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损伤速率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孟祥振 张慧梅 +2 位作者 李玉根 袁超 陈世官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128,共10页
【目的】本构模型是描述岩体变形破坏特性、表征其力学行为最有效的方法,针对岩石受荷过程中损伤速率变化建立动态损伤演化方程及本构模型成为岩体力学重要内容。【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荷载作用下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将受荷岩石抽象... 【目的】本构模型是描述岩体变形破坏特性、表征其力学行为最有效的方法,针对岩石受荷过程中损伤速率变化建立动态损伤演化方程及本构模型成为岩体力学重要内容。【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荷载作用下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将受荷岩石抽象为损伤和未损伤2部分,且未损伤部分承担有效应力,损伤部分承担残余应力,基于动态损伤速率的演化特征,建立动态损伤演化方程及本构模型,通过红砂岩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模型理论曲线可较好地反映岩石受荷损伤破坏的力学行为,其动态损伤演化依次经过损伤不变、损伤加快扩展、损伤缓慢增加和完全损伤4个阶段,分别对应理论曲线的压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峰后软化和残余变形阶段;随着围压的增加,岩石动态损伤累积速率减缓,说明围压可抑制损伤扩展,表现为岩石抗压强度的增加和塑性特性的渐次增强;最大损伤速率较为接近峰值点,并在其右侧应力下降阶段,且对应的损伤变量在不同围压下基本一致;模型参数f增加,岩石强度及塑性变形增加;模型参数m减小,岩石强度增加,但对岩石损伤变形影响较小。通过建立的演化方程及本构模型,探讨了最大损伤速率点的特征及模型参数对岩石强度和损伤变形的影响,对岩石力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动态损伤速率 演化方程 本构模型 围压 损伤扩展 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的煤层冲击倾向性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蔡武 窦林名 +2 位作者 韩荣军 张国华 李许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46-352,共7页
针对目前国内煤层冲击倾向性指标存在的问题,基于煤岩应变强度理论、煤岩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随机统计分布的假设和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理论,采用单轴压缩下煤岩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用最优化方法确定该模型的关键参数,同时分析了各参数的物... 针对目前国内煤层冲击倾向性指标存在的问题,基于煤岩应变强度理论、煤岩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随机统计分布的假设和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理论,采用单轴压缩下煤岩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用最优化方法确定该模型的关键参数,同时分析了各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而给出了冲击能指数和弹性能指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最大损伤速率和反应动态破坏时间的动态损伤应变新指标。数值试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最优化方法确定该模型参数能更好地拟合煤岩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修正后与新提出的冲击倾向性指标理论计算方法合理可行,物理意义明确,能很好地反映煤层的冲击倾向性,为深入研究煤层冲击倾向性的本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倾向性 单轴压缩 煤岩 损伤 动态损伤应变 最大损伤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混凝土在盐溶液及荷载作用下损伤关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俞君宝 呼梦洁 杨鼎宜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43,47,共5页
研究了普通混凝土在氯盐、硫酸盐及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变化关系,分析了各因素对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建立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与腐蚀时间的混凝土损伤关系演化方程。结果表明:混凝土在硫酸盐溶液的侵蚀下,随着硫酸盐浓度的... 研究了普通混凝土在氯盐、硫酸盐及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变化关系,分析了各因素对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建立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与腐蚀时间的混凝土损伤关系演化方程。结果表明:混凝土在硫酸盐溶液的侵蚀下,随着硫酸盐浓度的增加损伤速率加快;氯盐的存在减缓了硫酸盐对混凝土的损伤,随着氯盐浓度的增加减缓效果越明显;弯曲荷载的存在加快了混凝土在复合盐溶液中的损伤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混凝土 损伤关系 损伤速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00Cr18Ni9)动态累积损伤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万甲 曾元金 +1 位作者 宋春香 刘晓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9-314,共6页
用一级压缩气体炮加载技术和可变平板电容传感技术,对不锈钢(00Cr18Ni9) 动态累积损伤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层裂累积损伤连续度量的经验关系式,并对损伤度与动载历史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 累积损伤 损伤速率函数 层裂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浇注式沥青铺装复合梁疲劳损伤规律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民 尚飞 +1 位作者 肖丽 包广志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88,102,共6页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作为钢桥面典型铺装材料之一,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成的组合结构,共同承载车辆荷载。为了探讨钢桥服役期间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材料参数对其复合结构疲劳损伤规律的影响,采用三点加载的复合梁疲劳试验,采集试验过程中荷载...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作为钢桥面典型铺装材料之一,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成的组合结构,共同承载车辆荷载。为了探讨钢桥服役期间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材料参数对其复合结构疲劳损伤规律的影响,采用三点加载的复合梁疲劳试验,采集试验过程中荷载、变形参数,计算复合梁损伤变量,分析材料模量、铺装厚度、荷载水平对复合梁疲劳损伤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相同变形条件下,较高模量的材料提高了铺装层刚度,但自身衰变速度相反更快;厚度变化与复合梁疲劳损伤速率基本呈线性关系;荷载变化对其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当施加的荷载初始挠度由0.6 mm增加到0.8 mm时,复合梁疲劳损伤速率加快了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钢桥面铺装 复合结构 疲劳试验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损伤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E法的车轮踏面磨损及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迅 喻财栋 +3 位作者 杨柳青 高云 胡明 陈文华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3-188,共6页
基于有限元Arbitrary Lagrangian Eulerian(ALE)方法和Archard磨损理论建立了CRH5型动车组车轮的磨损分析模型。通过静态以及稳态分析结合修型运算,获取了车轮在典型工况下的磨损规律,包括车轮踏面磨损程度和磨损量沿踏面分布的动态变... 基于有限元Arbitrary Lagrangian Eulerian(ALE)方法和Archard磨损理论建立了CRH5型动车组车轮的磨损分析模型。通过静态以及稳态分析结合修型运算,获取了车轮在典型工况下的磨损规律,包括车轮踏面磨损程度和磨损量沿踏面分布的动态变化规律。基于以上工作,又对不同磨损程度的车轮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总结了在磨损过程中,车轮的疲劳损伤速率随磨损的动态规律。结果发现:车轮的疲劳损伤速率在初期时呈显著下降趋势,当磨损超过整个仿真磨损量的70%时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磨损 ARBITRARY LAGRANGIAN EULERIAN 有限元 疲劳损伤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邓肯-张模型的结构性软土应力应变关系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爱武 梁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5-79,86,共6页
利用固结试验与三轴压缩试验对天津海积软土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结构性土随试验条件不同其结构屈服应力也有所不同。应用刚度比与应变的关系描述了结构损伤速率随围压的变化情况,损伤速率在结构屈服之前随围压增大而增大,当围... 利用固结试验与三轴压缩试验对天津海积软土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结构性土随试验条件不同其结构屈服应力也有所不同。应用刚度比与应变的关系描述了结构损伤速率随围压的变化情况,损伤速率在结构屈服之前随围压增大而增大,当围压等于固结结构屈服应力时达到峰值,在结构屈服之后随围压增大逐渐减小。对初始切线模量与偏应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切线模量随偏应力变化呈倒抛物线状。最后考虑围压和偏应力的影响,建立了结构性土的修正邓肯-张模型,并基于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 结构屈服应力 损伤速率 刚度比 邓肯-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氧化镁膨胀剂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国强 刘来宝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93-1300,共8页
由于环境侵蚀,混凝土结构易开裂破坏,掺入适宜的外加剂可减轻其损伤劣化。本文研究了不同氧化镁膨胀剂掺量对混凝土抗侵蚀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混凝土经MgSO_(4)浸泡后的质量损失、强度变化,结合微观结构变化,评价了掺氧化镁膨胀剂混凝土... 由于环境侵蚀,混凝土结构易开裂破坏,掺入适宜的外加剂可减轻其损伤劣化。本文研究了不同氧化镁膨胀剂掺量对混凝土抗侵蚀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混凝土经MgSO_(4)浸泡后的质量损失、强度变化,结合微观结构变化,评价了掺氧化镁膨胀剂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结果表明:硫酸盐长期浸泡环境下,混凝土试件的质量和力学性能均先增加后降低,掺入氧化镁膨胀剂以及降低硫酸盐溶液浓度都能降低硫酸盐的侵蚀速率;氧化镁膨胀剂的掺入一方面能够细化混凝土内部孔结构,降低硫酸盐的侵蚀损伤速率,延缓试件损伤开裂形成微裂纹;另一方面氧化镁膨胀剂填充了开裂后的微裂纹,阻断或减小了硫酸盐继续传输通道,从而抑制裂纹继续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氧化镁膨胀剂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微观结构 孔径 损伤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冲击倾向性评价的新指标体系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学明 王苏健 +2 位作者 张天军 黄耀光 黄克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2-789,共8页
基于煤岩微元强度的韦伯分布假设和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理论,建立单轴压缩下考虑残余强度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修正了动态损伤应变计算式,结合损伤因子、损伤速率和损伤加速度研究了煤样的损伤演化规律和煤层冲击倾向性的评价指标,并利用最... 基于煤岩微元强度的韦伯分布假设和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理论,建立单轴压缩下考虑残余强度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修正了动态损伤应变计算式,结合损伤因子、损伤速率和损伤加速度研究了煤样的损伤演化规律和煤层冲击倾向性的评价指标,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反演得到反映实验曲线的本构方程,且验证了其正确性。结果表明:考虑残余强度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煤岩峰值强度后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趋势和残余强度特征点,并可得到损伤速率的最大值;修正后的动态损伤应变在间接表征冲击倾向性实验的动态破坏时间时可不再受加载方式的限制;提出的盈余能指数变化率指标可综合衡量盈余能、峰后破坏过程损耗的应变能、动态破坏时间的变化情况,衡量煤层冲击倾向性;以最大损伤速率、修正后的动态损伤应变和盈余能指数变化率构成的指标体系可作为评价煤层冲击倾向性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倾向性 损伤统计本构模型 动态损伤应变 盈余能指数变化率 最大损伤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nitoring damage evolution of steel strand using acoustic emission technique and rate process theory 被引量:4
10
作者 邓扬 刘扬 冯东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3692-3697,共6页
Utilizing the acoustic emission(AE) technique,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amage evolution for steel strand under axial tension was described. The damage evolution model for steel stand relating the damage... Utilizing the acoustic emission(AE) technique,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amage evolution for steel strand under axial tension was described. The damage evolution model for steel stand relating the damage evolution to acoustic emission parameters was proposed by incorporating the AE rate process theory. The AE monitor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damages occur in both elastic and plastic phases of steel strand. In elastic phase, AE signals are mainly sent out from the micro damage due to the surface friction among the wires of steel strand, while in plastic phase, AE signals emitted from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of wires. In addition, the AE cumulative parameters curves closely resemble the loading curve. The AE cumulative parameters curves can well describe the damage evolution process including the damage occurrence and damage development for steel strand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E technique is an effective and useful nondestructive technique for evaluating the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 str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ustic emission rate process theory steel strand damage evolution model surface fr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