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改进交叉模型交叉模态的随机模型修正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炎 陈辉 +1 位作者 黄斌 柴满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8-506,共9页
将混合摄动-伽辽金方法和改进的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随机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有效缓解了模型修正过程中测量数据有限和测量误差不确定的影响。考虑到实测模态数据具有不确定性,基于改进的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方法,建立... 将混合摄动-伽辽金方法和改进的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随机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有效缓解了模型修正过程中测量数据有限和测量误差不确定的影响。考虑到实测模态数据具有不确定性,基于改进的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方法,建立了一个新的描述结构随机参数和随机响应关系的模型修正方程。利用混合摄动-伽辽金方法求解该随机修正方程,进而得到结构随机修正参数的统计特征。简支梁的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测量数据不确定性较大时仍能保持很高的修正精度,同时计算效率比蒙特卡罗模拟方法高出一个数量级。在测量模态数据较少的情况下,该方法比单独的混合摄动-伽辽金修正方法修正效果好,且比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法的修正精度更高。框架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修正结构的刚度和质量,修正后的结构参数与预设工况基本吻合,同时能复现结构的测量模态,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模型修正 随机混合-摄动伽辽金方法 改进的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IP和交叉注意力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燕 赖宇斌 +2 位作者 肖澳 廖宇翔 陈宁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0,共9页
针对多模态情感分析中存在的标注数据量少、模态间融合不充分以及信息冗余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比语言-图片训练(CLIP)和交叉注意力(CA)的多模态情感分析(MSA)模型CLIP-CA-MSA。首先,该模型使用CLIP预训练的BERT模型、PIFT模型来提... 针对多模态情感分析中存在的标注数据量少、模态间融合不充分以及信息冗余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比语言-图片训练(CLIP)和交叉注意力(CA)的多模态情感分析(MSA)模型CLIP-CA-MSA。首先,该模型使用CLIP预训练的BERT模型、PIFT模型来提取视频特征向量与文本特征;其次,使用交叉注意力机制将图像特征向量和文本特征向量进行交互,以加强不同模态之间的信息传递;最后,利用不确定性损失特征融合后计算输出最终的情感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比其他多模态模型准确率提高5百分点至14百分点,F1值提高3百分点至12百分点,验证了该模型的优越性,并使用消融实验验证该模型各模块的有效性。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利用多模态数据的互补性和相关性,同时利用不确定性损失来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分析 模态学习 交叉注意力 CLIP模型 TRANSFORMER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法的局部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占超 李东升 +1 位作者 任亮 李宏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7-133,共7页
传统的交叉模型交叉模态(CMCM)法由于其核心矩阵的缺秩使其在全局修正时的解不唯一,为得到唯一解必须人为假定约束。以往利用CMCM法进行损伤识别的研究中,通常将损伤前后质量保持不变作为约束求得各单元刚度的修正量,然后将刚度的下降... 传统的交叉模型交叉模态(CMCM)法由于其核心矩阵的缺秩使其在全局修正时的解不唯一,为得到唯一解必须人为假定约束。以往利用CMCM法进行损伤识别的研究中,通常将损伤前后质量保持不变作为约束求得各单元刚度的修正量,然后将刚度的下降作为判断损伤的依据。然而,结构在极端运营条件下质量的变化也是损伤的一种。为此,对传统的CMCM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以下的改进方法:首先,由基准状态下的有限元模型和损伤后实测的结构低阶模态信息求得核心矩阵,将核心矩阵最小奇异值对应的右奇异向量作为损伤指示向量(DIV);然后,基于损伤的局部性利用聚类分析算法自动识别DIV中的异常元素,将异常元素作为损伤定位的依据;最后,由DIV估计各单元质量和刚度的损伤程度。改进后方法的优势在于:无需人为主观地添加约束即可一次性求出结构各单元质量和刚度损伤前后的变化,避免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假设给损伤识别结果带来的误差。通过数值实验对该改进方法的可行性、鲁棒性以及损伤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的一个4自由度板柱结构振动台实验对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做了进一步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全局修正 交叉模型交叉模态 结构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交叉视觉皮质模型的医学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戴文战 胡伟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52-2855,2861,共5页
传统的交叉视觉皮质层模型(intersecting cortical model,ICM)在图像边缘检测和图像的分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模型中的一些参数需要人工去选取,从而降低了模型应用结果的准确度。为了使ICM中的参数能够自适应选取,对传统的ICM进... 传统的交叉视觉皮质层模型(intersecting cortical model,ICM)在图像边缘检测和图像的分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模型中的一些参数需要人工去选取,从而降低了模型应用结果的准确度。为了使ICM中的参数能够自适应选取,对传统的ICM进行改进,提出改进的ICM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医学图像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无论从主观性评价还是从六个客观性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融合算法,不仅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而且较大程度地保留了图像的细节信息,具有边缘信息突出、亮度对比度高的优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改进的拉普拉斯能量和 交叉视觉皮质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小波变换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的联合去噪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鹏博 刘自然 +1 位作者 刘玉明 吕振礼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2-298,共7页
轴承早期的故障信号容易被噪声所淹没,导致其故障特征难以被提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小波变换(XWT)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IVMD)联合去噪的信号处理方法。首先,对双通道的原始信号进行了XWT处理,得到了小波相干谱,通过包络谱曲线确定... 轴承早期的故障信号容易被噪声所淹没,导致其故障特征难以被提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小波变换(XWT)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IVMD)联合去噪的信号处理方法。首先,对双通道的原始信号进行了XWT处理,得到了小波相干谱,通过包络谱曲线确定了最佳模态数K;将传统VMD优化为IVMD,利用IVMD将两个通道中峭度值较大的信号分解成为多个固有模态分量(IMFs),再对每个IMF与峭度值较大的信号进行XWT处理;然后,将得到的小波相干谱图与双通道原始信号的小波相干谱图进行了比较,从原始信号中去除了识别出的噪声分量,实现了降噪和故障特征增强的目的;最后,利用K邻近(KNN)算法进行了滚动轴承故障分类,其故障识别率达到了97.51%,与IVMD、VMD-XWT方法相比,该方法故障识别率分别提高了10.83%、4.62%。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明显降低噪声干扰,能更好地提取轴承早期的故障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故障特征提取 降噪 故障特征增强 交叉小波变换 改进变分模态分解 K邻近算法 固有模态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方法和L_(1)正则化的损伤识别方法
6
作者 靳帮虎 宋彦朋 邱虎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09-1513,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交叉模型交叉模态(Cross Model Cross Mode,CMCM)方法与L1正则化结合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介绍了CMCM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L2正则化与L1正则化的特点。然后通过一个实验室的钢框架结构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CMC... 提出了一种用交叉模型交叉模态(Cross Model Cross Mode,CMCM)方法与L1正则化结合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介绍了CMCM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L2正则化与L1正则化的特点。然后通过一个实验室的钢框架结构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CMCM方法与L2正则化结合容易造成非损伤单元的误判,而在CMCM方法中使用L1正则化则能更准确地识别结构的损伤。即使仅用第一阶测量模态,用L1正则化技术求解CMCM方程也能很准确地识别框架结构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 正则化 损伤识别 交叉模型交叉模态 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和改进DEA交叉模型的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科研效率评价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宁 王鲁玉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7-44,共8页
高校科研效率提升是当前中国高等院校科研创新工作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针对传统DEA模型在高校科研效率评价中存在的有效决策单元无法全排序、交叉效率值不唯一等问题,引入TOPSIS思想,建立基于理想决策单元的DEA交叉模型,并采用熵权法... 高校科研效率提升是当前中国高等院校科研创新工作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针对传统DEA模型在高校科研效率评价中存在的有效决策单元无法全排序、交叉效率值不唯一等问题,引入TOPSIS思想,建立基于理想决策单元的DEA交叉模型,并采用熵权法集结各决策单元效率值,构建改进的DEA交叉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消除指标间相关性以满足DEA模型对指标技术要求;采用改进的DEA交叉模型对中国40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科研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40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整体科研效率水平偏低,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科研效率 TOPSIS 熵权法 改进DEA交叉模型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文多模态的欠驱动机器人设计方案评估方法研究
8
作者 孙军强 刘建国 +1 位作者 刘涛 史青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0-59,共10页
目的针对传统欠驱动机器人设计方案评估方法在效率、准确性与自动化水平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文多模态的大模型评估方法。方法首先,构建由结构参数、设计文本与结构图像组成的三模态输入体系,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标准化与统... 目的针对传统欠驱动机器人设计方案评估方法在效率、准确性与自动化水平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文多模态的大模型评估方法。方法首先,构建由结构参数、设计文本与结构图像组成的三模态输入体系,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标准化与统一预处理;其次,分别利用多层感知机、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与视觉Transformer对三类模态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并通过交叉注意力机制实现多模态深度融合;随后,设计非线性映射网络完成融合特征与功能性、安全性、控制性能等核心指标之间的建模关联;最后,借助本地部署的DeepSeek-VL R17B大型语言模型,自动生成结构化评估报告,实现从“特征理解”到“语义输出”的智能化转化。结果实验基于搭建的欠驱动机器人数据集,采用300组设计方案进行模型训练并以某型桥式吊车欠驱动系统设计为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评估结果与专家打分之间的平均偏差为1.8%,相关性系数为0.94,自动生成的文本报告具备良好的专业性与工程实用性。结论所提出的评估方法融合多模态语义建模与语言生成能力,显著提升了欠驱动机器人设计方案评估的智能化、标准化与可解释性水平,为复杂工业装备的设计质量控制与智能决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文多模态 欠驱动机器人 深度评估模型 交叉注意力机制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设计与动力学建模分析
9
作者 叶进进 高宏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1-1532,共12页
针对传统柔性关节中弹性组件多采用单自由度的设计局限,在单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实现了两个方向的偏转运动。首先,基于伪刚体模型法推导了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的弯曲刚度,利... 针对传统柔性关节中弹性组件多采用单自由度的设计局限,在单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实现了两个方向的偏转运动。首先,基于伪刚体模型法推导了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的弯曲刚度,利用卡氏第二定理确定了弹性组件的垂直刚度;然后,根据集中参数法和能量法,对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进行了动力学建模,推导了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的X轴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的低阶固有频率;最后,对弹性组件进行了实例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以及实验验证了弯曲刚度、垂直刚度及低阶模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弹性组件X轴弯曲刚度的理论值、仿真值和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1.27%;Y轴弯曲刚度的理论值、仿真值和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1.99%;垂直刚度的理论值、仿真值和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8.33%;弹性组件一阶固有频率、二阶固有频率和三阶固有频率的理论值、仿真值和实验值三者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8.09%、7.87%、3.71%。可见,该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设计合理,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和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为机器人柔性关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 机器人柔性关节 模态理论模型 弯曲刚度 垂直刚度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交叉路口全速度差改进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支梁 史忠科 刘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85,100,共7页
为了精确研究交叉路口车辆的跟驰行为,在分析跟驰状态下车辆行驶行为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交通数据,对全速度差模型进行了验证.针对全速度差模型出现的频率响应不准确等问题,考虑车辆行驶时的速度和车头距,提出对基于最大速度的优化速... 为了精确研究交叉路口车辆的跟驰行为,在分析跟驰状态下车辆行驶行为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交通数据,对全速度差模型进行了验证.针对全速度差模型出现的频率响应不准确等问题,考虑车辆行驶时的速度和车头距,提出对基于最大速度的优化速度的改进模型.改进后的优化速度由车头距和两车的速度信息共同决定,从而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实际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期望速度(即优化速度).采用交叉路口视频拍摄采集的数据,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验证,将验证结果与原模型验证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更符合实际交叉路口的跟驰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优化速度改进 数据验证 交叉路口 全速度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数遗传算法交叉策略的改进 被引量:52
11
作者 陈小平 于盛林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4,共4页
本文介绍了实数遗传算法交叉策略的一种改进方法 ,采用新的交叉策略决定遗传算法中子代个体的位置 ,可以使子代快速地向更高适应度的区域移动 .实验结果说明使用这种改进的实数遗传算法可以极大地提高算法获得最优解的速度 .
关键词 遗传算法 交叉策略 适应度 改进方法 子代 实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白鲸优化算法的多目标非置换流水车间调度方法
12
作者 丁祎 宋欣钢 皇涛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32-2242,共11页
针对传统的单一加工车间灵活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目标改进白鲸优化(IBWO)算法的车间调度方法。首先,建立了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和最小化能耗为目标的多目标非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模型,IBWO根据调度问题的特点,设计了双层实数编... 针对传统的单一加工车间灵活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目标改进白鲸优化(IBWO)算法的车间调度方法。首先,建立了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和最小化能耗为目标的多目标非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模型,IBWO根据调度问题的特点,设计了双层实数编码机制表示问题的解;然后,利用非支配关系和拥挤度排序算法评价了多目标解之间的优劣关系,使用实数交叉和变邻域搜索策略,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求解;最后,将IBWO分别与白鲸优化算法(BWO)、使用遗传交叉策略但未使用变邻域搜索策略算法(BWO-1)、使用变邻域搜索策略但未使用交叉策略算法(BWO-2)进行了对比,并进一步将其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2(NSGA2)、NSGA3和强度帕累托进化算法2(SPEA2)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测试算例仿真对比后,可使用收敛性指标迭代距离(GD)、多样性指标、综合性指标反世代距离(IGD)对结果进行评判,改进白鲸优化算法指标可至少在60%的测试算例上取得优势地位;使用实数交叉策略和变邻域搜索策略的改进白鲸优化算法,可弥补原始白鲸算法局部搜索能力较差的缺点,有效增强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提高改进算法的搜索能力,为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间调度模型 多目标优化 改进白鲸优化算法 实数交叉 变邻域搜索 迭代距离 反世代距离 白鲸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交叉口右转渠化岛区域非机动车过街冲突
13
作者 揭文祺 马社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485-6492,共8页
为科学评价信号交叉口右转渠化岛设置给非机动车过街带来的交通安全风险,实地采集了南昌市5个信号交叉口的视频,并提取了各交叉口右转渠化岛区域机非冲突数据、交叉口几何设计特征、交叉口渠化方式以及交通流特性等数据;采用改进型距离... 为科学评价信号交叉口右转渠化岛设置给非机动车过街带来的交通安全风险,实地采集了南昌市5个信号交叉口的视频,并提取了各交叉口右转渠化岛区域机非冲突数据、交叉口几何设计特征、交叉口渠化方式以及交通流特性等数据;采用改进型距离碰撞时间(time to collision,TTC)对交通冲突进行判定,共得到304起冲突事件;基于贝叶斯方法构建了考虑不同交叉口间异质性的随机效应冲突模型,对比了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负二项模型的拟合优度并分析了显著影响因素;基于随机效应模型,确定了期望机非冲突数计算公式,绘制了不同交通流情况下信号交叉口渠化岛设置标准曲线并提供了案例说明。研究表明:相比于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对机非冲突有更好的拟合效果;相比于无渠化岛交叉口,软渠化岛和硬渠化岛的设置会导致交通冲突分别增加38%和61.4%;右转机动车交通量、过街非机动车交通量和非机动车违法行驶数量每增加1%,将导致机非冲突分别增加0.85%、0.44%和0.18%;右转机动车平均速度每增加1%,将导致机非冲突减少2.5%。研究成果为定量化分析交通冲突影响要素提供了有效思路,可为右转渠化岛交通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冲突 信号交叉 右转渠化岛 设置方法 交通冲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知识图谱的人才智能评价
14
作者 王彬昊 温明 +3 位作者 杨晓龙 袁梓馨 郑长青 董少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9-1525,共7页
针对以往传统的人工评测方法,经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知识图谱的人才智能评价方法,通过对文本信息和非文本信息进行编码,结合适当的语境和外部知识。通过整合上述语境和外部知识捕捉多模态语义表达的要点,精确做出评价并给予分数;分... 针对以往传统的人工评测方法,经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知识图谱的人才智能评价方法,通过对文本信息和非文本信息进行编码,结合适当的语境和外部知识。通过整合上述语境和外部知识捕捉多模态语义表达的要点,精确做出评价并给予分数;分别使用基于Transformer的编码器对所有的文本、图像和评价指标特征进行编码,使用交叉注意层在它们之间交换信息。在两个公开数据集和我们自己构建的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实验,通过与其它基线方法进行比较,表明该方法在捕获关键语义信息和信息匹配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基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 知识图谱 人才智能评价 交叉注意层 深度学习 基线方法 捕获关键语义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蒸馏的卷积神经网络压缩方法
15
作者 郑筠 高朋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8-354,共7页
【目的】卷积神经网络作为深度学习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图像识别、目标检测、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然而,随着模型深度和复杂度的增加,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大小和计算需求也急剧上升,这为模型的部署和实时应用提... 【目的】卷积神经网络作为深度学习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图像识别、目标检测、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然而,随着模型深度和复杂度的增加,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大小和计算需求也急剧上升,这为模型的部署和实时应用提出了严峻挑战。【方法】为减少神经网络的大小和计算量,并提高模型的效率和可部署性,提出了基于知识蒸馏的卷积神经网络压缩方法。通过将大型复杂模型(教师网络模型)中的知识转移给小型精简模型(学生网络模型)来实现模型的压缩和加速,本文建立了性能优异的教师网络和结构更简单、参数更少的学生网络。教师网络负责提供丰富的特征表示和准确的预测结果,学生网络则通过学习教师网络行为来逼近其性能。使用标准损失函数,并通过反向传播算法迭代更新其参数,确保其在训练数据集上达到良好的性能。采用改进知识蒸馏方法获取综合阈值函数,评估教师网络和学生网络之间的知识差异,并指导学生网络的学习过程。在训练过程中,学生网络利用综合阈值函数进行监督,逐步逼近教师网络的输出,同时保持较小的模型结构和计算复杂度,从而实现了卷积神经网络的压缩处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ImageNet和Labelme数据集上均表现出较好的模型压缩效果。其中,本文方法在压缩前后卷积神经网络输出结果的拟合度较高,表明学生网络成功学到了教师网络的关键特征;交叉熵损失值较低,在1.0左右,进一步验证了其良好的预测性能;完成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压缩时间较短,为79.8~89.4 s,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结论】由以上结果可知,基于知识蒸馏卷积神经网络压缩方法能够有效减小模型结构、降低计算量,并保持甚至提升了模型的性能。本文方法不仅为模型压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还为深度学习模型的部署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本文方法在知识蒸馏方法上进行了改进,通过引入综合阈值函数来更全面地评估和指导模型的学习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知识蒸馏的效果和效率。因此,本文方法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压缩 改进知识蒸馏方法 判别器 学生网络 教师网络 标准损失函数 综合阈值函数 交叉熵损失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子结构边界约束模型修正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世龙 马立元 +1 位作者 李永军 崔心瀚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0-740,共11页
子结构的边界约束状态不仅反映了其与整体结构的连接关系,而且与整体结构中该连接部位的健康状况紧密相关。为有效识别子结构的边界约束状态,基于交叉模型交叉模态(CMCM)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子结构边界约束模型修正方法。以某导弹发射台... 子结构的边界约束状态不仅反映了其与整体结构的连接关系,而且与整体结构中该连接部位的健康状况紧密相关。为有效识别子结构的边界约束状态,基于交叉模型交叉模态(CMCM)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子结构边界约束模型修正方法。以某导弹发射台的局部子结构为对象,建立了子结构的边界约束模型,通过对边界约束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进行修正,实现子结构边界约束状态的识别。同时,针对实测模态的不完备性以及测量噪声等问题,研究了联合基于摄动力的不完备模态扩充和截断广义奇异值技术(TGSVD)的CMCM病态方程组求解方法。最后,通过发射台局部子结构的数值仿真算例及试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结构 模型修正 交叉模型交叉模态 边界约束 模态扩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AS程序整理病例交叉设计资料 被引量:7
17
作者 彭晓武 余松林 +2 位作者 相红 许振成 彭晓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5-138,共4页
Maclure于1991年提出了病例交叉研究方法〔1〕,利用暴露效应的时间差作自身对照,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它是继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后发展的一种新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适合于多变量的时间序... Maclure于1991年提出了病例交叉研究方法〔1〕,利用暴露效应的时间差作自身对照,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它是继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后发展的一种新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适合于多变量的时间序列资料的分析,已广泛用于环境污染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中。在我国,张政、詹思延〔2〕和胡以松〔3〕分别于2001年对这一研究方法作了系统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交叉设计 SAS程序 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整理 病例对照研究 时间序列资料 自身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参数空间变系数回归模型的两步估计方法及其数值模拟 被引量:27
18
作者 魏传华 梅长林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5年第1期16-19,50,共5页
文章提出了关于半参数空间变系数回归模型的两步估计方法,该方法可得到模型中常值系数估计量的精确解析表达式,广泛的数值模拟表明所提出的估计方法对估计常值系数具有满意的精度和稳定性。
关键词 半参数空间变系数回归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方法 两步估计法 广义交叉证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kov链使用模型的加速统计测试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德平 查日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9-955,共7页
为了提高软件统计测试的效率,使用较少的测试资源达到测试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Markov链使用模型的软件加速统计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均衡软件测试成本和软件投放后的失效风险,以软件平均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基于重要抽样技术的加速测试机理... 为了提高软件统计测试的效率,使用较少的测试资源达到测试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Markov链使用模型的软件加速统计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均衡软件测试成本和软件投放后的失效风险,以软件平均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基于重要抽样技术的加速测试机理,采用交叉熵方法生成最优(或近优)测试剖面,同时给出了一种新的统计测试充分性判定准则,最后根据生成的最优测试剖面自动生成统计测试数据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统计测试方法,使用交叉熵方法的加速统计测试方法能有效地降低软件总费用,显著增加关键操作的测试次数,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加速统计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测试 统计测试 加速测试方法 MARKOV链使用模型 交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多项式模型的多模态生物特征分数层融合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志坚 张培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77-118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多项式模型的多模态生物特征分数层融合算法(MPMSF),用多变量多项式模型获取融合分数,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模型中的参数.并对多变量多项式模型进行简化,以减小计算量.MPMSF的特点在于不需要分数归一化.采用交叉验证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多项式模型的多模态生物特征分数层融合算法(MPMSF),用多变量多项式模型获取融合分数,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模型中的参数.并对多变量多项式模型进行简化,以减小计算量.MPMSF的特点在于不需要分数归一化.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评估了各种分数层融合算法的正确接受率和分数归一化、单模态性能对分数层融合算法的影响.开集测试表明,MPMSF算法优于传统的分数层融合算法.同时,MPMSF满足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实时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生物特征识别 分数层融合 多变量多项式模型 交叉验证开集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