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2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密度与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比较(1989年)
1
作者 田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1年第Z1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人口密度 国民生产总值 人均 巴基斯坦 民主德国 联邦德国 菲律宾 意大利 新加坡 越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 被引量:196
2
作者 周一星 《人口与经济》 1982年第1期28-33,共6页
人类社会城市发展的历史已经有大约一万年了,但是作为人口向城市稳定的、持续不断的和加速集中的一个世界性过程,即世界的城市化,还是近二百多年以来才出现的一种现象。据估计1800年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才2%,1900年是4%,1925... 人类社会城市发展的历史已经有大约一万年了,但是作为人口向城市稳定的、持续不断的和加速集中的一个世界性过程,即世界的城市化,还是近二百多年以来才出现的一种现象。据估计1800年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才2%,1900年是4%,1925年超过了20%,目前已超过40%。 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化过程的开始时间、发展速度和已达到的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尼泊尔、卢旺达等极少数国家1979年的城镇人口比重才3%或4%,城市化刚刚起步,而英国早在本世纪初城镇人口比重就超过了70%,进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虽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城镇人口比重 国民生产总值 经济发展水平 规律性 世界城 城市化过程 粮食亩产 人口 城市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两种生产相适应指标的现实意义和局限性
3
作者 辛仁周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90年第6期31-36,共6页
近来一些文章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横向和纵向比较,来强调控制人口数量对实现小康生活水平和促进两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的必要性。那么,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否作为衡量两种生产相适应的指标,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两种生产相适应... 近来一些文章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横向和纵向比较,来强调控制人口数量对实现小康生活水平和促进两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的必要性。那么,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否作为衡量两种生产相适应的指标,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两种生产相适应指标的实现意义和局限性如何,本文对此谈些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两种生产 和局 意义 标的 小康生活水平 纵向比较 人口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为指标 三十二年经济增长速度比较
4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86年第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 工农业总产值 经济增长速度 平均 指标 工业总产值 项目 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世界银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的研究
5
作者 时中 《财经问题研究》 1988年第6期19-24,共6页
世界银行每年在《世界银行图表集》中发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本文以下称人均收入),他的计算方法称为世界银行图表集法。在1985年的图表集中,载有159个国家和地区1982年的人均收入。根据这个统计,占将近世界人口半数... 世界银行每年在《世界银行图表集》中发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本文以下称人均收入),他的计算方法称为世界银行图表集法。在1985年的图表集中,载有159个国家和地区1982年的人均收入。根据这个统计,占将近世界人口半数的国家人均收入为270美元,这相当于占世界人口1/6的国家人均收入11390美元的1/40;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人均收入是反映国情国力的重要经济指标,是世界银行集团制订贷款政策的依据;许多国际机构在给予贸易特惠、技术援助、安排捐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银行集团 名义汇率 减缩指数 实际汇率 平均汇率 年人均收入 通货膨胀率 货币 汇率波动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个人口大国的人口、耕地、粮食及人均生产总值状况
6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人口大国 粮食产量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可耕地 总出生率 总面积 状况 社会科学 美日 所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2年四川盆地臭氧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人口暴露水平评估
7
作者 何雨璐 王薇 +4 位作者 张小玲 梁蓝元 柳霄钰 李寒杨 刘彤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6-516,共11页
近年来形势严峻的近地面臭氧(O_(3))污染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关键环境风险之一。为研究四川盆地O_(3)污染时空分布对人口暴露的定量影响,基于2015—2022年空气质量国控站点监测数据、中国大气成分近实时追踪数据集(TAP)和人口密度等资料... 近年来形势严峻的近地面臭氧(O_(3))污染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关键环境风险之一。为研究四川盆地O_(3)污染时空分布对人口暴露的定量影响,基于2015—2022年空气质量国控站点监测数据、中国大气成分近实时追踪数据集(TAP)和人口密度等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和人口加权的O_(3)污染暴露模型,分析四川盆地O_(3)污染时空分布特征以及O_(3)污染人口暴露水平。结果表明:(1)TAP数据集与站点观测数据高度相关,具有可用性。(2)2015—2022年四川盆地O_(3)浓度波动上升,2022年O_(3)浓度较2015年升高11.73%,以成都和重庆中心区域为主要高值中心,并逐步蔓延形成区域性O_(3)污染的空间格局。(3)各城市O_(3)人口加权平均浓度高于O_(3)区域平均浓度,指示区域潜在O_(3)健康风险较大。2015—2022年四川盆地暴露于中高浓度O_(3)区间的人口占比最高(63.67%)且呈增长趋势,高浓度O_(3)区间暴露人口的年均增长率最高(12.45%),表明O_(3)污染对人群的影响范围正在向较高浓度区间加剧集中。研究结果可为基于健康风险防控的四川盆地区域O_(3)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污染 时空分布 人口暴露风险 人口加权平均浓度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间接估算及评价——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被引量:24
8
作者 舒星宇 温勇 +1 位作者 宗占红 周建芳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4,共7页
本研究应用直接法(寿命表法)和间接法(模型生命表法)对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两种方法计算结果表明:直接法计算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数值偏高,经过间接估算方法调整后,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 本研究应用直接法(寿命表法)和间接法(模型生命表法)对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两种方法计算结果表明:直接法计算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数值偏高,经过间接估算方法调整后,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3.65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地区差别非常大。我国应采取措施进一步缩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地区间差异,提高人口预期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间接估算 人口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及疾病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邱红 李晶华 +2 位作者 于丽莎 于涤 侯筑林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9,共9页
本文使用生命表的研究方法对2016年吉林省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推算吉林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析主要疾病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吉林省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78.12岁,其中男性为75.83岁,女性为80.61岁。与2010年第六次... 本文使用生命表的研究方法对2016年吉林省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推算吉林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析主要疾病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吉林省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78.12岁,其中男性为75.83岁,女性为80.61岁。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吉林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相比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1.94岁,其中男性提高了1.71岁,女性提高了2.17岁。分析疾病因素对人口死亡的影响,主要疾病致死率非常高,其中前10位死亡原因引起的死亡比例占98.94%,前4位死亡原因引起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0.9%,影响较大的疾病包括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进一步分析主要疾病对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发现,循环系统疾病是对人均预期寿命影响最大的疾病,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要想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及致死率,进而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针对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危险因素的识别与干预体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建设公共安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生命表 去死因预期寿命 死因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人口平均寿命变化趋势及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天枢 陈桂冬 +1 位作者 陈崇帼 原寿基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7-18,共2页
福建省人口平均寿命变化趋势及预测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周天枢,陈桂冬,陈崇帼福建省卫生厅原寿基人口平均寿命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本文利用福建省人口普查及死因调查资料,对人口平均寿命的趋势进行分析,并预测2000年人口平... 福建省人口平均寿命变化趋势及预测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周天枢,陈桂冬,陈崇帼福建省卫生厅原寿基人口平均寿命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本文利用福建省人口普查及死因调查资料,对人口平均寿命的趋势进行分析,并预测2000年人口平均寿命。一、平均寿命变化情况福建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命 平均帮会 医学人口统计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蒋正华 张为民 朱力为 《人口与经济》 1984年第3期14-20,共7页
一、历史的回顾与数据可靠性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充满了压迫和反压迫的斗争,战争、饥荒、统治者的横征暴敛造成大批人口死亡,因此,平均期望寿命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其确切的数值由于缺乏可靠资料而不能求得,若按数千年来人口增... 一、历史的回顾与数据可靠性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充满了压迫和反压迫的斗争,战争、饥荒、统治者的横征暴敛造成大批人口死亡,因此,平均期望寿命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其确切的数值由于缺乏可靠资料而不能求得,若按数千年来人口增长率和中国人口的自然生育率来估计,则很长时期内平均期望寿命值可能只有25岁到30岁。从二十世纪以来,人口数据开始得到注意,但在解放前,这种记录很不完整,尤其是平均期望寿命的资料更是缺乏,就是典型调查也不过几次,而且只是某些学术机构自行组织的,因此我们对历史情况的分析也只能局限在这些资料上。 在中国,见诸记录最早的生命表系袁贻瑾医师根据李氏1365到1849年家谱资料中年龄结构编制的,但其代表性如何,还值得研究。1929年到1931年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期望寿命 婴儿死亡率 中国人口 完全生命表 解放前 营养不良 人口普查 死因 分市 呼吸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提高平均生育年龄对我国人口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曾毅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11,共9页
近年来,不少学者就晚育与拉大生育间隔对我国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除极少数同志错误认为晚育与拉大间隔对控制人口增长影响极小外,大家都认识到了晚育加间隔的积极意义。当然,有的外国学者提出的如果从1985年起,中国妇女生育... 近年来,不少学者就晚育与拉大生育间隔对我国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除极少数同志错误认为晚育与拉大间隔对控制人口增长影响极小外,大家都认识到了晚育加间隔的积极意义。当然,有的外国学者提出的如果从1985年起,中国妇女生育第一胎的年龄为25岁,第一、二胎间隔为4年,那么二胎加间隔可使中国2000年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这样一种设想是不切实际的,它只能作为在极端理想化条件下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推算”。因为在十多亿人口的大国,要求全国妇女从1985年起“一刀切”,“齐步走”,25岁生第一胎,29岁生第二胎,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生育年龄 我国人口 高平 稳定人口 总和生育率 队列 年龄别生育率 生育水平 人口动态预测模型 人口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密度、平均工资、公共交通与城市商圈发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忠才 柳思维 《西北人口》 CSSCI 2009年第4期11-14,18,共5页
文章引入城市人口密度、城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运营数三个变量,作为影响城市商圈发展的自变量系统。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论证了他们与城市商圈发展之间呈同向关系,弹性系数分别为0.30、0.96、0.84,表明城市人口密... 文章引入城市人口密度、城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运营数三个变量,作为影响城市商圈发展的自变量系统。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论证了他们与城市商圈发展之间呈同向关系,弹性系数分别为0.30、0.96、0.84,表明城市人口密度、城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运营数三个变量各自分别每提高1%,城市商圈发展分别增长0.30%、0.96%、0.84%。提出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水平;消除贫富两级分化,建设和谐社会;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优化城市商圈消费环境、提高和完善城市商圈服务功能,促进城市商圈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密度 平均工资 公共交通 城市商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分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死亡率水平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鹰 董时富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3-365,共3页
关键词 武汉市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死亡率 分析 预期寿命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变化的度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忠蕙 王全丽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6-48,共3页
本文介绍阿瑞阿格(Eduardo E.Arriaga)在1984年提出的关于比较不同时期或人群的平均预期寿命变化速度与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的年龄分解的度量方法。为解决在比较平均预期寿命增减时曾出现过的问题,如比较平均预期寿命原水平基数高低的影响。
关键词 人口平均寿命 卫生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返迁人口及其平均滞留时间的估计——基于1987和1988年两次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皓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1年第4期23-29,共7页
根据 1 987年全国 1 %人口抽样调查和 1 988年 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的数据 ,分析了 1 987年到 1 988年之间迁移人口的返迁人口状况 。
关键词 返迁人口 平均滞留时间 迁移人口 平均滞留时间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统计分析
17
作者 程建胜 陈永昌 蔡欧翔 《西北人口》 1988年第4期45-49,共5页
我国目前主要从医学角度探索各种疾病,对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大小,本文则通过对社会经济因素采取统计分析,寻找影响近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一、资料来源与变量选择本文所采用的人口方面资料均取自四川省人口普查... 我国目前主要从医学角度探索各种疾病,对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大小,本文则通过对社会经济因素采取统计分析,寻找影响近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一、资料来源与变量选择本文所采用的人口方面资料均取自四川省人口普查办公室与四川省计委计算中心为各地市、州所作的人口预测表之表七和《四川省第三次人口普查机器汇总资料汇编》,经济、文化、卫生及交通资料分别取自四川省统计局1983年整理编印的《四川省各地、市、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社会经济因素 四川省 统计分析 主成分分析 人口普查 原始变量 农村卫生院 特征值 受教育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人口死亡状况与平均预期寿命浅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政 郑刚 赵良全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8-44,共7页
一、资料来源及方法:本文主要根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1988年全国2‰人口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原始数据资料。后经机器汇总计算出有关数据。累计现存人口(1980—1988年)依据人口回测模型 P(?)=P(?)e<sup>-rt</sup>推算得... 一、资料来源及方法:本文主要根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1988年全国2‰人口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原始数据资料。后经机器汇总计算出有关数据。累计现存人口(1980—1988年)依据人口回测模型 P(?)=P(?)e<sup>-rt</sup>推算得出,根据联合国方法编制出简略生命表,各年龄段死亡人口的平均存活年数 n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人口 总死亡率 平均预期寿命 死亡水平 人口死亡率 抽样调查 婴儿死亡率 人口生育 已婚妇女 人口年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的思考 被引量:8
19
作者 邱国华 朱佳生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24,共4页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其提高有一定规律。本文探讨了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两个指标的关系,讨论了教育通过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对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升作用,也讨论了人口普查按文化...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其提高有一定规律。本文探讨了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两个指标的关系,讨论了教育通过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对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升作用,也讨论了人口普查按文化程度的实际折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 入学率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RBF神经网络的人口平均寿命预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欣彤 杨燕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83-86,共4页
准确测算人口的预期平均寿命,是确定法定养老金领取年龄的依据。文章提出了基于模糊K-Pro-totypes算法的改进RBF神经网络(KP-RBF)方法,改善了传统的神经网络方法处理自变量因素存在耦合特征时预测精度低及基函数初始中心敏感等问题,... 准确测算人口的预期平均寿命,是确定法定养老金领取年龄的依据。文章提出了基于模糊K-Pro-totypes算法的改进RBF神经网络(KP-RBF)方法,改善了传统的神经网络方法处理自变量因素存在耦合特征时预测精度低及基函数初始中心敏感等问题,有效提高了神经网络处理复杂数据的能力、降低基函数初始中心的选取难度。在实证部分,将KP-RBF方法引入到人口平均寿命预测领域中。试用结果表明,KP-RBF方法无论是在预测精度还是稳健性方面都优于其他方法。基于模型稳健性结果,对中国2016—2030年人口平均寿命进行了预测,为政府决策部门准确预测人口平均寿命、提高人口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提供了方法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平均寿命预测 RBF神经网络 模糊K-Prototyp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