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的节水效应 被引量:85
1
作者 梁宗锁 康绍忠 +2 位作者 胡炜 张建华 高俊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8-63,共6页
以盆栽玉米为实验材料,通过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试验,证明当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率的55%~65%时,控制1/2根区交替灌水其用水量减少34.4%~36.8%,而生物产量仅下降6%~12%,水分利用效率、根冠比、气孔阻力... 以盆栽玉米为实验材料,通过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试验,证明当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率的55%~65%时,控制1/2根区交替灌水其用水量减少34.4%~36.8%,而生物产量仅下降6%~12%,水分利用效率、根冠比、气孔阻力明显增加、叶片蒸腾速率明显下降,蒸腾效率提高而光合速率未明显变化;控制1/2根系区域交替灌水比固定1/2区域灌水的用水效率明显提高,根系总量和根冠比增加,根系分布均匀,地上部生物产量增加。初步证明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是一种高效而可行的节水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分根交替 灌溉 信号 冠比 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评价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9
2
作者 郑健 潘占鹏 +2 位作者 颜斐 冯正江 马彪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2-337,共6页
为了确定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CRDI)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_C)的作用,收集CRDI的相关试验数据,应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区域、气候条件、种植条件、灌溉制度和作物类型下CRDI对WUE_C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国范围内,CRDI提升WUE_C... 为了确定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CRDI)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_C)的作用,收集CRDI的相关试验数据,应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区域、气候条件、种植条件、灌溉制度和作物类型下CRDI对WUE_C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国范围内,CRDI提升WUE_C为28.9%,西北地区WUE_C提升最为显著达到了49.29%;年均降水量在200~800 mm的区域,CRDI能够使WUE_C提升29.92%,而在南方地区和年均降水量>800 mm的区域,WUE_C提升不显著;在年均气温高于12℃的区域WUE_C提升更明显,可以达到36.98%;CRDI在温室大棚中WUE_C提升最为显著,达到了53.45%;CRDI技术应用到地面畦灌、固定灌溉、沟灌和滴灌后,其WUE_C分别提升37.03%,21.41%,16.59%和32.56%.可见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能有效提高WUE_C,但提升率会受到作物种植条件、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灌溉方法和作物种类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 利用效率 提升率 影响因素 ME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的生理基础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蔡寒玉 汪耀富 +1 位作者 李进平 陈振国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2,15,共3页
针对我国干旱烟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现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分析了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对烤烟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量达到对照灌水量的2/3处理,烤烟干物质重减少15%,而耗水量下降了33.3%,水分利用效... 针对我国干旱烟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现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分析了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对烤烟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量达到对照灌水量的2/3处理,烤烟干物质重减少15%,而耗水量下降了33.3%,水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节水效果明显;灌水量为对照灌水量的1/2时,节水效果不好,其水分利用效率低于对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 生理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分根交替滴灌下玉米蒸腾速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德林 刘贤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2944-2946,共3页
以盆栽玉米为试材,研究控制性分根交替滴灌供水方式下,不同处理蒸腾速率的日变化。结果表明,晴好天气下,玉米单叶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M”型曲线。其中AI2在上午9:00~12:00变化较平稳,下午13:00达到峰值,为单峰曲线,FI2为... 以盆栽玉米为试材,研究控制性分根交替滴灌供水方式下,不同处理蒸腾速率的日变化。结果表明,晴好天气下,玉米单叶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M”型曲线。其中AI2在上午9:00~12:00变化较平稳,下午13:00达到峰值,为单峰曲线,FI2为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上午10:00和下午13:00,AI2和FI2处理的峰值出现时间比其他3种处理提前1h左右,AI2除16:00外的蒸腾速率均低于FI2,其平均差值高达0.301mmol/(m^2·s);AI1、FI2和CK3种处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成不对称的“M”型,最高点和最低点均出现在同一时间且上午变化幅度大于下午,AI1除8:00、18:00外蒸腾速率均小于CK、除8:00、11:00外均小于FI1。1d的平均蒸腾速率AI1明显低于CK和FI1,分别为CK、FI1的84.78%、82.98%,可见AI1处理可有效地降低作物的蒸腾速率,比CK下降0.28mmol/(m^2·s)。初步表明控制性分根交替滴灌是一种高效可行的节水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分根交替滴灌 蒸腾速率 日变化 微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分根交替滴灌对玉米蒸腾日变化和WUE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德林 刘贤赵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以盆栽玉米为试材,对控制性分根交替滴灌供水方式下,夏玉米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对产量水平上的WUE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探索夏玉米在这种新型供水方式下的节水机理和节水效应。结果表明,晴好天... 以盆栽玉米为试材,对控制性分根交替滴灌供水方式下,夏玉米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对产量水平上的WUE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探索夏玉米在这种新型供水方式下的节水机理和节水效应。结果表明,晴好天气下,AI1和CK蒸腾速率的日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均呈不对称的浅“M”型,且上午变化幅度大于下午,AI2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以12:00时为轴的“M”型对称曲线。就1天的平均蒸腾速率而言,AI1和CK相差不大,绝对差值仅为0.01 mmol/(m2.s),表明AI1可在减少作物灌水量的同时而不降低作物的蒸腾速率,AI2和CK相比,差异显著,仅为CK的89.5%。产量水平上的WUE,AI2虽明显高于CK,但其生物量下降明显(仅为CK的52.5%),AI1不但WUE明显高于CK,且生物量差异不大,生物量仅下降9%而耗水量减少25%。初步表明控制性分根交替滴灌是一种高效可行的节水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分根交替滴灌 WUE蒸腾速率 日变化 节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控制性分根交替滴灌对玉米的节水效应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贤赵 刘德林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7-259,共3页
以盆栽玉米为试材,模拟田间控制性分根交替滴灌(ControlledRoot-dividedalternativeDripIrrigation,简称CRDADI)供水方式对夏玉米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其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1/2根区交替滴灌(ADI1)... 以盆栽玉米为试材,模拟田间控制性分根交替滴灌(ControlledRoot-dividedalternativeDripIrrigation,简称CRDADI)供水方式对夏玉米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其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1/2根区交替滴灌(ADI1)比常规滴灌(CK)节水25%而生物量仅下降9%,水分利用效率和根冠比均明显增加,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下降明显而净光合速率变化很小,蒸腾效率明显提高;控制1/2根区固定滴灌(FDI2)水分利用效率虽然是CK的1.2倍,但生物量仅为CK的60.1%,ADI1的66.0%,严重影响了玉米的正常生长;控制1/2根区交替滴灌(ADI)比控制1/2根区固定滴灌(FDI)的根冠比、根干质量和根条数增加且根系分布均匀,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表明控制性分根交替滴灌(ADI)能在不牺牲作物光合产物积累的前提下提高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分根交替滴灌 气孔导度 蒸腾效率 利用效率 节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根系分区交替灌溉对冬小麦水分与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5
7
作者 李志军 张富仓 康绍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7-21,共5页
以移栽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灌水方式全面积均匀灌水(对照)、控制1/2区域交替灌水(CRDI)和控制固定1/2区域灌水对冬小麦水分与养分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灌水方式中土壤含水率下限小的冬小麦根冠比大,... 以移栽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灌水方式全面积均匀灌水(对照)、控制1/2区域交替灌水(CRDI)和控制固定1/2区域灌水对冬小麦水分与养分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灌水方式中土壤含水率下限小的冬小麦根冠比大,且根系总的干重也大;CRDI对根系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使根均匀分布在土壤中,且根长密度较对照大;对于CRDI,当控制土壤含水率下限由65%θF变化为55%θF时,耗水量下降了35%,节水效果明显;土壤含水率较高,有利于冬小麦根系对土壤中离子态养分的吸收;土壤含水率下限相同时,3种不同的灌水方式中,土壤中H2PO-4和NH+4-N离子浓度均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而NO-3-N离子浓度却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在同一土壤含水率下,CRDI对养分离子的吸收优于其它两种灌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 与养利用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根区垂向交替供水对玉米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史文娟 康绍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44-46,共3页
为探索1种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分根区垂向交替供水的节水增产效应,选用3种不同灌水方式(表面灌、下部灌、交替灌)和不同灌水周期(3 d、5 d、7 d)及不同灌水方式下的相同灌水量组合进行了盆栽玉米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垂向交替供水... 为探索1种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分根区垂向交替供水的节水增产效应,选用3种不同灌水方式(表面灌、下部灌、交替灌)和不同灌水周期(3 d、5 d、7 d)及不同灌水方式下的相同灌水量组合进行了盆栽玉米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垂向交替供水是可行的,相同灌水量条件下交替供水对作物根系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使根系在土壤垂直剖面分布更为均匀。同时根系活力和吸收功能明显增强,整株作物长势呈现出苗壮根旺的特点。此外5d的交替灌与3 d的表面灌相比,作物长势明显改善、且节水26%以上;7 d的交替灌与5 d的表面灌相比,作物长势无明显差异,但节水20%以上,而5 d的灌水周期是试验范围内交替灌应用时较为成功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活力 利用率 产量 玉米 生长 节水灌溉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 垂直方向交替灌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膜下交替沟灌技术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贾宏涛 罗立权 苏刚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9,共2页
在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棉花膜下交替沟灌技术实现模式 ,可节约灌溉用水33%~ 70 %。膜下起垄沟底植棉模式对减轻霜冻和土壤盐渍化的危害也有明显效果。对膜下交替沟灌技术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膜下交替沟灌技术 可行 膜下起垄沟底植棉模式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