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电机组振动评价和测点布置现行标准对比分析
1
作者 李志华 李明 +6 位作者 王远洪 王猛 郭金忠 刘殿程 夏绍云 马优 周科衡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6,共9页
比对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中关于水电机组振动/摆度的越限评价和测点布置要求,阐述了工程现场振动/摆度测点的布置等,发现评价标准、测点布置标准和工程现场之间出现了振动评价边界条件、评价准则、评价工况、测点布置等不一致或不明确... 比对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中关于水电机组振动/摆度的越限评价和测点布置要求,阐述了工程现场振动/摆度测点的布置等,发现评价标准、测点布置标准和工程现场之间出现了振动评价边界条件、评价准则、评价工况、测点布置等不一致或不明确的现象。分析发现:各标准间不统一之处均出现在固定部件的振动评价和测点布置,对机组轴系径向振动(摆度)的规定相对统一;各标准中的不一致现象,不利于标准广谱应用,且容易产生歧义和分歧;评价标准和测点标准不一致的现象,不利于大型或者巨型机组现场全面振动评价;所有标准中评价准则中缺少振幅越限幅度与累计时长权重系数考虑,不利于水电机组新型角色下振动故障及状态检修开展和数据积累。该结论可为水电机组振动标准编制、安装验收、运行管理和科研试验等从业人员提供帮助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摆度 振动评价 测点布置 不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 6954振动评价标准新旧版本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嘉蒙 夏利娟 +1 位作者 金咸定 迟少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7-182,共6页
国际标准化组织"机械振动与冲击"技术委员会制定的ISO 6954振动评价标准目前经历了两个版本:1984年版的《商船振动综合评估指南》和2000年版的《客船和商船适居性振动测量、报告和评价准则》。两者的内容存在很大不同:前者是... 国际标准化组织"机械振动与冲击"技术委员会制定的ISO 6954振动评价标准目前经历了两个版本:1984年版的《商船振动综合评估指南》和2000年版的《客船和商船适居性振动测量、报告和评价准则》。两者的内容存在很大不同:前者是针对船体振动的评估,后者是针对人体对船舶的适居性的评估。但目前基于这两种版本的振动评价标准仍然都被采用,部分船级社关于振动的指导性文件也同时引用了这两种版本,因此在具体使用中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 6954 船舶振动 振动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点输入的地铁引起房屋振动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楼梦麟 李守继 +1 位作者 丁洁民 陆秀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4-87,共4页
建立结构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现场实测地铁运行引起地面振动加速度时程记录,采用多点输入,计算刚性地基上一框架结构由于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加速度值;在此基础上,利用傅里叶变换计算1/3倍频程1Hz~80Hz内各频段对应的振动加速度级... 建立结构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现场实测地铁运行引起地面振动加速度时程记录,采用多点输入,计算刚性地基上一框架结构由于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加速度值;在此基础上,利用傅里叶变换计算1/3倍频程1Hz~80Hz内各频段对应的振动加速度级。利用同样的计算模型,采用一致输入和行波输入计算结构的振动强度;比较三种激励方式的计算结果,从而考察行波效应等对结构振动的影响。对地铁引起房屋振动做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输入 二维有限元模型 频域分析 振动加速度级 振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引起建筑物振动评价量及限值实测与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唐和生 申道明 薛松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89-93,共5页
通过对临近地铁中心线30 m以内居民住宅内进行的室内振动实测结果统计,分析室内振动的主要频率、VLmax与VLzmax分布,并对VLmax与VLzmax大小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我国现行的不同标准关于室内振动标准限值高低及使用的评价量存在的不足。提... 通过对临近地铁中心线30 m以内居民住宅内进行的室内振动实测结果统计,分析室内振动的主要频率、VLmax与VLzmax分布,并对VLmax与VLzmax大小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我国现行的不同标准关于室内振动标准限值高低及使用的评价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在评价地铁引起建筑物室内振动时,应考虑行车密度的影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评价 计权因子 1 3倍频程 行车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引起建筑物振动评价研究 被引量:48
5
作者 楼梦麟 李守继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71,共4页
因为不能直接量测地铁环境中拟建建筑物的振动,介绍基于理论计算分析对地铁运行引起建筑物振动的评价方法。由于地铁隧道底面振动记录资料缺乏,量测困难;列车-轨道-地基系统的模拟不尽完善。针对上海地铁隧道正上方某拟建建筑物的振动问... 因为不能直接量测地铁环境中拟建建筑物的振动,介绍基于理论计算分析对地铁运行引起建筑物振动的评价方法。由于地铁隧道底面振动记录资料缺乏,量测困难;列车-轨道-地基系统的模拟不尽完善。针对上海地铁隧道正上方某拟建建筑物的振动问题,建立上部结构的刚性地基有限元模型,输入场地实测地面振动加速度激励,计算结构振动在时域内的响应。利用傅里叶变换,对结构时域内的响应进行频域分析,根据国家标准对地铁引起建筑物的振动做出评价,从而为地铁环境中建筑物防振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 频域分析 振动加速度级 振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振动评价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徐中明 马坤 +2 位作者 汪先国 杨振冬 黄勇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0-94,共5页
分析了单缸发动机振动产生的机理,参照GB/T10398建立了发动机振动烈度测试平台。通过对试验得到的加速度信号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得出y,z方向振动由发动机激励力引起,x方向振动与激励力无直接对应关系。为避免信号积分带来误差,提出用... 分析了单缸发动机振动产生的机理,参照GB/T10398建立了发动机振动烈度测试平台。通过对试验得到的加速度信号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得出y,z方向振动由发动机激励力引起,x方向振动与激励力无直接对应关系。为避免信号积分带来误差,提出用加速度振级评价发动机台架振动的新方法。按照新方法和当量振动烈度评级方法对4台发动机做了振动评价,两种评价结论一致,表明新方法可用于发动机台架振动试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振动评价 台架试验 当量振动烈度 加速度振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质点峰值振动速度的高铁线路周边建筑结构振动评价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贾宝新 周志扬 +1 位作者 苑文雅 张晶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96-2706,共11页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波对沿线建筑结构的影响不可忽视,适用于高速铁路线路周边建筑结构的振动评价方法具有重要工程意义。首先,基于萨道夫斯基公式与简谐激励作用下建筑结构响应的原理,建立了等效质点峰值振动速度(peak pa...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波对沿线建筑结构的影响不可忽视,适用于高速铁路线路周边建筑结构的振动评价方法具有重要工程意义。首先,基于萨道夫斯基公式与简谐激励作用下建筑结构响应的原理,建立了等效质点峰值振动速度(peak particle vibration velocity,简称PPV)计算式;随后,开展现场土体监测试验,分析了振动信号质点峰值振动速度的衰减特征,并通过小波包变换分析振动信号的频带能量特征,理论计算得出了等效PPV;最后,以现有交通振动作用下建筑容许振动值为评价标准,进行高速铁路线路周边建筑结构的振动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除局部放大程度显著的位置外,高架桥桥墩地基中高铁振动波质点峰值振动速度衰减公式对实际质点峰值振动速度的整体拟合结果较好;基于等效PPV的振动评价方法发现,在振源距45 m处,G924次列车的0~10 Hz等效PPV值大于1 mm/s,超过了振动敏感和具有保护价值建筑的振动容许值;与现有振动评价相比,等效PPV的振动评价方法具有振动敏感性大、可针对特定建筑结构进行振动控制、可在高铁线路周边建筑选址前进行振动评价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评价 质点峰值振动速度(PPV) 监测试验 频带能量 振动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振动评价量的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雷彬 王毅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对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所采取的环境振动评价量VLzm ax及VLZ10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际测量检验,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中规定的“测量量及读数方法”,参照铁路振动评价量提出了以VLzm a... 对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所采取的环境振动评价量VLzm ax及VLZ10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际测量检验,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中规定的“测量量及读数方法”,参照铁路振动评价量提出了以VLzm ax评价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环境振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轨道交通 振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式机组负荷机架振动评价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曹登峰 潘罗平 +1 位作者 周叶 夏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27-331,共5页
水电机组振动水平是表征机组运行稳定性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以混流式机组负荷机架振动为例,通过研究相似机组负荷机架在动静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特性,提出了一个表征动静荷载关系比的无量纲参数。根据相似水力条件引起的机组振动所导致的... 水电机组振动水平是表征机组运行稳定性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以混流式机组负荷机架振动为例,通过研究相似机组负荷机架在动静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特性,提出了一个表征动静荷载关系比的无量纲参数。根据相似水力条件引起的机组振动所导致的相对功率损耗一致的假定,运用最小二乘原理,建立了机组单位转速与该振动参数的回归模型,进而以不同的置信水平划分了不同的振动区域,对振动水平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建议措施。成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评价负荷机架振动水平是有效且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机组 负荷机架振动 振动建模 最小二乘原理 振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DE及Markov的高速列车传动系振动评价及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玉梅 陈云 +1 位作者 赵聪聪 熊明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83-790,796,共9页
为研究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传动系的振动情况及可靠性,对CRH3型高速列车传动系关键部件的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实车采集,采用核密度估计(KDE)法对采集数据统计处理,得出各关键部件在各方向上振动响应的概率密度函数近似曲线,据此对传动系... 为研究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传动系的振动情况及可靠性,对CRH3型高速列车传动系关键部件的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实车采集,采用核密度估计(KDE)法对采集数据统计处理,得出各关键部件在各方向上振动响应的概率密度函数近似曲线,据此对传动系的关键部件进行振动评价;通过MATLAB计算各关键部件振动加速度的最优置信区间;对传动系及传动系的关键部件定义“安全”和“故障”两种状态,建立关键部件的威布尔比例失效率模型及传动系的Markov状态转移模型,以传动系当前状态为初始状态,基于实时故障率及维修率分析传动系可靠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传动系中轴箱轴承、齿轮箱以及电机轴承的垂向振动最强,振动加速度集中分布在25倍、20倍、10倍重力加速度范围内,概率99.75%的均方差值分别在20.5026倍、17.6712倍、11.4693倍重力加速度内;计算得到各关键部件振动加速度概率为99.75%的最优置信区间,为系统的振动监测阈值优化及故障评估提供参考;故障率及维修率是影响传动系统状态概率的关键因素,当故障率增加30%时,系统的状态概率约下降10%,当维修率由0.05提升至0.10时,可使系统的可靠性提高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振动评价 核密度估计 MARKOV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滤波的实现方法及其在振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冰乐 黄键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247-249,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离散傅氏变换 (DFT)和逆离散傅氏变换 (IDFT)算法的信号滤波技术 .利用该技术高频 A/ D采样的数据经滤波处理后可直接抽取而得到低频采样的数据 .
关键词 数字滤波 数据处理 振动评价 采样频率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评价标准的变化及数字式振级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键 胡冰乐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6期90-93,共4页
通过对比ISO 振动评价标准新旧版本的变化,介绍了适应新标准的一种数字式振级计的设计- 它采用虚拟仪器的方案、高速串行通讯和Windows 9X 下的多线程设计- 试验结果表明仪器可满足新标准的要求- 还对振动响应的数据处... 通过对比ISO 振动评价标准新旧版本的变化,介绍了适应新标准的一种数字式振级计的设计- 它采用虚拟仪器的方案、高速串行通讯和Windows 9X 下的多线程设计- 试验结果表明仪器可满足新标准的要求- 还对振动响应的数据处理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标准 振动评价标准 数字式振级计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评价的插秧机减振试验及车架模态分析研究
13
作者 金鑫 程群 +4 位作者 汤庆 吴俊 蒋兰 吴崇友 王焕昆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32期135-135,共1页
插秧机底盘车架在恶劣工作环境中易出现剧烈振动,严重影响机械性能和驾驶舒适性。为应对以上情况,该研究构建了插秧机振动评价系统,并进行了试验分析。根据最优加速度传感器放置方案,设计了测试平台系统。以高速插秧机底盘车架为研究对... 插秧机底盘车架在恶劣工作环境中易出现剧烈振动,严重影响机械性能和驾驶舒适性。为应对以上情况,该研究构建了插秧机振动评价系统,并进行了试验分析。根据最优加速度传感器放置方案,设计了测试平台系统。以高速插秧机底盘车架为研究对象,对车架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和优化计算。在Solid Works中创建车架三维模型,并导入ANSYSWorkbench进行有限元模态仿真分析。对比两种模态分析结果后发现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数据相当接近。优化后主承重梁的长度X1、截面宽度X2和厚度X3分别为:X1=1641.5,X2=26.7,X3=5。经验证,系统低阶模态最大超调量下降28.57%,整机振动得到有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盘车架 高速插秧机 振动评价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车致环境振动源强监测中列车通过时段的自动识别方法
14
作者 李秋义 罗伟 +2 位作者 杨建近 朱彬 朱胜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45,共7页
列车通过时段的判定对于准确计算轨道交通车致环境振动评价指标有重要影响。基于大量轨道交通车致环境振动源强监测数据以及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以典型的监测数据样本为具体分析对象,研究轨道交通车致环境振动源强监测中列车通过时段的... 列车通过时段的判定对于准确计算轨道交通车致环境振动评价指标有重要影响。基于大量轨道交通车致环境振动源强监测数据以及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以典型的监测数据样本为具体分析对象,研究轨道交通车致环境振动源强监测中列车通过时段的判定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并提出消除此类影响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列车通过时段的判定对车致环境振动的评价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导致峰值保持法计算得到的源强样本分频振级最大差异达5.5 dB;W计权和Wk计权得到的车致环境振动源强加速度Z振级有明显差异,两种计权下源强样本的Z振级最大差值达3.5 dB,且在列车通过时这种差异明显变大,利用这一特点能够提出自动识别列车通过时段的方法,提高车致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自动识别方法 列车通过时段 车致环境振动 振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影响评价标准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嘉 李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5-222,共8页
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在便民利民的同时,也对沿线周边环境产生振动影响。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影响评价标准是确定振动评价方法、指标和限值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振动传播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总结近年来轨道交通环境振动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轨道交... 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在便民利民的同时,也对沿线周边环境产生振动影响。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影响评价标准是确定振动评价方法、指标和限值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振动传播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总结近年来轨道交通环境振动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轨道交通环境振动范畴、振动描述与测量基本参量和振动预测与控制方法进行梳理,提出现行标准中有待修正的内容,以期为治理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影响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 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 振动标准 振动评价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车致振动及减振降噪研究
16
作者 张高明 刘枫 +4 位作者 颜锋 何连华 岳煜斐 侯博文 申朝旭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8-578,共11页
[目的]针对日益严重的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污染的问题.[方法]提出了一套建筑结构振动分析及振动控制的整体解决方案,并结合现场实测与减振设计,为轨道交通邻近建筑的振动分析与减振降噪提供依据.[结果]建立了考虑多工况、启停车并考虑层... [目的]针对日益严重的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污染的问题.[方法]提出了一套建筑结构振动分析及振动控制的整体解决方案,并结合现场实测与减振设计,为轨道交通邻近建筑的振动分析与减振降噪提供依据.[结果]建立了考虑多工况、启停车并考虑层间非线性的车-轨-道床列车振动激励模拟方法,采用CFD模拟方法对列车高速突入封闭空间的压力波进行模拟,以反映列车风对封闭建筑物的风压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车辆-轨道系统激励求解,轨道-建筑系统振动分析的两步走数值振动分析方法,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另外,本文提出了以简化列车噪声源模型结合噪声传播理论进行噪声远场传播计算的噪声评价方法,并提出了一套列车振动现场实测的方法,包括测试仪器的选型、测点的选择依据、测试工况的制定等,为车致振动理论分析与实测数据的对比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本文提出了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三类控制措施,并给出了各类减振措施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结论]本文提出的建筑结构振动分析与控制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多个高铁站房、地铁上盖、线路临建、机场枢纽的振动分析和减振降噪设计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轨道交通邻近建筑的减振降噪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列车振动 列车振动激励 振动响应 振动评价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轨道交通的建筑物振动影响及减振降噪研究与未来展望
17
作者 颜子瑶 刘枫 +1 位作者 张高明 申朝旭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4-226,共13页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运行造成的环境振动影响也越来越显著,由此带来的建筑振动和二次噪声问题已严重影响轨道交通周边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从列车振动激励的4种确定方法(解析法、数值模拟法、现场实测法、经验预测法)、...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运行造成的环境振动影响也越来越显著,由此带来的建筑振动和二次噪声问题已严重影响轨道交通周边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从列车振动激励的4种确定方法(解析法、数值模拟法、现场实测法、经验预测法)、建筑在列车影响下的振动数值预测方法及其部分参数的选取、车致振动相关标准与计权曲线对比、振动在土壤及建筑中的传播规律,以及可采取的减振降噪措施(包括振源振动控制、传播途径振动控制和受振体振动控制三大类)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当前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振动研究应着眼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展望。大量研究表明:应当进一步精细化车-轨-道床模型,提高数值模拟法的计算精度;确定列车长期运营后的激励水平及其对建筑的影响;国内各车致振动相关规范应当更加合理,避免出现矛盾与歧义;应提高对二次噪声的重视程度,实现振动与二次噪声一体化分析;对现有减振降噪措施的耦合效应及其对建筑物抗震效果影响进行研究,开发更多的减振降噪措施,实现列车振动控制的综合应用以及震振双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振动 列车振动激励 数值预测方法 振动评价标准 振动传播规律 减振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轨道诱发环境振动预测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雷晓燕 刘庆杰 +1 位作者 朱成九 仲志武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112,135,共6页
在总结国内外铁路环境振动预测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借鉴美国联邦铁路管理局(FRA)高速铁路环境振动评价方法,对曼谷新机场铁路连接线(高架轨道)引起的沿线环境振动进行初步评价,进一步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建立车辆-轨道-桥梁耦... 在总结国内外铁路环境振动预测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借鉴美国联邦铁路管理局(FRA)高速铁路环境振动评价方法,对曼谷新机场铁路连接线(高架轨道)引起的沿线环境振动进行初步评价,进一步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建立车辆-轨道-桥梁耦合系统、桥梁-大地-建筑物耦合系统分析模型,运用瞬态动力学方法对该连接线引起的环境振动进行详细评价,为连接线的减振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高架轨道 铁路环境振动 振动评价 振动预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持续时间因素的铁路环境振动影响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马蒙 刘维宁 +1 位作者 王文斌 姜博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7-211,共5页
振动持续时间是影响人体健康和烦恼程度的重要因素,而国内现有环境振动评价指标不能区分不同列车振动的持续时间。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列车通过时暴露振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暴露振级综合考虑了振动幅值、频率和持续时间三种因素,可... 振动持续时间是影响人体健康和烦恼程度的重要因素,而国内现有环境振动评价指标不能区分不同列车振动的持续时间。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列车通过时暴露振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暴露振级综合考虑了振动幅值、频率和持续时间三种因素,可以有效反映敏感目标接收到列车通过的振动能量。给出了确定暴露振级计算时间段的方法,并通过对三条客货混跑线路的环境振动测试,对比分析了地表暴露振级和最大Z振级的衰减。研究表明:1由于通过时间长,货运列车的暴露振级明显超过普通客运列车和时速120 km/h的动车组;2采用暴露振级可以更有效地反映不同类型列车对人体影响的真实情况;3采用暴露振级可以更合理地确定环境振动防护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振动 暴露振级 振动持续时间 振动评价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地形车振动舒适性评价中时域法和频域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烽 徐中明 +1 位作者 张志飞 汪先国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8-91,96,共5页
依据国际标准ISO2631—1997和ISO5349—2001,以FAMOS为软件平台,实现了基于时域法、Welch和AR频率法的全地形车振动舒适性评价算法。以某全地形车道路试验为例,着重分析了不同算法在评价全地形车振动舒适性时的差别。结果表明,时、频域... 依据国际标准ISO2631—1997和ISO5349—2001,以FAMOS为软件平台,实现了基于时域法、Welch和AR频率法的全地形车振动舒适性评价算法。以某全地形车道路试验为例,着重分析了不同算法在评价全地形车振动舒适性时的差别。结果表明,时、频域法计算结果差别很小,却各有其合适的应用范围。时域法思路清晰且计算速度快,适合仅从振动舒适性定量评价角度快速获得评价结果;频域法获得评价结果的同时,还可得到相应的振动频域特征,可为后续的改进提供参考。频域法中的Welch法和AR法相比,AR法功率谱密度光滑,易于分析振动的频谱特性,推荐优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地形车 振动评价 时域法 频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