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辅助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手术:改良三孔法在小儿胆总管囊肿根治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史若乂 王晓晖 +4 位作者 张书峰 王霖 高建 王双双 孙英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5-281,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三孔法机器人辅助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手术在小儿胆总管囊肿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3月~2024年6月我科对2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行改良三孔法机器人辅助胆总管囊肿根治性切除联合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单孔多通道... 目的探讨改良三孔法机器人辅助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手术在小儿胆总管囊肿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3月~2024年6月我科对2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行改良三孔法机器人辅助胆总管囊肿根治性切除联合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单孔多通道腹腔镜装置经脐部切口置入,右侧肋缘下和左侧肋缘下分别置入8 mm trocar用于机械臂操作。在机器人对接前预先经脐部单孔装置体外完成空肠-空肠吻合术,对接后机器人腔镜下完成囊肿切除联合肝总管空肠吻合重建等操作。结果20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术中输血。手术时间(269.8±23.3)min,机器人操作时间(123.8±11.1)min,术中出血量(8.3±3.9)ml。术后排气时间(30.8±9.8)h,5~6 d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住院7~8 d。术前11例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的患儿术后第7天10例指标降至正常,6例术前胆红素升高的患儿术后第7天4例恢复正常。20例随访3~6个月,腹部超声未见吻合口狭窄、胆管炎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三孔法机器人辅助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单孔多通道装置 改良三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术后合并症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燕搏 常硕 +5 位作者 王水云 于钦军 黄海波 史晨 蒙延海 杨秋蓝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0-524,共5页
目的:总结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术后主要合并症,探讨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至2014-07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由单一术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HOCM患者139例,男性87例、女性52例,年龄10... 目的:总结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术后主要合并症,探讨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至2014-07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由单一术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HOCM患者139例,男性87例、女性52例,年龄10~67(43.45±14.65)岁,体重26~105(66.46±13.94) kg,术前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LVOTGP)为50~270(84.48±44.75)mmHg(1 mmHg=0.133 kPa)。全组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根据术前已知的心脏合并疾病,必要时同期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围术期常规行心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X线胸片检查,评价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二尖瓣的结构和功能改变。随访1~24个月。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或远期死亡。本组单纯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73例(73/139,53%),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合并其他手术66例(66/139,47.5%),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4例,二尖瓣成形术15例,二尖瓣置换术7例,三尖瓣成形术1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经胸心脏射频改良迷宫术3例,右心室流出道疏通2例,主动脉瓣下隔膜切除2例,室壁瘤切除术1例。全组机械通气时间8~396(24.05±36.74)h,术后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1~27(2.85±3.18)d,术后住院时间5~35(10.11±4.57)d,术后心律失常108例,胸腔积液25例,二次插管1例,气管切开1例,床旁血液滤过治疗1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例,二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3例,无气胸、无二次开胸探查及二次手术。术后左心房内径、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均减小或降低。二尖瓣关闭好或仅有轻度反流,二尖瓣前向运动基本消失。重症监护病房延时的主要因素为年龄≥55岁,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90 min,合并心律失常以及合并右心功能不全。远期随访患者症状消失或仅有轻度症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Ⅰ~Ⅱ级,无远期死亡、并发症或再次手术。结论: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HOCM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及近远期生存率,同期实施其他手术并未增加并发症及病死率,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高龄、手术时间长、术后难治性心律失常以及合并右心功能不全,围术期采取有效措施尽早纠正心律失常及预防并改善右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并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儿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旌 徐海涛 +5 位作者 陈亮 王水云 宋云虎 王强 李守军 闫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分析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儿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对2010-01至2017-07实施改良扩大Morrow手术的50例HOCM患儿(年龄≤14岁)住院结局、围术期以... 目的:分析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儿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对2010-01至2017-07实施改良扩大Morrow手术的50例HOCM患儿(年龄≤14岁)住院结局、围术期以及远期超声心动图(UCG)变化。结果:47例患儿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1例术后因停机困难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120 h脱机后出院,2例术后死于肺部感染;3例发生三度房室阻滞。与术前相比,患儿室间隔厚度(IVST)显著减小[(14.3±6.7)mm vs(21.2±9.7)mm,P<0.001],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明显降低[(19.6±17.3)mmHg vs(74.8±25.0)mmHg,P<0.01,1 mmHg=0.133 kPa]。仅4例(8.5%)术后仍存在二尖瓣前向运动(SAM)。45例存活患儿平均随访(27.7±14.0)月,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均为Ⅰ级或Ⅱ级,UCG示LVOTG[(15.5±12.5)mmHg vs(74.8±25.0)mmHg]和IVST[(14.3±7.9)mm vs(21.2±9.7)mm]仍较低(P均<0.01)。结论: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可明显改善HOCM患儿的症状及心功能,远期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青少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昌盛 陈海波 +4 位作者 王水云 于钦军 王婧金 肖明虎 崔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3-587,共5页
目的:评价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早期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至2015年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29例青少年(≤21岁)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早期手术疗效。术前、术后... 目的:评价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早期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至2015年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29例青少年(≤21岁)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早期手术疗效。术前、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征和二尖瓣反流分级变化,同时抽血检测术前、术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变化,采用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评估心功能。结果:本组患者中,接受单纯改良扩大Morrow手术者17例(58.6%),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8例(27.6%)。与术前比较,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后患者的室间隔厚度显著减小[(24.6±6.8)mm vs(16.9±7.1)mm,P<0.01],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明显降低[(68.8±15.7)mm Hg(1 mm Hg=0.133 k Pa)vs(10.7±4.2)mm Hg,P<0.01],二尖瓣反流明显减轻[(1.7±1.3)级vs(0.2±0.4)级,P<0.01],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3.4±0.8)级vs(1.4±0.5)级,P<0.01],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显著下降[(1957.6±392.5)ng/ml vs(458.7±161.0)ng/ml,P<0.01]。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第12、24、36个月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100.0%、86.7%和86.7%。结论: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是治疗青少年HOCM安全、有效的手段,术中充分暴露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改良扩大morrow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168例近中期结果 被引量:7
5
作者 宋云虎 李浩杰 +4 位作者 高歌 苏文君 然鋆 张昌伟 樊红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分析改良扩大Morrow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本人在单中心应用改良扩大Morrow术连续治疗168例HOCM患者的手术早期结果,并通过随访,评估手术的近中期疗效。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左心... 目的:分析改良扩大Morrow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本人在单中心应用改良扩大Morrow术连续治疗168例HOCM患者的手术早期结果,并通过随访,评估手术的近中期疗效。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左心室流出道(LVOT)压差从(92.4±30.8)mmHg(1 mmHg=0.33 kPa)下降至(16.1±10.1)mmHg(P<0.001),二尖瓣反流明显改善(P<0.001)。术后3例(1.8%)患者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起搏器,3例(1.8%)患者并发室间隔穿孔术中同期修补,1例患者近心尖部前侧壁穿孔同期修补,新发持续性心房颤动2例。随访107例,平均随访时间(15±11)个月,LVOT压差为(14.2±12.7)mmHg。随访期间,80例患者无症状,从事日常家务劳动或恢复工作,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HOCM相关事件发生率7.5%,包括4例心房颤动、2例心肌缺血、1例心力衰竭及1例脑卒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再次住院治疗。1例患者于术后57个月因stanford A型夹层破裂死亡。结论:经升主动脉切口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HOCM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梗阻 改良扩大morrow 左心室流出道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6
作者 田鹏声 于钦军 +1 位作者 王水云 陈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总结近年来阜外医院改良扩大Morrow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和手术特点。方法139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男83例,女56例,年龄11-66岁。均根据患者不同病情特征,采取相应的外科处理[改良扩大Morrow、改良扩大Morrow加二尖瓣成... 目的总结近年来阜外医院改良扩大Morrow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和手术特点。方法139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男83例,女56例,年龄11-66岁。均根据患者不同病情特征,采取相应的外科处理[改良扩大Morrow、改良扩大Morrow加二尖瓣成形(置换)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等不同手术处理]。在静脉大剂量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输注、辅助低浓度七氟醚吸入全麻体外循环下手术。所有患者术中均行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或经心表超声心动图监测。结果全组无住院死亡。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无室颤等恶性不良事件发生。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70例(50.4%),11例(7.9%)因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需要使用临时起搏器。复跳后103例(74.1%)患者不需要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就可以顺利脱离心肺转流(CPB),其余36例(25.9%)的患者需要中小剂量多巴胺辅助或同时加用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体外循环时间(142±5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6±37)min。所有患者均采取血液保护措施,术中129例(92.8%)患者未输入血液制品。结论改良扩大Morrow是治疗HOCM的安全有效术式,要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需要有经验的团队密切协作。麻醉处理也有其特殊性,有效的术前药物治疗,合适的麻醉深度,足够的前、后负荷,控制心率(律)等是麻醉处理的关键。TEE监测是术中指导和评价手术效果的金标准。同时加强心、肺、脑和血液保护,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 麻醉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癌对肺功能及外周血GATA3、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郭亮 贾明选 +3 位作者 马文杰 乔鸿飞 徐永胜 郭克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31-3035,共5页
目的观察术前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癌对肺功能及外周血GATA结合蛋白3(GATA3)、叉头蛋白P3(Foxp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进行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为对象,采用简单随... 目的观察术前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癌对肺功能及外周血GATA结合蛋白3(GATA3)、叉头蛋白P3(Foxp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进行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为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常规饮食,观察组术前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术后1周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FVC、FEV1及外周血GATA3、Foxp3 mRNA表达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周肺功能、外周血GATA3、Foxp3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PNI及对照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周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PNI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通气时间、排便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癌可改善术后机体营养状态,对患者术后肺功能及外周血GATA3、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改良Ivor-Lewis手术 食管癌 营养状态 肺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衰弱指数与老年患者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姜曦 闫翔 +2 位作者 王晶 吴安石 魏昌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评估5项改良衰弱指数(mFI-5)与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接受OPCABG的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术前mFI-5将患者分为三组:非衰弱组(mFI-5=0分)、衰弱前期组(mFI-5=1分... 目的评估5项改良衰弱指数(mFI-5)与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接受OPCABG的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术前mFI-5将患者分为三组:非衰弱组(mFI-5=0分)、衰弱前期组(mFI-5=1分)和衰弱组(mFI-5≥2分)。收集三组患者的基线、术中及预后指标。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及线性回归)分析评估mFI-5与OPCABG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有244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非衰弱组35例(14.3%),衰弱前期组82例(33.6%),衰弱组127例(52.1%)。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前期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衰弱组术前LVEF明显降低,术中尿量明显减少,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衰弱前期组比较,衰弱组术中尿量明显减少,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FI-5每升高1分,ICU住院时间延长3.189 d(95%CI 1.457~4.920 d,P<0.001),总住院时间延长2.890 d(95%CI 1.070~4.709 d,P=0.002)。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FI-5升高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包括急性肾损伤(OR=1.519,95%CI 1.076~2.145,P=0.017)、肺部并发症(OR=1.453,95%CI 1.075~1.965,P=0.015)和死亡(OR=3.730,95%CI 1.980~7.027,P<0.001)。结论mFI-5量表是一种简便实用的衰弱筛查工具,对OPCABG老年患者采用mFI-5量表进行衰弱评估,可以筛选出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项改良衰弱指数 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老年 衰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儿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张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59-60,共2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儿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临床经验。方法:2010-01至2017-07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HOCM患者(年龄<14岁)5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84.4±57.7...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儿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临床经验。方法:2010-01至2017-07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HOCM患者(年龄<14岁)5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84.4±57.7)个月(6个月~14岁),体重(28.4±20.7)kg(4.3~92.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morrow 临床研究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主动脉瓣下梗阻合并左心室中部梗阻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中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唐亚捷 宋云虎 +10 位作者 王水云 王巍 许建屏 孙寒松 王欣 刘盛 高歌 然鋆 李浩杰 刘赟 段福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8-582,共5页
目的:总结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34例主动脉瓣下梗阻合并左心室中部梗阻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中期效果。方法:纳入1996-11至2015-01在阜外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4例主动脉瓣下合并左心室中部梗阻的HOCM患者... 目的:总结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34例主动脉瓣下梗阻合并左心室中部梗阻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中期效果。方法:纳入1996-11至2015-01在阜外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4例主动脉瓣下合并左心室中部梗阻的HOCM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比较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指标,以评估左心室中部、主动脉瓣下压差变化及心脏瓣膜功能。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5.7±14.9)个月,无死亡病例,失访2例;随访时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患者左心室中部压差[(21.0±19.8)mm Hg(1 mm Hg=0.133 k Pa)vs(60.3±29.4)mm Hg]、主动脉瓣下压差[(11.1±6.5)mm Hg vs(77.9±26.2)mm Hg]、最大室间隔厚度([17.9±7.2)mm vs(25.2±4.9)mm]、左心房直径([37.6±6.4)mm vs(41.1±7.8)mm]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2.2±4.3)mm vs(39.8±5.1)mm]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例患者因切除范围不够导致术后左心室中部压差缓解不明显。随访时患者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P<0.01),二尖瓣反流程度减低(P<0.01),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消失。术后并发症包括:三度房室阻滞3例(8.8%),胸骨愈合不良并肺部感染二次入院1例(2.9%)。结论:改良扩大Morrow术可以减轻主动脉瓣下梗阻及左心室中部梗阻,能改善患者中期预后,有可能改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改良扩大morrow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入路关节镜治疗坐骨结节囊肿的中长期疗效
11
作者 欧阳攀 唐科兴 +3 位作者 方潇翔 黄兆进 王上元 李良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入路关节镜治疗中老年人坐骨结节囊肿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关节镜治疗坐骨结节囊肿19例资料。采用坐骨结节囊肿中心入路及其外侧3~5 cm入路,切除囊肿壁。结果手术时间30~45(36.2±4.8)min... 目的探讨改良入路关节镜治疗中老年人坐骨结节囊肿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关节镜治疗坐骨结节囊肿19例资料。采用坐骨结节囊肿中心入路及其外侧3~5 cm入路,切除囊肿壁。结果手术时间30~45(36.2±4.8)min,术后第1、7、28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为2~6(3.7±1.1)分、1~4(1.9±0.9)分、0~1(0.5±0.2)分。切口甲级愈合18例,乙级愈合1例。总住院时间3~6(3.8±1.1)d,无切口感染、皮下血肿等并发症。19例随访40~81(60.5±10.2)月,1例术后3个月囊肿复发。结论改良入路关节镜治疗坐骨结节囊肿安全、有效,中长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结节囊肿 关节镜手术 改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ss手术与改良Ravitch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马强 李龙 +3 位作者 刘树立 马继东 张小伦 侯文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9期818-820,824,共4页
目的比较Nuss手术与改良Ravitch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我院1992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改良Ravitch手术与Nuss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漏斗胸88例临床资料。2组年龄无差异。改良Ravitch手术(R组)45例,骨膜内切除变形肋软骨... 目的比较Nuss手术与改良Ravitch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我院1992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改良Ravitch手术与Nuss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漏斗胸88例临床资料。2组年龄无差异。改良Ravitch手术(R组)45例,骨膜内切除变形肋软骨,胸骨截骨,分离胸骨后及两侧间隙,用克氏针将凹陷胸骨抬高固定;Nuss手术43例(N组),腋中线小横切口,支撑钢板预弯,胸腔镜下,用引导器将钢板经胸膜外引入对侧,翻转钢板撑起下陷胸骨,固定钢板。结果与R组相比,N组切口短[(3.85±0.71)cm vs.(9.67±2.80)cm,t=13.227,P=0.000],出血量少[(5.7±1.8)ml vs.(63.8±54.8)ml,t=6.942,P=0.000],输血患者比例少[0%(0/43)vs.42.2%(19/45),P=0.000],手术时间短[(59.4±8.9)min vs.(167.5±57.3)min,t=12.222,P=0.000],总住院时间短[(9.1±2.5)d vs.(18.9±5.1)d,t=11.469,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4.7±1.6)d vs.(11.9±2.7)d,t=15.332,P=0.000]。并发症发生率R组22.2%(10/45),N组30.2%(13/43)(χ2=0.731,P=0.393)。2组88例随访3个月-9年,总满意率R组95.6%(43/45),N组97.7%(42/43)(χ2=0.000,P=1.000),其中36例〉3年,满意率R组90.9%(20/22),N组92.9%(13/14)(χ2=0.000,P=1.000)。结论 Nuss手术微创优势明显,中期疗效满意,可作为治疗小儿漏斗胸的首选术式。严重的非对称性漏斗胸尤其伴严重的多发肋骨畸形者,以及不具备实施Nuss手术条件的医疗单位,仍可以采用改良Ravitch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改良RAVITCH手术 NUSS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支架“象鼻”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徐志云 宋智钢 +6 位作者 陆方林 徐激斌 邹良建 唐昊 赵枫 王军 王连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92-99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支架“象鼻”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年龄23~71岁,中位年龄50.7岁。其中急性夹层14例,慢性夹层6例。应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和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或右腋动脉顺行灌... 目的:探讨改良支架“象鼻”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年龄23~71岁,中位年龄50.7岁。其中急性夹层14例,慢性夹层6例。应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和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或右腋动脉顺行灌注(SCP)进行脑保护,施行改良支架“象鼻”手术(即升主动脉和半弓置换及降主动脉腔内支架植入)。同期行Bentall手术11例,Cabrol 2例。停循环时间36~86min,平均34.5min。结果:术后住院死亡2例(10%)。存活患者获随访3个月~2年,无死亡,其中10例于术后3个月定期行主动脉多层螺旋CT检查,8例降主动脉夹层内有血栓形成,2例有部分血栓形成。结论:改良支架“象鼻”手术简单,停循环时间短,可以达到支架“象鼻”手术的同样效果,远期降主动脉假腔封闭率仍有待进一步的临床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鼻”手术 改良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Miccoli模式内镜甲状腺手术的学习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4
作者 苏新良 于峰 任国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67-1270,共4页
目的:评估改良Miccoli模式内镜甲状腺手术不同阶段,不同手术条件及技术水平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放手术率及并发症等,探讨改良Miccoli模式内镜甲状腺手术的学习曲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8年6月改良Miccol... 目的:评估改良Miccoli模式内镜甲状腺手术不同阶段,不同手术条件及技术水平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放手术率及并发症等,探讨改良Miccoli模式内镜甲状腺手术的学习曲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8年6月改良Miccoli模式内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362例,主刀为同一医师,按手术先后次序分为3组,每组30例(肿块大小和部位因素除外),比较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中专率及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学习曲线:A组手术时间(104.3±29.6)min,B组手术时间(79.5±21.9)min,C组手术时间(73.67±17.6)min。A组与B组和C组比较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A组2例因出血中转常规手术,1例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出血量各组无显著性差异。影响因素:2~4cm的肿块较小于1cm及大于5cm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中上部分的肿块较其它部位的肿块手术时间明显短,出血量也有显著性差异。建腔技术,成像技术及超声刀止血技术均对手术时间有明显影响,但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腺叶切除术的手术方式比腺叶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长,且有2例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出血量同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Miccoli模式内镜甲状腺手术学习曲线大约需30例左右经验积累,即可达到较熟练程度。先进的技术设备,选择恰当的患者及较简单的手术方式可钝化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曲线 影响因素 内镜甲状腺手术 改良Miccoli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Ivor-Lewis手术对胸中段食管鳞癌治疗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洲 刘相燕 +1 位作者 陈钢 刘凡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评价改良Ivor-Lewis手术对胸中段食管鳞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1年1月间,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的241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回顾研究。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回归分析判定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围手术期... 目的:评价改良Ivor-Lewis手术对胸中段食管鳞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1年1月间,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的241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回顾研究。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回归分析判定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围手术期内40例(16.6%)患者有并发症发生,死亡6例(2.5%)。整体5年生存率为31%。Ⅰ、ⅡA、ⅡB和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2%、40%、16%和13%(P<0.001)。手术后辅助放疗的T3和N1患者肿瘤局部复发率为23.3%,未完成放疗者的局部复发率为41.3%(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N1(HR=2.074,P<0.01)和T3(HR=3.493,P<0.01)是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改良Ivor-Lewis手术无严重的手术后并发症。手术后辅助放疗可降低N1和T3患者的肿瘤局部复发率。患者的预后取决于T及N分期。该手术可以治愈多数T1N0M0和T2N0M0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但是对于T3和N1患者,单纯手术的远期疗效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菅癌 改良 IVOR-LEWIS手术 两野淋巴结清扫 预后 COX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麻醉支撑头架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钱艇 张科 +1 位作者 顾达民 陈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241-2241,共1页
麻醉支撑头架是用来支撑无菌区.严格区分无菌区及有菌区的器材。外科甲状腺手术患者,其手术视野小,手术操作空间狭窄,传统麻醉支撑头架结构功能简单,易导致手术器械经常滑落,手术野污染等情况发生。我科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麻醉支撑头架是用来支撑无菌区.严格区分无菌区及有菌区的器材。外科甲状腺手术患者,其手术视野小,手术操作空间狭窄,传统麻醉支撑头架结构功能简单,易导致手术器械经常滑落,手术野污染等情况发生。我科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手术医师与麻醉医师人性化设计一种伸缩型麻醉支撑架。能防止无菌手术敷料滑落,保护无菌环境,具备器械桌功能和皮肤牵引功能,同时可固定支撑各种麻醉管路,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医师 甲状腺肿瘤 头架 手术 应用 改良 手术操作空间 手术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Snodgrass手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护理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露红 高利平 +2 位作者 万晓婷 游倩 朱丹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4期29-30,共2页
采用改良Snodgrass手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112例,96例患儿术后阴茎外形满意,排尿正常;发生尿瘘11例,尿道外口狭窄5例(经尿道扩张痊愈)。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切口及阴茎的护理、尿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 采用改良Snodgrass手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112例,96例患儿术后阴茎外形满意,排尿正常;发生尿瘘11例,尿道外口狭窄5例(经尿道扩张痊愈)。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切口及阴茎的护理、尿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尿道下裂 改良Snodgrass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上肢淋巴水肿与腋淋巴结手术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7
18
作者 张顺康 孙丽云 陈刚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61,共7页
背景与目的: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显著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分析淋巴水肿发生与患者腋淋巴结手术结果(阳性淋巴结个数、切除淋巴结总数... 背景与目的: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显著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分析淋巴水肿发生与患者腋淋巴结手术结果(阳性淋巴结个数、切除淋巴结总数及两者的比值,即淋巴结阳性率)的相关性,以及年龄、体质量指数和其他治疗相关因素对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患者共202例,采用上肢周径测量法,观察这些患者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后12个月期间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结果:共有197例患者完成随访观察,其中38例诊断为上肢淋巴水肿(19.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与未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在切除淋巴结总数(P<0.001)、阳性淋巴结个数(P<0.001)与淋巴结阳性率(P=0.002)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年龄、体质量指数和其他治疗相关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除淋巴结总数的增多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与腋淋巴结手术结果具有相关性,其中切除淋巴结总数的增多是淋巴水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切除淋巴结总数较多的患者,在制定术后相关治疗方案时要充分重视其较高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上肢淋巴水肿 腋淋巴结手术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人”字形体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27
19
作者 李晓玲 唐娟妮 +2 位作者 朱燕梅 秦洁 蒋维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改良"人"字形体位安置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截石位;改良组采用新型体位垫改良"人"字形体位,观察两组患者体位安置的时...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改良"人"字形体位安置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截石位;改良组采用新型体位垫改良"人"字形体位,观察两组患者体位安置的时间、血压波动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比较,改良组体位安置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血压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体位稳固性比例及医生、护士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改良"人"字形体位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可避免患者血压波动,提高舒适度,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腹腔镜手术 改良“人”字形体位 新型体位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耳屏缘切口在颞下颌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旋平 谢庆条 +3 位作者 江献芳 杨媛媛 李华 林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耳屏缘切口在颞下颌关节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6例颞下颌关节病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耳屏缘切口及入路术式,依次翻开耳前皮瓣和颞深筋膜腮腺组织瓣,打开关节囊,显露颞下颌... 目的:探讨改良耳屏缘切口在颞下颌关节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6例颞下颌关节病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耳屏缘切口及入路术式,依次翻开耳前皮瓣和颞深筋膜腮腺组织瓣,打开关节囊,显露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根据不同疾病对其进行各种手术操作。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开口度27.8~41.2mm,平均37.5mm,创口瘢痕短小隐蔽、美观,无面瘫、涎瘘、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改良耳屏缘切口入路显露关节区充分,术后瘢痕小且不明显,并可极大降低面神经损伤和术后发生涎漏的几率,是颞下颌关节手术的理想术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改良耳屏缘切口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