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有法律框架内疲劳讯问的规制及口供排除——以两院三部《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郑曦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101,共7页
疲劳讯问通过剥夺被讯问人的睡眠,对其施加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迫使其作出非自愿的供述,严重侵犯被讯问人的权利,违反了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为有效规制疲劳讯问,应当在现有法律框架内通过解释法律加以解决。两院三部颁布的《严格排除... 疲劳讯问通过剥夺被讯问人的睡眠,对其施加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迫使其作出非自愿的供述,严重侵犯被讯问人的权利,违反了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为有效规制疲劳讯问,应当在现有法律框架内通过解释法律加以解决。两院三部颁布的《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为禁止疲劳讯问和排除相应口供提供了空间。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包括《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在内的现有法律规定,可以对连续讯问的时长进行限制,将连续讯问的一般时间周期统一规定为24小时。此外,可以明确疲劳讯问取得的口供应当予以排除,且对重复性供述以"原则+例外"方式加以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讯问 《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 时长限制 法律解释 口供 证据排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背景下的庭审翻供问题研究——对2011—2013年655起案件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健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8-115,共8页
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实施后近三年庭审阶段655起翻供案件为样本做出考察,重在讨论公诉机关与法官在面对被告人翻供时所呈现的复杂策略与态度。通过考察发现,尽管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被告人有效辩护提供了契机,但实践表明法官在证据采... 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实施后近三年庭审阶段655起翻供案件为样本做出考察,重在讨论公诉机关与法官在面对被告人翻供时所呈现的复杂策略与态度。通过考察发现,尽管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被告人有效辩护提供了契机,但实践表明法官在证据采信、证明责任分配、证明标准等方面仍有失公正。司法层面上翻供现象的逐步消除,不能只依赖立法的完善,更需要现代刑事司法程序一系列配套措施与外部条件的建立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供 非法证据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 庭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最新发展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彪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2-123,共12页
《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细化、扩充了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初步确立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对重大程序性违法获取的供述如何处理予以明确。与此同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对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问题予以完善,一些规定具有突破意义。《... 《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细化、扩充了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初步确立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对重大程序性违法获取的供述如何处理予以明确。与此同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对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问题予以完善,一些规定具有突破意义。《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实体性规则存在不足,对一些争议问题没有规定,一些规定仍然较为模糊,实践中可能会存在争议。《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的修订是有必要的,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修订规则时,应当反思规则修订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严格排除 实体范围 程序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和发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樊崇义 徐歌旋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6-93,共8页
借助相关规定和解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土壤上生根、发芽,并不断完善。但长期以来,仍存在"界限模糊"和"排除范围不明"等问题,导致司法机关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认识和定位上不明确,做法上出现了"不想排... 借助相关规定和解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土壤上生根、发芽,并不断完善。但长期以来,仍存在"界限模糊"和"排除范围不明"等问题,导致司法机关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认识和定位上不明确,做法上出现了"不想排、不能排、不敢排、不会排"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扩大了非法证据规则的排除范围,确立了重复性供述的排除及其例外,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对推进和引领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平衡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目的,防范冤假错案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重复性供述 引诱 欺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举证责任分配标准的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姜作利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0-139,共10页
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为了完成其迅速而有效地解决争端的义务,在DSU没有对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做出任何规定的情形下,在判例中基本采用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同时,也发展了一些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和标准。遗憾的是,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实践表明... 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为了完成其迅速而有效地解决争端的义务,在DSU没有对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做出任何规定的情形下,在判例中基本采用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同时,也发展了一些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和标准。遗憾的是,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实践表明,他们并没有严格遵守其形成的相关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其形成的相关标准也缺乏合理性:传统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由于忽视了实质公平,在WTO审理实践中容易被滥用;例外规定与排除规定之间存在区别的分析多此一举;重要性等级标准缺乏合理性及例外规定作为举证责任分配的标准既没有法律依据,其合理性也受到质疑。这必然削弱了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权威性,因此,对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所形成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和标准实行必要的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争端解决机制 举证责任 例外规定 排除规定 重要性等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