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阿拉比》中的原型意象解读 |
康明丽
|
《艺术科技》
|
2024 |
0 |
|
2
|
《汉谟拉比法典》与商汤关系新论 |
李荣建
吴彬华
|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
2007 |
0 |
|
3
|
关于拉比强信号理论的疑问和思考解答 |
陈培锋
阮俊晖
|
《大学物理》
|
2023 |
1
|
|
4
|
象征主义视角下对《阿拉比》的解读 |
张蔚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5
|
在强场电子复合过程中发现类拉比振荡 |
郭福明
杨玉军
金明星
丁大军
朱颀人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6
|
关于乔伊斯作品《阿拉比》背景的分析与理解 |
吴满华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10 |
2
|
|
7
|
拉比卡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 |
寇大伟
|
《沈阳大学学报》
CAS
|
2011 |
0 |
|
8
|
从梦者到艺术家——试析《阿拉比》中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英文) |
邱食存
|
《海外英语》
|
2011 |
0 |
|
9
|
从《阿拉比》看瘫痪的都柏林生活 |
周善春
马娟
|
《安阳工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0
|
基于原子拉比共振的原子气室弛豫率测量 |
闵霁驰
金双浩
江文松
茹宁
罗哉
|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1
|
《阿拉比》与宗教象征 |
蔡芳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3
|
|
12
|
铷原子低次谐波产生中的载波拉比振荡特征 |
李英娟
管仲
景文泉
魏盼
赵松峰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3
|
荣格原型理论视角下《阿拉比》中的女性意象 |
周秋宇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20 |
2
|
|
14
|
儿童剧该如何走进儿童世界——儿童剧《淘气拉比》观感 |
罗艳
|
《歌海》
|
2017 |
1
|
|
15
|
对话中的冲突与和谐——小说《阿拉比》的巴赫金式解读(英文) |
陶阳
|
《海外英语》
|
2013 |
0 |
|
16
|
从接受美学看《阿拉比》中男孩的爱情之旅 |
张道莹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4 |
0 |
|
17
|
青春、历史与诗意的追寻和质询——王蒙与米兰·昆德拉比较研究论纲 |
张志忠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8
|
拉比格炼化公司完成乙烷裂解装置扩能 |
庞晓华
|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
2016 |
0 |
|
19
|
拉比特湖铀水冶工厂的发展 |
高立
|
《国外核新闻》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20
|
《淘气拉比》 |
马瑜萍
|
《歌海》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