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平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综述 被引量:41
1
作者 王玉英 李晓欣 +3 位作者 董文旭 张玉铭 秦树平 胡春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7-174,共8页
华北平原作为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水肥精细管理农田,高水高肥管理下其碳排放量高于秸秆还田的固碳量,其生态系统正在以每年77 g(C)×m^(-2)·a^(-1)的速度损失碳。华北平原农田>400 kg(N)×hm^(-2)·a^(-1)的... 华北平原作为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水肥精细管理农田,高水高肥管理下其碳排放量高于秸秆还田的固碳量,其生态系统正在以每年77 g(C)×m^(-2)·a^(-1)的速度损失碳。华北平原农田>400 kg(N)×hm^(-2)·a^(-1)的过高氮素投入是造成其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其土壤N2O排放强度在氮肥施入量为136 kg(N)×hm^(-2)·a^(-1)时最低,且在施氮量为317 kg(N)×hm^(-2)·a^(-1)时可获得最高作物产量。华北平原土壤中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消耗主要发生在0~90 cm土壤剖面内,>90 cm土层主要作为土壤包气带中的缓冲层而存在。当前降低华北平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除了合理施肥和灌溉,还需要改变固有的农作制度,实行减免耕等保护性措施,并将减排和固碳同步进行。对华北平原温室气体净排放研究,今后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1)在地-气之间加强冠层尺度温室气体的原位连续在线监测研究,并将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应用到此研究中以达到追踪其来源和比例构成的目的。2)在土壤包气带中,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探索土壤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来源比例,探索剖面土壤温室气体产生和消耗对土壤-大气界面温室气体排放的响应机制。3)将模型研究应用于土壤-大气连续体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农田生态系统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 温室气体 排放与减排 调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艺措施减控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邓祎 吴姗薇 +4 位作者 寇太记 陈刚 宋振伟 邓艾兴 张卫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11-118,共8页
综述了秸秆还田、生物炭还田、水分管理、施肥管理和种植制度等农艺措施对CH4和N2O两种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成果,不同农艺措施对其影响各不相同;分析了造成促进或抑制效应的可能机理,不同农艺措施均是通过影响CH4和N2O的产生、转化过程... 综述了秸秆还田、生物炭还田、水分管理、施肥管理和种植制度等农艺措施对CH4和N2O两种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成果,不同农艺措施对其影响各不相同;分析了造成促进或抑制效应的可能机理,不同农艺措施均是通过影响CH4和N2O的产生、转化过程来影响CH4和N2O排放;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以期为减控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友好型耕作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措施 稻田系统 温室气体 排放与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