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细胞壁抗降解屏障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鲁彦 李嘉祺 +2 位作者 马雨萱 薛慧婷 李冠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68,共9页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经酶促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是纤维素转化的理想方式,但转化效率低,探究相关的抑制因素及其特点成为纤维素高值化应用的首要基础科学问题。本研究首先从宏观形态、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分子、基团、元...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经酶促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是纤维素转化的理想方式,但转化效率低,探究相关的抑制因素及其特点成为纤维素高值化应用的首要基础科学问题。本研究首先从宏观形态、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分子、基团、元素、化学键和基因水平,多角度、多层次总结制约纤维素酶促水解反应效率的关键抑制因素,阐述抗降解屏障的内涵;其次明确抗降解屏障表现出的在不同生物质的特有异质性、在植物发育不同阶段的高度动态性以及在预处理过程的复杂联动性;最后展望生物质抗降解屏障破解研究的新趋势和新策略:细胞壁界面抗降解屏障的新认识,细胞壁修饰与改造方法,细胞壁精准解构与组分分级利用的新技术和多酶协同酶解体系的建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降解屏障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 生物转化 酶促水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型HIF-1α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常氧条件下的抗降解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彦梅 何家才 +1 位作者 邹多宏 朱思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47-1151,共5页
目的构建点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常氧条件下的抗降解作用。方法根据人的HIF-1α基因(NM_001530),对其全长编码区序列进行如下定点突变:803位天冬酰胺突变成丙氨酸,564位脯氨酸突变成丙氨酸,402位脯氨... 目的构建点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常氧条件下的抗降解作用。方法根据人的HIF-1α基因(NM_001530),对其全长编码区序列进行如下定点突变:803位天冬酰胺突变成丙氨酸,564位脯氨酸突变成丙氨酸,402位脯氨酸突变成丙氨酸。设计并合成3对引物用以导入变异点。PCR扩增序列片段,然后将目的基因PCR产物连接到载体pEGFP-N1上,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mutant/HIF-1α。PacI和AscI酶切鉴定后,用LR重组系统将目的序列重组到慢病毒载体plenti6.3V5-DEST上,构建慢病毒载体Lenti-MT(突变型HIF-1α)及Lenti-WT(野生型HIF-1α)。将Lenti-MT、Lenti-WT及Lenti-LacZ(对照组)转染293T细胞后,采用q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转染后的细胞在低氧条件下(2%O2)培养48 h,然后常氧条件下培养48 h,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IF-1α蛋白在不同氧浓度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与WT测序结果对比表明MT已被完成。酶切结果证明已成功构建pEGFP-N1-mutant/HIF-1α。qPCR结果显示Lenti-MT组目的基因表达高于Lenti-WT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氧条件下,HIF-1α在WT组和MT组中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常氧条件下培养48 h后,WT组目的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而MT组变化不大。上述结果表明MT具有明显的抗降解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突变型HIF-1α,慢病毒载体在常氧条件下,Lenti-MT具有显著的抗降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基因突变 慢病毒载体 抗降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聚脱氧核苷酸的结构与抗降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凡 金由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2-64,共3页
合成了4段具有不同高级结构或不同修饰的寡聚脱氧核苷酸,检查它们在20%血清中的稳定性.发现:(1)寡核苷酸主要被血清中的3′外切核酸酶降解,未经修饰的线性寡核苷酸降解严重;(2)末端部分硫代修饰的寡核苷酸稳定性明显提... 合成了4段具有不同高级结构或不同修饰的寡聚脱氧核苷酸,检查它们在20%血清中的稳定性.发现:(1)寡核苷酸主要被血清中的3′外切核酸酶降解,未经修饰的线性寡核苷酸降解严重;(2)末端部分硫代修饰的寡核苷酸稳定性明显提高;(3)自身互补形成的配对结构可有效保护3′末端.具有4个以上(含4个)GC对的3′端发夹结构寡核苷酸,其抗核酸酶的能力几乎与硫代修饰的寡核苷酸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聚脱氧核苷酸 二级结构 抗降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高产纤维素酶抗降解物阻遏突变株的选育 被引量:1
4
作者 柯毅 张涛 +2 位作者 邹晶 熊佳 陈珊珊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3期32-35,共4页
平菇在降解富含纤维素的原料时,纤维素酶活性受到降解产物葡萄糖的反馈调节。随着纤维素酶活性的降低,纤维素降解速率下降;通过对平菇菌种进行遗传操作,获得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以此来实现平菇的高产。实验对平菇杂-17生产菌株进行... 平菇在降解富含纤维素的原料时,纤维素酶活性受到降解产物葡萄糖的反馈调节。随着纤维素酶活性的降低,纤维素降解速率下降;通过对平菇菌种进行遗传操作,获得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以此来实现平菇的高产。实验对平菇杂-17生产菌株进行氯化锂和亚硝基胍联合诱变处理,利用含葡萄糖结构类似物2-脱氧葡萄糖的纤维素培养基平板进行筛选,得到平菇纤维素酶抗降解物阻遏的突变株。通过对突变株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筛选获得了一株纤维素酶活力较平菇原始菌株有明显提高的抗降解物葡萄糖阻遏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纤维素酶 抗降解物阻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降解屏障差异的杂交杨木萃取分离的FTIR光谱研究
5
作者 陈航 梅长彤 +2 位作者 王思群 崔浩 郑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5-16,共2页
植物细胞壁复杂的化学物理结构形成生物质抗降解屏障,严重阻碍了生物质材料的转化利用。本研究选用三种不同抗降解特性的自然变异杂交杨木,采用复合溶剂体系对原料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进行萃取分离。利用FTIR和XRD表征样品萃取分... 植物细胞壁复杂的化学物理结构形成生物质抗降解屏障,严重阻碍了生物质材料的转化利用。本研究选用三种不同抗降解特性的自然变异杂交杨木,采用复合溶剂体系对原料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进行萃取分离。利用FTIR和XRD表征样品萃取分离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2910,1420,1100,1030以及900 cm^(-1)的吸收峰为纤维素的特征峰;这些特征峰在低抗降解性样品中强度变化高于抗降解性高的样品谱图;抗降解程度低的原料萃取分离效率高、纤维素固体得率高,其萃取处理后所得纤维素结晶度最高,达到84.5%,而HR-Factionation的木质素去除率和纤维素结晶度最低,仅为77.6%和81.3%。研究结果表明,在萃取分离过程中,原料抗降解性与木质素去除率成正比,与纤维素的结晶度和可消化率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纤维素 生物质抗降解屏障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降解物质在CR/MMA接枝共聚合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范太炳 杨光 +1 位作者 刘文福 付秀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6-79,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抗降解物质在氯了橡胶(CR)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反应中的抗降解作用,并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反应产物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抗降解物质 氯丁橡胶 甲基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道气CO_(2)捕集用醇胺溶液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陆诗建 王风 +5 位作者 刘玲 康国俊 贡玉萍 张娟娟 刘苗苗 王宁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2,共10页
目前在多种CO_(2)吸收捕集技术中,醇胺法是吸收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和研究最广泛的方法。然而,醇胺法中使用的醇胺溶液吸收剂面临的降解问题是该方法的主要缺陷。针对醇胺溶液吸收剂的降解问题,首先综述了热降解和氧化降解的产物、机... 目前在多种CO_(2)吸收捕集技术中,醇胺法是吸收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和研究最广泛的方法。然而,醇胺法中使用的醇胺溶液吸收剂面临的降解问题是该方法的主要缺陷。针对醇胺溶液吸收剂的降解问题,首先综述了热降解和氧化降解的产物、机理和控制研究进展,然后综述了金属离子催化降解的降解机理、规律和控制研究进展,最后对醇胺溶液吸收剂的降解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抗降解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降解 氧化降解 金属离子催化降解 抗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淀粉醚的抗酶降解机理和取代基在分子链上的分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镜吾 吴达华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4期82-87,共6页
引用未被取代的葡萄糖单元的序列长度分布的概念,对羧甲基淀粉醚在α-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的混合酶试剂作用下,发生的酶降解的准确位置进行了数学推算。结果表明酶降解只发生在两个相邻的未被取代的葡萄糖单元之间,用酶降解前后1000个... 引用未被取代的葡萄糖单元的序列长度分布的概念,对羧甲基淀粉醚在α-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的混合酶试剂作用下,发生的酶降解的准确位置进行了数学推算。结果表明酶降解只发生在两个相邻的未被取代的葡萄糖单元之间,用酶降解前后1000个葡萄糖单元的分子链数之差(△1000/(?)_n)和降解后生成的葡萄糖占未被取代的葡萄糖单元数的百分含量(GI)可表征取代基在分子链上的分布。此外还对取代度和取代基在分子链上的分布与抗酶降解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淀粉醚 降解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复合纤维织物的抗光降解及耐久抗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鲁燕 孙彦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20,共5页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光催化型抗菌除臭剂,但在高分子纤维织物方面的应用尚属研究阶段,主要涉及两个关键问题:避免纳米Ti O2对所附着的纤维织物高分子基体光降解损伤;寻找纳米Ti O2与纤维织物表面的耐久性锚固方式。以纤维织物...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光催化型抗菌除臭剂,但在高分子纤维织物方面的应用尚属研究阶段,主要涉及两个关键问题:避免纳米Ti O2对所附着的纤维织物高分子基体光降解损伤;寻找纳米Ti O2与纤维织物表面的耐久性锚固方式。以纤维织物为重点,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在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设置中间抗氧化层及其表面抗菌性接枝改性是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两种有效方法,二者的有机结合将促进纳米Ti O2在纤维织物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降解 表面接枝 织物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壁多糖合成酶系及真菌降解酶系 被引量:13
10
作者 公维丽 王禄山 张怀强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9-165,共17页
秸秆类植物细胞壁多糖高效降解转化对我国农业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植物细胞壁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结构限制了工业化酶解转化的过程。一方面从植物细胞壁多糖合成酶系的多样性、细胞壁多糖成分的复杂性、超分... 秸秆类植物细胞壁多糖高效降解转化对我国农业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植物细胞壁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结构限制了工业化酶解转化的过程。一方面从植物细胞壁多糖合成酶系的多样性、细胞壁多糖成分的复杂性、超分子结构的异质性等方面综述了形成植物细胞壁抗降解屏障的原因;另一方面从真菌降解植物细胞壁酶系的多样性、不同菌株降解酶组成差异性等分析降解转化植物细胞壁时发挥的不同作用,从而为工业转化合理复配真菌降解酶系,提高秸秆生物质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胞壁 抗降解屏障 多糖合成酶系 真菌降解酶系 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原油的生物降解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斌 杨坚强 《地球化学》 CAS 1988年第2期99-108,共10页
克拉玛依原油具同源性。抗生物降解强度的序列依次为:正构烷烃、类异戊间二烯烷烃、二环倍半萜、γ-胡萝卜烷、规则甾烷(20R型)、β-胡萝卜烷、规则甾烷(20S型)、妊甾烷、高妊烷、五环三萜烷、C_(20)—C_(29)三环二萜烷、重排甾烷、13... 克拉玛依原油具同源性。抗生物降解强度的序列依次为:正构烷烃、类异戊间二烯烷烃、二环倍半萜、γ-胡萝卜烷、规则甾烷(20R型)、β-胡萝卜烷、规则甾烷(20S型)、妊甾烷、高妊烷、五环三萜烷、C_(20)—C_(29)三环二萜烷、重排甾烷、13、17开环甾烷。此外,还有更强的抗生物降解的生物标志物,25-降藿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原油 生物降解 抗降解序列 地球化学 油源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抗菌复合膜的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秀真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92,共4页
以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为基质,加入增塑剂、脂质、乳化剂、抗菌剂及生物抑制剂,在温度为50℃条件下干燥10 h,所制得的膜具有良好的阻湿阻气性能、可降解和抗菌性,有一定的强度.将该膜材料应用于龙眼保鲜上,效果优于普... 以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为基质,加入增塑剂、脂质、乳化剂、抗菌剂及生物抑制剂,在温度为50℃条件下干燥10 h,所制得的膜具有良好的阻湿阻气性能、可降解和抗菌性,有一定的强度.将该膜材料应用于龙眼保鲜上,效果优于普通聚乙烯薄膜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降解菌膜 龙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固化成型密封用有机硅密封剂的研制
13
作者 王磊 任河 +1 位作者 孙全吉 范召东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通过耐高温抗氧化、抗密闭降解体系和催化剂体系研究,制备得到一种聚酰亚胺固化成型用有机硅密封剂,并对其密封性能进行了考核验证。研制得到的有机硅密封剂耐温等级可达380℃,在350℃×24h老化后仍具备一定弹性,具备优异的耐高温... 通过耐高温抗氧化、抗密闭降解体系和催化剂体系研究,制备得到一种聚酰亚胺固化成型用有机硅密封剂,并对其密封性能进行了考核验证。研制得到的有机硅密封剂耐温等级可达380℃,在350℃×24h老化后仍具备一定弹性,具备优异的耐高温抗密闭降解性能。此外,该有机硅密封剂在高达380℃的聚酰亚胺固化温度下,3MPa的压力下,能够保证热压罐成型工艺所需的密封作用,满足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批量固化成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 密闭降解 有机硅密封剂 聚酰亚胺 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胶塞常用抗氧剂及可提取硫含量测定方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成婕 张罗红 +2 位作者 江燕 邱怡婷 任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86,共7页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同时检测药用胶塞中多种抗氧剂和可提取硫。方法 采用二氯甲烷作为提取溶剂,微波萃取药用胶塞中的目标化合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目标物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RP 18,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梯...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同时检测药用胶塞中多种抗氧剂和可提取硫。方法 采用二氯甲烷作为提取溶剂,微波萃取药用胶塞中的目标化合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目标物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RP 18,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7 nm。结果 该方法能高效地分离目标化合物,各化合物分离度良好。在0.2~20μg/mL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 3,检测限为0.03~0.09μg/mL,回收率为86.73%~108.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7%~5.68%。通过该种方法测定不同厂家不同批次药用胶塞,结果检出了抗氧剂BHT及其降解物BHT–CHO、BHT–Q,抗氧剂1076和1010及其降解物1310,以及可提取硫。结论 文中建立的高效液相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较高,能够高效快速地测定药用胶塞中常用抗氧剂及其降解产物与可提取硫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氧剂 氧剂降解产物 可提取硫 二氯甲烷 微波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对木质纤维素高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武威 马秋刚 +1 位作者 朱选 王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7,共15页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是一种量大面广且廉价易得的可再生资源,已逐步实现由生物质向生物燃料、饲料原料和其他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及应用,这样的高值转化与综合利用成为“走绿色发展道路、构建绿色生产体系”的重要部分。然而,木质纤维素的天...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是一种量大面广且廉价易得的可再生资源,已逐步实现由生物质向生物燃料、饲料原料和其他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及应用,这样的高值转化与综合利用成为“走绿色发展道路、构建绿色生产体系”的重要部分。然而,木质纤维素的天然抗降解屏障及其独特的理化性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大组分的刚性网络一直是高效转化的瓶颈所在,合理有效的预处理技术则是资源化进程的关键步骤。本文落脚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性分析,在总结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传统预处理方法优劣势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蒸汽爆破的发展历程、加工类型、适用范围、工作原理、反应阶段、技术特点、影响因素、主要参数和可能的副产物效应等,以及在生物质的纤维改性、结构变化、溶解特性、低聚糖制备、活性成分提取与反刍饲料化利用层面的研究进展。此外,还指出蒸汽爆破辅以真菌、细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以及糖酶外源添加的后处理流程的发展趋势。最后,归纳了蒸汽爆破在未来商业化、工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推广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分析提出相应的突破点和解决策略。并就蒸汽爆破技术对常见副产物类型饲料原料的降解效果,及其在单胃动物日粮中的合理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该技术对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增值、饲料化应用的诸多潜能提供新思路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 预处理 蒸汽爆破 后处理流程 抗降解屏障 纤维改性 饲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淀粉的检测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平 张骅骞 +1 位作者 安娜 张清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8-91,共4页
本实验运用检测抗降解性质和单双酯的含量的方法,初步检测出自制交联淀粉的理化性质的变化,并进一步通过绘制红外谱图和DSC曲线,分析了交联淀粉与原淀粉相比结构上的变化和结晶性质的改变,提供了一种对于化学法制备的交联淀粉的各个特... 本实验运用检测抗降解性质和单双酯的含量的方法,初步检测出自制交联淀粉的理化性质的变化,并进一步通过绘制红外谱图和DSC曲线,分析了交联淀粉与原淀粉相比结构上的变化和结晶性质的改变,提供了一种对于化学法制备的交联淀粉的各个特性参数检测的新的研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 检测 抗降解 单双酯含量 红外 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GmARF17对胚轴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小平 曾庆发 +3 位作者 张根生 赵娟 陈嬴男 尹佟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68-1676,共9页
为丰富大豆分子育种理论,本文研究了生长素对下胚轴的分子调控机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方法,发现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Gm ARF17在大豆子叶、下胚轴、主根和侧根中均有表达,其中侧根中表达量最高,下... 为丰富大豆分子育种理论,本文研究了生长素对下胚轴的分子调控机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方法,发现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Gm ARF17在大豆子叶、下胚轴、主根和侧根中均有表达,其中侧根中表达量最高,下胚轴中表达最低;外源生长素可以快速诱导该基因在下胚轴中的表达。同时分析了Gm ARF17和小RNA分子Gm-miR160作用位点,构建了p Gm ARF17∶∶m Gm ARF17(m Gm ARF17)抗降解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豆。m Gm ARF17转基因大豆叶片、主茎、根和花器官的生长发育与对照组没有显著的区别,但其下胚轴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m Gm ARF17下胚轴对外源生长素的反应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显著差异。m Gm ARF17下胚轴游离IAA含量低于野生型,编码IAA螯合酶的Gm GH3.6表达上调,表明Gm ARF17对生长素动态平衡具有调节作用。在m Gm ARF17下胚轴中,Gm SAUR23,Gm IAA2,Gm ARGOS,Gm ARF10和Gm ARF16表达下降,而Gm MIR160A表达上升,暗示抗降解表达Gm ARF17抑制生长素信号转导并扰动了Gm MIR160A和其靶基因间的平衡。本研究揭示了植物细胞调控下胚轴生长发育的一条新途径:Gm MIR160A和Gm ARF10/16/17组成调节回路并进而影响生长素稳态基因的表达来协调下胚轴细胞伸长,对大豆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响应因子 抗降解表达 下胚轴 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响应因子GmARF10正调节大豆叶片的衰老进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小平 曾庆发 +1 位作者 张根生 赵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49-1756,共8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了GmARF10表达模式。通过挖掘大豆基因组信息并参考拟南芥同源基因序列,分析了大豆生长素响应因子GmARF10和小RNA分子Gm-miR160作用位点,构建了pGmARF10∷mGmARF10(mGmARF10)抗降解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了GmARF10表达模式。通过挖掘大豆基因组信息并参考拟南芥同源基因序列,分析了大豆生长素响应因子GmARF10和小RNA分子Gm-miR160作用位点,构建了pGmARF10∷mGmARF10(mGmARF10)抗降解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并对转基因植株叶片发育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mARF10在大豆[Glycine max(L.)Merri.]根、茎、叶、花和果荚中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其中花内表达量最高,茎内最低,第一复叶表达量低于子叶和第一对真叶。mGmARF10转基因植株复叶形状和大小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其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明显下降,叶片衰老标记基因GmCYSP1表达显著增加。研究认为,大豆生长素响应因子GmARF10参与了叶片衰老进程并可能是叶片衰老信号的重要组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响应因子 小RNA 抗降解表达 叶片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PE润滑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和军 王煊军 刘祥萱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1-73,共3页
全氟聚烷基醚油(PFPE)是航空航天设备及苛刻环境条件下的理想润滑剂,文中报道了PFPE真空润滑性能及其评价技术,PFPE的热和催化降解,以及油特殊的抗磨抗降解添加剂。
关键词 全氟聚烷基醚油 研究进展 PFPE 真空润滑性 催化降解 抗降解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结晶纤维素的生物合成及其去晶化途径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玉 张怀强 +2 位作者 赵越 高培基 王禄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7-757,共11页
纤维素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结构骨架和重要组成成分,由细胞质膜上的纤维素合成酶合成.一个纤维素合成酶亚基合成一根纤维素分子链,多个亚基聚集在一起形成末端复合体(TC),可同时合成多根葡聚糖分子糖链,其在氢键和范德华力作用下快速有... 纤维素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结构骨架和重要组成成分,由细胞质膜上的纤维素合成酶合成.一个纤维素合成酶亚基合成一根纤维素分子链,多个亚基聚集在一起形成末端复合体(TC),可同时合成多根葡聚糖分子糖链,其在氢键和范德华力作用下快速有序堆积,形成结构紧密的天然微纤丝结晶结构.质膜上有序线性排列的超分子TC合成结晶纤维素Ⅰα,而玫瑰花型排列的TC合成结晶纤维素Ⅰβ.结晶微纤丝的密切有效堆积是植物抗降解的天然屏障.高浓度的酸和离子液体可以在微纤丝间有效扩散,破坏晶体分子链的有序堆积、分子间氢键网络,甚至打断晶体内部的糖苷键,完成天然结晶纤维素的去晶化及解聚过程.酶分子的去晶化过程是发生在微纤丝特定表面上的非均相反应过程,可在常温常压下固或液表面上快速完成,但有效可及表面积是其主要限速瓶颈.因此结合物理、化学方法预处理,低成本高效打破限制酶分子有效扩散的屏障,增加酶分子对结晶纤维素特异性结合的效率和有效可及面积,从而实现天然结晶纤维素高效去晶化及绿色快速降解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合成酶复合体 生物质抗降解屏障 结晶纤维素 去晶化 绿色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