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摆线针齿传动齿廓特性与啮合特性分析
1
作者 崔建昆 丁佳乐 +1 位作者 石雨恒 张德琪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430,共7页
将双摆线齿廓运用到NN型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领域,通过分析内外摆线轮齿廓的凹凸性、曲率和曲率半径,获得了内、外摆线齿廓的特性;通过图解法推导双摆线针齿传动中内、外摆线轮的压力角计算公式,获得了啮合过程压力角变化规律,以及双摆... 将双摆线齿廓运用到NN型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领域,通过分析内外摆线轮齿廓的凹凸性、曲率和曲率半径,获得了内、外摆线齿廓的特性;通过图解法推导双摆线针齿传动中内、外摆线轮的压力角计算公式,获得了啮合过程压力角变化规律,以及双摆线针齿主要参数对于内、外摆线轮压力角的影响;通过对等距修形和移距修形进行研究,表明齿廓修形对齿形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针齿传动 齿廓特性 齿廓修形 压力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V减速器摆线针齿传动机构线外啮入冲击研究
2
作者 纪姝婷 李佳林 张跃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3-132,共10页
针对摆线针齿传动机构啮合间隙引起的线外啮入冲击,进而导致RV减速器传动误差突变和振动冲击增大的问题,基于H-C(享特-克罗斯利)接触碰撞模型和Hertz(赫兹)接触碰撞变形规律,提出考虑摆线轮齿廓修形参数和机构设计参数的线外啮入冲击力... 针对摆线针齿传动机构啮合间隙引起的线外啮入冲击,进而导致RV减速器传动误差突变和振动冲击增大的问题,基于H-C(享特-克罗斯利)接触碰撞模型和Hertz(赫兹)接触碰撞变形规律,提出考虑摆线轮齿廓修形参数和机构设计参数的线外啮入冲击力模型与分析方法。首先,基于线外啮入冲击产生机理,确定了理论啮入点与实际啮入点,明确了弹性扭转角的计算方法。其次,基于H-C接触碰撞模型与Hertz接触碰撞变形规律,提出了考虑阻尼力的摆线针齿传动线外啮入冲击力模型。然后,采用多变量拟合方法,构建了摆线轮移距修形和偏心距与啮入冲击力的映射关系,揭示了摆线针齿传动机构线外啮入冲击的影响机制。最后,应用Ansys瞬态动力学模块进行摆线针齿传动机构碰撞动态力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啮入冲击力随负移距修形量的减小而增加,随正移距修形量的增大而增加,随偏心距的减小而增加;理论和仿真得到的最大冲击力误差为7.98%,尚在允许范围内,验证了线外啮入冲击模型的可行性。该研究结果可为RV减速机摆线针齿传动机构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针齿传动 啮入冲击 偏心距 移距修形 瞬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齿差摆线针齿行星传动强度分析
3
作者 唐立波 孙英时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3年第5期76-77,共2页
多齿差摆线针齿行星传动近几年来在小速比减速机上,特别是在大功率、速比小范畴的使用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根据多齿差摆线针齿行星传动受力特点对多齿差摆线针轮的强度进行分析,并与相同速比的一齿差摆线齿轮减速机的摆线轮的强度进... 多齿差摆线针齿行星传动近几年来在小速比减速机上,特别是在大功率、速比小范畴的使用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根据多齿差摆线针齿行星传动受力特点对多齿差摆线针轮的强度进行分析,并与相同速比的一齿差摆线齿轮减速机的摆线轮的强度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线齿行星传动 强度分析 减速机 速比 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齿差摆线针轮减速机针齿销弯曲强度和刚度的计算 被引量:4
4
作者 孙英时 关天民 李宝良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78,共4页
应用解析法对修形后的两齿差摆线轮和针齿啮合时的初始间隙进行了准确计算,给出了一种比较符合工程实际的两齿差摆线轮与针齿有隙啮合时受力计算方法,由于摆线轮与针齿受力相同而方向相反,因此可利用力学计算结果进行针齿销的强度与刚... 应用解析法对修形后的两齿差摆线轮和针齿啮合时的初始间隙进行了准确计算,给出了一种比较符合工程实际的两齿差摆线轮与针齿有隙啮合时受力计算方法,由于摆线轮与针齿受力相同而方向相反,因此可利用力学计算结果进行针齿销的强度与刚度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线轮行星传动 齿 强度与刚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代换齿廓二齿差摆线轮的受力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孙英时 关天民 刘莉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2年第1期55-56,共2页
首先应用解析法对修形后摆线轮和针齿啮合时的初始间隙进行了准确计算,给出了一种比较符合工程实际的等效代换齿廓二齿差摆线轮与针齿有隙啮合时受力计算方法。
关键词 齿线轮行星传动 等效代换 齿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br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ycloid pin wheel transmission of RV reducer 被引量:2
6
作者 HAN Ju LI Wei QIAO Ze-l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398-417,共20页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lubricating characteristics at different meshing points in the cycloid pin wheel transmission process,the cycloid gear teeth were discretized,combined with the kinematic analysis of the cycloid...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lubricating characteristics at different meshing points in the cycloid pin wheel transmission process,the cycloid gear teeth were discretized,combined with the kinematic analysis of the cycloid pin gear transmission and the contact analysis of the gear teeth.The progressive mesh densification method(PMD)was used to numerically solve the film thickness.The influence of the design parameters and process parameters on the lubrication characteristics was analyzed.The 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and mixed lubr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t different contact points were obtained.The optimal meshing area of the cycloid gear tooth was determined,and the film thickness ratio,contact load ratio,maximum contact pressure at different points,average film thickness and roughness after contact deformation were analyzed.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provides effective guidance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modification of cycloid gear tee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oid pin wheel transmission tooth modification lubrication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