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动机指示热效率的几种定义方法和计算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毕小平 马志雄 邢怀忠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10,共3页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了发动机指示热效率的几种定义方法进行了计算,说明了各种指示热效率伍在分析缸内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及发动机运行参数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发动机 指示热效率 热力学第二定律 定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论上分析指示热效率对柴油机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明 马兵 周航强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7-57,63,共2页
本文依据柴油机功率的定性表达式,从理论循环的研究角度分析指示热效率对柴油机功率的影响,从而找出提高性能指标的途径.
关键词 柴油机 指示热效率 压力升高比 预胀比 柴油机功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燃天然气掺氢发动机的热效率与排放特性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凡华 王宇 +3 位作者 刘海全 李勇 汪俊君 赵淑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9,共7页
为了分析在天然气中掺入不同体积比的氢气对发动机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影响,在一台6缸火花点火天然气发动机上开展了体积掺氢比在不同工况下对热效率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掺氢可以拓宽发动机的稀燃极限,提高燃烧速度,使得最... 为了分析在天然气中掺入不同体积比的氢气对发动机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影响,在一台6缸火花点火天然气发动机上开展了体积掺氢比在不同工况下对热效率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掺氢可以拓宽发动机的稀燃极限,提高燃烧速度,使得最佳转矩点火提前角(MBT)相对推迟;在点火提前角不变的情况下掺氢对热效率没有明显优势,而且会使NOx排放升高。而在MBT时,掺氢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发动机的指示热效率,降低未燃CH4和CO的排放,改善NOx与未燃碳氢(主要为CH4)的trade-off关系。掺氢的优势还体现在可以让发动机高效的工作在更稀的情况下,从而有利于降低NOx的排放和传热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掺氢发动机 稀燃 稀燃极限 指示热效率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G发动机缸内气流条件与双点点火对火焰传播特性及热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淼 林学东 +1 位作者 李德刚 刘迎澍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7,72,共7页
提高CNG-DI发动机的指示热效率是适应低碳化要求的重要途径。采用CFD软件AVL FIRE,对2.0 L柴油机改装的CNG-DI发动机燃烧过程和缸内流场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用CNG-DI光学发动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基于仿真模型分析了... 提高CNG-DI发动机的指示热效率是适应低碳化要求的重要途径。采用CFD软件AVL FIRE,对2.0 L柴油机改装的CNG-DI发动机燃烧过程和缸内流场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用CNG-DI光学发动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基于仿真模型分析了CNG燃料缸内直喷时不同燃烧室结构的湍流强度对火焰传播过程的影响,以及双点点火模式对平顶燃烧室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室形状对湍流特性和浓度场分布特性有较大影响。湍流强度的增加加速了火焰的传播过程,但湍流强度过大会导致火焰表面断裂,局部燃烧不充分,使得燃烧效率下降,从而导致指示热效率下降。双点点火不仅能增大火焰前锋面积,而且能在两火焰团之间形成相互驱动效应,燃烧更加充分,从而提高指示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传播 指示热效率 双点点火 驱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丁醇预混合气对轻型柴油机热效率和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田维 何文潇 +2 位作者 马帅 吴学舜 韩志强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67,73,共6页
对1台轻型柴油机进气道进行改装,从而在进气道中形成均质丁醇预混合气。研究了在不同工况下正丁醇预混比对发动机指示热效率和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丁醇预混比例的增加,发动机指示热效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转速为3 350r/min,平均... 对1台轻型柴油机进气道进行改装,从而在进气道中形成均质丁醇预混合气。研究了在不同工况下正丁醇预混比对发动机指示热效率和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丁醇预混比例的增加,发动机指示热效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转速为3 350r/min,平均指示压力为1MPa时指示热效率的提升率达到最大为4.3%;压力升高率过大,限制了在大负荷条件下使用更高的丁醇预混比例;随着丁醇预混比例的增加,发动机soot和NO_x排放明显改善,而CO和HC排放均随着丁醇预混比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丁醇 混合燃料 指示热效率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
6
作者 王忠诚 朱杰 +2 位作者 邵家卫 张轩语 郭浩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9-1417,共9页
为了研究船舶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使用发动机缸内Converge仿真分析软件对缸内直喷柴油引燃氨燃料发动机进行燃烧喷射混合和着火过程模拟,建立氨/柴油发动机燃烧室模型。分别在50%负荷和100%负荷条件下,通过分别增加缸内压缩比和进气... 为了研究船舶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使用发动机缸内Converge仿真分析软件对缸内直喷柴油引燃氨燃料发动机进行燃烧喷射混合和着火过程模拟,建立氨/柴油发动机燃烧室模型。分别在50%负荷和100%负荷条件下,通过分别增加缸内压缩比和进气道压力,系统分析了氨替代率对氨/柴油双燃料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负荷和100%负荷条件下,随着氨替代率的增加,缸内压力与燃烧放热率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氨替代率为70%时达到缸内压力和燃烧放热率的最高值,接近纯柴油燃烧的44.9%,且100%负荷下燃烧效率与指示热效率均高于50%负荷;随着缸内压缩比的增大,不论100%负荷还是50%负荷下,氨替代率为90%时达到缸内压力和燃烧放热率的最高值,充分说明增大压缩比有利于提高燃烧放热率和指示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燃烧特性 氨燃料 指示热效率 氨替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嘴与活塞顶形状对氢内燃机性能影响的模拟
7
作者 付振 吴坚 +1 位作者 吴广权 高文志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1-261,共11页
建立了直喷氢内燃机的三维数值模型,针对喷孔个数、安装位置及活塞顶部形状对混合气形成与燃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平顶活塞时,偏置喷孔的性能优于中置喷孔,最高指示热效率为47.28%.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活塞顶部形状... 建立了直喷氢内燃机的三维数值模型,针对喷孔个数、安装位置及活塞顶部形状对混合气形成与燃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平顶活塞时,偏置喷孔的性能优于中置喷孔,最高指示热效率为47.28%.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活塞顶部形状对燃烧性能的影响,发现活塞顶部形状对混合气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斜顶活塞与1孔喷嘴组合方案形成的混合气浓度分布会使得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增加,但会减小传热损失,增加做功能力,使指示热效率高于平顶活塞方案.为了进一步验证斜顶活塞的优势,进行了不同当量比下的性能对比,发现斜顶活塞与平顶活塞相比,在当量比为0.3、0.5和0.7时最高指示热效率分别提升了0.29%、0.67%和0.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内燃机 喷孔个数和位置 活塞顶部形状 混合气形成 指示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能量转换效率研究
8
作者 荆崇波 刘文翠 +1 位作者 吴维 苑士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13-1117,共5页
以提高系统总效率为目标,研究了单活塞式自由活塞柴油液压动力装置的节能途径.分析了系统的能量传递过程,理论计算了能量输入、损失和输出之间的关系,结合试验结果研究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节能途径.结果表明:系统最高效率理论值可达38%,... 以提高系统总效率为目标,研究了单活塞式自由活塞柴油液压动力装置的节能途径.分析了系统的能量传递过程,理论计算了能量输入、损失和输出之间的关系,结合试验结果研究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节能途径.结果表明:系统最高效率理论值可达38%,样机实测值为27.5%.理论和试验结果都表明系统总效率明显优于内燃机与液压泵的传统组合.系统内燃机部分的指示热效率达到传统内燃机的较优水平.系统液压泵部分泵腔效率的提高通过提高吸排油阀动态响应实现,高压腔和压缩腔循环效率提高通过减小两腔节流损失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活塞发动机 液压系统 指示热效率 能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喷耦合EGR对重型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雨凤 鹿盈盈 +1 位作者 张道陈 裴毅强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402,共9页
数值研究了预喷和预喷耦合废气再循环(EGR)对重型柴油机大负荷工况下燃烧和排放的影响.通过优化预喷参数和耦合的EGR率,提高了指示热效率,并降低了NO_(x)排放.结果表明:在柴油机大负荷工况下,与单次喷射相比,仅使用预喷方案可使指示热... 数值研究了预喷和预喷耦合废气再循环(EGR)对重型柴油机大负荷工况下燃烧和排放的影响.通过优化预喷参数和耦合的EGR率,提高了指示热效率,并降低了NO_(x)排放.结果表明:在柴油机大负荷工况下,与单次喷射相比,仅使用预喷方案可使指示热效率提升,碳烟排放下降,但会导致NO_(x)排放恶化.将预喷方案和EGR策略耦合,采用预喷比例为20%配合EGR率为10%~20%,可以保证良好的燃烧相位,在提高指示热效率的同时,降低缸内局部高温和NO_(x)排放.最终选取预喷(预喷比例为20%+预-主喷间隔为8°CA)并耦合EGR策略(EGR率为20%)作为最优方案.该方案使NO_(x)排放较原机下降57.4%,指示热效率提高2.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机 预喷方案 废气再循环 指示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花塞辅助甲醇发动机点火控制策略研究
10
作者 席晴 王忠诚 +1 位作者 赵子豪 王卢浩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7,共6页
甲醇缸内直喷点燃技术在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方面有着显著优势,但存在中低负荷工况下燃烧不稳定及容易失火等问题,为此以MAN公司L23/30H型柴油机作为目标机型构建三维仿真模型,通过Converge软件建立原柴油机的缸内燃烧仿真模型,并... 甲醇缸内直喷点燃技术在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方面有着显著优势,但存在中低负荷工况下燃烧不稳定及容易失火等问题,为此以MAN公司L23/30H型柴油机作为目标机型构建三维仿真模型,通过Converge软件建立原柴油机的缸内燃烧仿真模型,并结合甲醇的理化性质和甲醇燃烧反应机理建立甲醇缸内直喷发动机燃烧仿真模型,分析火花塞位置、火花塞数量以及甲醇喷射时刻和点火时刻对缸内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火花塞安装在位置1(距燃烧室壁面40 mm)时,缸内压力峰值和燃烧放热率峰值较大;根据对燃烧效率、指示热效率和燃烧相位的分析,喷射时刻对应的上止点前曲轴转角(crank angle before top dead center,CA BTDC)为30°、点火时刻对应的CA BTDC为15°的喷射策略最有利于甲醇的缸内燃烧;使用多点点火策略会促进其余(未通过火花塞引燃)雾束的着火,但同时需要喷射时刻与点火时刻的优化匹配,不然会导致燃烧速率加快,燃烧相位提前,使热能转化成指示功的有效程度降低,指示热效率下降,不利于发动机高效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零碳燃料 甲醇燃料 缸内直喷 多点点火 指示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醚/甲醇均质压燃性能和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郑尊清 尧命发 +1 位作者 陈征 张波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6,共5页
在单缸发动机上进行了二甲醚/甲醇均质压燃(HCCI)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二甲醚/甲醇双燃料方式,HCCI的工况范围大幅拓宽,低转速平均指示压力接近0.8MPa。低负荷工况指示热效率随甲醇浓度的降低而升高;对于较高负荷,存在一个指示热... 在单缸发动机上进行了二甲醚/甲醇均质压燃(HCCI)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二甲醚/甲醇双燃料方式,HCCI的工况范围大幅拓宽,低转速平均指示压力接近0.8MPa。低负荷工况指示热效率随甲醇浓度的降低而升高;对于较高负荷,存在一个指示热效率较高的甲醇浓度区间。正常燃烧范围内,NOx排放一般低于20×10 6,即使在接近爆燃的工况,试验中测得的NOx排放也低于100×10 6;HC和CO排放明显高于柴油机。随甲醇浓度降低,HC和CO排放降低,NOx排放略有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DME) 甲醇 均质压燃(HCCI) 指示热效率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门早关对柴油机进气和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炯 常英杰 +3 位作者 谢宗法 刘鑫 李小蕊 王兆宇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22,共8页
在一台SD2100TA柴油机上安装了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采用进气门早关(EIVC)的方式对进气量和有效压缩比进行调节,并对进气性能和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节气门进气量调节方式相比,EIVC能有效降低泵气损失,且能够降低缸... 在一台SD2100TA柴油机上安装了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采用进气门早关(EIVC)的方式对进气量和有效压缩比进行调节,并对进气性能和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节气门进气量调节方式相比,EIVC能有效降低泵气损失,且能够降低缸内工质温度,有利于实现低温燃烧。随进气门关闭时刻(IVCT)的提前,有效压缩比降低,压缩终点压力和温度下降,滞燃期增长,着火推迟,预混燃烧比例上升,扩散燃烧比例下降,由于工质总热容降低,燃烧后的缸内工质温度增加,导致排气温度显著提高。在保持指示热效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EIVC可以有效地降低缸内峰值压力,拓宽柴油机负荷范围。在1 650r/min、平均指示压力(IMEP)为0.64MPa工况点,当IVCT从下止点后30°提前到下止点后-50°时,峰值压力降低了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 进气门早关 有效压缩比 指示热效率 米勒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气再循环与燃料辛烷值对均质压燃发动机性能和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尧命发 张波 +1 位作者 郑尊清 陈征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21,共7页
在一台单缸直喷式柴油机上研究了废气再循环(EGR)对不同辛烷值燃料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气较稀,EGR对指示热效率影响较小,其影响和燃料辛烷值有关;混合气变浓,EGR对指示热效率的影响增大。不同辛烷... 在一台单缸直喷式柴油机上研究了废气再循环(EGR)对不同辛烷值燃料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气较稀,EGR对指示热效率影响较小,其影响和燃料辛烷值有关;混合气变浓,EGR对指示热效率的影响增大。不同辛烷值燃料最高指示热效率出现在高EGR率、混合气较浓的区域,并且靠近爆震燃烧边界,辛烷值为60的燃料最高指示热效率最高,并且覆盖的工况区域最宽。高EGR率区域,EGR对HC排放的影响十分明显,EGR率升高,HC排放急剧增大,而且随着燃料辛烷值增大,这种趋势越明显;CO排放与缸内燃烧温度有较大的相关性,EGR率升高,CO排放升高。NOx排放出现急剧升高的“拐点”是判断HCCI爆震燃烧的一个重要判据,EGR率增大,“拐点”出现的混合气浓度增大,在正常工作范围内,NOx排放极低,EGR对NOx排放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气再循环 辛烷值 均质压燃 指示热效率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比对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HCCI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刚 张春化 赵志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0-154,159,共6页
以1台水冷、自然吸气双缸柴油机的2#缸改造成的HCCI发动机为试验对象,研究混合比对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HCCI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利用发动机台架,采用不同混合比燃料依次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HCCI发动机在转速为1 00... 以1台水冷、自然吸气双缸柴油机的2#缸改造成的HCCI发动机为试验对象,研究混合比对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HCCI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利用发动机台架,采用不同混合比燃料依次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HCCI发动机在转速为1 000r/min、过量空气系数为2.5、进气温度为140℃下的缸内压力、压力升高率、燃烧放热率、缸内温度、循环变动系数等参数.结果表明:混合比对HCCI发动机燃烧特性影响很大;随混合比升高,峰值缸内压力、峰值压力升高率和最大燃烧放热率先升高后降低且峰值出现时刻滞后;缸内温度下降,峰值压力循环变动系数先降低后升高,指示热效率升高但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 HCCI 燃烧特性 循环变动 指示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轴涡流对汽油机低速低负荷燃烧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瑞林 马康 +2 位作者 温永继 靳尚杰 魏淑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2,共6页
研制了一套四气门汽油机可变斜轴涡流系统,在发动机试验台上利用CB-466燃烧分析仪研究了斜轴涡流特性对低速低负荷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转速、低负荷时,指示热效率随着斜轴涡流比和斜轴涡流倾角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斜轴涡... 研制了一套四气门汽油机可变斜轴涡流系统,在发动机试验台上利用CB-466燃烧分析仪研究了斜轴涡流特性对低速低负荷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转速、低负荷时,指示热效率随着斜轴涡流比和斜轴涡流倾角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斜轴涡流比为0.76、斜轴涡流倾角为55.7°时,指示热效率最大。中等转速、低负荷时,指示热效率随着斜轴涡流比和斜轴涡流倾角的增加逐渐增加,当斜轴涡流比和斜轴涡流倾角最大时指示热效率最大。低转速和负荷时,平均指示压力随着斜轴涡流比和斜轴涡流倾角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斜轴涡流比为0.76、斜轴涡流倾角为55.7°时,平均指示压力最大。不同转速时,最高燃烧压力随斜轴涡流比和斜轴涡流倾角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但相同转速下,不同负荷时的最高燃烧压力随斜轴涡流比和斜轴涡流倾角的变化规律大致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斜轴涡流系统 指示热效率 燃烧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壁面射流”燃烧系统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鹏江 高希彦 于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7-63,共7页
为了改善直喷柴油机的排放与经济性能,该文开发了一种直喷柴油机"双壁面射流"燃烧系统。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燃烧室结构参数、喷油器结构参数、转速、负荷及喷油时刻等运行条件对"双壁面射流"燃烧系统燃烧过程的... 为了改善直喷柴油机的排放与经济性能,该文开发了一种直喷柴油机"双壁面射流"燃烧系统。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燃烧室结构参数、喷油器结构参数、转速、负荷及喷油时刻等运行条件对"双壁面射流"燃烧系统燃烧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转速的增加,着火始点向后推迟,缸压峰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瞬时放热率峰值、缸内燃烧平均温度和累计放热量都降低;随负荷的增加,着火点提前,缸压峰值对应的曲轴转角向后推迟,缸压峰值、缸内燃烧平均温度和累计放热量都增加,总指示热效率随负荷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燃烧室结构参数和喷油器参数的"双壁面射流"燃烧系统燃烧持续期,在2100r/min的负荷特性中,小负荷主要受压缩比的影响,大负荷主要受预混合燃烧量的影响;总指示热效率主要受压缩比和壁面油膜生成量的影响;而NOx与碳烟排放受预混合燃烧量和贯穿度的影响。将"双壁面射流"燃烧系统静态供油提前角提前到18°CA BTDC,能实现扭矩点与功率点同为0.21BSU的低碳烟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烧 排放控制 双壁面射流 NOx 指示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燃烧分缸工作型发动机理论热力循环分析
17
作者 吴晗 张泽宇 +1 位作者 孙柏刚 李向荣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3,共10页
连续燃烧分缸工作型发动机因其热效率及功率密度高,振动及噪声小,未来将在小型无人机及鱼雷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型发动机将压缩、燃烧和膨胀过程分缸进行,同时使用进气掺水、不等缸径、回热器和连续外燃技术,被认为具有极高的热功... 连续燃烧分缸工作型发动机因其热效率及功率密度高,振动及噪声小,未来将在小型无人机及鱼雷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型发动机将压缩、燃烧和膨胀过程分缸进行,同时使用进气掺水、不等缸径、回热器和连续外燃技术,被认为具有极高的热功转换潜力,但目前缺乏对其热力循环的研究,导致在发动机设计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将发动机各工作阶段等效为定温压缩、定容加热、定熵膨胀、排气放热与回热共5个工作过程,构建出新型理论热力循环并推导出指示热效率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指示热效率主要由工质热物性、压缩比、膨胀比和回热率决定,增大压缩比或降低膨胀比均可提升指示热效率;应用定温压缩后可扩大回热温差,提升指示热效率,同时还可保持较低的缸内温度和压力;该型发动机热效率及可靠性较传统汽油机、柴油机具有显著优势,发动机指示热效率可达6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燃烧分缸工作型发动机 理论热力循环 指示热效率 定温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预燃室射流扰动燃烧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聂靖宇 刘一泽 +2 位作者 王家勇 邬斌扬 苏万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9-297,共9页
为了实现重型柴油机大负荷工况下的高效清洁燃烧,设计了一种应用于重载柴油机的预燃室射流扰动燃烧系统,旨在利用预燃室产生的射流动量促进柴油机大负荷工况下的油、气混合过程,提高扩散燃烧的速度,增大燃烧等容度,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指... 为了实现重型柴油机大负荷工况下的高效清洁燃烧,设计了一种应用于重载柴油机的预燃室射流扰动燃烧系统,旨在利用预燃室产生的射流动量促进柴油机大负荷工况下的油、气混合过程,提高扩散燃烧的速度,增大燃烧等容度,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指示热效率.建立预燃室仿真模型,研究预燃室射流的作用位置、持续时间、动量大小及作用相位对油、气混合与燃烧过程的影响,以缩短发动机燃烧持续期、提高指示热效率为目标,对预燃室的结构进行优化.基于仿真结果,搭建了预燃室射流扰动燃烧系统的试验平台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没有明显提高排放的前提下,采用预燃室射流扰动燃烧系统可以有效缩短大负荷工况下的燃烧持续期,提高指示热效率.在转速为1200r/min、平均指示有效压力(IMEP)为2.54 MPa、进气压力为0.36 MPa、预燃室喷油量为6 mg且主燃室喷油量为194 mg时,原机指示热效率可从48.18%提升至4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机 预燃室 油、气混合 指示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自由活塞柴油机的做功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栓录 赵长禄 +1 位作者 钟科 赵振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4-399,共6页
在研制的二冲程单活塞式液压自由活塞柴油机(HFPDE)原理样机试验平台上,通过对发动机压缩膨胀过程中活塞的受力情况的分析,得出了影响HFPDE指示功大小的主要因素为燃油预喷油量、燃油开始喷射时活塞的位置以及排气门开启时刻。为分析这... 在研制的二冲程单活塞式液压自由活塞柴油机(HFPDE)原理样机试验平台上,通过对发动机压缩膨胀过程中活塞的受力情况的分析,得出了影响HFPDE指示功大小的主要因素为燃油预喷油量、燃油开始喷射时活塞的位置以及排气门开启时刻。为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HFPDE做功的影响规律,研究了不同喷油时刻及预喷油量对循环指示功的影响,发现燃油开始喷射时刻对HFPDE的指示功影响主要来源于压缩过程中活塞速度的波动。在工作压力为25 MPa工况下,预喷油量对循环指示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上止点的变化。展开不同排气门开启位置对HFPDE做功的影响规律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排气门开启时刻越早,对应的平均指示压力越低,最终降低了发动机的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受力分析 自由活塞柴油机 指示 指示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热EGR对基于优化动力技术的汽油HCCI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旭洲 李忠照 +2 位作者 沈义涛 吕兴才 黄震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考察了外部热EGR对基于优化动力技术的汽油HCCI发动机燃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外部热EGR可以推迟HCCI燃烧的着火时刻,减缓放热速率,但对于高辛烷值燃料的HCCI燃烧,它对更高EGR率的兼容能力不强,需要提高进气温度来提高燃烧的稳定性;随... 考察了外部热EGR对基于优化动力技术的汽油HCCI发动机燃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外部热EGR可以推迟HCCI燃烧的着火时刻,减缓放热速率,但对于高辛烷值燃料的HCCI燃烧,它对更高EGR率的兼容能力不强,需要提高进气温度来提高燃烧的稳定性;随着EGR率的增加,燃烧持续期延长,缸内温度和压力峰值均减小,指示热效率也随着减小;NOx排放随着EGR率的增加在经过一个"拐点"后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CO和HC的排放随着EGR率的增加显著增加,燃烧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气再循环 均质压燃 优化动力技术 指示热效率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