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贴压联合乳房按摩对妊娠糖尿病病人母乳喂养及产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艾丽 王艳波 张芳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974-2979,共6页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乳房按摩对妊娠糖尿病病人母乳喂养及产后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164例妊娠糖尿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耳穴组40例、乳房按摩组40例、耳...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乳房按摩对妊娠糖尿病病人母乳喂养及产后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164例妊娠糖尿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耳穴组40例、乳房按摩组40例、耳穴联合按摩组39例,比较4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母乳喂养情况、子宫复旧情况及血糖转归。结果:耳穴联合按摩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泌乳量、纯母乳喂养率、产后3 d宫高下降总和均高于其余3组(P<0.05),泌乳启动时间、泌乳延迟率、子宫大小、子宫复旧不良率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乳房按摩能提高产妇早期的纯母乳喂养率,有利于子宫复旧,但短期内对妊娠糖尿病产妇血糖的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耳穴贴压 乳房按摩 母乳喂养 子宫复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乳汤联合乳房局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哲 梁艳 陈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催乳汤联合乳房局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催乳汤联合乳房局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母乳喂养指导,对照组实施乳房局部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催乳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并随访至产后42 d。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泌乳量评分,泌乳始动时间,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情况,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泌乳量、补乳量、乳房充盈程度、激素水平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较高的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治疗后泌乳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评分、次症评分、补乳量、血清泌乳素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泌乳量、乳房充盈程度、血清孕酮(progesterone,P)、雌二醇(estradiol,E_(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组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催乳汤联合乳房局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乳房充盈程度及泌乳情况,调节激素水平,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缺乳 乳房局部按摩 催乳汤 泌乳量 乳房充盈程度 临床症状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房按摩联合仙人掌、芦荟冷敷改善产妇产后乳汁淤积 被引量:19
3
作者 邓青春 孟珊 +2 位作者 冯春雨 潘英连 常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乳房按摩联合仙人掌、芦荟交替冷敷对产妇产后乳汁淤积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至本院产科门诊就诊的产后发生单纯乳汁淤积、无其他病理因素的152例产妇按治疗方式分为3组:乳房按摩联合仙人掌、芦荟交替冷敷治疗... 目的分析乳房按摩联合仙人掌、芦荟交替冷敷对产妇产后乳汁淤积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至本院产科门诊就诊的产后发生单纯乳汁淤积、无其他病理因素的152例产妇按治疗方式分为3组:乳房按摩联合仙人掌、芦荟交替冷敷治疗组(联合组,50例),仙人掌及芦荟冷敷组(单纯冷敷组,52例)和单纯乳房按摩组(单纯按摩组,50例)。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3组产妇治疗后母乳喂养情况、乳房胀痛程度和疼痛评分。结果乳房按摩联合冷敷治疗组母乳喂养者显著多于单纯按摩组或者单纯冷敷组(P<0.01),乳房肿胀硬度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1)。结论乳房按摩联合仙人掌、芦荟冷敷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产后乳汁淤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按摩 仙人掌 芦荟 乳汁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术后初产妇泌乳的影响 被引量:73
4
作者 吕建萍 张帆 +1 位作者 方玟 汪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早期应用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对初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行择期剖宫产手术并希望母乳喂养的初产妇300例,将初产妇按入院顺序编号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 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早期应用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对初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行择期剖宫产手术并希望母乳喂养的初产妇300例,将初产妇按入院顺序编号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和对照组三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产妇按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均使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仪器护理,观察组A同时结合乳房湿热敷综合干预。比较三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术后第24、48、72h的泌乳量及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A和观察组B,平均泌乳始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或P<0.01);术后24、48、72h泌乳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或P<0.01);术后72h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5%和8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应用康复治疗仪结合乳房按摩可促进剖宫产初产妇乳汁分泌,泌乳始动时间提前,乳汁分泌量增加,促进了母乳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康复治疗仪 乳房按摩 泌乳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步法乳房按摩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泌乳Ⅱ期启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8
5
作者 杨丽霞 王晓阳 +3 位作者 罗茵 吴敏艳 郭莹 潘琼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六步法乳房按摩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泌乳Ⅱ期启动的效果。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产科符合入组条件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3)。对照组产妇给予... 目的观察六步法乳房按摩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泌乳Ⅱ期启动的效果。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产科符合入组条件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3)。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母乳喂养指导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的六步法乳房按摩。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Ⅱ期启动时间、产后1周泌乳量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泌乳Ⅱ期启动时间较对照组更早,产后1周内泌乳量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总体乳房胀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时间点之间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步法乳房按摩能加快母婴分离产妇泌乳Ⅱ期的启动,有效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的疼痛程度,提高泌乳量,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步法乳房按摩 母婴分离 泌乳Ⅱ期 泌乳量 乳房胀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房按摩催产引产 被引量:18
6
作者 丁继莲 程志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34-235,共2页
关键词 乳房按摩 催产 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乳房按摩操预防剖宫产产妇乳房胀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7
作者 康健 朱倩 +1 位作者 廖素静 胡晨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43-44,共2页
目的 探讨简易乳房按摩操预防剖宫产产妇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 将50例剖宫产产妇按住院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协助早吸吮、按需哺乳,指导哺乳姿势.观察组在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基础上,由研究者于... 目的 探讨简易乳房按摩操预防剖宫产产妇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 将50例剖宫产产妇按住院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协助早吸吮、按需哺乳,指导哺乳姿势.观察组在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基础上,由研究者于产后第1天开始指导产妇进行简易乳房按摩操,直至产妇出院,每次10~15 min,每天2次;出院后产妇自行在家完成.结果 观察组产后3d乳汁淤积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两组乳房胀痛评分比较,干预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均P<0.01.结论 简易乳房按摩操可有效减轻乳汁淤积程度及降低乳房胀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产妇 乳房胀痛 乳汁淤积 乳房按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对平、凹乳头产妇乳房胀痛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晓琴 王华 韩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09B期50-51,共2页
目的探索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对平、凹乳头产妇乳房胀痛的影响,以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方法将3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产科常规护理外增加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乳房护理方法(热敷,按摩乳房、十字牵拉... 目的探索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对平、凹乳头产妇乳房胀痛的影响,以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方法将3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产科常规护理外增加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乳房护理方法(热敷,按摩乳房、十字牵拉或使用乳头矫正器纠正乳头),观察和测量两组乳房胀痛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对平、凹乳头产妇可促进乳腺管的通畅,减轻乳房胀痛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乳头 产妇 穴位 乳房按摩 乳房胀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不同时间乳房配合穴位按摩对乳汁分泌与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84
9
作者 莫建英 杨丽萍 徐志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 :观察产后不同时间实施乳房配合穴位按摩对乳汁分泌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1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分别自产后2h、12h、24h实施乳房配合穴位按摩,比较三组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 目的 :观察产后不同时间实施乳房配合穴位按摩对乳汁分泌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1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分别自产后2h、12h、24h实施乳房配合穴位按摩,比较三组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首次泌乳时间、产后48h泌乳量充足者比例、产后48h乳房胀痛发生率及产后30d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 :产后48h、72h三组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首次泌乳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8h母乳充足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0d母乳喂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48hⅢ度乳房胀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2h较12h、24h给予乳房配合穴位按摩更能促进产妇早泌乳、多泌乳,降低乳房胀痛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配合穴位按摩 干预时间 血清泌乳素 泌乳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初产妇术后早期乳房按摩对泌乳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赵春丽 王洪娟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4期28-29,共2页
目的探索早期乳房按摩对剖宫产初产妇术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头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仅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术后4~6h施行乳房按摩3d。观察两组... 目的探索早期乳房按摩对剖宫产初产妇术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头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仅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术后4~6h施行乳房按摩3d。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头平坦、凹陷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泌乳时间明显提前、泌乳量明显增加、乳头状况显著改善(P〈0.01,P〈0.05)。结论早期乳房按摩可使剖宫产初产妇术后乳汁分泌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还能缓解产后乳房胀痛,纠正乳头状况,保证母乳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初产妇 乳房按摩 泌乳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房按摩提高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国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48-1148,共1页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0年6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的单胎产妇180例。入选标准:年龄24~38岁,孕38~40周;心理状态良好,无严重内外科系统疾病、妊娠并发症及母乳喂养禁忌证。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
关键词 乳房按摩 初产妇 母乳喂养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护理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对产妇泌乳及产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65
12
作者 汪婕 李霖 王思思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对产妇泌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叙事组、按摩组、联合组三组(每组60例)。所有产妇均予以产后常规护理,叙事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叙事护理,按摩组加以六步法乳房按摩,联合组实施叙...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对产妇泌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叙事组、按摩组、联合组三组(每组60例)。所有产妇均予以产后常规护理,叙事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叙事护理,按摩组加以六步法乳房按摩,联合组实施叙事护理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干预。比较三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产后疲乏程度及焦虑抑郁状态。结果三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乳汁分泌量、开始泌乳时间、产后疲乏及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叙事护理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可缩短产妇开始泌乳时间,提高乳汁分泌量和纯母乳喂养率,改善产后疲劳和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母乳喂养 叙事护理 六步法乳房按摩 乳汁分泌 产后疲乏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房穴位按摩对乳腺疏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何璐 朱秀梅 +1 位作者 孙国敏 朱雪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95-1897,共3页
目的:探讨乳房穴位按摩的乳房疏通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温州市人民医院分娩的40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的乳房疏通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目的:探讨乳房穴位按摩的乳房疏通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温州市人民医院分娩的40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的乳房疏通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42 d时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乳房舒适度高于对照组,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42 d时的乳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房穴位按摩有疏通乳腺的作用,能够增加乳房舒适度,增加产后母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穴位按摩 产妇 乳腺疏通 泌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线照射乳房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乳房按摩加手法挤奶促进乳腺疏通、促进乳汁分泌 被引量:11
14
作者 朱秀梅 孙国敏 何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580-2581,共2页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乳房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乳房按摩加手法挤奶促进乳腺疏通、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240例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120例产妇采用红外线照射乳房、乳房穴...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乳房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乳房按摩加手法挤奶促进乳腺疏通、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240例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120例产妇采用红外线照射乳房、乳房穴位按摩、乳房按摩联合手法挤奶的综合护理方法促进乳汁分泌,而对照组120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1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乳汁分泌足够率分别为94.2%和60.8%,观察组产妇泌乳足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且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5.23,P<0.05),观察组产妇的乳房肿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且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观察组产妇的24 h血清泌乳素和阴道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且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乳房穴位按摩、乳房按摩、手法挤奶三者合为一体来促进乳腺管疏通,促进乳汁分泌、减轻与预防乳房肿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照射 乳房按摩 乳汁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乳房按摩点穴对缩短产程和早泌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蒙金梅 葛圆 +1 位作者 黄菊萍 黄丹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产前乳房按摩点穴对缩短产程和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阴道试产的经产妇100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由助产师进行产前乳房按摩点穴,每日2次,每次30 min。比较两组宫缩... 目的探讨产前乳房按摩点穴对缩短产程和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阴道试产的经产妇100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由助产师进行产前乳房按摩点穴,每日2次,每次30 min。比较两组宫缩情况、产程时间、乳汁分泌始动时间。结果入院3 d内两组孕妇规律宫缩及分娩率、产妇泌乳始动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第二、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产前乳房按摩点穴有利于诱发宫缩,缩短产程,促进产妇产后泌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产妇 自然分娩 乳房按摩 点穴 宫缩 产程 早泌乳 围生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房按摩时机对促进母乳喂养的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浪 陈子江 +1 位作者 余健 何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371-1372,共2页
目的探讨实施乳房按摩的最佳时间,指导产妇及家属正确进行乳房按摩,以提高纯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选择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分成3个观察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之间两两比较。结果:各组间产妇泌... 目的探讨实施乳房按摩的最佳时间,指导产妇及家属正确进行乳房按摩,以提高纯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选择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分成3个观察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之间两两比较。结果:各组间产妇泌乳时间、48 h泌乳量、乳胀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各观察组之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为产后2 h内,产后乳房按摩可促进产妇早泌乳、多泌乳,降低乳房胀痛发生率,可有效提高产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按摩 母乳喂养 乳汁分泌 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房手法按摩对二胎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40
17
作者 王菊华 张三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乳房手法按摩对二胎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二胎产妇3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6例,对照组产后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和药膳调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乳房手法按摩。结果观察组乳头含接正常率、纯母乳喂养率显著...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乳房手法按摩对二胎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二胎产妇3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6例,对照组产后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和药膳调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乳房手法按摩。结果观察组乳头含接正常率、纯母乳喂养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乳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两孩年龄差>8岁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低于两孩年龄差≤8岁者(P<0.05,P<0.01)。结论随着二胎母亲年龄的增长、两孩年龄差距增大,产后乳房泌乳情况越差,通过产后及时乳房手法按摩和药膳调理干预,对二胎产妇的母乳喂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二胎 剖宫产 乳房手法按摩 药膳调理 低频脉冲电治疗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催乳散配合乳房按摩治疗家畜产后缺乳症84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牛永新 《中兽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5-26,共2页
家畜产后在哺乳期内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产后缺乳。产后缺乳比较觉见,虽非重症,但直接关系到幼畜的发育生长。笔者自拟中药催乳散配合乳房按摩、热敷治疗84例缺乳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4例观察治疗病例均为2009... 家畜产后在哺乳期内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产后缺乳。产后缺乳比较觉见,虽非重症,但直接关系到幼畜的发育生长。笔者自拟中药催乳散配合乳房按摩、热敷治疗84例缺乳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4例观察治疗病例均为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本兽医门诊部门诊及住院患畜。其中马2例,初产1例,经产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缺乳症 乳房按摩 催乳散 家畜 治疗 临床资料 门诊部 哺乳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按摩要讲科学
19
作者 李凤莲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1996年第2期25-25,共1页
育成奶牛乳房按摩能促进乳房发育,特别在妊娠6个月后,按摩促进乳腺组织发育,使之充分发挥泌乳潜力,加速血液循环。刺激催乳。同时,使贮留乳池中的奶和分泌的奶全部挤净,否则会造成乳房炎。其奶牛乳房按摩注意事项是,按摩时榨奶员要认真... 育成奶牛乳房按摩能促进乳房发育,特别在妊娠6个月后,按摩促进乳腺组织发育,使之充分发挥泌乳潜力,加速血液循环。刺激催乳。同时,使贮留乳池中的奶和分泌的奶全部挤净,否则会造成乳房炎。其奶牛乳房按摩注意事项是,按摩时榨奶员要认真耐心,敏捷细心,谨防用鞭棒暴糙打牛和踢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按摩 组织发育 育成奶牛 乳房发育 血液循环 乳房 乳头管 妊娠 乳腺 泌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使奶牛乳房水肿早消失
20
作者 王金宝 《北方牧业》 2004年第17期12-12,共1页
奶牛产犊后,一般易发生乳房水肿,是乳腺活动机能旺盛促成的后果。为使乳房水肿尽早消失,解除奶牛的痛苦,可采取如下措施.
关键词 奶牛 乳房水肿 乳房按摩 药物治疗 垫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