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青玲从湿邪论治宫颈持续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经验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秀 狄广慈 +3 位作者 戴任金铭 杨迎迎 徐雯雯 任青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9,共3页
我国宫颈癌每年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仍在上升,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且临床目前没有治疗人乳头瘤病毒的特效药。近年来,中药制剂对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相关癌前病变的治疗成为研究热点。任青玲教... 我国宫颈癌每年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仍在上升,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且临床目前没有治疗人乳头瘤病毒的特效药。近年来,中药制剂对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相关癌前病变的治疗成为研究热点。任青玲教授以湿邪为切入点,阐述持续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多因脾虚失运,湿邪内停,久而酿毒所致,治法以健脾除湿为基础,兼以祛湿解毒,辅以雷火灸外治,因势利导,使邪祛则正安。现将任师临证经验总结如下,并附医案一则,为治疗持续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提供中医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邪 持续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名医经验 加味二妙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筛查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成都市45万人群 被引量:6
2
作者 舒婷 兰志鹏 +2 位作者 巫霞 罗映娟 杨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19,共7页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明确,通过规范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是WHO推荐的首选宫颈癌筛查方法,了解成都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对优化成都市宫颈癌筛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明确,通过规范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是WHO推荐的首选宫颈癌筛查方法,了解成都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对优化成都市宫颈癌筛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成都市35~64岁参加宫颈癌筛查人群的hrHPV感染现状和宫颈病变患者的hrHPV亚型感染分布情况,探讨hrHPV阳性检出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从“成都市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数据库”收集2023年参加成都市免费宫颈癌筛查的459433例个案数据,分析不同hrHPV基因型感染总体分布情况以及宫颈病变患者的hrHPV亚型感染分布情况,比较不同特征人群hrHPV感染情况,并构建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rHPV检出阳性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459433例中,hrHPV阳性检出率为11.65%(53509/459433),hrHPV感染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1501.082,P<0.001)。82.39%(131/159)的宫颈癌患者感染HPV 16或18亚型,以单纯感染HPV 16亚型为主(52.20%,83/159)。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绝经状态、避孕方式、妊娠次数、分娩次数为hrHPV阳性检出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成都市女性hrHPV阳性检出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筛查过程中,要重视健康教育与随访工作,特别是对HPV 16或18亚型阳性者的后续随访工作。开展宫颈癌筛查宣传工作时应特别关注年长者、文化程度较低者、未婚或离异/丧偶者、已绝经者、未避孕或采用避孕套外的其他避孕方式者、妊娠或分娩2次以上者等重点人群,加强宫颈癌防治核心知识、生殖健康知识等的宣传,提高妇女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乳头病毒感染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 筛查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a9组感染女性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阴道微生物菌群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苏明芮 刘军 +5 位作者 王淑珍 詹宇新 王秋曦 李金凤 朱磊 张健欣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5,共10页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宫颈病变女性阴道微生物菌群特征,探讨通过改变阴道菌群,阻止宫颈癌变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阴道镜门诊就诊的单一亚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宫颈病变女性阴道微生物菌群特征,探讨通过改变阴道菌群,阻止宫颈癌变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阴道镜门诊就诊的单一亚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α9组感染的患者,按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或正常者(LSIL-组)207例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及宫颈浸润癌者(HSIL+组)117例。应用16S r RNA V4区基因测序技术鉴定并比较两组受试者阴道微生物群特征。应用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曲线拟合、线性判别分析效应(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LEf Se)分析HPVα9组感染不同程度宫颈病变女性阴道微生物菌群特征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 HSIL+组与LSIL-组女性感染HPV亚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微生物群的物种数目、香农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女性,阴道菌群动态改变,其变化趋势与宫颈病变的结局有关。LEf Se分析发现HSIL+组葡萄球菌属显著高于LSIL-组,LSIL-组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高于HSIL+组(Z=2.59,P<0.05),普雷沃氏菌、假单胞菌与乳杆菌联合降低HSIL的发生。分层分析发现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产次<3次、无恶性肿瘤家族史、教育程度≥本科、体质量指数<24 kg/m2时,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不同,发生高级别病变的风险不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程度宫颈病变阴道微生物群的构成不同,多个菌属间可能存在内在平衡。高度宫颈病变时葡萄球菌属丰度高,普雷沃氏菌属丰度增加与正常宫颈及低级别病变密切相关,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物群 宫颈病变 人乳头病毒感染 16S rRNA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彭萍 朱兰 +1 位作者 郎景和 沈铿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特点、诊治以及HPV持续感染患者的妊娠时机。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45例妊娠合并生殖道HPV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58%)表现为下生殖道疣,18例(38%)为亚临床感染,1例(4%)为潜... 目的:探讨妊娠期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特点、诊治以及HPV持续感染患者的妊娠时机。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45例妊娠合并生殖道HPV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58%)表现为下生殖道疣,18例(38%)为亚临床感染,1例(4%)为潜伏感染。10例(22%)患者合并其他感染。16例(36%)患者接受药物、激光、冷冻或手术治疗。39例患者足月分娩,未发现呼吸道乳头瘤病新生儿。产后复查3例患者仍有下生殖道疣。13例患者复查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4例患者异常。5例患者复查HC2,2例阳性。结论:妊娠期下生殖道HPV感染发生新生儿呼吸道乳头瘤病率很低,但下生殖道HPV感染孕妇易合并其他下生殖道感染。持续HPV感染患者可在病毒负荷低时计划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感染 妊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_(53)突变、表达及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惠芳 常艳丽 +2 位作者 李娜 杨苏敏 贾宗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4-217,共4页
利用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反应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分析等方法 ,对 49例同一标本宫颈癌组织中 p5 3蛋白、P53 外显子 7~ 8变异、HPV6、 11、 16、 18 DNA进行检测 ,以探讨它们在宫颈癌形成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 .结果... 利用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反应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分析等方法 ,对 49例同一标本宫颈癌组织中 p5 3蛋白、P53 外显子 7~ 8变异、HPV6、 11、 16、 18 DNA进行检测 ,以探讨它们在宫颈癌形成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 .结果表明 :a P53 基因外显子 7~ 8突变率 14 2 9%、p5 3蛋白阳性率 48 98%、HPV DNA阳性率 87 76 % .b P53 基因突变不一定伴有 p5 3蛋白阳性 ,但P53 基因突变而 p5 3蛋白阴性的标本必是HPV DNA阳性 ;91 6 7%的 p5 3蛋白阳性标本具有HPV DNA阳性 .c HPV16 DNA阳性率显著高于HPV6、 11、 18 DNA阳性率 .证明 :宫颈癌的发生主要与HPV16感染有关 ,其次是P53 基因突变所致 ;p5 3蛋白阳性由HPV感染和 /或P53 基因突变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 基因突变 P53 人乳头病毒感染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脱落细胞CA-IX的表达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英俏 何鑫 +4 位作者 刘军 王淑珍 胥莎莎 王跃 刁小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6-231,共6页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IX(carbonic anhydrase-IX,CA-IX)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的关系,分析CA-IX预测宫颈病变自然转归方向的价值。方法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CA...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IX(carbonic anhydrase-IX,CA-IX)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的关系,分析CA-IX预测宫颈病变自然转归方向的价值。方法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CA-IX在不同宫颈病变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采用HC-Ⅱ测定HR-HPV DNA,定期随访,比较CA-IX表达与HR-HPV感染状态的相关性。结果 CA-IX的表达与HPV的感染存在相关性(χ2=81.8,P=0.000)。低级别〔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和高级别(CIN-Ⅱ、CIN-Ⅲ及宫颈癌)宫颈病变,CA-IX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P=0.032)。不同HPV感染状态下(持续性感染、一过性感染、无HPV感染),CA-IX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0.6%、38.4%、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9,P=0.001)。结论 CA-IX的表达与HPV感染相关,在持续性HPV感染中,CA-IX的表达阳性率较一过性HPV感染、无HPV感染明显升高,提示CA-IX有可能是参与持续HPV感染致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分子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碳酸酐酶IX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 持续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局部免疫功能 被引量:24
7
作者 陈瑞萍 徐建平 黎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82-2284,共3页
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资料表明,全球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50万人,约20万人死于宫颈癌。我国宫颈癌发病人数占全球总数的1/3.中晚期病例超过70%,且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感染 宫颈癌 局部免疫功能 世界卫生组织 新发病例 发病人数 年轻化趋势 恶性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 被引量:17
8
作者 林小娟 赵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7-170,共4页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是一个由癌前病变逐步演变为癌的连续病理过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 lneoplasia,CIN)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CINI为轻度不典型增生,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人乳头病毒感染 妇科恶性肿 癌前病变 不典型增生 病理过程 CINI 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冯文曦 梅玲 +1 位作者 王宁 郑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366-1366,1369,共2页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感染 荧光定量 PCR技术检测 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 患者 HPV-6 早期发现 PCR) 检测分析 发病率 危害性 潜伏性 亚临床 临床期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晓莉 应建明 +3 位作者 郑闪 程书钧 高燕宁 孙耘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67-568,共2页
关键词 肺鳞状细胞癌 腺癌 人乳头 病毒感染 P53蛋白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生育相关问题 被引量:8
11
作者 廖光东 姚强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4-85,共2页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妇女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病毒,据估计全球范围内女性HPV感染率为11.7%,HPV感染高峰人群是有性生活、年龄〈25岁的年轻女性。约80%HPV感染可以在1~2年内自然清除,但是30岁以后其自然清除率显著下降,常为持...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妇女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病毒,据估计全球范围内女性HPV感染率为11.7%,HPV感染高峰人群是有性生活、年龄〈25岁的年轻女性。约80%HPV感染可以在1~2年内自然清除,但是30岁以后其自然清除率显著下降,常为持续感染。由于HPV感染的中位持续时间估计为12个月,孕前HPV感染可能在孕期甚至产后持续存在,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孕妇及其家人产生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感染 HPV感染 生育 疾病病毒 持续感染 持续时间 焦虑情绪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迹分析模型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态变化趋势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冰雪 桑国耀 +3 位作者 妥小青 田恬 阿比旦.艾尼瓦尔 戴江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探索应用轨迹分析模型拟合HIV阴性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肛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态变化趋势的可行性。方法: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于乌鲁木齐市采用滚雪球法招募HIV阴性MSM者,以调查对象入组时间为基准,每6个月随访一次,... 目的:探索应用轨迹分析模型拟合HIV阴性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肛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态变化趋势的可行性。方法: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于乌鲁木齐市采用滚雪球法招募HIV阴性MSM者,以调查对象入组时间为基准,每6个月随访一次,采集肛管内脱落细胞并进行HPV DNA分型鉴定。纳入完成基线、6个月、12个月随访的研究对象,以感染不同型别HPV的累加数量为因变量,随访次数为自变量构建轨迹分析模型,分别探索将受试者分为一个、二个、三个及四个亚组时的HPV感染状态变化轨迹,并运用贝叶斯信息标准值(BIC)、贝叶斯因子对数值和平均验后分组概率(Ave PP)评价模型拟合效果。结果:共招募400名HIV阴性MSM者,其中187名MSM者纳入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将HPV感染状态变化趋势按两组轨迹模型拟合效果最优。该模型中,第一亚组占54.5%(102/187),HPV感染状态变化曲线呈下降趋势;第二亚组占45.5%(85/187),HPV感染状态变化曲线呈上升趋势。结论:应用轨迹分析模型能有效区分HIV阴性MSM人群HPV感染状态的变化趋势,有助于探寻HPV感染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行为 乳头病毒感染 同性恋 男性 模型 统计学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免疫学特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连凤 王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59-662,共4页
关键词 乳头病毒感染 免疫学特性 病毒学特征 复制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妊娠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锋 李笑天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97-899,共3页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病毒,可引起宫颈、阴道、外阴、肛门、阴茎、口咽等部位癌和癌前病变。HPV有200多种型别,其中约40种可引起女性下生殖道病变。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低危型HP...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病毒,可引起宫颈、阴道、外阴、肛门、阴茎、口咽等部位癌和癌前病变。HPV有200多种型别,其中约40种可引起女性下生殖道病变。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低危型HPV主要引起生殖道湿疣。妊娠期HPV感染很常见,影响母儿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感染 妊娠期 高危型HPV 癌前病变 下生殖道 DNA病毒 HPV感染 子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特异性血管抑制因子-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俊俊 王焱 +1 位作者 杜趁香 晋熙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9-574,共6页
目的观察脑特异性血管抑制因子-1(brain-specific angiogenesis inhibitor-1,BAI-1)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存在的意义及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分别通过SP法和PCR... 目的观察脑特异性血管抑制因子-1(brain-specific angiogenesis inhibitor-1,BAI-1)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存在的意义及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分别通过SP法和PCR反向点杂交法对BAI-1和HPV在30例正常宫颈组织、6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CINⅠ27例,CINⅡ~Ⅲ34例)以及54例宫颈鳞癌组织(Ⅰ~Ⅱ期34例,Ⅲ~Ⅳ期20例)中的表达和感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探讨其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BAI-1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7%、74.07%、44.11%、18.52%,而HPV的阳性感染率为6.67%、37.04%、76.47%、100%。分析数据得出,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BAI-1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在下降,而HPV的阳性感染率在上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BAI-1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有关(χ2=7.219,P=0.007),与年龄、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在不同宫颈组织中BAI-1的阳性表达与HPV的阳性感染呈负相关(rs=-0.486,P<0.01)。结论 BAI-1可能参与HPV感染导致的宫颈鳞癌的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为宫颈鳞癌的诊治及预后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特异性血管抑制因子-1 人乳头病毒感染 宫颈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中心体异常与宫颈癌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海 黎清 徐建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230-4232,共3页
宫颈癌(cervi calcancer)是发生于子宫颈鳞状上皮或腺上皮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已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分子生... 宫颈癌(cervi calcancer)是发生于子宫颈鳞状上皮或腺上皮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已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对HPV致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HPV感染致宫颈上皮细胞中心体异常.使染色体错误分离及分配不平衡。导致染色体不稳定和非整倍体的形成。可能是其最终致癌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感染 宫颈癌发生 中心体异常 女性生殖道恶性肿 染色体不稳定 HPV感染 宫颈鳞状上皮 宫颈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及新生儿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夏燕燕 洪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36-337,共2页
近10年来.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多表现为无症状感染,在欧美已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而在我国仅次于淋病。生殖道HPV感染多见于育龄妇女,更严重的是孕妇感染后可将病毒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性HP... 近10年来.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多表现为无症状感染,在欧美已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而在我国仅次于淋病。生殖道HPV感染多见于育龄妇女,更严重的是孕妇感染后可将病毒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性HPV感染和婴幼儿咽喉部乳头瘤病等相关性疾病。1 妊娠妇女HPV感染 1.1妊娠期HPV感染率目前关于妊娠期HPV确切的感染率不详,各家报道不一。1987年Schneider等采用杂交技术,首次研究了妊娠期与非妊娠期妇女HPv亚临床感染情况。发现妊娠期妇女HPV亚临床感染率为28.0%,高于非妊娠期妇女的12.5%,其中HPV16型在妊娠期HPV阳性的妇女中占42.0%,而在非妊娠期HPV阳性的妇女中只占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感染 妊娠期妇女 新生儿 HPV感染 女性生殖道 相关性疾病 育龄妇女 HPV16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生期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母儿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焕 隋龙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48-650,共3页
目前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即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而生殖道感染高危型HPV是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n neoplasia,CIN)、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 目前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即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而生殖道感染高危型HPV是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n neoplasia,CIN)、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低危型HPV感染常引起下生殖道湿疣等良性病变包括CINⅠ的发生。女性生殖道HPV感染多见于生育期妇女,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患者趋于年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感染 女性生殖道HPV感染 围生期 高危型HPV 宫颈癌发生 宫颈上皮内 母儿 宫颈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张钰颖 宋晓彬 +5 位作者 郝世超 欧龙 马佳平 符健 韩耀风 周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3-447,453,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内地尖锐湿疣(CA)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Science Direct On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关于我国内地CA患者HPV检测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为1990年1月—... 目的了解我国内地尖锐湿疣(CA)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Science Direct On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关于我国内地CA患者HPV检测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为1990年1月—2013年12月。根据样本量对各文献HPV感染率进行加权合并,计算CA患者的HPV及各基因型合并感染率,并分析不同研究年份、研究地区CA患者的HPV合并感染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A患者感染/检出HPV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文献67篇,累计CA患者10 757例,感染HPV 9 328例(86.7%)。CA患者的HPV合并感染率为95.7%〔95%CI(95.2%,96.2%)〕,其中合并感染率较高的前3种基因型为HPV6/11〔81.2%,95%CI(77.1%,85.2%)〕、HPV6〔43.8%,95%CI(35.2%,52.5%)〕、HPV11〔38.3%,95%CI(32.8%,43.8%)〕。1990—2003、2004—2013年CA患者的HPV合并感染率分别为96.6%〔95%CI(95.8%,97.5%)〕、94.6%〔95%CI(94.0%,95.3%)〕;东、中、西部患者的HPV合并感染率分别为95.1%〔95%CI(94.4%,95.7%)〕、91.7%〔95%CI(89.3%,94.1%)〕、96.5%〔95%CI(95.4%,9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年份、研究地区、标本类型、诊断方法是CA患者感染/检出HPV的影响因素(P<0.05)。对不同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年份、研究地区、标本类型、诊断方法是CA患者感染/检出HPV6的影响因素,研究年份、研究地区为西部、标本类型、诊断方法是CA患者感染/检出HPV11的影响因素,研究地区为中部、标本类型是CA患者感染/检出HPV16的影响因素,研究地区、标本类型、诊断方法是CA患者感染/检出HPV18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我国内地CA患者的HPV感染以HPV6、HPV11基因型为主,感染率近10年来有所下降,东部地区感染率较高。病理检查确诊、采用剥落细胞进行DNA检测,可以提高CA患者的HPV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病毒 乳头病毒感染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治疗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燕 王小云 丁志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93-294,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治糜灵栓与干扰素α-2a治疗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对比。方法共收集临床186例HPVDNA检测阳性,宫颈组织学检查证实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94例采用纯中药制剂治糜灵栓自... 目的研究中药治糜灵栓与干扰素α-2a治疗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对比。方法共收集临床186例HPVDNA检测阳性,宫颈组织学检查证实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94例采用纯中药制剂治糜灵栓自行放置于阴道后穹隆,隔晚1次,每次1枚,每月10次为一疗程,B组92例采用干扰素阴道栓剂淑润栓同法治疗对照以观疗效。结果资料显示两组患者HPVDNA转阴率相似,分别为93.6%和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糜灵栓价格明显低于淑润栓,更宜推广应用于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的患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感染 治糜灵栓 生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