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均衡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辉 王征兵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农村的均衡发展是指其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及环境子系统之间和谐共生的发展状态,是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据此,构建了包含4个层次21个指标的农村均衡发展指数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综合评价模型。并且... 农村的均衡发展是指其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及环境子系统之间和谐共生的发展状态,是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据此,构建了包含4个层次21个指标的农村均衡发展指数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综合评价模型。并且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均衡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均衡发展 主成分分析 熵权法 指数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模糊综合的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2
作者 王惠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6期196-202,共7页
以陕西省为例,对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了陕西省农村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陕西省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陕西省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测度和... 以陕西省为例,对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了陕西省农村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陕西省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陕西省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水平、融合绩效及融合行为评分逐年升高,但是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农村经济繁荣2项评分总体表现较差。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了当地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的发展,进一步说明当地农村产业融合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有效。但是应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及缩小城乡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AHP-模糊综合评价 指数评价体系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指数在防沙治沙成效评价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闫德仁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1期75-77,83,共4页
采用数量化方法评价防沙治沙成效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参考生态环境指数(EI)方法,紧密结合防沙治沙生态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指标,构建了防沙治沙生态环境指数(EIC)评价的指数体系。结果表明,选择沙化土地面积逆转指数、林草资源面积指数、... 采用数量化方法评价防沙治沙成效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参考生态环境指数(EI)方法,紧密结合防沙治沙生态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指标,构建了防沙治沙生态环境指数(EIC)评价的指数体系。结果表明,选择沙化土地面积逆转指数、林草资源面积指数、林草固沙植被盖度指数和生物丰富度指数,能够客观评价防沙治沙生态工程建设后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并发现沙化土地面积逆转和林草资源面积增加对改善沙区生态环境状况具有关键性作用。利用EIC方法评价防沙治沙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指数 防沙治沙 生态环境状况 评价指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世旺 黄翔 +2 位作者 孙鹏皓 吴文俊 方良军 《农村电气化》 2023年第3期20-26,共7页
乡村振兴的伟大成就奠定了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任务,而通过大数据等技术量化体现政策成效,支撑实时科学决策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具体要求。基于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及共同富... 乡村振兴的伟大成就奠定了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任务,而通过大数据等技术量化体现政策成效,支撑实时科学决策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具体要求。基于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的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数据全量性、实时性、客观性的特点,研究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水平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量化指数的各项指标,形成覆盖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保障用电的评价体系,可实时计算地区、街道、乡镇的共同富裕实施情况,为政府部门共同富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层次分析法 电力指数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低营养小鼠生理与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谭浩 王浩 +5 位作者 靳瑾 卞兰芳 沈秀 龙伟 樊赛军 周则卫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5期598-602,共5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丹红注射液对低营养模型小鼠生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检验该体系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生长期ICR小鼠32只,制备玉米低营养小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以及丹... 目的观察小剂量丹红注射液对低营养模型小鼠生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检验该体系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生长期ICR小鼠32只,制备玉米低营养小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以及丹红注射液小、中、大3个剂量(0.2,0.4及0.6 m L)组,每组8只;连续腹腔给药7 d,于第8天取血样后处死,完整剖取9种脏器组织,检测相关生理、生化指标。采用损益指数-总积分(BDI-GS)体系评价丹红注射液安全性。结果丹红注射液对主要脏器或组织损伤较轻,BDI值均>0.85,GS值均>9.0;不同剂量丹红注射液对脾脏及胰腺的BDI值均>1.0,表现出良好的补益及健康效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同时,表现出良好的降血糖效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在小剂量下用药风险低,安全性良好。同时,低营养模型结合BDI-GS体系可以作为临床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的一种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低营养模型 损益指数-总积分评价体系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