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革命与传播:论于伶的改译剧
1
作者 何菲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3,I0003,共7页
左翼剧作家、戏剧活动家于伶选择意旨精神与现实斗争相契合的外国戏剧进行创造性改译,其中国化、革命化的改译实践以及改译剧的演出效果折射出于伶切合现实斗争需要、重视舞台演出而非案头剧创作的改译戏剧观。同时,于伶在不同时期面对... 左翼剧作家、戏剧活动家于伶选择意旨精神与现实斗争相契合的外国戏剧进行创造性改译,其中国化、革命化的改译实践以及改译剧的演出效果折射出于伶切合现实斗争需要、重视舞台演出而非案头剧创作的改译戏剧观。同时,于伶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观众所改译剧作的演出成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戏剧演出效果因时因人而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伶 改译 左翼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子建中篇小说《踏着月光的行板》翻译过程研究——以刘士聪的改译为分析中心 被引量:5
2
作者 冯全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119,共9页
笔者与刘士聪合译的迟子建中篇小说《踏着月光的行板》已由美国海马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被纳入"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本文主要论述整个译文的生成过程,聚焦于刘士聪对笔者初译的深度修改,具体包括标题重拟、诗学调整、比喻... 笔者与刘士聪合译的迟子建中篇小说《踏着月光的行板》已由美国海马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被纳入"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本文主要论述整个译文的生成过程,聚焦于刘士聪对笔者初译的深度修改,具体包括标题重拟、诗学调整、比喻删减、句子建构、措辞选择、话语增添等几个方面,进而总结笔者在这次翻译经历中的一些切身感悟,以期对青年译者(尤其是汉译英方面的)以及中国文学"走出去"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着月光的行板》 过程 刘士聪 改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联珠辞格的改译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濛 云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97-102,共6页
在《黄帝内经》中,联珠修辞格作为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特色,运用广泛,却是英译的难点之一。本文以诺德的"功能+忠诚"理论为指导原则,以李照国教授的译本为范本,分析探讨适用联珠辞格的改译方法。由于汉英语法结构的区别限制,改... 在《黄帝内经》中,联珠修辞格作为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特色,运用广泛,却是英译的难点之一。本文以诺德的"功能+忠诚"理论为指导原则,以李照国教授的译本为范本,分析探讨适用联珠辞格的改译方法。由于汉英语法结构的区别限制,改译联珠辞格必不可少。本文提出的主要改译策略可分为两类:一,保留重复信息,同时进行语态转换或事件名词化;二,舍弃重复结构,合并后项,并改译为前项的并列句、从句或分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珠 保留改译 舍弃改译 语态转换与名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语堂《浮生六记》自我改译研究——基于两个英译版本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冯全功 王娅婷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109-120,160,共13页
林语堂英译的《浮生六记》在国内外都广受欢迎。中国发行的版本大多以1939年西风社出版的《浮生六记》为依据,而在国外兰登书屋1942年出版了林语堂用英语创作的《中国与印度的智慧》,其中包含的林译《浮生六记》更为英语读者所熟知。通... 林语堂英译的《浮生六记》在国内外都广受欢迎。中国发行的版本大多以1939年西风社出版的《浮生六记》为依据,而在国外兰登书屋1942年出版了林语堂用英语创作的《中国与印度的智慧》,其中包含的林译《浮生六记》更为英语读者所熟知。通过对比1939年与1942年的版本不难发现林语堂对前译进行了许多修改,这些修改大致可分为两类,即译者对译文的进一步润色以及针对不同的发行环境而对译文进行的修改,涉及措辞置换、句子重组、语篇调整、文化负载话语重译等多个方面。林语堂不厌其改、精益求精的翻译家精神以及对接受语境的精准把握对中国文学“走出去”不无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浮生六记》 自我改译 家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译 改编 模仿——现代跨文化戏剧写作的三种形态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斌 胡淑英 《写作》 2013年第11期25-29,共5页
关注各国文化在戏剧中渗透与融合的“跨文化戏剧”理论肇始于西方,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国际戏剧界瞩目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国内戏剧家的积极引进和倡导,“跨文化戏剧”热潮开始出现在国内。2010年南京大学举办了“跨文化戏... 关注各国文化在戏剧中渗透与融合的“跨文化戏剧”理论肇始于西方,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国际戏剧界瞩目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国内戏剧家的积极引进和倡导,“跨文化戏剧”热潮开始出现在国内。2010年南京大学举办了“跨文化戏剧:东方与西方”国际研讨会;2012年何成洲主编的《全球化与跨文化戏剧》和朱恒夫、聂圣哲主编的《中外戏剧互动研究专辑》的出版,预示着国内“跨文化戏剧”研究的迅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写作 跨文化 国际研讨会 改译 形态 现代 模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的版本与改译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莹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3年第4期14-20,共7页
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是一篇马列文艺理论的经典文献,发表于1905年俄国《新生活》杂志第12期,它不仅对苏联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自20世纪20年代转译至中国后,几经传播,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译本之一,... 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是一篇马列文艺理论的经典文献,发表于1905年俄国《新生活》杂志第12期,它不仅对苏联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自20世纪20年代转译至中国后,几经传播,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译本之一,并折射出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的观念构建的复杂性。梳理这个经典文献的版本和改译,无疑有助于我们能以更清晰的目光考察中国当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制度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文学 党的组织 中国当代文学史 改译 版本 经典文献 文艺理论 《新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广告翻译中改译法使用的度与原则 被引量:2
7
作者 冯雪红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71-74,共4页
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语言文化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英汉和汉英广告翻译中出现了改译现象。尽管广告改译在广告翻译中使用的频度非常高,但广告翻译中的改译也应该有一定的度和原则,对其进行评价也应有一定的标准。文章提出了广告改译的度... 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语言文化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英汉和汉英广告翻译中出现了改译现象。尽管广告改译在广告翻译中使用的频度非常高,但广告翻译中的改译也应该有一定的度和原则,对其进行评价也应有一定的标准。文章提出了广告改译的度和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及广告改译作品的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翻 改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译汉中的人称代词的加译与改译 被引量:1
8
作者 谭建川 《日语知识》 2010年第3期45-46,共2页
任何一种语言,不管是书面表达,还是日常会话,为了表明动作、行为的主体及涉及、承受的对象往往要使用人称代词。日语曾深受汉语影响,但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却仍保留其固有的特点。虽然日语人称代词数量繁多、词汇丰富,但使用率却很低,
关键词 人称代词 改译 汉中 书面表达 日常会话 汉语影响 使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语堂《卖花女》自我改译研究
9
作者 冯智强 李晨羚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第6期95-104,共10页
林语堂于1931年首译出版了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重要作品《卖花女》(Pygmalion),并于1943年修订再版,此后多次重印发行。通过对比前后两个译本,我们发现了大量的改译现象:林语堂通过语词的直白化、措辞的口语化与语句的动态化使译文进... 林语堂于1931年首译出版了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重要作品《卖花女》(Pygmalion),并于1943年修订再版,此后多次重印发行。通过对比前后两个译本,我们发现了大量的改译现象:林语堂通过语词的直白化、措辞的口语化与语句的动态化使译文进一步还原了人物形象;通过语词的现代化、措辞的简化与语句的去直译化使译文更加紧跟时代步伐;通过语词内涵的显化、措辞的规范化与语句的复直译化使译文更加体现读者意识。这些改译使得全书更具生动性、通俗性和可读性。同时,本文也对《卖花女》自我改译效果与其背后的翻译观进行探究,对修订本中的欠妥之处提出了修改意见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花女》 自我改译 策略与效果 问题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视角下国际品牌名称改译现象探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符立元 韦娜 高子涵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年第11期102-107,共6页
本文以国际品牌名称翻译的改译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贴近民众生活的三大行业(汽车行业、快速消费品行业和电子制造业)中选取34个国际品牌的改译案例,对比分析其原译名和现译名的翻译策略和品名特点。基于跨文化视角,从语音、语义以及文化... 本文以国际品牌名称翻译的改译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贴近民众生活的三大行业(汽车行业、快速消费品行业和电子制造业)中选取34个国际品牌的改译案例,对比分析其原译名和现译名的翻译策略和品名特点。基于跨文化视角,从语音、语义以及文化特征三个方面分析改译的原因及取得的效果,并对中国品牌走出去提出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改译 品牌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言和文化差别在歌词改译中的体现--以《女人花》及其英文版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星霞 《海外英语》 2017年第2期151-153,共3页
通过对《女人花》及其英文版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探讨歌词改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损与获得的补偿:改译后修辞格大量缺失、原有的意境被破坏、人物形象被改变,但节奏感和韵律感大大增强,即歌词的文学性削弱,音乐... 通过对《女人花》及其英文版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探讨歌词改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损与获得的补偿:改译后修辞格大量缺失、原有的意境被破坏、人物形象被改变,但节奏感和韵律感大大增强,即歌词的文学性削弱,音乐性增强,发现歌词的第一性是音乐性,其次才是文学性,从而为歌词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人花》 英汉语言 文化 歌词改译 文学性 音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译文有误,已经郑重校订改译为《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被引量:1
12
《文艺理论研究》 1983年第1期41-41,共1页
列宁发表于1905年11月13日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字数不多,影响很大。我国从三十年代起先后有过多种译文,并被收入各种版本的经典著作家论文艺的专集。所有这些译文,在某些关键地方始终不确切,引起了一些误解。文章标题和文... 列宁发表于1905年11月13日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字数不多,影响很大。我国从三十年代起先后有过多种译文,并被收入各种版本的经典著作家论文艺的专集。所有这些译文,在某些关键地方始终不确切,引起了一些误解。文章标题和文中的“党的文学”,俄语中这一语词有文学、文献、出版物等含义,在这篇文章里的含义应是出版物,包括报纸、刊物、书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无产阶级 出版物 文学 三十年代 经典著作家 社会主义 组织 改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变译理论视角下中国故事的改译方法--以《麻将的悲哀》为例
13
作者 吴燕燕 赵冰 《海外英语》 2020年第24期82-83,共2页
用国际化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翻译在对外交流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变译理论为理论依据,重点分析改译在中国故事中的翻译运用,论述了《麻将的悲哀》这个故事的文本特点及改译的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 用国际化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翻译在对外交流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变译理论为理论依据,重点分析改译在中国故事中的翻译运用,论述了《麻将的悲哀》这个故事的文本特点及改译的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理论。首次从变译之改译的视角,为中国故事的翻译开辟了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改译 中国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译之更改策略研究——以严译《天演论》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忠廉 杨荣广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5年第3期51-55,72,共6页
"改"是严译《天演论》最常用的变译策略之一。改的单位有词、短语、句子、句群、段等,以句和句群为多;改的方式有改概念、换例、改风格、近似替代等;改的功用有便于说理、便于谋篇、追求同等效果、便于达旨、超胜原作等。
关键词 严复 改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公共交通公示语翻译研究
15
作者 李晓燕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3期27-29,共3页
随着城市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双语标识语应运而生。准确的交通公示语英译文,为国际友人的出行带来便利,提高办事效率,体现了城市的文明形象。然而,部分城市公共交通公示语英译存在错译、机械直译、语义含糊、同名多译等不足... 随着城市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双语标识语应运而生。准确的交通公示语英译文,为国际友人的出行带来便利,提高办事效率,体现了城市的文明形象。然而,部分城市公共交通公示语英译存在错译、机械直译、语义含糊、同名多译等不足之处。文章以成都市公共交通公示语英译文为研究对象,分析现有城市公共交通公示语英译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译建议,以期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公示语英译文质量,提高信息传播的准确度,进而优化城市国际化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公示语 问题 改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字幕翻译中英语俚语的归化处理——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2》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陆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51-152,共2页
俚语不仅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相关,同时也反映了所属语言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影字幕翻译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对占口语比重20%的俚语的等值翻译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为保留源语言俚语特色,译者更多选择归化处理策略,该策略主要体现为... 俚语不仅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相关,同时也反映了所属语言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影字幕翻译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对占口语比重20%的俚语的等值翻译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为保留源语言俚语特色,译者更多选择归化处理策略,该策略主要体现为两种方法:替换法和改译法。美国大片《功夫熊猫2》在中国市场取得骄人票房正是由于它延续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元素。影片中大量俚语的字幕翻译采用归化策略,充分做到以译语文化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中国观众的视觉欣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幕翻 英语俚语 归化理论 替换法 改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译介与“代言人”的合法性——20世纪30年代围绕熊式一《王宝川》的论争 被引量:6
17
作者 江棘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3年第2期63-75,共13页
近年来,熊式一及其译剧《王宝川》重被发现并被视为跨文化交流的典范。实际上,这一文本与熊式一本人在当时都曾陷于一场关于"纯正中国性"的争论,海外大众舆论和文艺评论界、国内双语知识分子皆投身其中,这当然绝不仅仅是纯粹... 近年来,熊式一及其译剧《王宝川》重被发现并被视为跨文化交流的典范。实际上,这一文本与熊式一本人在当时都曾陷于一场关于"纯正中国性"的争论,海外大众舆论和文艺评论界、国内双语知识分子皆投身其中,这当然绝不仅仅是纯粹的翻译问题。轰动盛景与去魅之声的交错,更多显现出对于文化交流中主体身份的敏感、困惑、焦虑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式一 王宝川 改译 中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性原则与广告翻译 被引量:20
18
作者 郑秋芳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10-13,共4页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 (Skopostheory)认为 ,翻译的实质是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翻译的过程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 ,也即翻译的目的性原则。广告翻译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从译文语体、读者反应、译语文化三个方...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 (Skopostheory)认为 ,翻译的实质是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翻译的过程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 ,也即翻译的目的性原则。广告翻译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从译文语体、读者反应、译语文化三个方面出发 ,探讨可行的翻译策略 ,如删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性原则 改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析建筑论文摘要的汉英翻译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华蓉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73-75,91,共4页
以某建筑期刊的英语摘要为例,评析"译文综合症"或"网译综合症";以现代中西方翻译理论为指导,详述了个人对应用译理的见解,特别强调英译建筑论文的摘要须懂译理、通语法,遵循"信、达、雅"的译则,以便译出... 以某建筑期刊的英语摘要为例,评析"译文综合症"或"网译综合症";以现代中西方翻译理论为指导,详述了个人对应用译理的见解,特别强调英译建筑论文的摘要须懂译理、通语法,遵循"信、达、雅"的译则,以便译出准确、通顺和完整的英文摘要,有利于建筑学术的国际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综合症 建筑文摘要 评析 改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破标准,力臻完美:谈苏曼殊诗歌翻译风格
20
作者 梁春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Z期93-94,共2页
本文从巴恩斯通提出的理论分析苏曼殊的诗歌翻译。笔者发现为了使译文完美,在翻译诗歌意象和修辞时,苏曼殊使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保留原文的意境,并修改了部分诗歌结构,意译在译文中占主导地位。这证明苏曼殊的诗歌翻译既不是忠实的翻译... 本文从巴恩斯通提出的理论分析苏曼殊的诗歌翻译。笔者发现为了使译文完美,在翻译诗歌意象和修辞时,苏曼殊使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保留原文的意境,并修改了部分诗歌结构,意译在译文中占主导地位。这证明苏曼殊的诗歌翻译既不是忠实的翻译,也不是创造性地改译,而是冲破标准束缚,力臻译文完美的折衷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诗歌翻 忠实 改译 折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