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精准治疗在闭合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何忠良 徐卫华 +3 位作者 辛顺心 陈国兴 何雪明 王磊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总结和评估个体化精准治疗在闭合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中的处理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BP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7例。研究对象均... 目的:总结和评估个体化精准治疗在闭合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中的处理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BP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7例。研究对象均经充分前期准备和多学科讨论,根据BPF的部位和大小应用个体化精准治疗进行闭合处理,其中小瘘周围型应用外科精准注胶法将生物胶注射到瘘道内闭合,中瘘中间型应用外科套线法联合内镜单向活瓣等闭合,大瘘中央型应用外科改良手术修补联合内镜心脏封堵器等闭合。分析个体化精准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57例研究对象均完成个体化精准治疗,无住院死亡;术后4例(7.0%)无效,3例(5.3%)部分缓解;50例(87.7%)临床症状缓解;2例(3.5%)并发吸入性肺炎,2例(3.5%)并发皮下积血,3例(5.3%)并发切口感染,均经治疗好转。17例小瘘的患者经治疗闭合成功16例,1例无效。25例中瘘的患者经治疗闭合成功23例,无效1例,部分缓解1例。15例大瘘的患者经治疗闭合成功11例,无效2例,部分缓解2例。结论:肺癌切除术后BPF应用个体化精准治疗进行闭合,成功率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 肺肿瘤 治疗应用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下“三明治”疗法治疗肺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PF) 被引量:6
2
作者 卢春来 袁云锋 +2 位作者 葛棣 古杰 胥丰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索纤维支气管镜下"三明治"法治疗肺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的可行性。方法根据BPF的分类标准,选取肺切除术后中晚期瘘的患者,瘘口<5mm且胸腔感染较轻者接受"三明治"法治疗。"... 目的探索纤维支气管镜下"三明治"法治疗肺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的可行性。方法根据BPF的分类标准,选取肺切除术后中晚期瘘的患者,瘘口<5mm且胸腔感染较轻者接受"三明治"法治疗。"三明治"法操作的具体步骤为:(1)在气管镜直视引导下将注射器针头插入瘘口周围黏膜下,注射1%乙氧硬化醇;(2)利用内镜注射器在瘘口表面滴注1%硝酸银,烧灼黏膜使其变灰白;(3)经内镜注射器于瘘口表面滴注1%硝酸银和20%白蛋白等比例混合的混悬液,封闭瘘口。结果 2010年10月至2014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共有11例肺切除术后BPF患者接受"三明治"法治疗,治愈9例,平均治疗次数1.8次,2例患者治疗失败,带管出院。经过随访,治愈的患者瘘口无复发,也没有出现远期不良反应。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下"三明治"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相比单纯的纤维支气管镜下硬化剂注射,注射次数少,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bpf) 纤维支气管 硬化剂 硝酸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镜介入治疗肺部手术后发生的支气管胸膜瘘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霍小森 李媛 +5 位作者 董延妍 边灵杰 安鹏 邹珩 李磊 王洪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7-192,共6页
背景与目的 气管镜介入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及可重复性的优点。本研究旨在探讨肺部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手术后发生的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的临床特征和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为BP... 背景与目的 气管镜介入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及可重复性的优点。本研究旨在探讨肺部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手术后发生的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的临床特征和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为BPF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病中心诊治的BPF患者64例,总结BPF发生部位及瘘口特点,并采用气管镜介入治疗。对瘘口较小者(≤5mm)进行黏膜下注射聚桂醇及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医用生物蛋白胶或硅胶假体封堵相结合治疗;对瘘口较大者(>5 mm)分别置入不同类型的气道金属覆膜支架和心脏封堵器;观察术前、术后的卡氏体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气促评分(shortbreath scale,SS)、体温、胸腔引流液量和白细胞计数。结果64例患者实施全肺、肺叶或肺段切除96个,发生瘘的部位65处,瘘口74个;右肺瘘口数量(63.5%)明显多于左侧(36.5%),且右下叶支气管瘘最为常见(40.5%)。术后患者的KPS评分明显升高,而SS评分、体温、胸腔引流液量和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话或住院随访1-3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完全缓解33例(51.6%),临床完全缓解7例(10.9%),部分缓解18例(28.1%),无效6例(9.4%),总有效率为90.6%。结论肺部手术后发生的BPF临床症状较严重,常危及生命,气管镜下介入治疗BPF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手术 支气管胸膜 气管镜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胸膜瘘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李艳春 李晓冰 +5 位作者 丁小龙 殷美攀 马耀臻 李春霞 韩新巍 吴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治疗支气管胸膜瘘(BP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72例确诊BPF患者进行持续负压引流(CNPD)或气道内支架封堵联合CNPD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有效性、安全性。结果介入治疗5~7 d后患者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治疗支气管胸膜瘘(BP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72例确诊BPF患者进行持续负压引流(CNPD)或气道内支架封堵联合CNPD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有效性、安全性。结果介入治疗5~7 d后患者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显著下降,166例(96.5%)患者引流成功。介入治疗后1个月,患者肺容积显著增加。介入治疗中位临床愈合时间为9个月(95%CI=6.18~11.83)。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变量分析显示,诊断时间(HR=0.53,95%CI=0.38~0.74,P<0.01)和瘘口大小(HR=0.74,95%CI=0.55~0.99,P=0.04)与临床愈合显著相关。结论CNPD或气道内支架封堵联合CNPD治疗BPF具有操作精准、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可快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叶切除术 支气管胸膜 支架 引流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云 彭雄 +3 位作者 王彦卿 周源 夏琨 庄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63-1168,共6页
目的:探讨肺部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胸外科2012年4月至2016年6月肺切除术后发生的11例BP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处理措施及预后... 目的:探讨肺部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胸外科2012年4月至2016年6月肺切除术后发生的11例BP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处理措施及预后,并总结其危险因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11例BPF患者中,10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病死率为9.09%。采用积极治疗的1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包括5例行急诊余肺或全肺切除的患者,4例行封堵器或支架治疗的患者,以及1例行生物胶治疗的患者;1例保守治疗的患者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BPF早期的积极干预至关重要。肺切除术后发生的微小瘘可首选纤维支气管镜下生物胶封堵;肺叶切除的患者发生BPF时,若患者条件允许且在纤维支气管镜下无法治愈,应尽早行余肺或全肺切除;全肺切除的患者发生BPF时,可优先考虑纤维支气管镜下放置封堵器或覆膜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手术 支气管胸膜 危险因素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被引量:13
6
作者 罗清泉 赵晓菁 +4 位作者 周允中 陈文虎 韩文彬 丁征平 杨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PF)的发生原因和早期处理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995~2000年我院全肺切除820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16例的的临床资料。BPF发生于右全肺切除(13/320)多于左全肺切除(3/500);支气管切端癌残留(10/41)多于...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PF)的发生原因和早期处理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995~2000年我院全肺切除820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16例的的临床资料。BPF发生于右全肺切除(13/320)多于左全肺切除(3/500);支气管切端癌残留(10/41)多于无癌残留(6/779),术前化疗(5/110)多于未化疗(11/710),70例自体组织覆盖残端未发生BPF。16例早期处理为胸腔穿刺和抗菌素冲洗,证实胸腔感染或支气管胸膜瘘后均给予闭式引流。引流不畅者必要时行胸腔开放引流(5例)。结果:2例痊愈出院(1例早期用5%碳酸氢钠和尿激酶反复冲洗,1例3天后行肌瓣瘘口修补)。8例带闭式引流管出院,4例开放引流后出院,长期换药,1例开放引流后瘘口长期未愈合,1例因全身功能衰竭死亡。结论:BPF的发生同残端的处理和残留癌密切相关,支气管残端用自体组织覆盖,是降低BPF发生的有效手段,对于右全肺切除和术前实施化疗或放疗者,更为重要。BPF的处理原则:早期的反复胸腔穿刺并用5%碳酸氢钠和尿激酶冲洗和留置胸腔,及时的闭式引流是取得治疗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良好疗效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全肺切除 支气管胸膜 原因分析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过程中并发支气管胸膜瘘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9
7
作者 侯俊杰 米旭光 +7 位作者 李孝男 李晓男 杨影 江显卓 周颖 倪志强 金宁一 方艳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3-517,共5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过程中并发支气管胸膜瘘(BPF)发生的可能机制、临床表现和预防策略,及时鉴别出具有潜在风险的个体患者,为BPF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过程中并发支气管胸膜瘘(BPF)发生的可能机制、临床表现和预防策略,及时鉴别出具有潜在风险的个体患者,为BPF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治疗NSCLC过程中并发BPF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及归纳相关文献,总结出其发生的潜在风险。结果:患者,男性,62岁,局部晚期肺腺癌(驱动基因阴性),接受贝伐珠单抗和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后线化疗,经过2个周期的化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功能状态均有所改善,但并发急性BPF及继发胸腔内感染,被迫停止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化疗,虽经过胸腔闭式引流、积极抗感染治疗和最佳支持治疗等,临床症状未能得到缓解,患者最终于2019年9月17日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当病变同时侵及胸膜、气管和胸壁,且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过程中出现肿瘤空化效应或治疗前病变已存在癌腔时,应警惕诱发急性BPF。由于急性BPF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因此及时识别出具有潜在风险的个体患者对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支气管胸膜 非小细胞肺 抗血管生成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胶治疗6例食管气管瘘和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沈渝菊 杨和平 胡建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05-805,共1页
关键词 食管气管 支气管胸膜 OB胶 治疗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早期手术治疗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宝石 于长海 +3 位作者 刘颖 夏晖 李英杰 郭楠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早期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998年3月~2009年2月我科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58.6±5.7)岁;12例均无脓性胸液,支气管胸膜瘘确诊时间为术后4~17d。本组...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早期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998年3月~2009年2月我科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58.6±5.7)岁;12例均无脓性胸液,支气管胸膜瘘确诊时间为术后4~17d。本组病例均在确诊后72h内再次手术,术中采用器械闭合支气管近端,术后配合胸腔冲洗使之无菌化。结果 10例痊愈出院,1例开放引流后出院,长期换药,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二次手术后住院时间18~49d,平均31d。结论全肺切除术后合并支气管胸膜瘘,如无脓性胸液,心肺功能良好,应早期积极手术,配合术后胸腔持续冲洗,可获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肺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支气管胸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支气管胸膜瘘体会 被引量:13
10
作者 万黎 王建军 +1 位作者 赵峰 范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6期506-507,共2页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效果。方法 2002年6月~2008年12月,对21例支气管胸膜瘘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瘘口大小2~12mm,平均4.3mm。术后镇咳、控制胸腔感染、加强支持治疗。结果治...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效果。方法 2002年6月~2008年12月,对21例支气管胸膜瘘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瘘口大小2~12mm,平均4.3mm。术后镇咳、控制胸腔感染、加强支持治疗。结果治愈17例(治疗1次3例,2次2例,3次8例,4次4例),无效4例(治疗4次无效后行瘘口修补手术治疗)。经纤维支气管镜可以看到瘘口2~3mm的15例全部痊愈;5例瘘口3~10mm者2例痊愈,3例瘘口6mm、8mm、9mm者无效;1例瘘口12mm者无效。17例治愈患者随访4~6个月,平均5.5月,未见支气管胸膜瘘复发。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支气管胸膜瘘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瘘口≤3mm者治疗效果良好,而>3mm的瘘口特别是>10mm者疗效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 纤维支气管 医用生物蛋白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房/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轶 尹雯 +5 位作者 张卫明 肖阳 许销销 赵苏 胡曼曼 倪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0-694,共5页
目的旨在探讨心脏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治疗支气管胸膜瘘(BPF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2016年10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13例BPFs患者。依据病情选择麻醉方式,根据瘘口位置及... 目的旨在探讨心脏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治疗支气管胸膜瘘(BPF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2016年10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13例BPFs患者。依据病情选择麻醉方式,根据瘘口位置及大小采用不同规格的封堵器治疗。观测患者处置前后瘘口闭合情况、咳嗽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监测患者术中及术后1、4、12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13例BPFs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3岁(43~81岁),均为外科手术后BPFs形成,8例为全肺切除术,5例为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其中,右主支气管瘘6例,右上肺支气管瘘1例,右下肺支气管瘘3例,左主支气管瘘2例,左下肺支气管瘘1例。瘘口平均直径为(10.48±2.31)mm(5~18 mm)。13例患者在全麻或者局麻+镇静镇痛下经支气管镜共计置入封堵器14枚,其中ASD封堵器10枚,VSD封堵器4枚。封堵器置入后患者瘘口封闭,咳嗽及感染明显改善,活动耐受力明显提高,近期(4周)有效率为92.3%,随访中仅1例患者在8周时因瘘口扩大行再次手术。结论经支气管镜应用ASD/VSD封堵器治疗BPFs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 支气管 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Y型单子弹头气道支架治疗左主支气管胸膜瘘12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培文 李宗明 +5 位作者 韩新巍 吴刚 路慧彬 焦德超 任克伟 张全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评估应用Y型单子弹头覆膜气道支架封堵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例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根据这类患者支气管残端较短的解剖结构特点,个体化定制Y型单子弹头覆... 目的评估应用Y型单子弹头覆膜气道支架封堵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例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根据这类患者支气管残端较短的解剖结构特点,个体化定制Y型单子弹头覆膜气道内支架。在X线监视下,12例患者共置入12枚Y型单子弹头内支架。观察患者支架置入后瘘口愈合情况。结果 12枚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内支架置入后瘘口即刻完全封堵,随访3~17个月;6例瘘口封堵良好,支架置入后3个月取出,瘘口愈合、残腔消失;5例复查胸部多排螺旋CT(MSCT)显示支架子弹头部周围软组织较薄,残腔较前明显缩小,未取出支架,继续负压引流,带支架生存至今。1例高龄患者,支架置入前已存在重度肺部感染,支架置入后瘘口虽即刻完全封堵,但术后未能控制原有肺部感染,加之体质虚弱,术后2周死于肺部重度感染和机体衰竭。结论应用Y型单子弹头覆膜自膨式内支架封堵残端较短的左主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瘘口,近期临床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 Y型自膨式覆膜内支架 Y型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覆膜气管支架治疗支气管胸膜瘘8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永能 易根发 +1 位作者 陈敏 张冀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评价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气管支架在支气管胸膜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一侧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在X线监视下行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气管支架置入术,覆膜气管支架为一体化L型或Y型一侧带膜。结果 8例支架均一次... 目的评价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气管支架在支气管胸膜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一侧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在X线监视下行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气管支架置入术,覆膜气管支架为一体化L型或Y型一侧带膜。结果 8例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7例术后经胸腔冲洗后随访1年均无复发;2例脓胸行右肺全切术后支气管残端瘘支架3个月后取出,1例随访半年时支架断裂部分随咳嗽咯出,病情复发。结论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气管支架在一侧肺叶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治疗中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 气管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行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10例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舒晨 林若柏 +3 位作者 康明强 郑炜 陈椿 林培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2-204,212,共4页
目的:分析肺癌术后如何预防和治疗支气管胸膜瘘。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1年1月~2008年2月以来收治的727例支气管肺癌行肺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中均采用周围有生机组织包埋支气管残端,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同时细心保护支气管... 目的:分析肺癌术后如何预防和治疗支气管胸膜瘘。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1年1月~2008年2月以来收治的727例支气管肺癌行肺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中均采用周围有生机组织包埋支气管残端,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同时细心保护支气管残端血运,支气管残端均送术中冰冻无一例切端癌细胞残留。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10例病人患者分别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冲洗、经纤维支气管镜医用耳脑胶(EC胶)封堵、带膜支气管支架封堵瘘口、瘘口修补加肋间肌包埋以及胸廓成形术等方法治疗。结果:预防肺癌行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727例中有10例并发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1.4%;5例治愈,治愈率50.0%;3例因严重感染死亡,死亡率30.0%;2例瘘口未愈合长期引流,好转率70.0%。1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保守治疗治愈,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下瘘口医用耳脑胶(EC胶)封堵治愈,1例采用支气管残端修补、肋间肌瓣填塞并改良胸廓成形术治愈。10例均获随访,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结论:提高支气管残端闭合技术、注重围手术期高危因素的防治是预防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关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一般情况、瘘口大小、感染严重程度等设计治疗方案是治疗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支气管胸膜 预防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下治疗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 被引量:4
15
作者 左顺庆 谢斌生 +3 位作者 李晓斌 张军 林称意 杨海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44-344,346,共2页
本文报道 2例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分别于术后第 4、7天出现支气管胸膜瘘。再次手术经VATS直接以无损伤编织线缝合封闭瘘口 ,外用医用合成胶或生物蛋白胶。 2例支气管膜瘘均治愈出院。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治疗 肺叶切除 术后 支气管胸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心包纵隔内闭合支气管残端治疗难治性支气管胸膜瘘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明敬 钱永跃 +1 位作者 徐中华 徐忠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3-844,共2页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 leuralfistula,BPF)是指肺泡、各级支气管与胸膜交通形成的瘘管,是肺脏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尽管手术方式不断改进,BPF的发生率仍在0.5%-15%,治疗闲难.病死率达23.6%-71.2%。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 闭合支气管残端 治疗 难治性 纵隔内 严重并发症 手术方式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鹏程 周星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48-450,共3页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 预防 肺癌术后 围手术期处理 外科手术技术 相关危险因素 肺切除术后 支气管残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30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壮士 黄培洁 +1 位作者 张艳峰 寿化山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35-335,共1页
关键词 肺切除术 支气管胸膜 合并症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处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钢 魏荣 +2 位作者 杨锡耀 蔡瑞君 杨俊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合并支气管胸膜瘘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32例全肺切除术后合并支气管胸膜瘘6例的处理经验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6例患者曾反复接受手术治疗。6例中支气管瘘完全愈合、脓腔消失者4例:1例带小支气管瘘...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合并支气管胸膜瘘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32例全肺切除术后合并支气管胸膜瘘6例的处理经验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6例患者曾反复接受手术治疗。6例中支气管瘘完全愈合、脓腔消失者4例:1例带小支气管瘘及胸壁瘘道院外治疗,最终治愈:1例死于慢性消耗与对侧脓毒性肺炎,死亡率16.7%(1/6)。结论同时兼顾消毒、消灭脓腔与采取措施闭合瘘口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肺切除术 支气管胸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附9例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屈大望 张熙曾 +3 位作者 李晓鸥 林明 崔福颂 张连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71-272,共2页
支气管胸膜瘘是肺手术切除后常见并发症,近年因医疗科技及外科的进步而大为减少。临床统计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为5%左右。根据国内文献及Beaulien统计,结核性肺切除术后瘘的发生率大约在7%;非结核性肺手术后瘘的发生率大约在2.9%。我... 支气管胸膜瘘是肺手术切除后常见并发症,近年因医疗科技及外科的进步而大为减少。临床统计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为5%左右。根据国内文献及Beaulien统计,结核性肺切除术后瘘的发生率大约在7%;非结核性肺手术后瘘的发生率大约在2.9%。我院1960年~1989年底30年间共外科手术治疗肺癌患者498例,其中9例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为1.81%。现报告如下。资料分析本组9例中8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43~61岁。其中1例术前行放射治疗5800rad。手术前均有呼吸系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支气管胸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