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南芥谷胱甘肽S-转移酶Zeta类进化酶的获得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陶苏丹 陈喜文 +2 位作者 刘佳 贾向东 陈德富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8-216,共9页
拟南芥谷胱甘肽S-转移酶Zeta类(AtGSTZ)是一种与细胞代谢和环境净化密切相关的多功能酶.应用易错PCR和多轮DNA洗牌技术构建了AtGSTZ随机突变文库,再利用pH指示剂颜色改变法对突变文库进行筛选,获得了9个二氯乙酸脱氯活性提高的突变子.其... 拟南芥谷胱甘肽S-转移酶Zeta类(AtGSTZ)是一种与细胞代谢和环境净化密切相关的多功能酶.应用易错PCR和多轮DNA洗牌技术构建了AtGSTZ随机突变文库,再利用pH指示剂颜色改变法对突变文库进行筛选,获得了9个二氯乙酸脱氯活性提高的突变子.其中,NN23含25个氨基酸突变,比活力提高120%,NN20含24个氨基酸突变,比活力提高102%,EC1含2个氨基酸突变,比活力提高47%,其他6个为单点突变,比活力分别提高9%~60%.酶学分析显示,所有进化酶对底物二氯乙酸的催化效率和对谷胱甘肽的亲和力以及个别进化酶的复性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热稳定性均没有明显改善.同时,对一系列与AtGSTZ空间折叠及催化活性相关位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子 二氯乙酸脱氯(DCA-DC)活性 热稳定性 复性能力 拟南芥谷胱甘肽s-转移酶zeta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S-转移酶Zeta类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贾向东 陈喜文 +1 位作者 陈德富 陈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1-556,共6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Zeta类(GSTZ)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酶,与细胞生化代谢、环境净化等密切相关。将拟南芥、甘蓝型油菜品系陕2B与垦C1的GSTZ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穿梭表达载体pYES2的多克隆位点,筛选到重组子后,提取重组质粒并... 谷胱甘肽S-转移酶Zeta类(GSTZ)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酶,与细胞生化代谢、环境净化等密切相关。将拟南芥、甘蓝型油菜品系陕2B与垦C1的GSTZ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穿梭表达载体pYES2的多克隆位点,筛选到重组子后,提取重组质粒并将其转入酿酒酵母营养缺陷型菌株INVSc1细胞中,经SC-U培养基选择得到重组酵母Y2At、Y2BnB和Y2BnC。重组酵母在含棉子糖和半乳糖的诱导培养基中,表达出了具有二氯乙酸脱氯活力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Zeta类,且主要以可溶状态存在于酵母细胞中。不同碳源比较发现,使用半乳糖为唯一碳源时,与棉子糖和半乳糖共同使用相比,酵母生长虽受到轻微影响,但表达的GSTZ比活力几乎不受任何影响。0~96h诱导时间的优化实验表明,36h诱导下呈现最高比活力。同时也对不同GSTZ的Km值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转移zeta 酿酒酵母 二氯乙酸脱氯(DCA-DO)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中pi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水平的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小平 安怀伦 姜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706-708,共3页
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40例正常人及66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浆Pi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水平。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浆GST-π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01),且水平和食管病变长度呈... 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40例正常人及66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浆Pi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水平。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浆GST-π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01),且水平和食管病变长度呈正相关。放疗后血浆GST-π水平显著降低(P<0.01),其水平在完全缓解(CR)病例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在部分缓解(PR)病例仍高于正常对照(P<0.001)。说明食管癌患者血浆GST-π水平与其肿瘤的消长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转移 食管肿瘤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C鼠自发性肝癌谷胱甘肽S-转移酶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兴华 王丽英 李广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6,51,共3页
目的 :观察 L EC大鼠自发性肝癌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 P)的蛋白表达 ,探讨 GST- P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L EC大鼠肝脏 GST- P的表达。结果 :6 7周龄 L EC鼠即肝癌组 GST- P的表达率 (96 .97% ... 目的 :观察 L EC大鼠自发性肝癌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 P)的蛋白表达 ,探讨 GST- P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L EC大鼠肝脏 GST- P的表达。结果 :6 7周龄 L EC鼠即肝癌组 GST- P的表达率 (96 .97% )明显高于 4~ 6个月龄 L EC鼠即肝炎组 (37.5 % )及 SD大鼠组 (9.38% )的表达率 (P<0 .0 1) ,4~ 6个月龄 L EC鼠 GST- P的表达率高于 SD大鼠组 (P<0 .0 5 )。结论 :GST- P可作为大鼠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诊断 转移 s-转移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近交L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虫啶对苜蓿蚜的毒力及对其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勇超 须志平 +2 位作者 邵旭升 程家高 李忠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0-716,共7页
为研究桥环新烟碱类化合物对苜蓿蚜的影响,以吡虫啉为对照药剂,采用带虫浸叶法测定了环氧虫啶等桥环新烟碱类化合物对苜蓿蚜的毒力及对其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环氧虫啶为代表的七元桥环新烟碱类化合物对苜蓿蚜具有较好的... 为研究桥环新烟碱类化合物对苜蓿蚜的影响,以吡虫啉为对照药剂,采用带虫浸叶法测定了环氧虫啶等桥环新烟碱类化合物对苜蓿蚜的毒力及对其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环氧虫啶为代表的七元桥环新烟碱类化合物对苜蓿蚜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其中,环氧虫啶的LC50值为3.454 mg/L,高于八元桥环新烟碱化合物。酶抑制剂顺丁烯二乙酯(DEM)和胡椒基丁醚(PBO)对环氧虫啶均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分别为4.02和3.22;而对照药剂吡虫啉仅PBO对其具有明显增效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经LC_(50)浓度环氧虫啶和吡虫啉处理后,存活苜蓿蚜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细胞色素P450s活力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环氧虫啶处理组GSTs和P450s活力分别达到(2.730±0.012)和(0.239±0.009)μmol/(mg pro.·min),诱导能力弱于吡虫啉;而苜蓿蚜体内羧酸酯酶(Car E)活性则无明显变化。研究显示,在苜蓿蚜对环氧虫啶的解毒代谢过程中,GSTs和细胞色素P450s可能发挥着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烟碱杀虫剂 环氧虫啶 苜蓿蚜 解毒 s-转移 细胞色素P4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