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内调制的光纤干涉振动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贾鹏 谢建东 +2 位作者 楼盈天 杨晔 杨涛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2,共13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内调制的光纤干涉振动测量系统。对分布式反馈激光器(DFB)进行电流内调制,产生正弦频率调制单频激光。经光纤环形器与光纤微探头输出测量光对振动源进行干涉测量,返回的测量光与光纤微探头自反射的参考光进行干涉获得相... 研制了一种基于内调制的光纤干涉振动测量系统。对分布式反馈激光器(DFB)进行电流内调制,产生正弦频率调制单频激光。经光纤环形器与光纤微探头输出测量光对振动源进行干涉测量,返回的测量光与光纤微探头自反射的参考光进行干涉获得相位生成载波(PGC)干涉信号。基于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平台设计了PGC干涉信号解调算法,通过5参数椭圆拟合提取附加光强调制等因素引入的误差系数,对相位非线性误差进行补偿,实现振动位移的高精度测量,并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对振动位移频谱进行分析。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搭建了振动测量系统,开展了干涉信号解调实验、位移测量实验和振动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振动频率范围覆盖1142 Hz;在10μm的位移步进实验中,测量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173μm;振动频率的分辨力为1.221 Hz,谐波失真率小于1.36%;有望应用于精密振动测量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测量 内调制 微探头 相位生成载波 椭圆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制冷红外相机微小振动测量方法研究
2
作者 魏江沅 曲文庆 +3 位作者 王坚 马浩然 宁宇 张鸿飞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46-1154,共9页
近年来,红外天文学发展迅速,已成为天文学的重要分支,地面观测是天文观测的主要手段之一,受地球大气吸收影响,近红外波段只有J、H、K窗口适用于观测。碲镉汞光电探测器(mercury cadmium telluride,MCT)作为目前性能优越的红外探测器需要... 近年来,红外天文学发展迅速,已成为天文学的重要分支,地面观测是天文观测的主要手段之一,受地球大气吸收影响,近红外波段只有J、H、K窗口适用于观测。碲镉汞光电探测器(mercury cadmium telluride,MCT)作为目前性能优越的红外探测器需要在80K的温度下工作,需要制冷机对其进行制冷,一般采用脉管制冷机等机械制冷方式,这类制冷机的特点是会带来振动,对图像清晰度产生影响,不利于天文科学分析,因此本文对采用脉管制冷机深度制冷的K波段MCT相机振动测量开展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密度估计的星点成像法,并结合三轴加速度计对焦平面的微小振动进行精确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测得微小振动信息,为图像后处理中的去模糊及成像质量优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T探测器 振动测量 核密度估计法 三轴加速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站太阳翼振动测量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郎燕 梁鹤 +4 位作者 牛和明 张国琪 张锦江 郭朝礼 李林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21,共14页
基于中国空间站太阳翼挠性振动测量和动力学参数辨识需求,中国首次在轨成功应用了无线加速度计传感器网络。首先介绍了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上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设计,然后针对挠性辨识多源数据融合需求,提出基于无线时延自主寻优... 基于中国空间站太阳翼挠性振动测量和动力学参数辨识需求,中国首次在轨成功应用了无线加速度计传感器网络。首先介绍了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上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设计,然后针对挠性辨识多源数据融合需求,提出基于无线时延自主寻优补偿的应答式TCP/IP校时策略和基于无线基准节点的广播式UDP校时策略。针对无线节点通信链路可能被太阳翼阵面遮挡而造成的测量中断问题,提出基于中继代传的自主无线网络拓扑动态管理策略,实现了振动测量数据的高可靠传输。总结了天和舱、问天舱无线加速度计传感器网络在轨应用情况,通过飞行实测数据证明实现了TCP/IP模式下校时精度优于20 ms、UDP模式下校时精度优于70 ms的时间同步能力;以太阳翼180°转角下的主动激振工况实测数据评估了无线网络的高可靠采集能力,满足太阳翼模态辨识要求。最后基于空间站太阳翼振动测量飞行试验情况,对未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在轨广泛应用提出了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时间同步 网络拓扑 空间站 振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的振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单明广 党萌萌 +4 位作者 熊雪芬 梁璐沂 刘磊 刘彬 钟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共18页
振动测量是保障结构安全和良好状态的基本手段。高精度的振动测量可为结构设计、安装调试、健康管理等振动试验提供精确的输入与响应测试。相较于传统的振动测量手段,基于视频的振动测量技术将相机的全部像素转化为高精度振动传感器,利... 振动测量是保障结构安全和良好状态的基本手段。高精度的振动测量可为结构设计、安装调试、健康管理等振动试验提供精确的输入与响应测试。相较于传统的振动测量手段,基于视频的振动测量技术将相机的全部像素转化为高精度振动传感器,利用视频图像方式让人们肉眼可视结构在物理世界的真实振动形态,具有非接触、全视场、高空间分辨率、灵活方便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该文主要介绍了视频振动测量技术的系统构成与测量过程、当前主要方法和相关技术最新进展,并总结了视频振动测量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存在的优势。通过分析与对比,肯定了视频方法是解决振动测量问题的有效手段和对传统测量方法的有力补充,随着相关技术和硬件设备的发展,视频振动测量方法将具有越来越大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振动测量 数字图像相关 目标跟踪 光流法 视频运动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化三轴FBG振动传感器的角振动测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黎琪慧 陈亚新 +2 位作者 辛璟焘 董明利 李昆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0,共8页
针对微型三轴振动传感器研制,可用空间小且结构复杂和结构零件组合装配困难等问题,提出采用3个一体化模块交错组合的传感器设计方法,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装配精度。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完成15 mm×15 mm×15 mm微型化传感... 针对微型三轴振动传感器研制,可用空间小且结构复杂和结构零件组合装配困难等问题,提出采用3个一体化模块交错组合的传感器设计方法,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装配精度。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完成15 mm×15 mm×15 mm微型化传感器的优化设计,搭建显微镜成像封装系统和振动测试系统完成传感器的封装和性能测试。实验表明,该传感器X、Y、Z轴的谐振频率分别为990、975和960 Hz,且在0~700 Hz频率范围内平坦度好,灵敏度分别为19.10、19.28和20.01 pm/g,具有轻量化和三轴测试性能一致性高的优点。搭建微角振动测试系统,验证传感器的性能,其角位移测量分辨率优于0.21μrad,线性度为0.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 振动传感器 三轴 微型化 振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高速相机3D-DIC的涡轮叶片全场振动测量 被引量:3
6
作者 谢瑞丽 许巍 +1 位作者 陈新 潘兵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3,194,共7页
采用成本较低、结构紧凑且使用便捷的单高速相机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方法(single-camera high-speed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简称SCHS 3D-DIC)对涡轮叶片的振动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首先,介绍了测量装置和原理,以悬臂... 采用成本较低、结构紧凑且使用便捷的单高速相机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方法(single-camera high-speed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简称SCHS 3D-DIC)对涡轮叶片的振动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首先,介绍了测量装置和原理,以悬臂铝板为对象开展验证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测量系统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其次,开展了叶片的全场振动特性测量,得到了其三维形貌、模态特性、全场位移与应变分布,获得了叶片在振动载荷作用下的高应变区域位置及应变分布特点。研究表明,SCHS 3D-DIC方法相比常规双高速相机3D-DIC方法具有更高的视场利用率,适合于细长型的涡轮叶片的振动测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涡轮叶片 振动测量 单高速相机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振动测量的漂浮式风力机状态监测方法研究
7
作者 唐一皓 温斌荣 +3 位作者 张航 田新亮 周归勇 彭志科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6-213,共8页
以基于视觉的振动测量方法为基础,结合二维运动解析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振动测量的漂浮式风力机(FWT)状态监测方法,可实现漂浮式风力机平台运动和塔筒振动的同步精准监测。虚拟运动仿真视频中,所提方法对漂浮式风力机运动/振动的识别... 以基于视觉的振动测量方法为基础,结合二维运动解析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振动测量的漂浮式风力机(FWT)状态监测方法,可实现漂浮式风力机平台运动和塔筒振动的同步精准监测。虚拟运动仿真视频中,所提方法对漂浮式风力机运动/振动的识别误差不大于1%;在背景噪声干扰下,除漂浮式平台纵摇运动外,其他自由度运动识别误差小于5%。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浮式风力机模型试验的运动/振动识别中,可实现对漂浮式风力机状态的良好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力机 振动测量 状态监测 塔筒振动 平台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尖定时旋转叶片实时振动测量技术 被引量:17
8
作者 段发阶 方志强 +1 位作者 孙宇扬 叶声华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31,43,共5页
设计了一套基于叶尖定时传感的旋转叶片振动测量系统。系统主要由光电传感系统、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系统、叶片振动数据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叶尖定时传感器采用单根光纤发射、多光纤接收的 Y 型结构,并用高性能专用集成芯片完成弱光信号... 设计了一套基于叶尖定时传感的旋转叶片振动测量系统。系统主要由光电传感系统、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系统、叶片振动数据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叶尖定时传感器采用单根光纤发射、多光纤接收的 Y 型结构,并用高性能专用集成芯片完成弱光信号的放大检测,使传感器信噪比大于500,信号带宽大于 50MHz。利用 CPLD 和 DSP 技术,实现了叶尖定时信号的高速实时采集与处理;建立了同步共振条件下叶片振动的数据处理模型,实现了叶片振动的实时监测。整套测量系统在现场某大型压气机上进行了原理性验证,在转速高达 9210rpm的情况下测得的同步共振最大幅值为 0.4231mm,接近于同等条件下国外的测量结果,从而验证了整套测量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定时 振动测量 数据采集 光电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差干涉的微振动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丹 郑宾 +2 位作者 郭华玲 刘辉 刘乃强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8-861,共4页
针对外差干涉的微振动测量存在稳定性低、严重受环境噪声影响等缺点,提出了对光路的改进方案。根据差分原理将其改为双光路,消除环境噪声的干扰;通过偏振分光棱镜(PBS)将椭圆偏振光变为线偏光,提高干涉信号幅值;改进频移装置(AOM),抑制... 针对外差干涉的微振动测量存在稳定性低、严重受环境噪声影响等缺点,提出了对光路的改进方案。根据差分原理将其改为双光路,消除环境噪声的干扰;通过偏振分光棱镜(PBS)将椭圆偏振光变为线偏光,提高干涉信号幅值;改进频移装置(AOM),抑制频率漂移;增加光阑,滤除杂散光,提高系统信噪比。通过探测5kHz压电陶瓷振动信号,以及2.5 MHz高频激光超声信号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信号稳定且无纹波,系统分辨率为2.3nm,信噪比提高16.7倍。两路干涉信号幅值分别为552mV和736mV,较传统外差干涉信号幅值提高近10倍,有利于纳米量级微振动信号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测量 外差干涉 激光超声 线偏振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致自激振动测量与机理解释 被引量:8
10
作者 岳前进 郭峰玮 +1 位作者 毕祥军 许宁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在海洋平台上观测到了冰致结构的稳态振动,以及冰力和平台响应间的频率锁定现象.通过对实测数据和冰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破碎机理分析,证明冰致稳态振动属于自激振动.给出了产生冰致自激振动的条件,提出了冰致自激振动的物理机制,指出冰致... 在海洋平台上观测到了冰致结构的稳态振动,以及冰力和平台响应间的频率锁定现象.通过对实测数据和冰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破碎机理分析,证明冰致稳态振动属于自激振动.给出了产生冰致自激振动的条件,提出了冰致自激振动的物理机制,指出冰致自激振动发生在冰加载速率的韧脆转变区,整个过程中冰内裂纹的形成与扩展受到了结构运动速度的控制.冰内部的微裂纹行为是解释与描述冰致自激振动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激振动 冰致振动 振动测量 冰力学行为 微裂纹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高速旋转叶片振动测量新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方志强 段发阶 +1 位作者 张玉贵 叶声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37-940,共4页
基于叶尖定时原理开发了一套旋转叶片振动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光纤传感、数据采集、振动分析三个部分组成.光纤传感的核心是叶尖定时传感器和光电转换模块的设计,数据采集实现对转换后的脉冲数据进行高速采集、预处理和与计算机之间... 基于叶尖定时原理开发了一套旋转叶片振动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光纤传感、数据采集、振动分析三个部分组成.光纤传感的核心是叶尖定时传感器和光电转换模块的设计,数据采集实现对转换后的脉冲数据进行高速采集、预处理和与计算机之间的高速通信,振动分析则由计算机软件进行实时处理并显示分析结果.整套系统在现场某大型压气机上进行了原理性验证,同时在高速模拟转子上通过了实时性验证,分析得到的结果与应变片监测的数据完全吻合,保证了整套系统最终应用于压气机叶片振动的在线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 压气机 振动测量 叶尖定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TSI振动测量信号的保护逻辑组合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浩森 景效国 +2 位作者 张国荣 王衍会 马洪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7-58,共2页
介绍了火电厂常规汽轮机监视仪表(TSI)振动测量保护逻辑的组合方式,提出了保护逻辑组合的方法。华能辛店电厂5号、6号机组对TSI振动测量信号的保护逻辑组合方式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完善后保护控制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关键词 火电厂 TSI 振动测量信号 保护逻辑 组合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的机械振动测量技术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艳华 倪雁冰 +2 位作者 杨志永 李可 赵学满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3-54,56,共3页
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及其软件、硬件的组成 ,以精密小轴承为研究对象 。
关键词 振动测量 虚拟仪器 LABVIEW 程序设计 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叶片振动测量新的技术方案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宇华 段发阶 +2 位作者 叶声华 郑义忠 冯心海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4-46,共3页
压气机的旋转叶片必须能够承受非常高的静应力和动应力。静态应力可通过测量或理论计算确定 ,静态应力的理论计算与测量结果相当吻合 ;但动态应力主要靠试验测量来确定 ,其理论计算尚未能满足应用的需要。叶片的振动测量因而成为涡轮机... 压气机的旋转叶片必须能够承受非常高的静应力和动应力。静态应力可通过测量或理论计算确定 ,静态应力的理论计算与测量结果相当吻合 ;但动态应力主要靠试验测量来确定 ,其理论计算尚未能满足应用的需要。叶片的振动测量因而成为涡轮机械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介绍了旋转叶片传统的测量技术 ,以及近几年来欧美国家正在研究的非接触式旋转叶片振动测量技术———叶端定时测量技术 ,并针对某应用对象进行了测量方案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叶片 振动测量 叶端定时测量 压气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路电子散斑振动测量系统 被引量:7
15
作者 贾书海 乐开端 +1 位作者 谭玉山 唐经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6-130,共5页
本文给出了一种双光路电子散斑振动测量系统 ,该系统结合了普通 ESPI离面振动测量光路和退敏感光路 ,既能对较大振幅范围的振动进行定性观测 ,又能实现全场自动定量分析 ,同时避免了相位去包裹处理 .系统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 ,可以应... 本文给出了一种双光路电子散斑振动测量系统 ,该系统结合了普通 ESPI离面振动测量光路和退敏感光路 ,既能对较大振幅范围的振动进行定性观测 ,又能实现全场自动定量分析 ,同时避免了相位去包裹处理 .系统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 ,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复杂非连续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散斑 大振幅振动测量 相移 双光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中的低频振动测量与其传感器 被引量:54
16
作者 严普强 乔陶鹏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2年第4期247-253,共7页
针对工程实际中低频振动监测常被忽视的状况 ,讨论了工程中低频振动测量的要求 ,包括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桥梁、高楼和大坝等大型工程结构的振动监测和故障诊断以及其它工程领域的低频振动测量。文中还讨论了结构模态测试、动态应力应... 针对工程实际中低频振动监测常被忽视的状况 ,讨论了工程中低频振动测量的要求 ,包括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桥梁、高楼和大坝等大型工程结构的振动监测和故障诊断以及其它工程领域的低频振动测量。文中还讨论了结构模态测试、动态应力应变测量、局部损伤检测对于振动传感器、信号处理技术的要求 ,并针对现有的测振传感器的不足 ,提出一种采用串联校正的、高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测量 低频 结构模态测试 动态应变测量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处理器的便携式振动测量分析仪的设计 被引量:15
17
作者 韩锋 马永昌 王友钊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15,共2页
介绍了基于ARM体系结构处理器的嵌入式设备的设计理念。采用ARM7TDMI处理器为内核的开发套件,配以GNU的GCC软件开发工具,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应用于振动测量分析领域的便携式仪器,针对旧仪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软件和硬件设计上的改进思路,... 介绍了基于ARM体系结构处理器的嵌入式设备的设计理念。采用ARM7TDMI处理器为内核的开发套件,配以GNU的GCC软件开发工具,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应用于振动测量分析领域的便携式仪器,针对旧仪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软件和硬件设计上的改进思路,功能显著增强。该设备的另一特点是具有友好的图形界面,能够呈现各种不同的频谱图像。该产品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户外监测领域,携带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振动测量 频谱图 故障诊断 ARM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测量的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18
作者 乔新勇 刘建敏 刘玮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7,共5页
提出了一种通过测量发动机气缸盖振动信号来间接检测气缸内气体压缩压力的方法。同步测量了在发动机倒拖过程中的气缸压缩压力信号、气缸盖振动信号和发动机机体振动信号,利用自适应滤波方法滤除了气缸盖振动信号中包含的机体振动信号... 提出了一种通过测量发动机气缸盖振动信号来间接检测气缸内气体压缩压力的方法。同步测量了在发动机倒拖过程中的气缸压缩压力信号、气缸盖振动信号和发动机机体振动信号,利用自适应滤波方法滤除了气缸盖振动信号中包含的机体振动信号形成的噪声干扰,利用配气相位从时间域分离出由气体压缩压力激发的振动信号并计算了其包络谱。建立了RBF神经网络模型,以气缸盖振动信号的包络谱作为网络输入,以气缸压缩压力作为输出,实现了气缸压缩压力的间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气缸压缩压力 振动测量 自适应滤波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悬浮技术惯性式振动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江东 杨嘉祥 +1 位作者 姜狄 马玲玲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4-559,共6页
磁悬浮球作为质量块实现惯性式振动测量,测量磁悬浮球与测振系统壳体的相对位移即可得到被测振动体的振动参数。由于磁悬浮球不与任何物体接触、无机械摩擦、无机械间隙误差,与传统惯性式振动测量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测量上限频率高... 磁悬浮球作为质量块实现惯性式振动测量,测量磁悬浮球与测振系统壳体的相对位移即可得到被测振动体的振动参数。由于磁悬浮球不与任何物体接触、无机械摩擦、无机械间隙误差,与传统惯性式振动测量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测量上限频率高,直接输出振动位移信号,通过微加工技术可实现体积小等优点,控制电路还可提供各类所需阻尼函数,但低于10 H z测量频率时需加大测试装置尺寸。在构建磁悬浮球模型及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参数分析,推导了磁悬浮测振系统动力学方程,并将其等效成表征质量-弹簧测振系统的常系数二阶微分方程,使等效阻尼系数和刚度系数与质量-弹簧系统的参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过标准激振器产生不同的振动信号,测量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正确。测试系统灵敏度:986 mV/g,测量频率范围:20 H z^5 kH z。该方法无需粘贴传感器、性价比高、操作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 振动测量 振动波形 功率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分析的激光多普勒微小振动测量 被引量:8
20
作者 芦汉生 古寺博 角正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研究振动幅度小于激光半波长的微小振动的测量方法 .利用自己混合型半导体激光器的特点 ,大大简化了干涉系统的光路结构 .同时 ,根据激光多普勒振动测量原理 ,分析了在波数σ<1后采用频率分析方法测量的合理性 ,并实测了小到 90 nm... 研究振动幅度小于激光半波长的微小振动的测量方法 .利用自己混合型半导体激光器的特点 ,大大简化了干涉系统的光路结构 .同时 ,根据激光多普勒振动测量原理 ,分析了在波数σ<1后采用频率分析方法测量的合理性 ,并实测了小到 90 nm的超声微小振动 .实验结果表明 ,当最大多普勒频率等于振动频率时为该方法的测量极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分析 激光多普勒 微小振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