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二聚体及其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
作者 董小黎 李良 刘国贞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356-358,共3页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d- 抗体 诊断 治疗 预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抗心磷脂抗体、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95-1597,共3页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D-二聚体(D-Dimer)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清晨空腹血清中ACA、D-Dimer的含量进行检测,并与135例正常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AC...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D-二聚体(D-Dimer)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清晨空腹血清中ACA、D-Dimer的含量进行检测,并与135例正常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ACA阳性率远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1);ACA阳性组D-Dimer含量显著高于ACA阴性组;脑梗死患者病情越重,血清IgG-ACA阳性率越高,D-Dimer含量也越高;随时间变化,ACA阳性率逐渐减少,第1周与第2、第3、第4周ACA相比较(P<0.01);ACA阳性与50岁(含50岁)以下脑梗死患者关系密切。结论:血清中ACA、D-Dimer动态变化对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判断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磷脂抗体 d-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ART评分联合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对急诊胸痛患者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庆 方凯 +2 位作者 廖中华 尧鹏 祝衡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6-250,共5页
目的:研究HEART评分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D-D)和抗心磷脂抗体(ACA)对急诊胸痛患者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49例急诊胸痛患者进行HEART评分,同时检测血清IL-6、D-D和ACA水平,然后随访30 d内MAC... 目的:研究HEART评分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D-D)和抗心磷脂抗体(ACA)对急诊胸痛患者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49例急诊胸痛患者进行HEART评分,同时检测血清IL-6、D-D和ACA水平,然后随访30 d内MACE发生情况,分析HEART评分联合IL-6、D-D和ACA对急诊胸痛患者30 d内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149例中,30 d内发生MACE 46例(30.87%)。MACE组HEART评分及血清IL-6、D-D和ACA-IgG水平高于未发生MACE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EART评分预测急诊胸痛患者30 d内MACE的AUC(95%CI)为0.912(0.865~0.959),以HEART评分>5分、IL-6>147.55 ng/L、D-D>226.54μg/L和ACA-IgG>5.23 U/mL为单指标阳性,以HEART评分阳性且IL-6、D-D和ACA中任意一项阳性为阳性进行联合诊断,结果显示敏感度为93.48%,特异度为62.14%,阳性预测值为52.44%,阴性预测值为95.52%。结论:HEART评分联合IL-6、D-D和ACA预测急诊胸痛患者30 d内MACE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胸痛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HEART评分 白细胞介素6 d- 心磷脂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抗磷脂抗体与D二聚体的检测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曹兰芳 毛海英 +3 位作者 金燕梁 于清 王元 谢秀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27-328,共2页
抗磷脂抗体(ACL)属于自身抗体范畴,是一种新型的非器官特异性、有独特致病机理的自身抗体,其识别的抗原主要位于细胞膜上带阴电荷的磷脂成分,它的作用是不同程度地干扰或延长磷脂依赖的凝血试验。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儿童 磷脂 d-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β2糖蛋白1第一结构域二聚体作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B细胞耐受原的初步探讨
5
作者 付嘉 谭岩 +2 位作者 方艳秋 熊斌 徐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64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β2糖蛋白1第一结构域二聚体(rhβ2-GP1-DⅠ2)对重组人β2糖蛋白1(rhβ2-GP1)免疫小鼠β2-GP1特异性B细胞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固相ELISA方法,检测静脉注射rhβ2-GP1-DⅠ2后免疫小鼠产生的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 目的:探讨重组人β2糖蛋白1第一结构域二聚体(rhβ2-GP1-DⅠ2)对重组人β2糖蛋白1(rhβ2-GP1)免疫小鼠β2-GP1特异性B细胞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固相ELISA方法,检测静脉注射rhβ2-GP1-DⅠ2后免疫小鼠产生的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P1)滴度及anti-β2-GP1产生水平比率;应用ELISPOT方法,检测静脉注射rhβ2-GP1-DⅠ2后免疫小鼠脾脏β2-GP1特异性抗体形成细胞(AFC)数量。结果:静脉注射rhβ2-GP1-DⅠ2后,与对照组比较,rhβ2-GP1免疫小鼠βanti-β2-GP1滴度明显降低(P<0.01),anti-β2-GP1产生水平比率下降,β2-GP1特异性AFC数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静脉注射rhβ2-GP1-DⅠ2能够抑制rhβ2-GP1免疫小鼠β2-GP1特异性B细胞的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β2糖蛋白1 第一结构域 磷脂抗体综合征 B细胞耐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交联纤维蛋白碎片D-二聚体McAb的制备及其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官奇 于爱新 +6 位作者 卞钟元 李家增 陈璋 沈德诚 王荷碧 刘蔼茹 翟治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13-316,共4页
以纯化的纤维蛋白碎片D-二聚体为抗原,得到4株分泌抗D-二聚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HID1、HID2、HID3和HID4,其中HID1、HID2及HID3能识别同一或相邻抗原决定簇,与纤维蛋白原及其碎片X、Y、D、E和血浆等无交叉反应;HID4则识别另一... 以纯化的纤维蛋白碎片D-二聚体为抗原,得到4株分泌抗D-二聚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HID1、HID2、HID3和HID4,其中HID1、HID2及HID3能识别同一或相邻抗原决定簇,与纤维蛋白原及其碎片X、Y、D、E和血浆等无交叉反应;HID4则识别另一抗原决定簇,且与纤维蛋白原碎片X、Y、D等有交叉反应。本组McAb的成功制备,将为临床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 d-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抗人交联纤维蛋白-D-二聚体单抗化学偶合体的制备
7
作者 欧阳伟民 余瑞元 徐长法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449-453,共5页
利用双功能试剂N-琥珀酰亚胺-3(2-二硫吡啶)丙酸酯(SPDP)作交联剂,合成了尿激酶(UK)-抗人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物D-二聚体单抗(MA-HID1)化学偶合体(UKMA-HID1),并用苯甲脒-Sepharose... 利用双功能试剂N-琥珀酰亚胺-3(2-二硫吡啶)丙酸酯(SPDP)作交联剂,合成了尿激酶(UK)-抗人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物D-二聚体单抗(MA-HID1)化学偶合体(UKMA-HID1),并用苯甲脒-Sepharose6B及人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物D-二聚体-Sepharose4B亲和柱纯化,获得偶合体产物.SDS-PAGE呈现一条带,其分子量约为200000.纤维蛋白平板法测活结果显示,偶合体中酶比活为53000IU/mg尿激酶蛋白,与偶联前的54300IU/mg蛋白相仿.ELISA测试显示,偶合体对人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物D-二聚体有免疫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单克隆抗体 交联纤维蛋白D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定量测定1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孔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5-166,共2页
目的 :探讨 D-二聚体 (D- dimer,D- D)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双抗夹心法对 12 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 D- D测定。结果 :急性白血病组、恶性淋巴瘤组、实体瘤组初发期分别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有明显差异 (P<0 .0... 目的 :探讨 D-二聚体 (D- dimer,D- D)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双抗夹心法对 12 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 D- D测定。结果 :急性白血病组、恶性淋巴瘤组、实体瘤组初发期分别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有明显差异 (P<0 .0 5 ) ,缓解期明显低于初发期 (P<0 .0 5 )。恶性淋巴瘤组随分期不同 D- D水平不同。实体瘤转移组明显高于未转移组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 D- D水平测定对了解病情严重度、临床分期、疗效观察、早期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防范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恶性肿瘤 定量测定 ELISA双夹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D-双聚体单抗轻链可变区基因的克隆
9
作者 官孝群 张艳玲 +3 位作者 李勇 丁皓 朱运松 宋后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5-69,共5页
以分泌小鼠抗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双聚体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mRNA为模板,用小鼠免疫球蛋白轻链可变区基因的通用引物,通过RT-PCR扩增基因,与载体重组后,经酶切鉴定和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克隆含抗D-双聚体单抗... 以分泌小鼠抗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双聚体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mRNA为模板,用小鼠免疫球蛋白轻链可变区基因的通用引物,通过RT-PCR扩增基因,与载体重组后,经酶切鉴定和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克隆含抗D-双聚体单抗的轻链可变区基因,长度为330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单克隆抗体 轻链可变区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中血浆D-二聚体测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素英 于荔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7-238,共2页
目的 :观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体外循环 (CPB)前后血浆D 二聚体 (D D)的变化。方法 :应用ELISA法和日本产CA 5 0型血凝仪 ,对 4 5例CPB患者分别在麻醉后、全身肝素化后、转流 8min、转流结束肝素被中和 10min时检测D D、凝血酶原时间 (PT... 目的 :观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体外循环 (CPB)前后血浆D 二聚体 (D D)的变化。方法 :应用ELISA法和日本产CA 5 0型血凝仪 ,对 4 5例CPB患者分别在麻醉后、全身肝素化后、转流 8min、转流结束肝素被中和 10min时检测D D、凝血酶原时间 (PT)。结果 :D D和PT随CPB的进行而增加 (P <0 .0 1)。结论 :随CPB的进行 ,继发性纤溶活性增高强 ,应尽可能缩短CPB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循环 凝血酶原 d- 心内直视手术 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鳖虫对血瘀大鼠红细胞CR1活性及抗心磷脂抗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耀芳 王赛前 +2 位作者 封美佳 宁爱华 黄昌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研究土鳖虫(ESW)对地塞米松(Dex)加肾上腺素(Adr)所致阴虚火旺慢性血瘀大鼠模型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肌肉注射Dex(0. 5mg/kg)加Adr(0. 84mg/kg), 建立阴虚火旺慢性血瘀大鼠模型, 观察ESW对...  目的: 研究土鳖虫(ESW)对地塞米松(Dex)加肾上腺素(Adr)所致阴虚火旺慢性血瘀大鼠模型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肌肉注射Dex(0. 5mg/kg)加Adr(0. 84mg/kg), 建立阴虚火旺慢性血瘀大鼠模型, 观察ESW对实验动物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心磷脂抗体 (ACA)ACA- IgG、ACA -IgA、ACA -IgM的含量及血浆D -二聚体的含量。造模前后称体质量, 并取心、肝、脾、肺、肾及胸腺称质量, 计算脏器系数。结果: 肌肉注射Dex(0. 5mg/kg)加Adr(0. 84mg/kg)的大鼠, 随着“阴虚火旺”血瘀模型的建立, 大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 C3bRR)和红细胞肿瘤花环率 (RBC- CaR)下降, 血清ACA -IgG、ACA -IgA及ACA- IgM的水平明显升高, 血浆D 二聚体的含量明显升高; 体质量下降、脾脏及胸腺的质量减轻。ESW(5和 10mg/kg)能提高“阴虚火旺”血瘀大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肿瘤花环率, 降低血清ACA -IgG、ACA- IgA及ACA- IgM的水平, 降低血浆D 二聚体的含量, 增加脾脏的质量。结论: ESW具有提高阴虚火旺慢性血瘀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抑制血清ACA水平, 降低血浆D 二聚体含量。为探讨血瘀症及活血化瘀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鳖虫 红细胞免疫 阴虚火旺模型 心磷脂抗体 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包裹尿激酶与D-dimer单抗结合后在血栓模型中靶向溶栓实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慧 王珏 董小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08-2111,共4页
目的:观察抗纤维蛋白D-dimer的单克隆抗体与包裹溶栓剂尿激酶(UK)的脂质体(Lip)相联接后,在兔腹主动脉血栓模型上靶向溶栓的效果。方法:用去污剂控制透析法制备Lip、UK-Lip、Ab-UK-Lip。用FeCl3法复制血栓模型,分别从股静脉输入5种不同... 目的:观察抗纤维蛋白D-dimer的单克隆抗体与包裹溶栓剂尿激酶(UK)的脂质体(Lip)相联接后,在兔腹主动脉血栓模型上靶向溶栓的效果。方法:用去污剂控制透析法制备Lip、UK-Lip、Ab-UK-Lip。用FeCl3法复制血栓模型,分别从股静脉输入5种不同的药物(①PBS、②大量UK、③Ab/Lip/UK、④Ab/UK-Lip、⑤Ab-UK-Lip),连续观察40min。结果:各组血压变化经统计分析得知,Ab-UK-Lip组和UK组效果相似,与其它各组相比较差异均显著(P<0.01),但前者UK用量仅为后者的1/3。结论:作为UK-Lip的归巢装置,D-di-mer单抗在溶栓治疗中有良好的靶向性,Ab-UK-Lip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单克隆抗体 血栓形成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示踪剂D-dimer在定位诊断血栓方面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小黎 李良 +5 位作者 宋爱丽 何士大 张顺英 王珏 陈瑞芬 宋丽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97-100,共4页
为探讨放射性核素标记单克隆抗体示踪剂在血栓定位中的作用 ,将99m锝标记的抗D 二聚体单克隆抗体注入实验性血栓家兔血管内 ,以放射免疫显像技术观察放射性核素在血流和血栓部位的分布。结果显示 ,静脉血栓形成术后 2~ 4d ,血栓处放射... 为探讨放射性核素标记单克隆抗体示踪剂在血栓定位中的作用 ,将99m锝标记的抗D 二聚体单克隆抗体注入实验性血栓家兔血管内 ,以放射免疫显像技术观察放射性核素在血流和血栓部位的分布。结果显示 ,静脉血栓形成术后 2~ 4d ,血栓处放射性99m锝的分布较健侧明显增多。而单纯钳夹血管造成的血液淤滞未能引起99m锝标记率升高。注射99m锝标记单抗后 ,动物未见不良反应和病理学改变。结果提示 ,99m锝标记抗D 二聚体单抗可作为血栓示踪剂用于实验性血栓的定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锝标记 抗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 血管栓塞 心脑血管疾病 血栓示踪剂 定位诊断 放射免疫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