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描写翻译研究评介 被引量:5
1
作者 金敬红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446-448,共3页
从规范性翻译的不足入手,说明描写翻译研究出现的必然性,介绍了描写翻译研究的起源和定义,探讨了描写翻译研究的两个观点:翻译的"不完整性"和"任何翻译都经过了译者不同程度的操纵",以及描写翻译研究的两个原则:&qu... 从规范性翻译的不足入手,说明描写翻译研究出现的必然性,介绍了描写翻译研究的起源和定义,探讨了描写翻译研究的两个观点:翻译的"不完整性"和"任何翻译都经过了译者不同程度的操纵",以及描写翻译研究的两个原则:"相互依赖原则"和"功能优先原则"。指出了描写翻译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写翻译研究 不完整性 操纵 相互依赖原则 功能优先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写翻译研究及其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鹏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6-99,共4页
描写翻译研究是翻译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具有四个显著的特征:对方法论的重视、强调上下文在翻译中的重要性、以目标文本为取向以及语料库特点。描写翻译研究主要是后蟾式研究,它以译文为出发点,建立原文和译文间某个特征的比较。WordS... 描写翻译研究是翻译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具有四个显著的特征:对方法论的重视、强调上下文在翻译中的重要性、以目标文本为取向以及语料库特点。描写翻译研究主要是后蟾式研究,它以译文为出发点,建立原文和译文间某个特征的比较。WordSmith软件是进行此种比较的有力工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描写翻译研究 WordSmith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描写研究与翻译学建设 被引量:8
3
作者 方开瑞 《山东外语教学》 2001年第2期23-26,共4页
作为翻译学的一个分支,翻译描写研究试图把实际存在的翻译作品置于译入语/文化系统,对之从不同角度进行跨学科的描写分析,得出结论并检验规定性的翻译理论的可靠性.翻译描写研究的方法论对于翻译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为翻译学的一个分支,翻译描写研究试图把实际存在的翻译作品置于译入语/文化系统,对之从不同角度进行跨学科的描写分析,得出结论并检验规定性的翻译理论的可靠性.翻译描写研究的方法论对于翻译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中国的翻译研究建设也有着诸多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描写研究 译入语 译入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描写性翻译研究对象的确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剑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6-105,共10页
作为翻译现象的文本并无先验之本质,而是被“认定之翻译”,是在具体环境中被呈现为或被看待为翻译的文本。对于某文本而言,其副文本中的身份标识能够反映制造者对其身份归属的呈现,其元文本中的身份标识能够反映阅读使用者对其身份归属... 作为翻译现象的文本并无先验之本质,而是被“认定之翻译”,是在具体环境中被呈现为或被看待为翻译的文本。对于某文本而言,其副文本中的身份标识能够反映制造者对其身份归属的呈现,其元文本中的身份标识能够反映阅读使用者对其身份归属的看待,二者共同反映出具体历史环境中与该文本直接相关的人对其身份归属的“认定”。以副文本和元文本中的身份标识为线索判断历史上的某文本是否属于翻译现象,有助于排除对翻译本质的先验性预设,在确立研究对象环节做到明确、客观、稳定、开放,有利于历史描写性翻译研究的科学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描写翻译研究 研究对象 认定之翻译 副文本 元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语料库翻译研究的新进展——《实证翻译研究:方法和理论传统再创新》介评
5
作者 侯奕茜 刘玉梅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6-160,共5页
0引言1993年,英国人Mona Baker发表《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研究:启示和应用》一文,标志着语料库翻译学(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以下简称CBTS)的诞生,也引发了国内外翻译语料库的创立和应用方面的研究。CBTS主要源自两个相关研... 0引言1993年,英国人Mona Baker发表《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研究:启示和应用》一文,标志着语料库翻译学(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以下简称CBTS)的诞生,也引发了国内外翻译语料库的创立和应用方面的研究。CBTS主要源自两个相关研究领域---语料库语言学和描写翻译研究,它是一种“综合的、丰富的、独立的”研究范式(Laviosa,2002:5)。简言之,CBTS是以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为指导,以翻译本体为研究对象,以概率和统计为手段,对翻译现象进行描写和解释,探索翻译现象的本质的一门学科,它从一开始就很重视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同步开展(王克非等,2008)。2015年出版的《语料库翻译学的新趋向》旨在介绍国际语料库翻译学的最新趋向,着重探讨了语料库设计与创建、数据分析技术等问题,但实证研究方法有待挖掘、语种语类有待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翻译 语料库翻译研究 翻译现象 描写翻译研究 语料库语言学 翻译本体 实证研究方法 数据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梦”英译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差异——基于网络语料的考察 被引量:5
6
作者 贺文照 李德凤 何元建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118,共9页
"中国梦"这一概念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何英译这一概念也引起了学术界和翻译界的极大兴趣,不少学者就此问题展开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究竟应该译为Chinese Dream还是China Dream仍没有定论。其中主要原因是,现有研... "中国梦"这一概念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何英译这一概念也引起了学术界和翻译界的极大兴趣,不少学者就此问题展开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究竟应该译为Chinese Dream还是China Dream仍没有定论。其中主要原因是,现有研究多从原文内涵传达、中国文化价值观阐释等角度谈中国梦的英译抉择理据,但是,对英语目的语中已有的先例缺乏关注,也因此结论往往难以服人。本文通过提取"中国梦"英语对应表达方式的历时和共时网络语料,重点考察"中国梦"两个对应英文表达Chinese dream和China dream在国外英文网络媒体上使用的历时演变概貌,以及它们在国内外英文媒体上使用的共时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本研究对中国梦英译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英译 网络语料 历时演变 共时差异 描写翻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友诗》的晚清民初之旅——文化之“诱”与“反诱”
7
作者 于德英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6-114,共9页
译本研究旨在探究翻译与社会文化的互动,重建某一历史时期两种语言文化的碰撞和交织。本文采用描写翻译研究的范式,以美国诗人朗费罗的“A Psalm of Life”在同治时期的《长友诗》汉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该译诗晚清民初的学术接受史... 译本研究旨在探究翻译与社会文化的互动,重建某一历史时期两种语言文化的碰撞和交织。本文采用描写翻译研究的范式,以美国诗人朗费罗的“A Psalm of Life”在同治时期的《长友诗》汉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该译诗晚清民初的学术接受史,定位1864年威妥玛译诗底本、董恂改译本的偏移,阐发威妥玛1873年译诗定本的文化意图,重构晚清中西文化接触之初西洋人和国人借助翻译图谋文化上的“诱”与“反诱”,从而引发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对译者身份和翻译意图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初 描写翻译研究范式 《长友诗》译本 文化之“诱”与“反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