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中应用不安全因素分析法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秀碧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3期206-207,共2页
目的 :研究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中应用不安全因素分析法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新生儿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 目的 :研究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中应用不安全因素分析法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新生儿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安全因素分析法对观察组新生儿进行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及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不安全因素分析法对其进行护理,能显著降低其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因素分析法 新生儿 护理 护理不安全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32
2
作者 竹婴 杨术兰 付雪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0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精神科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1日~2014年2月28日于重庆三峡医院平湖分院精神科治疗的10 513例患者护理安全情况,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将护理不安全因素分为五...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精神科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1日~2014年2月28日于重庆三峡医院平湖分院精神科治疗的10 513例患者护理安全情况,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将护理不安全因素分为五部分,包括社会因素、管理体制、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及设施建设及环境。统计并分析结果。结果 10 513例中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63例。管理体制、护理人员因素及患者因素是导致护理不安全事件的主要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护理人员心理因素、患者本身疾病和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分别占66.67%、57.14%、53.97%。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精神科护理的不安全事件,及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理 护理不安全事件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9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四川省遂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妇科手术的28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四川省遂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妇科手术的28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妇科手术,同时对其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安全护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分、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接受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更高,其护理纠纷、器械核对错误、输液配液错误和漏记出入量的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对进行妇科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采用安全护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护理模式 妇产科手术室 护理工作 护理不安全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
4
作者 杜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8期6-7,共2页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便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雅安名山区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出院的前一天,使用该院自制的调查...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便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雅安名山区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出院的前一天,使用该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这120例患者及其家属和责任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然后,对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发生不安全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在这120例患者中,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的患者有34例,其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28.33%。导致这34例患者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原因是:护理人员因素(包括护理记录书写不清、药物配制不当及给药方式不当、护患缺乏沟通等)、环境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包括医疗费用纠纷、患者不遵医嘱办事、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期望过高等)。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护理人员因素、环境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鉴于此,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应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的力度,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操作,以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安全因素 护理不安全事件 原因 防范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门诊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5
作者 黄春丹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5期208-210,共3页
目的 :探讨对接受门诊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某医院接受门诊输液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门诊输液治疗及常规... 目的 :探讨对接受门诊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某医院接受门诊输液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门诊输液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的总满意率。结果 :经过治护,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其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 :对接受门诊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其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输液治疗 有针对性护理 护理不安全事件 总满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