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剂挥发法制备掺杂激光染料的具有光致发光特性的介孔薄膜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悦 李晓天 +3 位作者 古丽米娜 赵岚 朱广山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18-1620,共3页
A simple process were appli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transparent meso-structure silica film which doped with laser dye at room temperatrue by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The SAXRD pattern of the film doped with Cou 151... A simple process were appli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transparent meso-structure silica film which doped with laser dye at room temperatrue by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The SAXRD pattern of the film doped with Cou 151 indicates that the film retain mesopores structures. In the composite, the dye molecules were mono-disperse in the channels of meso-structure silica which was determined by blue shift in UV spectra. Red-shift in the PL spectrum was observed for the composite film compared with that of dye/CHCl3 solution and this strong fluorescence can take an important action in state dye laser and in optical sens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染料 掺杂 溶剂挥发法 介孔薄膜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MePEG-PLGA纳米粒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勇 袁超 +1 位作者 焦举 沈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60-963,共4页
对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聚合物(MePEG-PL-GA)纳米粒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纳米粒子加以表征。以形态、粒径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比较理想的制备工艺。以扫描电镜(SEM)和动态光散射粒度... 对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聚合物(MePEG-PL-GA)纳米粒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纳米粒子加以表征。以形态、粒径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比较理想的制备工艺。以扫描电镜(SEM)和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DLS)对纳米粒的形态、大小和zeta电位进行研究。优化的制备方案:丙酮与乙醇体积比为3∶3,MePEG-PLGA30 mg,聚乙烯醇(PVA)含量为3%,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10。所得纳米粒为球形粒子,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118.9 nm。zeta电位为-1.7 mV。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适于MePEG-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聚乙二醇 纳米粒 自乳化溶剂挥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挥发法从沉铁渣中回收锌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丁倩倩 吴克明 +2 位作者 袁芳沁 王磊 柯兴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研究了采用高温挥发法从沉铁渣中回收锌,考察了焦铁比、温度、时间对锌挥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1 230℃、焦铁比50%、时间30 min条件下,沉铁渣中锌的回收率达97.9%。高温挥发法工艺简单,锌回收率高,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高温挥发法 沉铁渣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载药微球 被引量:9
4
作者 邵文尧 何彩云 +1 位作者 冯艳玲 陈玉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21-3126,共6页
采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来制备载药微球,以二氯甲烷为溶剂相,以聚乳酸为载体材料,以维A酸为包埋药物,以吐温-80和明胶为乳化剂。探索载药微球制备过程中的变量(高剪切转速、高剪切时间、内外相体积比、壁材用量等)对载药微球粒径大小... 采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来制备载药微球,以二氯甲烷为溶剂相,以聚乳酸为载体材料,以维A酸为包埋药物,以吐温-80和明胶为乳化剂。探索载药微球制备过程中的变量(高剪切转速、高剪切时间、内外相体积比、壁材用量等)对载药微球粒径大小、包封率以及稳定性等的影响。得出最优载药微球制备方案:明胶浓度7.5mg/mL,吐温浓度6mg/mL,聚乳酸浓度10 mg/mL,内外相体积比1∶10,剪切时间30min,搅拌速度300r/min,挥发时间3h。所制得的聚乳酸载药微球形态光滑且分散性较好,包封率为52.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微球 o/w乳化G溶剂挥发法 聚乳酸 维A酸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挥发法制备聚砜包覆桐油自修复微胶囊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海燕 崔业翔 +2 位作者 王晴 李爽 李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40,共7页
以聚砜为壁材,桐油为芯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砜(PSF)包覆桐油自修复微胶囊。考查了不同种类的分散剂、搅拌速度、芯壁比(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等工艺参数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热重分析仪等对微胶囊... 以聚砜为壁材,桐油为芯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砜(PSF)包覆桐油自修复微胶囊。考查了不同种类的分散剂、搅拌速度、芯壁比(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等工艺参数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热重分析仪等对微胶囊的表观形貌、粒径、壁厚、包覆率和热稳定性能等进行表征。采用所合成的微胶囊制备了环氧树脂基防腐蚀涂层,并对其防腐蚀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0℃时,以明胶/聚乙烯醇复配体系作为分散剂,芯材与壁材质量比为1.3:1,搅拌速度为700 r/min时制备出的微胶囊表面光滑致密,粒径在130μm左右,热稳定温度为350℃;盐雾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胶囊自修复涂层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 自修复微胶囊 桐油 溶剂挥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禽霍乱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疫苗 被引量:2
6
作者 龚建森 吕晓娟 +3 位作者 施祖灏 陆俊贤 朱云芬 刘学贤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4-877,共4页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禽霍乱乙基纤维素微胶囊,对制得的微胶囊外形、粒径分布、包封率及缓释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该方法制成的微胶囊呈球形,外观圆整流动性好,粒径分布范围在10-80μm,包封率70%以上,体外释放72 h的释药率为39...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禽霍乱乙基纤维素微胶囊,对制得的微胶囊外形、粒径分布、包封率及缓释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该方法制成的微胶囊呈球形,外观圆整流动性好,粒径分布范围在10-80μm,包封率70%以上,体外释放72 h的释药率为39.72%。由于该疫苗的抗原包丰率高,缓释性能好,且重现性好,简单易行,为日后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霍乱 微胶囊疫苗 乳化-溶剂挥发法 乙基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挥发法制备聚合物电解质P(VDF-HFP)/PVP及其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袁艳 陈白珍 陈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79-3183,共5页
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与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的共混物为基质,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聚合物微孔膜,将其浸取电解液后制成聚合物电解质并组装LiCoO2/Li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热-热重分析、交流阻抗、线性... 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与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的共混物为基质,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聚合物微孔膜,将其浸取电解液后制成聚合物电解质并组装LiCoO2/Li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热-热重分析、交流阻抗、线性伏安扫描等技术对制备的聚合物微孔膜及电解质进行表征,采用恒流充放电方法对组装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溶剂挥发法制得的聚合物膜孔穴丰富,液态电解质吸液率可达到480%;浸取电解液后获得的聚合物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为4.79×10-3 S/cm,电化学稳定窗口为5.5 V;基于该聚合物电解质装配的LiCoO2/Li电池在0.1C倍率充放电时,首次放电容量为142.37 mA·h/g,放电平台约为3.86 V,30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有136.68 mA·h/g,库仑效率稳定在9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微孔膜 锂离子电池 溶剂挥发法 P(VDF—HFP) P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禽霍乱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疫苗 被引量:1
8
作者 吕晓娟 龚建森 +4 位作者 施祖灏 单艳菊 张小燕 陆俊贤 刘学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12期59-61,共3页
为制备禽霍乱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疫苗,笔者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禽霍乱乙基纤维素微胶囊,对制得的微胶囊外形、粒径分布、包封率及缓释性能等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制成的微胶囊呈球形,外观圆整,流动性好,粒径分布范围为10-80μm,包封率70... 为制备禽霍乱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疫苗,笔者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禽霍乱乙基纤维素微胶囊,对制得的微胶囊外形、粒径分布、包封率及缓释性能等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制成的微胶囊呈球形,外观圆整,流动性好,粒径分布范围为10-80μm,包封率70%以上,体外释放72 h的释药率为39.72%。该方法重复性好,简单易行,体外释药试验结果表明,所得的微胶囊疫苗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霍乱 微胶囊疫苗 乳化-溶剂挥发法 乙基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挥发法制备氟乐灵微胶囊工艺条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宁 王娅 李晓刚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0,121,共4页
为了提高氟乐灵的光稳定性和药效,以聚羟基烷酸酯为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氟乐灵微胶囊,并讨论芯壁比、分散剂质量分数、剪切时间和速度、油水相体积比对氟乐灵微胶囊成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芯壁比为1:5,油水相比为20:100~30... 为了提高氟乐灵的光稳定性和药效,以聚羟基烷酸酯为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氟乐灵微胶囊,并讨论芯壁比、分散剂质量分数、剪切时间和速度、油水相体积比对氟乐灵微胶囊成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芯壁比为1:5,油水相比为20:100~30:90,聚乙烯醇(PVA-1788)的质量分数为1%,剪切时间为3min,剪切速度为8000r/min,所得氟乐灵微胶囊呈球形,平均粒径在6.23~7.57μm,包封率为83.36%,载药量为14.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乐灵 溶剂挥发法 微胶囊 聚乙烯醇 聚羟基烷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吹炉加锌精矿化矿-烟化炉挥发法处理锌浸出渣工艺探索 被引量:8
10
作者 汤裕源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9年第6期23-26,共4页
湿法工艺冶炼锌会产生大量的浸出渣,这些浸出渣均为危废渣,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现行的锌浸出渣的火法处理工艺存在能耗高、经济效益不理想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为某项目设计的侧吹炉加锌精矿化矿-烟化炉挥发法处理锌浸出渣的工艺,对... 湿法工艺冶炼锌会产生大量的浸出渣,这些浸出渣均为危废渣,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现行的锌浸出渣的火法处理工艺存在能耗高、经济效益不理想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为某项目设计的侧吹炉加锌精矿化矿-烟化炉挥发法处理锌浸出渣的工艺,对工艺流程、反应机理、热平衡计算,及工艺参数等做了详细说明。计算数据显示,该工艺处理每吨浸出渣能耗可以控制在20 kg标煤以内,较不加锌精矿工艺能耗降低了24%,节能效果明显,而且该工艺有利于伴生有价金属铟、银、锗等的回收,有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浸出渣 侧吹炉加锌精矿化矿-烟化炉挥发法 能耗 伴生金属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替米考星微囊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燕 张铎 宋亮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年第1期21-22,共2页
采用O/O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替米考星微囊,根据正交设计进行处方筛选,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考星含量。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最佳因素水平为:乙基纤维素120mg,替米考星100mg,水浴温度60℃,聚乙二醇30mg。
关键词 替米考星 微囊 乳化溶剂挥发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挥发法测定猪肉中的挥发性盐基氮的研究
12
作者 陈士恩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4,共2页
挥发性盐基氮(TVBN)是肌肉在贮存过程中由于细菌和肌肉自身酶的作用,使氨基酸分解产生的一些碱性易挥发的氨及胺类化合物。新鲜肉TVBN 含量很少,而变质肉 TVBN 含量高。目前,TVBN 是我国食品卫生检验标准中唯一的一项理化检验指标。国... 挥发性盐基氮(TVBN)是肌肉在贮存过程中由于细菌和肌肉自身酶的作用,使氨基酸分解产生的一些碱性易挥发的氨及胺类化合物。新鲜肉TVBN 含量很少,而变质肉 TVBN 含量高。目前,TVBN 是我国食品卫生检验标准中唯一的一项理化检验指标。国家标准 GB2707—81和 GB2727—81规定,一级鲜猪肉 TVBN≤15m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盐基氮 直接挥发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O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mPEG-PCL微球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丽波 陆轶业 +2 位作者 刘黎 王少兵 郭圣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0-164,共5页
采用O/O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b-聚己酸内酯(PCL)微球.观察了共聚物微球的整个形成过程,考察了温度、乳化剂浓度、共聚物浓度和组成、分散相组成以及分散相/连续相比例等因素对成球的影响,得到制备mPEG-PCL嵌段共聚... 采用O/O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b-聚己酸内酯(PCL)微球.观察了共聚物微球的整个形成过程,考察了温度、乳化剂浓度、共聚物浓度和组成、分散相组成以及分散相/连续相比例等因素对成球的影响,得到制备mPEG-PCL嵌段共聚物微球的适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 微球 O/O溶剂挥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挥发法和薄膜-超声法制备阿魏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工艺比较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艺敏 张震 +4 位作者 陈佩敏 陈钦 周允莹 汪勇 张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7-132,共6页
阿魏酸在食品医药行业应用广泛,但是容易受温度、p H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s)能有效地保护生物活性物质不被降解。采用薄膜-超声法和乳化挥发法制备阿魏酸固体脂质纳米粒(ferulic acid loaded... 阿魏酸在食品医药行业应用广泛,但是容易受温度、p H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s)能有效地保护生物活性物质不被降解。采用薄膜-超声法和乳化挥发法制备阿魏酸固体脂质纳米粒(ferulic acid loaded SLNs,FA-SLNs),通过单因素实验进行制备工艺的选择,分别得到薄膜-超声法和乳化挥发法制备FA-SLNs的适宜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FA-SLNs,阿魏酸添加量10%(质量分数),卵磷脂添加量90%(质量分数),超声时间5 min,可得平均粒径44. 33 nm,电位-12. 35 m V的FA-SLNs,包封率为62. 97%;采用乳化挥发法制备FA-SLNs,阿魏酸添加量4%(质量分数),卵磷脂的添加量16%(质量分数),单硬脂酸甘油酯的添加量80%(质量分数),聚醚F-68质量浓度10 g/L,可得平均粒径141. 37nm,电位-10. 25 m V的FA-SLNs,包封率为69. 54%。薄膜-超声法制得FA-SLNs的粒径较小,乳化挥发法制得的FA-SLNs包封率较高,2种方式在适宜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样品在4℃下能够稳定储存21 d,未见明显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超声法 乳化挥发法 阿魏酸固体脂质纳米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挥发法制备大孔聚合物微球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子雄 徐建昌 章莉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09-1515,共7页
以乙基纤维素(EC)和具有pH敏感性的聚丙烯酸树脂Ⅳ(PAR)为原料,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大孔聚合物微球。聚合物浓度和乳化剂聚乙烯醇(PVA)的浓度影响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大小,聚合物浓度减小或乳化剂浓度增大有利于形成较小的微球。研究了pH和P... 以乙基纤维素(EC)和具有pH敏感性的聚丙烯酸树脂Ⅳ(PAR)为原料,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大孔聚合物微球。聚合物浓度和乳化剂聚乙烯醇(PVA)的浓度影响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大小,聚合物浓度减小或乳化剂浓度增大有利于形成较小的微球。研究了pH和PAR/EC质量比对微球孔结构、比表面积的影响,分析了微球多孔结构形成的机理。溶液的pH可改变PAR的亲疏水性,影响微球的孔结构:酸性环境中得到的微球表面出现致密的大孔,内部是复杂的多孔网络结构,碱性环境中则得到表面无孔的微球。因此,可通过调节溶液PAR/EC质量比和pH来调控微球的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树脂Ⅳ 聚合物微球 溶剂挥发法 大孔 PH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挥发法制备聚苯乙烯壁材光致变色微胶囊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鑫 费良 +1 位作者 殷允杰 王潮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68,共6页
针对螺吡喃类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耐疲劳性差的问题,以N-羟乙基-3,3-二甲基-6-硝基吲哚啉螺吡喃的正辛烷分散液为芯材,聚苯乙烯为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螺吡喃光致变色微胶囊,通过SEM和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对其进... 针对螺吡喃类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耐疲劳性差的问题,以N-羟乙基-3,3-二甲基-6-硝基吲哚啉螺吡喃的正辛烷分散液为芯材,聚苯乙烯为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螺吡喃光致变色微胶囊,通过SEM和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对其进行了形貌和粒径测试,并将制得的光致变色微胶囊印花到棉机织白布上,得到光致变色微胶囊印花织物。结果表明,光致变色微胶囊包覆完整,表面光滑,平均粒径约为700 nm,粒径分布比较分散。光致变色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变色性能,紫外光照射20 s左右即可完全变色,黑暗环境下450 s能够恢复至初始状态,光致变色微胶囊的印花织物变色前后的色差达到36.10,且在经过20次变色循环后仍具有良好的光变耐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吡喃 光致变色微胶囊 溶剂挥发法 聚苯乙烯 光致变色织物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挥发法制备温致变色微胶囊及其性能研究
17
作者 李旭 唐诗琪 +2 位作者 彭飞云 邹业伟 刘停 《化工新型材料》 2025年第10期116-120,126,共6页
针对传统温致变色微胶囊制备方法存在工艺复杂、对环境不友好且稳定性较差等问题,以热敏红、十二醇、双酚AF为复合芯材,聚醚砜为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温致变色微胶囊,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 针对传统温致变色微胶囊制备方法存在工艺复杂、对环境不友好且稳定性较差等问题,以热敏红、十二醇、双酚AF为复合芯材,聚醚砜为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温致变色微胶囊,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微观形貌、粒径分布、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温致变色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储能效果。通过测试总色差值和相对色差值,得出该微胶囊变色温度在15~20℃、变色温度范围为10~30℃、且具备变色循环次数高、耐酸碱、耐溶剂、贮存稳定性能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挥发法 热敏红 聚醚砜 温致变色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矾渣中锌的选择性回收工艺
18
作者 尚宇 王胜 +1 位作者 吴祥梓 徐文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0,共7页
铁矾渣是湿法炼锌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危险废弃物,其中锌的高效富集和回收对促进湿法炼锌行业绿色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烟化法的反应温度过高,Pb、In元素会与Zn元素同时从铁矾渣中挥发出来,无法实现铁矾渣中锌选择性挥发的问题... 铁矾渣是湿法炼锌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危险废弃物,其中锌的高效富集和回收对促进湿法炼锌行业绿色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烟化法的反应温度过高,Pb、In元素会与Zn元素同时从铁矾渣中挥发出来,无法实现铁矾渣中锌选择性挥发的问题。本文采用FactSage8.1热力学软件分析了烟化法从铁矾渣中选择性挥发回收锌的可行性,试验研究了烟化挥发过程影响烟尘中ZnO质量分数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烟化挥发过程中,Zn先还原后氧化,最终以氧化物的形式富集在烟尘中;在最佳试验条件(烟化挥发温度为1050℃、烟化挥发时间为150 min、配碳质量分数为20%)下,锌的挥发率为99.51%,烟尘中ZnO的质量分数为99.58%,实现了铁矾渣中锌的选择性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矾渣 烟化挥发法 资源综合利用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TiO 2对十四烷-正辛酸二元相变微胶囊的改性制备及性能表征
19
作者 张云峰 张杰 +2 位作者 兰志兴 陈泽伟 董志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4-157,162,共5页
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以十四烷-正辛酸二元相变材料为芯材,纳米TiO 2改性壁材聚砜的相变微胶囊。探究不同添加量的纳米TiO 2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使用FT-IR、DSC、电子显微镜对相变微胶囊的化学结构、表面形态、相变特性及包裹率进行检测... 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以十四烷-正辛酸二元相变材料为芯材,纳米TiO 2改性壁材聚砜的相变微胶囊。探究不同添加量的纳米TiO 2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使用FT-IR、DSC、电子显微镜对相变微胶囊的化学结构、表面形态、相变特性及包裹率进行检测。分析发现,当纳米TiO 2添加量为3%时,相变微胶囊的表面形态最佳,粒径最为平均,其熔化焓和结晶焓分别为88.91J/g和80.4J/g,且包覆率可达44.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 溶液挥发法 十四烷-正辛酸 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阻硅垢荧光缓释微球的制备与缓释特征
20
作者 李养沛 陈友媛 +3 位作者 乔时轩 李佳兴 彭涛 刘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40,174,共9页
缓释型阻垢剂常用来延长阻垢剂作用距离和时间,但在地热开采等高温循环水中,常规缓释技术释放速度过快导致效果不佳。为增强高温下的缓释效果,本文以耐热材料聚苯乙烯为壁材,以固相/油相/水相溶剂挥发法制备新型阻垢缓释微球,优选了芯... 缓释型阻垢剂常用来延长阻垢剂作用距离和时间,但在地热开采等高温循环水中,常规缓释技术释放速度过快导致效果不佳。为增强高温下的缓释效果,本文以耐热材料聚苯乙烯为壁材,以固相/油相/水相溶剂挥发法制备新型阻垢缓释微球,优选了芯材和乳化剂,探究了制备工艺,并利用荧光技术测试了缓释效率和阻垢效果。结果表明:硅藻土和十六烷基磺酸钠分别适宜用作固相吸附材料和乳化剂;乳化剂浓度为2%,芯材浓度为50 mg/mL,搅拌速度300 r/min为最佳制备条件。制备的微球静态释放时间长达100 h,动态释放时间超过20 h, 20 h阻垢率50%以上。本成果有望为高温循环水提供新型缓释阻垢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挥发法 缓释特征 硅垢 阻垢剂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