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口密度与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比较(1989年) |
田红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
1991 |
0 |
|
2
|
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 |
周一星
|
《人口与经济》
|
1982 |
196
|
|
3
|
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两种生产相适应指标的现实意义和局限性 |
辛仁周
|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
1990 |
0 |
|
4
|
以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为指标 三十二年经济增长速度比较 |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
1986 |
0 |
|
5
|
关于世界银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的研究 |
时中
|
《财经问题研究》
|
1988 |
0 |
|
6
|
五个人口大国的人口、耕地、粮食及人均生产总值状况 |
|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7
|
2015-2022年四川盆地臭氧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人口暴露水平评估 |
何雨璐
王薇
张小玲
梁蓝元
柳霄钰
李寒杨
刘彤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对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间接估算及评价——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
舒星宇
温勇
宗占红
周建芳
|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4
|
|
9
|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及疾病影响因素分析 |
邱红
李晶华
于丽莎
于涤
侯筑林
|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5
|
|
10
|
福建省人口平均寿命变化趋势及预测 |
周天枢
陈桂冬
陈崇帼
原寿基
|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11
|
中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的初步研究 |
蒋正华
张为民
朱力为
|
《人口与经济》
|
1984 |
9
|
|
12
|
逐步提高平均生育年龄对我国人口发展的影响 |
曾毅
|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5
|
|
13
|
人口密度、平均工资、公共交通与城市商圈发展 |
吴忠才
柳思维
|
《西北人口》
CSSCI
|
2009 |
5
|
|
14
|
武汉市分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死亡率水平分析 |
叶鹰
董时富
|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5
|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变化的度量 |
冯忠蕙
王全丽
|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16
|
返迁人口及其平均滞留时间的估计——基于1987和1988年两次调查的分析 |
周皓
|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
2001 |
2
|
|
17
|
四川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统计分析 |
程建胜
陈永昌
蔡欧翔
|
《西北人口》
|
1988 |
0 |
|
18
|
维吾尔族人口死亡状况与平均预期寿命浅析 |
杨政
郑刚
赵良全
|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
1992 |
5
|
|
19
|
关于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的思考 |
邱国华
朱佳生
|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20
|
基于KP-RBF神经网络的人口平均寿命预测 |
赵欣彤
杨燕绥
|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