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多酚-精氨酸自组装纳米药物用于乳腺癌放射增敏
1
作者 宁佳雨 郝鹏飞 +2 位作者 王峰 叶家全 崇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6-214,共9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为了提高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效果,本文基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右旋精氨酸(D-Arg)与甲醛在水介质中的化学反应驱动自组装,制备了复合纳米粒子(E-DANP...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为了提高乳腺癌的放射治疗效果,本文基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右旋精氨酸(D-Arg)与甲醛在水介质中的化学反应驱动自组装,制备了复合纳米粒子(E-DANPs),并探究了其放射增敏效应.该复合纳米粒子可有效提高EGCG药物递送的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增强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同时,肿瘤微环境中高浓度H2O2与D-Arg反应释放NO,进而降低DNA损伤修复水平,影响细胞增殖,增强肿瘤细胞的放疗敏感性,提高肿瘤的控制率和治愈率.本研究通过构筑多酚-精氨酸自组装纳米药物,为开发肿瘤微环境响应性的新型放射增敏药物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酚 精氨酸 一氧化氮 放射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锰纳米颗粒负载槲皮素对乳腺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婧文 冉永红 +4 位作者 柳随义 李勇 李娟 顾丹 郝玉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44-1352,共9页
目的探究二氧化锰纳米颗粒负载槲皮素[Mn(QU)]对乳腺癌4T1细胞及移植瘤小鼠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用油酸模板法合成二氧化锰(MnO_(2))纳米颗粒,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表征合成的MnO_(2)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化... 目的探究二氧化锰纳米颗粒负载槲皮素[Mn(QU)]对乳腺癌4T1细胞及移植瘤小鼠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用油酸模板法合成二氧化锰(MnO_(2))纳米颗粒,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表征合成的MnO_(2)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化学组分。进一步用物理吸附法负载槲皮素(quercetin,QU),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成分表征,并利用溶氧仪检测Mn(QU)在不同pH与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的能力;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Mn(QU)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活性的影响;克隆形成、γ-H2AX荧光染色、ROS荧光染色、活/死细胞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n(QU)联合放疗对4T1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最后,构建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移植瘤模型评价Mn(QU)联合放疗抑制小鼠乳腺癌生长的作用。结果成功合成了粒径大小约为120 nm MnO_(2)纳米颗粒并负载QU。所制备的Mn(QU)与过氧化氢反应的氧气生成能力与pH大小呈负相关而与过氧化氢浓度呈正相关;细胞实验结果显示,Mn(QU)在浓度为50μg/mL时对4T1细胞无明显毒性,但能显著增强X射线诱导的4T1细胞杀伤作用(放疗增敏比为1.61),增加DNA双链的断裂以及ROS的产生,细胞死亡比例增加,诱导4T1细胞凋亡;体内移植瘤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处理组对小鼠肿瘤体积抑制能力:Mn(QU)联合放疗组>MnO_(2)联合放疗组>QU联合放疗组>放疗组>对照组。结论Mn(QU)联合放疗对乳腺癌4T1细胞表现出显著的增殖抑制和放射增敏作用,并对移植瘤的生长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槲皮素 放射增敏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榄香烯对肾癌细胞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程伟 乔哲 +2 位作者 石涛 黄辰 王亚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 探讨 β 榄香烯对肾癌细胞GRC 1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及机理。 方法 将GRC 1细胞分为空白组 (加培养液 2mL)、空白乳组 (加空白乳培养液 2mL)和加药组 (加 5 0mg·L -1榄香烯乳培养液 2mL) ,培养 2 4h后 ,3组细胞悬液在剂量率 ... 目的 探讨 β 榄香烯对肾癌细胞GRC 1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及机理。 方法 将GRC 1细胞分为空白组 (加培养液 2mL)、空白乳组 (加空白乳培养液 2mL)和加药组 (加 5 0mg·L -1榄香烯乳培养液 2mL) ,培养 2 4h后 ,3组细胞悬液在剂量率 4 0 0cGy·min-1时 ,分别接受来自 6MeV直线加速器不同剂量的x线照射。计数被照细胞克隆群数 ,绘制细胞放射 存活曲线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变化与凋亡。对 3组爬片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成像系统灰度分析bcl 2与PCNA基因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术显示 ,5 0mg·L -1榄香烯乳对肾癌细胞的G2 M阻滞作用随时间增加而增强 ,2 4h时作用达高峰 ;随时间和照射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水平增高。细胞爬片的成像系统灰度分析显示加药组与空白组相比 ,bcl 2基因表达降低 2 0 % ,而两组PCNA无表达。结论 β 榄香烯乳对肾癌细胞GRC 1有放射增敏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 2基因表达 ,诱导GRC 1细胞凋亡和对细胞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肾癌 癌细胞 放射增敏作用 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丹参酮对肝癌H22荷瘤小鼠放射增敏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叶因涛 王晨 +2 位作者 宋晓坤 张洁 高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4,共6页
背景与目的:醌类化合物可使肿瘤细胞周期发生变化,影响放疗的敏感性。本研究旨在探讨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对荷H22肝癌小鼠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H22肝癌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照射(irradiatio... 背景与目的:醌类化合物可使肿瘤细胞周期发生变化,影响放疗的敏感性。本研究旨在探讨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对荷H22肝癌小鼠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H22肝癌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照射(irradiation,IR)组、高浓度隐丹参酮组及低、中、高浓度隐丹参酮联合IR组。经照射后,观察荷瘤鼠肿瘤生长状况,记录肿瘤照射后生长时间,计算肿瘤生长延缓时间和增敏系数。照后22 d处死小鼠,剥瘤称重,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隐丹参酮联合放疗均能抑制肿瘤生长,并具有较好的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比分别为1.22、1.43和2.19。隐丹参酮可使肝癌H22细胞周期的构成发生明显的变化,使S期的细胞比例降低,出现明显的G2/M期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隐丹参酮对肝癌H22荷瘤小鼠具有较高的抑瘤作用和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效应使细胞生长停滞在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使S期细胞比例降低,从而加强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丹参酮 H22肝癌 放射增敏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乳放射增敏治疗骨转移癌6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妙玲 邹丽娟 +3 位作者 崔桂敏 苑兰惠 王萍 张彦乔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89-891,共3页
目的:比较60例骨转移癌患者榄香烯乳加放疗与单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60例骨转移癌患者,分2组,即榄香烯乳+放疗组,单放疗组。照射部位予模拟机定位。治疗采用加速器或60Co,照射方法为常规分割45~50Gy。给药方法为每日放疗前2小时锁骨... 目的:比较60例骨转移癌患者榄香烯乳加放疗与单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60例骨转移癌患者,分2组,即榄香烯乳+放疗组,单放疗组。照射部位予模拟机定位。治疗采用加速器或60Co,照射方法为常规分割45~50Gy。给药方法为每日放疗前2小时锁骨下静脉注射榄香烯乳400mg。结果:榄香烯乳并用放射治疗骨转移癌与单放组比较有效率分别为20%、10%;治疗止痛时间与单放组比较明显缩短(P<0.001);免疫指标CD3、CD4、CD4/CD8及IgA、IgM、IgG均与单放组比较明显提高。二组疗中疗后放疗毒性无差异。结论:榄香烯乳对放疗有增敏作用,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放射增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乳 骨转移癌 放射增敏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对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珊 权循凤 +5 位作者 孙国平 金问森 陈先平 汪志 雷宇 吴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18-1422,共5页
目的探讨丹皮酚在体外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丹皮酚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松胞素B(CB)微核法研究丹皮酚对Eca-109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克隆形成试验观察丹皮酚对Eca-10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目的探讨丹皮酚在体外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丹皮酚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松胞素B(CB)微核法研究丹皮酚对Eca-109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克隆形成试验观察丹皮酚对Eca-10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射线联合丹皮酚对Eca-109细胞的COX-2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结果 1丹皮酚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有生长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9.40±2.23)mg/L。2 7.81 mg/L丹皮酚加重照射后Eca-109细胞的染色质损伤,提高其放射敏感性。3克隆形成实验显示,丹皮酚对Eca-109细胞有增敏作用,放射增敏比为1.092。4 6 Gy X射线照射后48 h,Eca-109细胞中的COX-2和Survivin的表达增加(P<0.01),3.91、7.81、15.63 mg/L丹皮酚可不同程度降低照射后COX-2和Survivin的表达,其中3.91 mg/L丹皮酚对COX-2表达的下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蛋白表达的变化呈正相关性(r=0.955,P<0.05)。结论丹皮酚在体外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有放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和Survivin两种蛋白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食管癌 放射增敏 COX-2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裸鼠人ACHN肾癌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刚 刘莹 +1 位作者 种铁 王子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4-289,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裸鼠人ACHN肾癌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人ACHN肾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筛选合适的姜黄素浓度和放射性剂量进行实验;随机分组进行药物或放射线干预,观察不同处理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确定姜黄素对裸鼠...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裸鼠人ACHN肾癌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人ACHN肾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筛选合适的姜黄素浓度和放射性剂量进行实验;随机分组进行药物或放射线干预,观察不同处理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确定姜黄素对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组移植瘤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DNA-PKcs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悬液接种法可成功建立人ACHN肾癌移植瘤模型,成瘤率85.7%;采用总剂量10 Gy放射剂量和25 mg/kg姜黄素进行实验;移植瘤生长曲线显示姜黄素组、放射组和实验组的抑瘤率分别为7.93%、49.20%、71.42%,实验组对移植瘤生长抑制效果明显高于姜黄素组及放射组(P<0.05),放射增敏率(E/O)值=1.64>1.4;与放射组相比,实验组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DNA-PKcs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I-κB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NF-κB下游调控蛋白VEGF、COX_2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对人ACHN肾癌裸鼠移植瘤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姜黄素的放射增敏作用与其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抑制DNA损伤修复和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肾细胞癌 凋亡 放射增敏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基因表达沉默对肝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德华 朱晓霞 +1 位作者 张洪波 陈龙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在乏氧条件下,HIF—1α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HIF—1α表达沉默后对肝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利用Western bolt方法检测不同乏氧时相HIF—1α在肝癌细胞Hep3b中的表达。构建特异性的HIF—1α慢病毒干扰载体,利用慢... 目的:探讨在乏氧条件下,HIF—1α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HIF—1α表达沉默后对肝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利用Western bolt方法检测不同乏氧时相HIF—1α在肝癌细胞Hep3b中的表达。构建特异性的HIF—1α慢病毒干扰载体,利用慢病毒感染肝癌细胞Hep3b,杀稻瘟菌素进行药物筛选,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果。利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HIF—1α表达沉默后对肝癌细胞反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在乏氧条件下,肝癌Hep3b细胞HIF-1α蛋白表达增强。利用特异性的HIF-1α慢病毒沉默肝癌细胞HIF-1α的表达,Hep3b细胞中HIF—1α表达降低了90%,说明HIF—1α载体构建成功。HIF—1α表达沉默后,能明显降低放射后Hep3b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其放射增敏比为2.18。结论:乏氧可以诱导肝癌细胞HIF-1α的表达,HIF-1α表达沉默对肝癌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RNA干扰 放射增敏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喔啉双氮氧化物衍生物QN-2013的乏氧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小平 李五岭 +6 位作者 仉文升 沈恂 赵慧云 吴艳芬 沈磊 汤丽霞 王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 :检验和评价喹喔啉双氮氧化物衍生物QN 2 0 13的选择性乏氧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体外细胞毒性、放射增敏作用及体内抗肿瘤活性 ,分别用集落形成法和肿瘤生长延迟法检验。细胞周期的变化、DNA损伤和损伤DNA的修复分别以... 目的 :检验和评价喹喔啉双氮氧化物衍生物QN 2 0 13的选择性乏氧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体外细胞毒性、放射增敏作用及体内抗肿瘤活性 ,分别用集落形成法和肿瘤生长延迟法检验。细胞周期的变化、DNA损伤和损伤DNA的修复分别以流式细胞术和“彗星”分析法测定。结果 :QN 2 0 13对乏氧和富氧HeLa S3细胞的等毒性浓度ICN250 和ICair50 分别是 0 .0 8和 1.7mmol·L-1,乏氧细胞毒性比率 (hypoxiccytotoxicityratio ,HCR)为 2 1。这说明QN 2 0 13具有一定的乏氧细胞毒性 ,但弱于代表性生物还原药SR 42 33。在 1mmol·L-1以下时 ,QN 2 0 13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比MISO(misonidazole)弱 ,但随药物浓度增加近似按指数增大 ,而荷瘤小鼠腹腔给药则体内增敏作用与施药剂量无明显依赖关系。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 ,QN 2 0 13诱发乏氧HeLa S3细胞G2 M期阻断 ,引起DNA双链断裂 ,且抑制辐射DNA损伤的修复。结论 :QN 2 0 13是一中度活性的乏氧选择性细胞毒剂 ,体内外实验表明具有一定的放射增敏作用 ,明显增强辐射抗肿瘤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直接损伤DNA和抑制DNA修复。这些结果提示虽QN 2 0 13本身可能不是理想的生物还原药 ,但喹喔啉氮氧化物系列不失为探索新抗癌药应重视的领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素类 细胞低氧 放射增敏 喹喔啉双氮氧化物 抗肿瘤药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鼻咽癌CNE-1细胞放射增敏作用与细胞自噬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冬莲 侯华新 +2 位作者 郑华 梁燕 黎丹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35-1538,共4页
目的研究大黄素在放射增敏过程中对鼻咽癌CNE-1细胞是否产生自噬现象,并探讨其放射增敏作用与自噬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鼻咽癌细胞分为空白组、大黄素组、照射组和大黄素联合射线增敏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内自噬小体的... 目的研究大黄素在放射增敏过程中对鼻咽癌CNE-1细胞是否产生自噬现象,并探讨其放射增敏作用与自噬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鼻咽癌细胞分为空白组、大黄素组、照射组和大黄素联合射线增敏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形成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并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基因ULK1、GABARAPL1、Beclin1、Bcl-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除空白组外其余各实验组均可观察到自噬小体的形成。与空白组比较,各组ULK1mRNA表达均升高(P<0.05),其中大黄素增敏组表达最高(P<0.01);而Beclin1和Bcl-2 mRNA表达下调;GABARA-PL1除大黄素增敏组升高外(P<0.05),其它各组变化不明显。结论大黄素在鼻咽癌细胞放射增敏过程伴随着自噬产生,自噬性死亡可能是大黄素放射增敏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大黄素 放射增敏 自噬 透射电镜 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仁酯对人鼻咽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31
11
作者 胡笑克 李毓 +2 位作者 吴棣华 胡祖光 梁昌盛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薏苡仁酯 (CXL)对人鼻咽癌细胞CNE 2Z辐射效应的影响。【方法】以60 Co为放射源 ,采用微量细胞克隆形成法检测CNE 2Z对γ射线的敏感性。【结果】CXL使CNE 2Z的放射—存活曲线左移 ,Do 和Dq 值下降。不同浓度的CXL(10 -7~ 1... 【目的】探讨薏苡仁酯 (CXL)对人鼻咽癌细胞CNE 2Z辐射效应的影响。【方法】以60 Co为放射源 ,采用微量细胞克隆形成法检测CNE 2Z对γ射线的敏感性。【结果】CXL使CNE 2Z的放射—存活曲线左移 ,Do 和Dq 值下降。不同浓度的CXL(10 -7~ 10 -6mol/L)使辐射剂量减少 7 45 %~ 17 31% (在D37水平 ) ,其增敏比 (SER) :Do 比值 1 11~ 1 46 ,Dq 比值1 0 2~ 1 11。【结论】CXL能提高CNE 2Z的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细胞 放射疗法 放射增敏 薏苡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龙金对鼻咽癌放射增敏作用研究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秋 胡巧英 +2 位作者 陈建祥 吴梅娟 冯建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3期574-577,共4页
目的:紫龙金对鼻咽癌放射增敏作用实验及临床研究,以及增敏机制的探讨。方法:离体研究采用集落形成分析法研究中药紫龙金对鼻咽癌细胞系CNE-I放射增敏作用。采用多靶单击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并计算出D0、Dq值、常规照射2戈瑞(Gray,Gy... 目的:紫龙金对鼻咽癌放射增敏作用实验及临床研究,以及增敏机制的探讨。方法:离体研究采用集落形成分析法研究中药紫龙金对鼻咽癌细胞系CNE-I放射增敏作用。采用多靶单击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并计算出D0、Dq值、常规照射2戈瑞(Gray,Gy)时细胞存活分数(survival fraction,SF2)及放射增敏比(sensitization enhancement ratio,SERD0、SERDq、SERSF2)。临床研究随机将鼻咽癌病例分为两组,放射增敏组在放疗的同期给予口服紫龙金。治疗前及放疗20GY/10f时分别予鼻咽部病理活检,行P16和cyclinD1免疫组化。结果:离体研究单纯照射组D0、Dq、SF2分别为1.44Gy、1.7Gy、0.7。照射加紫龙金组D0、Dq、SF2分别为1.03Gy、1.36Gy、0.58。紫龙金对CNE-I有较强的放射增敏作用,其SERD0、SERDq、SERSF2分别为1.40、1.25、1.20。临床研究表明紫龙金在鼻咽癌放疗增敏效果显著,增敏组放疗结束时CR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增敏组P16有上调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cyclin D1有下调趋势,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紫龙金对鼻咽癌有放射增敏作用,增敏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P16上调和cyclin D1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龙金 鼻咽癌 放射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不同给药时序对人肺癌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智勇 刘晓斌 +3 位作者 庄洪卿 陶振 赵路军 王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不同加药时间对A549、Calu-6人肺癌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发生机制方法:采用人肺癌细胞系A549、Calu-6体外培养作为研究对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系EGFR表达尼妥珠单抗不同给药分组:尼妥珠单抗放疗前24h组,放...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不同加药时间对A549、Calu-6人肺癌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发生机制方法:采用人肺癌细胞系A549、Calu-6体外培养作为研究对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系EGFR表达尼妥珠单抗不同给药分组:尼妥珠单抗放疗前24h组,放疗同时加药组,放疗后24 h加药组。MTT法及克隆形成法检测尼妥珠单抗对两种细胞系的细胞毒性作用和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P21、Bax、Bcl-2、phospho-DNA-PK、Akt和pAk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尼妥珠单抗作用于A549细胞24h后的IC20值、IC50值分别为(1.13±0.37)、(24.78±1.25)μg/mL,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给药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2.02、1.77、1.39。放疗前加药组观察到更高的凋亡率和G_2/M期的阻滞同时,本组P21、Bax、Bcl-2、phospho-DNA-PK和pAkt表达的改变也较其它组明显尼妥珠单抗作用于Calu-6细胞24 h后的IC20值、IC50值分别为(2.42±1.26)、(51.15±2.41)μg/mL。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给药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23、0.99、0.91。放疗前加药组凋亡率和G_2/M期的阻滞比例最高。放疗前给药组P21、Bax、Bcl-2、phospho-DNA-PK和pAkt表达改变较其它组明显。结论:尼妥珠单抗对A549、Calu-6细胞均有抑制增殖作用、不同加药时序影响放射增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尼妥珠单抗 靶向治疗 放射增敏作用 给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对A54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任振泰 崔静 +3 位作者 李甸源 代军强 常伟 吴知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5-317,共3页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内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占城市恶性肿瘤之首。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64.3%的病例需要接受放射治疗[1]。目前,单纯的放射治疗效果仍不能满意,原因与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有关。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放射增敏 肺癌 A549细胞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包被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对肺癌细胞放射增敏及磁共振显像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葛小林 孟庆红 +1 位作者 马珺 孙新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简称hR3,是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对多种实体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放疗增敏作用,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有良好的磁共振信号敏感性,文中探讨hR3包被的超胜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 目的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简称hR3,是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对多种实体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放疗增敏作用,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有良好的磁共振信号敏感性,文中探讨hR3包被的超胜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articles,SPIO)对肺癌A54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和对肺癌细胞体外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hR3-SPIO对肺癌A549细胞的毒性;用克隆形成抑制实验检测hR3-SPIO对肺癌A549细胞放射增敏的影响,用多靶单击方程拟合肺癌A549细胞的剂量存活曲线,求出放射增敏比(sensitization enhancement ratio,SER),评价增敏效果;将hR3-SPIO、hR3、SPIO分别与A549细胞孵育,同时设立对照组,体外MRI观察各组T2弛豫时间。结果不同浓度的hR3-SPIO作用于人肺癌A549细胞株24 h后,其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hR3-SPIO对肺癌A549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25μg/ml hR3-C225培养24 h的放射增敏比(SER)为1.20;体外MRI显示hR3-C225组T2弛豫时间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 hR3-SPIO对肺癌A549细胞有毒性作用和有放射增敏性;hR3-SPIO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过表达的肺癌细胞具有较好磁共振靶向成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增敏作用 尼妥珠单抗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肺癌A54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在肿瘤放射增敏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国峰 白勇 杜鹏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02-1505,共4页
放射治疗是当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其疗效不尽如人意。放射增敏剂是指单独使用不杀伤细胞,与射线共同使用时能提高射线杀伤作用的药物。近年来,人们发现有些中草药具有放射增敏效应,本文针对近些年有关中药放射增敏剂的研究... 放射治疗是当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其疗效不尽如人意。放射增敏剂是指单独使用不杀伤细胞,与射线共同使用时能提高射线杀伤作用的药物。近年来,人们发现有些中草药具有放射增敏效应,本文针对近些年有关中药放射增敏剂的研究,从影响肿瘤放射敏感性因素入手,详细综述中药放射增敏剂的种类、主要作用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肿瘤 放疗 放射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和体外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唐秋 李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观察新的抗肿瘤药多西紫杉醇 (Doxtaxol)细胞毒性和对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应用克隆形成分析多西紫杉醇对鼻咽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和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放射增敏作用研究采用药物浓度为半数抑制剂量 (ID5 0 )。常规照射剂量 2Gy... 目的 :观察新的抗肿瘤药多西紫杉醇 (Doxtaxol)细胞毒性和对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应用克隆形成分析多西紫杉醇对鼻咽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和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放射增敏作用研究采用药物浓度为半数抑制剂量 (ID5 0 )。常规照射剂量 2Gy时的放射增敏比 (SERSF2 )定义为 2Gy时对照存活分数 (SF)和药物处理组SF。 结果 :多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关系 ,ID5 0 为 3 .2× 10 - 8mg/ml。当 3 .2× 10 - 8mg/ml多西紫杉醇作用 3 ,6,12和 2 4h ,各时间点均可见放射增敏效应。相应的放射增敏比SERD0 分别为 1.2 7,1.44,1.53和 1.58;SERDq分别为 1.40 ,3 .2 0 ,5.0和 7.5;SERSF2 分别为 1.3 8,2 .2 ,3 .0和 3 .4。结论 :多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 ,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鼻咽癌 放射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替康、顺铂和泰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及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文璎 薛月珍 陶敏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研究拓扑替康(TPT)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放射增敏作用,并与顺铂(DDP)和泰素(TAX)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MTT法检测TPT、DDP和TAX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克隆形成法研究三种化疗药物的放射增敏作用,并应用单击... 目的研究拓扑替康(TPT)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放射增敏作用,并与顺铂(DDP)和泰素(TAX)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MTT法检测TPT、DDP和TAX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克隆形成法研究三种化疗药物的放射增敏作用,并应用单击多靶模型计算放射增敏比。结果TPT、DDP和TAX作用HeLa细胞24、48和72 h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8.0、2.6和0.8μg/mL,2.4、0.7和0.1μg/mL,0.3、0.1和0.0μg/mL。三种化疗药物的放射增敏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单放射组和单独化疗组(P<0.05);放射增敏实验中,TPT作用24 h和48 h后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167和1.344,DDP为1.314和1.538,TAX为1.076和1.316。结论TPT、DDP和TAX对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三种化疗药物具有放射增敏作用,DDP的放射增敏作用最强,TAX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替康 顺铂 泰素 HeLa细胞 放射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替康对鼻咽癌放射增敏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文庆莲 吴敬波 +2 位作者 范娟 郎锦义 王艳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研究拓扑替康(TPT)对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放射增敏的机制。方法:把放射增敏实验各组[RT+TPT组(增敏组),TPT组(药物组),RT组(放射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 ]肿瘤标本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凋亡指数以及凋...    目的:研究拓扑替康(TPT)对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放射增敏的机制。方法:把放射增敏实验各组[RT+TPT组(增敏组),TPT组(药物组),RT组(放射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 ]肿瘤标本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凋亡指数以及凋亡相关基因p53、bcl 2、bax的表达。结果:增敏组增殖指数 ( 19. 3±1. 7 )%降低,凋亡指数增加,和药物组(25. 2±0. 3)%,放射组 (26. 1±0. 3)%,对照组 (35. 7±2. 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53,bcl 2,bax的表达,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变细胞周期,促进凋亡可能是拓扑替康增敏作用在细胞水平的重要机制,但诱导凋亡可能不依赖p53,bcl 2,bax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替康 鼻咽癌 裸小鼠 放射增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维莫司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豫 褚倩 +5 位作者 郭娟 黄玉 李文雯 田逸俊 夏曙 于世英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41-1544,共4页
目的通过使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抑制药依维莫司抑制A549细胞m TOR信号通路,研究依维莫司是否具有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单纯放射治疗(放疗)或联合依维莫司作用于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依维莫司对A549... 目的通过使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抑制药依维莫司抑制A549细胞m TOR信号通路,研究依维莫司是否具有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单纯放射治疗(放疗)或联合依维莫司作用于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依维莫司对A549细胞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应用药物20%抑制浓度(IC20)作用24 h后X线2,4,6,8 Gy照射。计算细胞克隆存活分数及多靶单击模型拟合生存曲线,并计算平均致死剂量(D0)、准阈剂量(Dq)、照射剂量2 Gy下细胞存活分数(SF2)和放射增敏比(SER)。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γ-H2AX蛋白的表达,并分析相对灰度值。结果依维莫司联合放疗可明显提高A549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依维莫司+照射组D0、Dq及SF2均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SER为1.36。依维莫司+照射组X线照射后24 h点γ-H2AX蛋白残余量明显高于单纯照射组。结论依维莫司抑制m TOR信号通路能够提高A54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维莫司 非小细胞肺 放射增敏 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