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瓦斯煤声发射特性试验及损伤方程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赵洪宝 尹光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7-671,共5页
以型煤试件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固定瓦斯压力和围压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和声发射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有瓦斯后煤样试件的力学性质的离散性降低;与不含瓦斯煤样比较,含瓦斯煤样的三轴强度减小而杨氏模量增大;含瓦斯煤样三轴压缩... 以型煤试件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固定瓦斯压力和围压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和声发射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有瓦斯后煤样试件的力学性质的离散性降低;与不含瓦斯煤样比较,含瓦斯煤样的三轴强度减小而杨氏模量增大;含瓦斯煤样三轴压缩过程中的声发射事件计数分布较均匀,仅在煤样破坏前出现密度较大区;声发射事件振幅分布呈现"三峰"分布特性,而事件能量随变形增加而逐渐增大;声发射各事件参数与三轴压缩曲线呈滞后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含瓦斯煤 损伤方程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参数灵敏度的损伤方程组求解正则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健敏 李丹 颜王吉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0-79,共10页
基于模态参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是振动损伤识别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利用模态参数灵敏度构建结构损伤方程组,对其进行求解可以识别结构损伤位置和程度。由于实际工程中模态参数不完备性和噪声的影响,结构损伤方程易出现病态问题... 基于模态参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是振动损伤识别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利用模态参数灵敏度构建结构损伤方程组,对其进行求解可以识别结构损伤位置和程度。由于实际工程中模态参数不完备性和噪声的影响,结构损伤方程易出现病态问题,直接求解可能产生错误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入正则化方法进行求解。然而,各类正则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区别和联系及其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没有系统的研究和对比。本文梳理了几类常用的正则化方法,对比分析其在基于模态参数灵敏度的损伤方程组求解中的适用性,讨论损伤程度、噪声水平和测点数目对几类方法识别结果的影响,为结构损伤识别中的正则化方法选择提供依据。通过连续梁和框架结构数值算例分析表明,在求解损伤方程的应用中,L1范数正则化方法鲁棒性较强,贝叶斯正则化方法次之,奇异值截断算法和L2范数正则化方法的鲁棒性较差;L1范数正则化方法能够产生更少的假阳性损伤单元,受噪声和测点数目影响较小,更适合损伤识别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模态参数 损伤方程 灵敏度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雪盐环境下低放热高聚物材料的冻融损伤特征
3
作者 张蓓 郭煜丰 +3 位作者 钟燕辉 李晓龙 刘剑阳 王懿龙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134,共8页
针对盐冻融环境对低放热高聚物材料的影响,研究了低放热高聚物材料在盐溶液(CaCl_(2)、CH_(3)COOK)和纯水中冻融循环后的吸水率、质量和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首先,开展电镜扫描(SEM)试验,从微观角度分析材料的质量和抗压强度损失机理;最... 针对盐冻融环境对低放热高聚物材料的影响,研究了低放热高聚物材料在盐溶液(CaCl_(2)、CH_(3)COOK)和纯水中冻融循环后的吸水率、质量和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首先,开展电镜扫描(SEM)试验,从微观角度分析材料的质量和抗压强度损失机理;最后,根据损伤力学理论,以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为参量,推导损伤变量D,建立冻融损伤演化方程。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材料的吸水率先增加后略微减小,而质量和抗压强度逐渐减小,表明材料受到一定的冻融损伤,冻融损伤来自材料内部胞体结构的变形和破裂;材料在盐溶液,尤其是CaCl_(2)溶液中的冻融损伤更大;冻融200次后,不同密度试件在CaCl_(2)溶液中的平均质量损失和平均强度损失分别约为纯水中的1.7倍和1.5倍,密度越大,材料的抗冻融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放热高聚物 盐溶液 冻融循环 损伤特征 损伤演化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砂岩损伤演化的声发射与电阻率监测及理论研究
4
作者 张胜 柏巍 +4 位作者 徐鼎平 郑虹 江权 李志伟 向天兵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3-66,共14页
岩石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裂隙会降低其强度,因此研究岩石损伤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声发射和电阻率监测技术能够通过追踪岩石裂隙的变化来反映其损伤状态,因此可以结合这些参数来表征岩石在循环加卸载状态下的损伤过程。针对不同含... 岩石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裂隙会降低其强度,因此研究岩石损伤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声发射和电阻率监测技术能够通过追踪岩石裂隙的变化来反映其损伤状态,因此可以结合这些参数来表征岩石在循环加卸载状态下的损伤过程。针对不同含水率的砂岩试样,采用声发射和电阻率监测技术对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的岩石损伤进行监测。同时,利用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获取破裂后岩石裂隙的分布状态。基于声发射和电阻率参数,建立了损伤变量方程,并推导出单轴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的损伤本构方程。研究结果表明,以声发射和电阻率参数构建的损伤变量方程能够有效地反映砂岩在加载与卸载阶段的损伤演化过程。进一步,所提出的损伤本构方程与试验结果拟合较好,证明了该方程在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砂岩的损伤演化规律方面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声发射 电阻率 单轴分级循环加卸载 损伤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层理倾角煤岩损伤破裂机制及能量响应
5
作者 柏耀宗 李波波 +3 位作者 任崇鸿 李建华 叶平平 王恒宇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25,共17页
由于煤岩含有多种层理构造,在宏观上具有典型的横观各向同性特征,对煤岩的损伤破坏及能量演化等具有显著影响。基于能量耗散理论,推导不同层理倾角煤岩变形破坏过程的弹塑性应变、损伤变量及各能量表达式,并建立考虑不同层理倾角的能量... 由于煤岩含有多种层理构造,在宏观上具有典型的横观各向同性特征,对煤岩的损伤破坏及能量演化等具有显著影响。基于能量耗散理论,推导不同层理倾角煤岩变形破坏过程的弹塑性应变、损伤变量及各能量表达式,并建立考虑不同层理倾角的能量耗散-损伤本构模型,定量表征了层理倾角与损伤变量、各峰值能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探究了荷载作用下层理倾角对煤岩力学和能量响应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层理倾角煤岩的能量转换均呈现阶段性演化,分别对应不同破坏阶段;在恒轴压卸围压及不同围压三轴压缩条件下,随层理倾角的增大,峰值弹性能及耗散能均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U”形趋势,与煤岩峰值强度随层理倾角的变化基本对应,两种条件下层理倾角分别为60°~90°、45°~90°时变化最为敏感,表现为能量角度的各向异性。(2)根据不同层理倾角煤岩能量耗散过程,进一步构建了考虑层理倾角的能量耗散-损伤本构模型,并引用公开发表的试验数据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不同层理倾角煤岩在常规三轴压缩、恒轴压卸围压等荷载条件下的煤岩变形破坏特征,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3)不同层理倾角煤岩耗散能Ud与损伤变量D的演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随轴向应变的增大,二者均经历了由缓到急再趋于平缓的过程,总体呈“S”形变化趋势;随层理倾角的增加,损伤变量D与耗散能Ud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U”形趋势,当层理倾角为90°时,煤岩峰值耗散能Ud与损伤变量D均达最大值,煤岩极易发生破坏。研究结果可为探寻矿压显现规律、煤巷帮部失稳诱发机理和防治冲击地压等矿井灾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理倾角煤岩 能量演化 损伤本构方程 破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蜉蝣算法和响应面的结构静力损伤识别
6
作者 宋彦朋 陈辉 +1 位作者 黄斌 吴志峰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2-708,共7页
提出了一种结合蜉蝣智能搜索算法和静位移响应面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构造了基于灵敏度的静力损伤识别方程残差和位移残差指标的正则化优化目标函数,然后采用人工智能领域的蜉蝣算法来识别结构单元级别的损伤.在优化过程中,为了解决... 提出了一种结合蜉蝣智能搜索算法和静位移响应面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构造了基于灵敏度的静力损伤识别方程残差和位移残差指标的正则化优化目标函数,然后采用人工智能领域的蜉蝣算法来识别结构单元级别的损伤.在优化过程中,为了解决静力加载点和位移测点不一致的问题,利用模型凝聚和位移扩展方法重新构建了损伤识别方程.同时,利用静位移响应面计算目标函数中的位移残差,避免了耗时的有限元计算,提高了优化效率.简支梁的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寻优速度和精度方面均优于传统的粒子群法和差分进化算法;与单独基于静力损伤识别方程残差或位移残差指标的方法相比,识别损伤更为准确.铝合金悬臂梁损伤识别的静载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方法的高效率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蜉蝣算法 静力损伤识别 响应面 静力损伤方程 静力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轴压缩试验的破裂岩损伤演化方程的建立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建明 徐秉业 +1 位作者 任天贵 高谦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75-179,共5页
分析了基于三轴试验的弹塑性损伤演化方程建立的方法 ,验证了采用该方法的合理性 ,并依此提出了鲁中冶金矿山公司小官庄铁矿两类破裂岩的弹塑性损伤演化方程 ,该方程参数少、物理意义明确 ,对该类围岩巷道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三轴试验 损伤演化方程 破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构件疲劳损伤演化方程与寿命预估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淼 袁锋 +1 位作者 孟庆春 张行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9-493,共5页
以热力学为基础,引入损伤驱动力构建分式形式的损伤演化方程。进一步针对轴对称问题,引入等效应变和等效应力。根据损伤力学守恒积分原理,得到有损伤情况下和无损伤情况下应力应变与伤度的关系。利用分离变量方法再对损伤演化方程积分,... 以热力学为基础,引入损伤驱动力构建分式形式的损伤演化方程。进一步针对轴对称问题,引入等效应变和等效应力。根据损伤力学守恒积分原理,得到有损伤情况下和无损伤情况下应力应变与伤度的关系。利用分离变量方法再对损伤演化方程积分,得到棒试件在恒幅应变交变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与寿命关系的级数表达式。损伤演化方程中的材质参数由KT=1与KT=3的标准轴对称试件中值疲劳试验数据确定。损伤演化方程与寿命预估方法的正确性由KT=5的疲劳试验结果验证。利用级数解法对扩口管路连接件进行了寿命预估,提供了一种用损伤力学方法来描述构件的疲劳寿命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演化方程 寿命预估 轴对称 等效应力 守恒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剪耦合损伤演化方程在混凝土本构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黄瑞源 李永池 +1 位作者 章杰 高光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1-555,共5页
将等效微孔洞体系的概念与有核长大模型的思想相结合,根据有关物理关系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提出了一种脆性材料的压剪耦合损伤演化方程.将该演化方程应用于混凝土脆弹性损伤软化本构模型之中,通过对混凝土一维应力条件下的实验应力应变... 将等效微孔洞体系的概念与有核长大模型的思想相结合,根据有关物理关系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提出了一种脆性材料的压剪耦合损伤演化方程.将该演化方程应用于混凝土脆弹性损伤软化本构模型之中,通过对混凝土一维应力条件下的实验应力应变曲线的优化数值模拟确定了损伤演化方程中的材料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含损伤的本构关系和该压剪耦合损伤演化方程能得到损伤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该曲线与采用CT技术观测的混凝土内部微孔洞扩展图像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所提出的损伤演化方程揭示了脆性材料压剪耦合损伤发展的宏细观机制,为更好地分析计算混凝土的高速贯穿等问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微孔洞体系 损伤演化方程 本构模型 压剪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混凝土损伤演变方程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松花 罗迎社 周筑宝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1,共3页
 以混凝土的各向同性弹性损伤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耗能原理建立损伤演变方程的新思路,并推导得到了混凝土在单向拉伸下的损伤演变方程.
关键词 各向同性 最小耗能原理 损伤演变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强化材料的损伤演化律及内时损伤本构方程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芝晖 陈斌 范镜泓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8,共8页
在Gurson理论基础上,通过对空洞模型的分析,推导出各向同性/运动混合强化材料的损伤演化和弱化函数的表达式,并将其嵌入内时本构框架,得到了损伤弹塑性大变形内时本构方程。编制了相应的轴对称有限元分析程序,用其分析圆柱... 在Gurson理论基础上,通过对空洞模型的分析,推导出各向同性/运动混合强化材料的损伤演化和弱化函数的表达式,并将其嵌入内时本构框架,得到了损伤弹塑性大变形内时本构方程。编制了相应的轴对称有限元分析程序,用其分析圆柱拉伸试件的颈缩,得到与实验较为吻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演化 损伤本构方程 混合强化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损伤演化方程的建立和几种层裂准则的推导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结东 李永池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第1期40-45,共6页
通过唯象分析和细观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韧性材料的损伤演化方程,从物理上对方程中的参数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并以此为依据推导了材料的便于工程应用的几种层裂准则,根据准则总结了一些有意义的层裂规律;通过层裂实验和数值模拟相... 通过唯象分析和细观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韧性材料的损伤演化方程,从物理上对方程中的参数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并以此为依据推导了材料的便于工程应用的几种层裂准则,根据准则总结了一些有意义的层裂规律;通过层裂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材料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所建的损伤演化方程和推导的层裂准则是合理的,决定材料参数的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演化方程 层裂准则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复合岩层损伤本构关系与演化方程
13
作者 刘立 邱贤德 +1 位作者 黄木坤 阎宗岭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21-224,共4页
根据岩石微结构模型及应力应变发展规律,运用统计学与损伤理论,建立了三维复合岩层的损伤演化方程及损伤本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良好。这对正确描述复合岩层损伤破坏过程,深入研究层状岩体的稳定性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岩石微结构模型 应力应变发展规律 损伤理论 三维复合岩层损伤 损伤演化方程 损伤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临界破坏特征及单轴压缩损伤本构方程 被引量:3
14
作者 蔺鹏杰 秦拥军 +1 位作者 于江 皮滟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6,共8页
制作了5组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采集棱柱体试件单轴受压全过程声发射(AE)参数,绘制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分析声发射能量参数,绘制压缩破坏过程中时间-声发射累计能量曲线,采用幂函数Po... 制作了5组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采集棱柱体试件单轴受压全过程声发射(AE)参数,绘制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分析声发射能量参数,绘制压缩破坏过程中时间-声发射累计能量曲线,采用幂函数Power公式对该曲线进行拟合,将试验曲线与拟合曲线进行对比,结合能量加速释放理论对再生混凝土损伤过程声发射能量释放规律进行分析;将声发射累计能量突增的时刻视为临界破坏点,用受压全过程采集的声发射振铃计数定义损伤变量,考虑再生掺量带来的初始损伤,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百分数定义再生参数,借助Weibull统计方法与损伤理论建立声发射损伤演化模型,建立考虑再生粗骨料初始缺陷影响的声发射损伤本构方程,并将新建方程拟合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拟合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新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再生混凝土的损伤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声发射 能量加速释放 损伤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演化方程的工程简化模型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曦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2-134,共3页
建议采用一个损伤演化方程的工程简化模型,该模型与前人实验结果基本相符。按该模型,数学上的转折点与物理上的失稳点有对应关系。该模型还有四个方面的意义:①与Lemaitre小损伤理论相符;②可方便地解释损伤局部化现象;③可方便地导出... 建议采用一个损伤演化方程的工程简化模型,该模型与前人实验结果基本相符。按该模型,数学上的转折点与物理上的失稳点有对应关系。该模型还有四个方面的意义:①与Lemaitre小损伤理论相符;②可方便地解释损伤局部化现象;③可方便地导出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线性累积损伤准则;④可初步解决临界损伤值Dc等于1还是小于1的争论。该模型可望作为一种精度要求不高的工程简化模型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损伤演化方程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收缩ECC单轴拉压力学性能及损伤本构模型
16
作者 陈宇 宋学伟 吴佳梁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37-3148,共12页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是一种新型纤维增强材料,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微裂缝控制能力。因ECC不含粗骨料,在成型初期易出现收缩裂缝,通过加入膨胀剂可有效抑制其成型收缩。本文通过加入高性能硫铝酸钙(HCSA)膨胀剂制备抗收缩ECC,研究了HCSA...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是一种新型纤维增强材料,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微裂缝控制能力。因ECC不含粗骨料,在成型初期易出现收缩裂缝,通过加入膨胀剂可有效抑制其成型收缩。本文通过加入高性能硫铝酸钙(HCSA)膨胀剂制备抗收缩ECC,研究了HCSA对ECC拉、压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CSA掺量为4%(质量分数)时,可提高ECC单轴抗拉和抗压强度。为了描述ECC的力学性能,从有效应力角度,基于损伤变量模拟ECC的单轴拉、压力学行为,提出了ECC受拉损伤演化方程,建立了ECC单轴损伤本构模型并植入ABAQUS有限元程序,对试验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ECC单轴损伤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ECC在单轴受拉和受压过程的力学行为和损伤演化过程,其参数简单,易于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损伤演化方程 抗收缩 本构模型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与硫酸盐侵蚀耦合作用下不同骨料取代率再生混凝土损伤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肖前慧 李阳阳 +1 位作者 邱继生 刘小林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107,共7页
为探究寒冷地区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制备取代率分别为0%、30%、50%和100%的再生混凝土进行冻融循环和硫酸盐侵蚀耦合作用试验,通过再生混凝土的质量、相对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等力学指标,分析再生混凝土的损伤劣化规律,并利用weibul... 为探究寒冷地区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制备取代率分别为0%、30%、50%和100%的再生混凝土进行冻融循环和硫酸盐侵蚀耦合作用试验,通过再生混凝土的质量、相对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等力学指标,分析再生混凝土的损伤劣化规律,并利用weibull模型建立再生混凝土的损伤方程对再生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与硫酸盐侵蚀耦合作用严重影响混凝土耐久性,且在相同条件下,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提高,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逐渐下降。运用损伤方程预测分析可以得到再生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为寒冷地区再生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硫酸盐侵蚀 冻融循环 分布模型 损伤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岭估计和L曲线的损伤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惠勇 罗乐 +1 位作者 盛懋 李正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0-204,共5页
为了解决结构损伤方程求解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岭估计和L曲线的损伤方程求解方法。首先描述了基于模态应变能灵敏度的结构损伤方程,然后考虑测量噪声等因素易造成病态的损伤方程问题,提出了采用岭估计求解结构的损伤方程,并利用L曲... 为了解决结构损伤方程求解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岭估计和L曲线的损伤方程求解方法。首先描述了基于模态应变能灵敏度的结构损伤方程,然后考虑测量噪声等因素易造成病态的损伤方程问题,提出了采用岭估计求解结构的损伤方程,并利用L曲线确定最优的岭参数,最后建立了损伤估计值的修正方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修正的岭估计和L曲线方法可以较为精确地识别出损伤的位置和程度,而且其定量识别结果明显好于基本的岭估计和L曲线方法以及一般的截断奇异值分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损伤方程 岭估计 L曲线 位移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比例阻尼影响的梁式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牛杰 王龙花 +1 位作者 宗周红 钟儒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6-505,共10页
为了研究阻尼对梁式结构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提高损伤诊断和安全评估的精度,将梁式结构简化为比例阻尼系统,推导出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一阶灵敏度的解析表达式,建立了考虑比例阻尼影响的梁式结构损伤方程组及其损伤识别方法.采用混凝土... 为了研究阻尼对梁式结构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提高损伤诊断和安全评估的精度,将梁式结构简化为比例阻尼系统,推导出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一阶灵敏度的解析表达式,建立了考虑比例阻尼影响的梁式结构损伤方程组及其损伤识别方法.采用混凝土简支梁数值算例模拟了6种小损伤工况,损伤识别结果表明: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一阶灵敏度的损伤指标能够识别出小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0%.分别采用包含不同位置损伤的实验室简支钢梁模型组和一座有实测损伤的梁桥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比例阻尼影响时,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的损伤识别方法可以识别出梁式结构小损伤和多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模态应变能 灵敏度分析 损伤识别 比例阻尼 损伤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累积损伤模型及其在疲劳寿命预估中的应用
20
作者 贾争现 樊丽俭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3期568-575,共8页
本文从制革,皮鞋机械的疲劳损伤出发,提出了一个疲劳累积损伤模型。采用类比方法,给出了与塑性加载相似的损伤方程。此外,还由给出的方程推出Manson-Coffin方程。在单裂纹的情况下,它与Solomon的方程和Tomkins的方程非常相似,并可用于... 本文从制革,皮鞋机械的疲劳损伤出发,提出了一个疲劳累积损伤模型。采用类比方法,给出了与塑性加载相似的损伤方程。此外,还由给出的方程推出Manson-Coffin方程。在单裂纹的情况下,它与Solomon的方程和Tomkins的方程非常相似,并可用于研究小裂纹的生长,预估小裂纹的生长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累积损伤 微裂纹线密度 疲劳寿命 疲劳损伤方程 裂纹生长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