漱口,对照组自放疗开始仅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漱口。观察两组RIOM发生时间及程度。结果:试验组RIOM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3、4级RIOM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口腔照射剂量体积在平均剂量、V30、V35、V40、V45、V50、V54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营养制剂、激素、抗生素使用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嗜睡、周围神经毒性、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可降低NPC的RIOM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外周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的动态水平 被引量:5
7
作者 吕丹妮 李容林 +1 位作者 杨光伟 李春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1-426,共6页
【目的】检测头颈癌放疗患者不同时期循环内皮细胞(CEC)及循环内皮祖细胞(CEP)的动态变化,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的作用。【方法】头颈部癌放疗确诊患者24例,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流式细胞法检... 【目的】检测头颈癌放疗患者不同时期循环内皮细胞(CEC)及循环内皮祖细胞(CEP)的动态变化,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的作用。【方法】头颈部癌放疗确诊患者24例,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流式细胞法检测放疗前(0 Gy)、放疗早期(20 Gy)、放疗中期(40 Gy)和放疗末期(60 Gy)外周血中CEC和CEP的水平,同时观察患者RTOM病损情况,获得口腔黏膜炎指数(OMI)和疼痛评分(NRS)。【结果】头颈癌放疗患者CEC的数量在放疗后各期与放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C与OMI(r=0.719,P<0.05)和NRS呈统计学正相关关系(r=0.628,P<0.05);其中RTOM严重(OMI>2)患者组的CEC在放疗后各期均较RTOM轻微患者(OMI≤2)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EP的数量在放疗早期较放疗前减少,至末期又逐渐增长(P<0.05);其中在放疗末期RTOM严重患者组与轻微RTOM患者组CE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膜下血管内皮损伤和修复贯穿整个放疗过程与RTOM的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RTOM重要的始发和促进因素。CEC可能是判断RTOM严重程度的早期非侵袭性指标。CEP则为防治RTOM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循环内皮细胞 循环内皮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复方漱口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志娟 邓暑芳 何丽煌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9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复方漱口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将86例头颈部肿瘤接受放疗并发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漱口液含漱,观察组采用复方漱口液含漱后5 mi...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复方漱口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将86例头颈部肿瘤接受放疗并发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漱口液含漱,观察组采用复方漱口液含漱后5 min将rhEGF均匀喷涂于黏膜创面,治疗1周后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口腔黏膜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均P<0.01)。结论 rhEGF联合复方漱口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可促进创面愈合,显效快,疗效显著,减少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复方漱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病损组织细胞因子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春阳 陈小华 +2 位作者 陶小安 夏娟 程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1-237,共7页
【目的】检测大鼠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形成过程中病损局部组织内细胞因子,探讨其动态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获取接受单次30GyX线照射后5d、8d、14d的大鼠口腔黏膜组织,采用抗体芯片技术检测19种细胞因子;荧光定量PCR检测8种炎性相关因子... 【目的】检测大鼠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形成过程中病损局部组织内细胞因子,探讨其动态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获取接受单次30GyX线照射后5d、8d、14d的大鼠口腔黏膜组织,采用抗体芯片技术检测19种细胞因子;荧光定量PCR检测8种炎性相关因子的mRNA水平;ELISA定量检测IL-1α、IFN-γ、TIMP-1。【结果】抗体芯片技术检测到,照射后Frac、IL-4、IL-6、IL-10、TNF-α5种细胞因子水平下降;IL-1β、LIX、VEGF、β-NGF4种细胞因子照射前后水平无明显差异;照射后水平上升幅度<2倍的有CINC-2、GM-CGF、Leptin、MCP-1和MIP-3α5种细胞因子,上升幅度≥2倍的有CINC-3、INF-γ、IL-1α和TIMP-14种细胞因子。Real-timePCR检测到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以及IL-6、TNF-α、VEGF及IL-1β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而促凋亡相关基因Bax、中性粒细胞局部募集相关基因CINC和TLR-9表达上升。IL-1α、IFN-γ、TIMP-1的ELISA检测结果与前两种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大鼠抗体芯片和荧光定量PCR、ELISA检测结果互相佐证了病损组织内的细胞因子在口腔黏膜炎发生、发展、演进中呈现分泌受阻和表达增加的动态变化并发挥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细胞因子 抗体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黄胶囊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董克臣 夏林 +2 位作者 梁毅 靳光华 朱琳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探讨西黄胶囊(人工牛黄、人工麝香、乳香、没药)对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80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给药组(照射+西黄胶囊)和对照组(单纯照射)。依据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分级标准比较2... 目的探讨西黄胶囊(人工牛黄、人工麝香、乳香、没药)对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80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给药组(照射+西黄胶囊)和对照组(单纯照射)。依据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分级标准比较2组开始出现黏膜炎的时间和耐受剂量。并用ELISA法检测唾液炎性因子TNF-α和IL-6水平。结果与单纯照射组比较,给药组出现黏膜炎时间明显偏晚,放疗耐受剂量显著偏高(t=2.180、12.930,P<0.05);DT=40、70 Gy时,给药组Ⅲ、Ⅳ度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均低于单纯照射组(Z=3.661、4.270,P<0.01);放疗前(DT=0 Gy),2组炎性因子TNF-α和IL-6质量浓度无差别(t=1.010、1.469,P>0.05);炎性因子水平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而升高,DT=40 Gy时达峰值,但给药组TNF-α和IL-6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单纯照射组(t=8.305、6.069,P<0.05);DT=70 Gy时,炎性因子均降至低于治疗前水平且给药组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t=3.835、2.488,P<0.05)。结论西黄胶囊能够延缓并减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提高放疗耐受剂量,可能与抑制炎性介质TNF-α和IL-6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胶囊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TNF-Α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1
作者 谢靖 盛沛 +1 位作者 李博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8-343,共6页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线综合治疗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头颈部肿瘤患者发病率几乎为100%,主要症状包括口腔局部剧烈炎症表现、吞咽困难、进食减少、继发感染等。中医病机以“火毒伤阴”为关键,现代医学的病理始发...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线综合治疗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头颈部肿瘤患者发病率几乎为100%,主要症状包括口腔局部剧烈炎症表现、吞咽困难、进食减少、继发感染等。中医病机以“火毒伤阴”为关键,现代医学的病理始发机制尚未明确,以口腔分泌腺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主。当前治疗措施均以供给营养、控制疼痛、预防继发感染为主要目的。该文从中西医2个方面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头颈部肿瘤 发病机制 中医药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曾建伦 彭济勇 +2 位作者 占志强 鲁志兵 李媛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肿瘤放射治疗 疼痛症状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疗效观察 布托啡诺 放射性口腔粘膜炎 鼻喷剂 酒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表现为非典型性血管增生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显文 陈谦明 江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1-726,共6页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因放射线电离辐射引起的口腔黏膜损伤,常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糜烂和溃疡,表现为非典型性血管增生的情况国内外未见报道。本文首次报道1例颌面部恶性肿瘤放疗后发生口腔黏膜非典型性血管增生改变的病例,结合该病例的...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因放射线电离辐射引起的口腔黏膜损伤,常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糜烂和溃疡,表现为非典型性血管增生的情况国内外未见报道。本文首次报道1例颌面部恶性肿瘤放疗后发生口腔黏膜非典型性血管增生改变的病例,结合该病例的诊治情况及既往文献报道,讨论了颌面部放射治疗导致口腔黏膜出现非典型性血管增生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非典型性血管增生 口腔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疗法预防头颈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卫宏 侯黎莉 +2 位作者 杨玲 毛艳 张金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5-645,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冷冻疗法在头颈癌患者放射治疗(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冷... 目的·系统评价冷冻疗法在头颈癌患者放射治疗(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冷冻疗法对头颈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1月31日。2名研究者独立对所得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并运用RevMan 5.4及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6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冷冻疗法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总发生率[比值比(odds ratio,OR)=0.3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23~0.39,P=0.000]及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OR=0.17,95%CI 0.14~0.21,P=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冷冻疗法有助于降低头颈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及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疗法 头颈部肿瘤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作用研究及机制推测 被引量:11
15
作者 游蓉丽 范慧君 +4 位作者 刘金峰 陈强 海丽娜 杨伟秋 王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213-216,共4页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病率较高。主要症状包括口腔局部炎症表现、进食减少、吞咽困难、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和继发性口腔感染或系统感染等。常导致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增加和不良...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病率较高。主要症状包括口腔局部炎症表现、进食减少、吞咽困难、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和继发性口腔感染或系统感染等。常导致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增加和不良情绪的滋生,降低了其肿瘤治疗方案的完成率和生活质量,也为放疗术后的医患沟通和护理干预带来困难。目前临床上常用中药为清热滋阴类药物,复方苦参注射液即具有清热凉血等功效。文章将从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作用及机制推测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更好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头颈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氧气雾化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欧娜 綦三阳 +2 位作者 胡小萍 谭荆星 熊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低温氧气雾化吸入在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01例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按照整群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干预组(47例)。放疗期间,两组均以生理盐水和粒细胞刺激因子150μg为雾化液,每日进行2次雾化,... 目的探讨低温氧气雾化吸入在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01例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按照整群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干预组(47例)。放疗期间,两组均以生理盐水和粒细胞刺激因子150μg为雾化液,每日进行2次雾化,每次持续吸入20 min。对照组接受常温超声雾化吸入,干预组接受低温氧气雾化吸入。结果干预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时间显著轻于或短于对照组,而出现时间、唾液流量长于或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及在放射剂量达33 Gy时的口腔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温氧气雾化可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延缓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出现并缩短病程,同时在保护口腔唾液腺、维持口腔内环境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低温氧气雾化吸入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口腔PH值 唾液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雾化吸入时机对放射性急性口腔黏膜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琼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7期74-76,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雾化吸入开始时间对放射性急性口腔黏膜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 目的了解不同雾化吸入开始时间对放射性急性口腔黏膜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放疗开始即给予雾化吸入,对照组患者放疗过程中出现放射性急性口腔黏膜炎后再给予雾化吸入,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口腔黏膜损伤及疼痛程度。结果放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放射性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口腔黏膜损伤及疼痛程度均低于或轻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放疗开始即给予雾化吸入,有利于降低头颈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放射治疗患者放射性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减轻黏膜的损伤及疼痛程度,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头颈部恶性肿瘤 雾化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食物联合中药防治放射性口咽黏膜炎 被引量:3
18
作者 邢华英 唐媛媛 +1 位作者 李丹明 裴忠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抗氧化食物联合中药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我科鼻咽癌放疗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与综合组。对照组(20例)予常规口腔护理;在此基础上,中药组(25例)给予全疗程益... 目的探讨抗氧化食物联合中药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我科鼻咽癌放疗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与综合组。对照组(20例)予常规口腔护理;在此基础上,中药组(25例)给予全疗程益气养阴解毒合剂含漱后吞服,综合组(17例)给予全疗程益气养阴解毒合剂与抗氧化食物治疗。疗程结束观察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损伤程度、口腔疼痛情况、口腔pH值异常发生率和真菌感染率。结果疗程结束后,三组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损伤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较轻;三组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干预主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均P<0.05,综合组VAS评分最低;三组口腔pH值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25);三组真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氧化食物联合中药能有效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损伤,维持口腔正常pH值,改善口腔真菌感染状况,对口腔疼痛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化疗 放疗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口腔护理 益气养阴解毒合剂 抗氧化食物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晨 于然 +2 位作者 陈冬梅 娄彦妮 贾立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214-217,共4页
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是放化疗的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病机制通过五个阶段模型进行阐述,其中包括一系列生物学信号的传导,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缺乏较为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中药作为多靶点治疗方法,多个临床研究已证实其治疗效果。目前... 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是放化疗的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病机制通过五个阶段模型进行阐述,其中包括一系列生物学信号的传导,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缺乏较为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中药作为多靶点治疗方法,多个临床研究已证实其治疗效果。目前对于中药治疗口腔黏膜炎的作用机制研究体现在调节炎症因子,抑制炎症反应,包括下调促炎细胞因子、调节抗炎因子的水平;抗氧化应激损伤,包括上调抗氧化剂、降低过氧化产物的水平;促进黏膜修复,促进生长因子的分泌、加速黏膜修复细胞迁移;改善口腔环境,表现为抑制口腔的酸性环境;抑制细菌生长,包括抗革兰阴性菌活性、防止微生物感染;止痛,包括减轻机械性疼痛超敏反应及自发痛等方面。但多数研究仍局限于单一的作用机制,并未从多层面、多靶点进行研究。对日本汉方药Hangeshashinto的研究从抗炎、抗菌、抗氧化、止痛、促进修复多方面进行阐述,较为充分体现了中药的多靶点作用机制。该文对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阐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化疗性口腔黏膜炎 中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口腔定位支架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和子慕 李风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在放射治疗中,由于射线不可避免地对正常细胞产生辐射作用,头颈部肿瘤患者常会发生严重的口腔并发症,例如:放射治疗诱发性口腔黏膜炎、张口困难、吞咽困难、放射性颌骨坏死和放射性龋病等。这些并发症会影响甚至中断放射治疗的进行,对... 在放射治疗中,由于射线不可避免地对正常细胞产生辐射作用,头颈部肿瘤患者常会发生严重的口腔并发症,例如:放射治疗诱发性口腔黏膜炎、张口困难、吞咽困难、放射性颌骨坏死和放射性龋病等。这些并发症会影响甚至中断放射治疗的进行,对放射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为减小放射治疗带来不利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口腔定位支架(OPS)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传统型OPS对一些口腔并发症的预防起到明显的作用,但其在设计制作以及推广应用上存在一些不足,数字化OPS的研究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对数字化OPS的设计制作方法、口腔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放射治疗摆位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支架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计算机辅助设计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