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燃煤电站回热系统抽汽流量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惠杰 范志愿 许小刚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0-98,共9页
为了提高机组热经济性,对回热系统抽汽流量进行了优化。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级组通流特性变工况模型、级组效率变工况模型、加热器变工况模型、凝汽器变工况模型,从而能够计算全工况下的机组能耗。为了增强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对基... 为了提高机组热经济性,对回热系统抽汽流量进行了优化。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级组通流特性变工况模型、级组效率变工况模型、加热器变工况模型、凝汽器变工况模型,从而能够计算全工况下的机组能耗。为了增强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对基本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以改进遗传算法为优化理论,抽汽流量为优化变量,汽轮机热耗率为优化目标进行了系统整体优化。优化结果表明:热耗率优化量随着负荷的升高逐渐减小,最小优化量为22.7 k J/(k W·h),最大为50.1 k J/(k W·h)。高压加热器优化后的抽汽流量均低于优化前的抽汽流量;低压加热器优化后的抽汽流量均高于优化前的抽汽流量。该方法对降低机组能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热系统 设备变工况模型 机组能耗 抽汽流量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热机组调峰性能试验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宏伟 冯垚飞 +3 位作者 冯林魁 谷志德 王平 张瑞山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109,共4页
通过某∏T-140/165-130/15-2型供热机组的抽汽试验,绘制了机组在实际抽汽工况下新蒸汽流量与电功率的关系(工况图),根据机组特性和实际热负荷,对工况图以及相应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抽汽流量下的功率进行修正,得出在不同热负荷下... 通过某∏T-140/165-130/15-2型供热机组的抽汽试验,绘制了机组在实际抽汽工况下新蒸汽流量与电功率的关系(工况图),根据机组特性和实际热负荷,对工况图以及相应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抽汽流量下的功率进行修正,得出在不同热负荷下机组的调峰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抽汽流量的增加,机组最小电功率随之增大,最大电功率先增大后减小;当抽气流量分别为60、120、180、240、300、360t/h时,机组的调峰范围分别为79.88、77.98、67.35、61.11、55.88、30.13 MW,即抽汽流量越大,机组的调峰范围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机组 抽汽流量 热负荷 调峰 电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热电联产机组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6
3
作者 郭民臣 樊雪 +2 位作者 付立 李美宝 彭新飞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4,共4页
针对热电联产机组冬季存在空冷凝汽器冻结和供热抽汽参数调节滞后的问题,结合某4×220MW直接空冷热电联产机组进行了热力计算,得出不同环境温度对应的凝汽器最小蒸汽流量和供热抽汽流量,并利用origin软件绘制出相应的性能曲线。通... 针对热电联产机组冬季存在空冷凝汽器冻结和供热抽汽参数调节滞后的问题,结合某4×220MW直接空冷热电联产机组进行了热力计算,得出不同环境温度对应的凝汽器最小蒸汽流量和供热抽汽流量,并利用origin软件绘制出相应的性能曲线。通过分析发现:随着环境温度升高,流入凝汽器的蒸汽量逐渐降低,并且蒸汽量的变化率逐渐减小;当环境温度低于零下5℃时,基本热网加热器已经达到最大热负荷,需要启动尖峰热网加热器以满足热用户的需求;当环境温度低于零下6℃时,所需总蒸汽流量已经超过最大主蒸汽流量,此时需要加大燃料投入,增大主蒸汽流量,或关闭部分空冷凝汽器单元,减小发电量。该方法能够准确计算不同温度对应的热电比例,及时调整发电和供热参数,实现能量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0 MW机组 热电联产 空冷凝汽器 冻结 最小蒸汽量 环境温度 供热抽汽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