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载电子设备振动传递率计算模型研究
1
作者 刘治虎 醋强一 +3 位作者 董进喜 成鑫 常向廷 裴晓辉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5,共6页
为解决机载电子设备随机振动传递率计算准确度问题,首先,通过试验验证了STEINBERG正弦振动传递率基本模型和IRVINE随机振动传递率基本模型,发现IRVINE随机振动传递率模型的准确度有改进的空间。因此,在“三段法”的基础上将随机振动4σ... 为解决机载电子设备随机振动传递率计算准确度问题,首先,通过试验验证了STEINBERG正弦振动传递率基本模型和IRVINE随机振动传递率基本模型,发现IRVINE随机振动传递率模型的准确度有改进的空间。因此,在“三段法”的基础上将随机振动4σ、5σ瞬时加速度的影响综合考虑,提出更全面的“五段法”;然后,结合机载电子设备特点,修正了模型的结构疲劳系数。结果表明,所提随机振动传递率计算模型与实测值的误差小于5%,更逼近实测值,证明所提模型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电子设备 正弦振动 随机振动 振动传递率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传递率的地铁车辆振动传递特性研究
2
作者 巩延庆 张云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1,190,共6页
[目的]为确保地铁车辆在运营时其振动水平满足设计标准,有必要以振动传递率为关键指标来评估地铁车辆隔振性能,并引入相干函数评价振动传递函数的质量。[方法]在地铁车辆的关键部位布置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各部件的振动加速度信号。... [目的]为确保地铁车辆在运营时其振动水平满足设计标准,有必要以振动传递率为关键指标来评估地铁车辆隔振性能,并引入相干函数评价振动传递函数的质量。[方法]在地铁车辆的关键部位布置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各部件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基于此,计算了不同传递路径下的振动传递函数及相干函数,以此来量化振动从激励点到目标点的传递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此外,还对一系悬挂、二系悬挂,以及车体底架至车内地板的振动传递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及结论]轴箱至构架端部的平均隔振率约为60%,而构架中部至车体底架的平均隔振率达到了80%,这说明一系和二系悬挂系统均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对于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振动(例如10~20 Hz,40~60 Hz),构架端部和车体底架的振动特性分别与轴箱和构架中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然而,车体底架至车内地板的振动传递关系并不显著,这是因为地板位置的振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振动传递率 振动传递函数 相干函数 振动传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的水泥混凝土铺面脱空识别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吴荻非 向晖 +2 位作者 刘成龙 沈宾宾 曾孟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3-465,共13页
为提高水泥混凝土铺面脱空识别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提出一种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的板底脱空识别方法。首先,建立了九块板全尺寸铺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获取冲击荷载作用下铺面板的多点加速度响应;其次,在2个振动传递方向上,分别计算相邻2... 为提高水泥混凝土铺面脱空识别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提出一种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的板底脱空识别方法。首先,建立了九块板全尺寸铺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获取冲击荷载作用下铺面板的多点加速度响应;其次,在2个振动传递方向上,分别计算相邻2个测点间的振动传递率函数,分析特定频段内传递率函数的差异,并提出传递率损伤指标(transmissibility-damage indicator,TDI)及其矩阵表达式;最后,计算分析11种不同脱空形式、程度下TDI矩阵的差异,并分析测点布设方式、信号噪声水平对TDI矩阵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脱空判定指标能较好识别定位板角和板边局部脱空。所得TDI矩阵在板角脱空的2个传递方向均十分显著,在板边脱空的垂直脱空边方向较为显著;对于板中脱空,2个传递方向上的TDI矩阵均无法有效识别。板中脱空的分布与TDI矩阵的分布一致性较差;对于多区域脱空,其计算得到的TDI矩阵与单区域脱空类似,对于板角和板边局部脱空均能有效识别;测点布设越密,TDI矩阵的分布与脱空分布的一致性越高。然而,该识别方法对噪声水平较为敏感,噪声水平越高,识别精度越低,需要较高精度的传感器或设备予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脱空识别 振动传递率函数 水泥混凝土铺面板 有限元分析 识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有模态函数振动传递率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12
4
作者 顾建祖 郝文峰 +1 位作者 骆英 汤灿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27-32,共6页
提出了无需量测外荷载的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将经验模态分解应用于结构损伤识别,通过求振动响应信号固有模态函数的振动传递率,构建结构损伤识别参数;通过对预置不同开胶损伤程度的玻璃幕墙试件进行动态测试,得到不同损伤程度下玻璃... 提出了无需量测外荷载的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将经验模态分解应用于结构损伤识别,通过求振动响应信号固有模态函数的振动传递率,构建结构损伤识别参数;通过对预置不同开胶损伤程度的玻璃幕墙试件进行动态测试,得到不同损伤程度下玻璃幕墙的固有模态函数振动传递率,并根据振动传递率的差别来识别和评估玻璃幕墙开胶损伤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量测外荷载也能精确识别结构损伤,通过损伤参数值也能判断损伤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固有模态函数 振动传递率 损伤识别 玻璃幕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激励环境下精密隔振系统的振动传递率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春良 郑文 +1 位作者 梅德庆 陈子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在分析基础干扰单独作用下被动隔振系统和主动隔振系统振动传递率的基础上,定义了基础干扰和直接干扰同时作用的复杂激励环境下隔振系统的振动传递率概念,推导了复杂激励环境下被动隔振系统和主动隔振系统振动传递率的有关计算公式。系... 在分析基础干扰单独作用下被动隔振系统和主动隔振系统振动传递率的基础上,定义了基础干扰和直接干扰同时作用的复杂激励环境下隔振系统的振动传递率概念,推导了复杂激励环境下被动隔振系统和主动隔振系统振动传递率的有关计算公式。系统研究了复杂激励环境下加速度反馈、速度反馈和位移反馈对隔振系统振动传递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振系统 复杂激励环境 动力学 振动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弹簧隔振平台的振动传递率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林杰俊 李东升 +1 位作者 沈小燕 金亮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1-53,共3页
目前,许多研究机构正在致力于隔振平台的研制,因为环境振动对超精密测量仪器及超精密加工设备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振动传递率是衡量隔振系统隔振效果的重要参数,以某学院重中之重实验室的空气弹簧隔振平台为例,计算了其结构参数固有... 目前,许多研究机构正在致力于隔振平台的研制,因为环境振动对超精密测量仪器及超精密加工设备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振动传递率是衡量隔振系统隔振效果的重要参数,以某学院重中之重实验室的空气弹簧隔振平台为例,计算了其结构参数固有频率为10.0rad/s和阻尼比为0.0153,利用型号为CA-YD-181和CA-YD-189的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激励信号,经过频域积分,将信号转换为位移信号,利用单自由度振动系统模型求出了其振动传递率,与空气弹簧隔振平台实际工作情况很接近,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弹簧 振动传递率 阻尼比 固有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振动传递率函数和灰度矩相对熵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斌 刘吉彪 程军圣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39-1644,共6页
为了从结构振动响应中直接提取损伤敏感参数,对激励未知情况下的结构损伤模式进行识别,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振动传递率函数和灰度矩相对熵的损伤识别方法。对振动响应进行小波分解,通过计算不同尺度下的互相关函数,求解得到多尺度振动传递... 为了从结构振动响应中直接提取损伤敏感参数,对激励未知情况下的结构损伤模式进行识别,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振动传递率函数和灰度矩相对熵的损伤识别方法。对振动响应进行小波分解,通过计算不同尺度下的互相关函数,求解得到多尺度振动传递率函数。为了通过多尺度振动传递率函数提取损伤指标,计算了不同尺度范围内的多尺度振动传递率函数的灰度矩向量,该指标不受工况变化的影响。通过计算测试数据与样本数据灰度矩向量之间的相对熵,对结构的损伤模式进行了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结构的损伤模式,适用于激励未知且工况变化情况下的损伤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检测 小波分解 多尺度振动传递率函数 灰度矩 相对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传递率的钢框架损伤识别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韦灼彬 吴森 张宁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0-706,共7页
提出了基于振动传递率和主元分析相结合的新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由结构无损伤时某2个位置的振动传递率样本构成结构的参考总体,以结构损伤状态时相同位置的振动传递率构成待检样本集;其次,把待检样本逐个代入到参考总体中,构成多个原... 提出了基于振动传递率和主元分析相结合的新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由结构无损伤时某2个位置的振动传递率样本构成结构的参考总体,以结构损伤状态时相同位置的振动传递率构成待检样本集;其次,把待检样本逐个代入到参考总体中,构成多个原始数据矩阵;然后,对所有原始数据矩阵进行主元分析并构造相应的控制椭圆和T2控制图,以前2阶主元在控制椭圆和T2控制图中的分布来确定结构是否存在损伤;最后,用一钢框架结构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并引入振动传递率幅值的总体变化来识别结构损伤位置,损伤识别结果显示,此损伤指标能够很好的识别结构单一位置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振动传递率 主元分析 控制椭圆 传感器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和奇异值熵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斌 程军圣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382-2385,共4页
为了直接通过结构振动响应提取损伤特征,对激励未知情况下的结构损伤进行检测,提出了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和奇异值熵的损伤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振动响应获得振动传递率函数,然后对振动传递率函数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求取其奇异值熵... 为了直接通过结构振动响应提取损伤特征,对激励未知情况下的结构损伤进行检测,提出了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和奇异值熵的损伤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振动响应获得振动传递率函数,然后对振动传递率函数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求取其奇异值熵,通过奇异值熵的大小来识别损伤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识别结构的损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 振动传递率函数 相空间 奇异值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湿度对BC型双瓦楞纸板振动传递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丽 王保升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54-58,共5页
通过正弦振动试验,研究了不同环境湿度条件下的BC型双瓦楞纸板的振动特性,获得了瓦楞纸板的振动传递率曲线、固有频率、阻尼系数和阻尼比。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了环境湿度与振动传递率、固有频率、阻尼系数以及阻尼比之间的单因素关系... 通过正弦振动试验,研究了不同环境湿度条件下的BC型双瓦楞纸板的振动特性,获得了瓦楞纸板的振动传递率曲线、固有频率、阻尼系数和阻尼比。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了环境湿度与振动传递率、固有频率、阻尼系数以及阻尼比之间的单因素关系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环境湿度对BC型双瓦楞纸板的防振性能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楞纸板 振动传递率 环境湿度 固有频 阻尼系数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冲击试验获得缓冲材料振动传递率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乘 张志良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15,18,共2页
 基于冲击信号是一非周期信号,在冲击脉冲作用下通过测量冲击激励和在该激励下的冲击响应,对其进行频谱分析,最后得出振动传递率。本文论述了这一方法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行性。
关键词 缓冲材料 冲击 振动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冲击试验获得缓冲材料振动传递率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以华 许锦泓 张志良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5-156,共2页
针对传统测试缓冲材料振动传递率所用振动台价格昂贵、试验周期长的缺点,提出了利用冲击试验通过测量冲击激励和缓冲材料在给定静应力情况下的冲击响应来得到缓冲材料的瞬态振动传递率的方法。本文论述了这一方法的理论依据以及该试验... 针对传统测试缓冲材料振动传递率所用振动台价格昂贵、试验周期长的缺点,提出了利用冲击试验通过测量冲击激励和缓冲材料在给定静应力情况下的冲击响应来得到缓冲材料的瞬态振动传递率的方法。本文论述了这一方法的理论依据以及该试验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材料 冲击 振动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_(1)范数振动传递率的梁构件损伤识别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毅 马琨 +1 位作者 刘德稳 盛冬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4,共7页
基于传递率函数在频域给定结构各测点输出响应间的函数关系而无需测量结构输入荷载信息的特点,提出了L_(1)范数归一化传递率函数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对加速度响应数据频域分析构建传递率函数矩阵,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实现传递率频域特... 基于传递率函数在频域给定结构各测点输出响应间的函数关系而无需测量结构输入荷载信息的特点,提出了L_(1)范数归一化传递率函数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对加速度响应数据频域分析构建传递率函数矩阵,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实现传递率频域特征的降维,提取与梁结构损伤特征高度相关的特征,以不同状态下的主成分有无发生偏离为依据来判断结构是否发生了损伤;其次,结构如果发生损伤,其损伤前后的传递率函数会发生变化;最后,将传递率函数进行L_(1)范数归一化,构建L_(1)范数归一化传递率函数损伤指标。数值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结构不同的损伤位置及程度,识别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噪声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振动传递率 L_(1)范数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包装的振动模型与振动传递率
14
作者 李文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S1期18-23,共6页
一、缓冲包装的振动模型 缓冲包装设计的主要依据是运输中包装件可能受到的最大冲击加速度,以及产品本身所能承受的冲击加速度。但外界条件对包装的作用不限于冲击,还有振动的作用。为研究缓冲包装在振动外力作用下产品的运动状态,需要... 一、缓冲包装的振动模型 缓冲包装设计的主要依据是运输中包装件可能受到的最大冲击加速度,以及产品本身所能承受的冲击加速度。但外界条件对包装的作用不限于冲击,还有振动的作用。为研究缓冲包装在振动外力作用下产品的运动状态,需要把缓冲包装制成振动模型,通过研究模型来研究包装系统在振动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特性。 缓冲包装由产品(或内包装)、缓冲材料衬垫和外包装构成。可简化如图1所示的振动模型。(见19页) 图1是把具有弹性和粘性的缓冲材料的包装模型化。通过研究包装模型,考察内容品的运动,须对该系统进行几点假设: 1.外包装的质量忽略不计,内容品视为刚体,质量为m; 2.缓冲材料为线性弹性体,弹性系数为常数,用k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包装 振动传递率 振动模型 冲击加速度 缓冲材料 缓冲包装设计 振动特性 包装系统 线性弹性体 外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响应传递率及其工作模态分析方法综述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星占 岳晓斌 +2 位作者 黄文 董兴建 彭志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4-34,45,共12页
基于振动响应传递率的工作模态分析方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类新的频域工作模态分析方法。由于振动响应传递率独特的动力学特性,该类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振动响应传递率及其工作模态分析方法进行综述:振动传递率的概念... 基于振动响应传递率的工作模态分析方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类新的频域工作模态分析方法。由于振动响应传递率独特的动力学特性,该类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振动响应传递率及其工作模态分析方法进行综述:振动传递率的概念、振动传递率的估计方法和基于振动传递率的工作模态辨识方法。在对各种辨识方法原理介绍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多自由度系统模型,采用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辨识方法对不同激励情况下的工作模态进行辨识,并对辨识结果以及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传递率 工作模态 模态辨识 虚假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响应传递率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及其在工作模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星占 董兴建 +2 位作者 岳晓斌 黄文 彭志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2-70,共9页
振动响应传递率描述了多自由度系统中各自由度响应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工作模态分析方面,获得了瞩目的应用成果。但对于振动响应传递率的动力学特性,一直缺乏完整的、系统的分析。为此,将从振动响应... 振动响应传递率描述了多自由度系统中各自由度响应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工作模态分析方面,获得了瞩目的应用成果。但对于振动响应传递率的动力学特性,一直缺乏完整的、系统的分析。为此,将从振动响应传递率的基础概念出发,对不同输入情况下,振动响应传递率在系统零极点的特性和对系统输入的依赖性进行解析推导分析;然后,通过数值算例对振动响应传递率的特性进行仿真验证;最后,应用振动响应传递率对非白噪声激励下梁结构的工作模态进行了辨识,表明基于振动响应传递率的工作模态分析方法能够避免虚假模态对辨识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传递率 系统零极点 工作模态分析 虚假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进机回转台振动抑制研究
17
作者 杨茂林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15-119,共5页
掘进机回转台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运行时,会面临非均匀载荷及地层硬度的动态变化,导致掘进机回转台出现明显的振动现象,进而破坏掘进机结构及截割效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掘进机回转台振动抑制方法。通过实时振动信号的采集与小波去噪... 掘进机回转台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运行时,会面临非均匀载荷及地层硬度的动态变化,导致掘进机回转台出现明显的振动现象,进而破坏掘进机结构及截割效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掘进机回转台振动抑制方法。通过实时振动信号的采集与小波去噪处理,得出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等模态识别结果。选择振动频率最大值对应的位置为回转台的振动源位置,依据掘进机工作原理确定振动信号传播路线。以振动抑制控制量的计算结果为输入项,从振源和传播路线2个方面,实现掘进机回转台振动抑制。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主动激励的回转台振动抑制方法和基于自适应浸入和不变理论的振动抑制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振动抑制比和阻尼比波动量明显提升,振动传递率有效减小,证明所提方法在振动抑制效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 回转台 振动抑制 振动 振动传播路线 振动抑制比 阻尼比波动量 振动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振动过试验现象研究
18
作者 韩玉迎 李青频 +3 位作者 杨琨 张毅铭 石钦 冯子骁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28,共6页
振动试验是考核固体火箭发动机对预期振动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措施。在特定频率范围内,固体火箭发动机若与试验工装共振,其振动量级会远超预期,即出现振动“过试验”现象,这可能会对发动机结构性能产生损坏。为分析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过... 振动试验是考核固体火箭发动机对预期振动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措施。在特定频率范围内,固体火箭发动机若与试验工装共振,其振动量级会远超预期,即出现振动“过试验”现象,这可能会对发动机结构性能产生损坏。为分析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过试验”振动分布特点,建立了关于试验工装和发动机的简化模型,研究了二者之间的振动传递特点,提出了改进的振动试验控制点布置方法,并开展了相关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方法布置振动试验的控制点可使整个发动机的实际振动量级与预期量级的最大比值从2.9降至1.3,有效避免了“过试验”现象,提升了振动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研究工作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振动试验 过试验 振动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电子机箱钢丝绳隔振器振动冲击特性试验研究
19
作者 朱曾辉 郁圣杰 李舒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140,共6页
为改善舰船电子机箱抗振动冲击性能,采用钢丝绳隔振器进行防护设计,安装方式为壁挂式。基于隔振器动态特性理论分析,对其进行振动冲击测试,得到隔振器固有频率、振动传递率、冲击隔离率等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隔振器Z向、X向最大振动传... 为改善舰船电子机箱抗振动冲击性能,采用钢丝绳隔振器进行防护设计,安装方式为壁挂式。基于隔振器动态特性理论分析,对其进行振动冲击测试,得到隔振器固有频率、振动传递率、冲击隔离率等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隔振器Z向、X向最大振动传递率小于3,20~60 Hz隔振区振动传递率分别小于0.5和0.71,Y向最大振动传递率大于3,42~60 Hz隔振区振动传递率大于0.67,Z向、X向隔振效果较好,Y向隔振效果较差。轻量级冲击机受到单向冲击激励时,不同方向上都有冲击响应,冲击波引起隔振器谐振,隔振器通过衰减4 000~8 000 Hz高频冲击能量来实现冲击隔离,冲击隔离率大于93.7%,缓冲性能优异。研究成果可为电子设备舰船环境振动冲击防护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挂式 轻量级冲击机 振动传递率 冲击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托盘货物单元的振动传递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潘道津 王勇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9年第5期29-31,61,共4页
文章介绍了托盘集装单元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扫频振动实验和定频振动实验确定了各层货箱的固有频率,探讨了其固有频率和振动传递率与堆码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振动频率范围内,对于多层堆码的高粘弹性货箱,底层货箱的固有频率... 文章介绍了托盘集装单元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扫频振动实验和定频振动实验确定了各层货箱的固有频率,探讨了其固有频率和振动传递率与堆码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振动频率范围内,对于多层堆码的高粘弹性货箱,底层货箱的固有频率高于顶层货箱的,振动传递率峰值所在频率取决于货箱堆码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堆码 托盘 振动传递率 货箱 振动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