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不同治法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骨密度、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蒋宁 杨芳 +3 位作者 孙鑫 郑洪新 林庶如 王拥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9-791,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骨密度(BMD)、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变化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除正常组外,将骨保护素(OPG)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活血组和福...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骨密度(BMD)、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变化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除正常组外,将骨保护素(OPG)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活血组和福善美组。检测各组小鼠BMD及血清ALP、TRAP含量。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BMD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与健脾组BMD显著升高(P<0.05)。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健脾组和福善美组小鼠血清ALP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RA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与健脾组小鼠血清TRAP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肾和健脾方法能显著提高骨质疏松小鼠的骨量,明显抑制成破骨活性,使小鼠脱离高骨转换状态,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保护素 骨密度 碱性磷酸酶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骨吸收生化标志物——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向青 苏楠 +11 位作者 刘忠厚 尹大庆 袁润英 朱汉民 陈淑英 甘洁民 谭志龙 王丽 王学谦 陆敬辉 秦跃娟 黄琪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1-332,336,共3页
目的 对血清TRACP5b作为骨吸收生化标志物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利用BoneTRAP试剂盒 ,对 473例正常及骨质疏松患者血清做TRACP5b检测及分析。结果 男性和女性 ,随年龄的增加 ,特别是男性更年期及女性绝经期后 ,血清TRACP5b水平均不断升... 目的 对血清TRACP5b作为骨吸收生化标志物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利用BoneTRAP试剂盒 ,对 473例正常及骨质疏松患者血清做TRACP5b检测及分析。结果 男性和女性 ,随年龄的增加 ,特别是男性更年期及女性绝经期后 ,血清TRACP5b水平均不断升高 ,表明骨吸收增强 ;当患有骨质疏松后 ,血清中TRACP5b的水平高于同龄人 ,且男性及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TRACP5b水平均高于正常人 ,统计学提示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吸收生化标志物 血清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h 骨质疏松 TRACP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张应变对破骨前体细胞和破骨细胞增殖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勇 郭春 +5 位作者 闫玉仙 李瑞欣 刘璐 郝庆新 张西正 侍才洪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的力学载荷对破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增殖、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破骨诱导液培养RAW264.7破骨前体细胞,同时施加3 d的周期性张应变,然后培养4 d;另外一组RAW264.7细胞以破骨诱导液培养4 d,将其诱导为破骨细胞,再施加...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的力学载荷对破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增殖、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破骨诱导液培养RAW264.7破骨前体细胞,同时施加3 d的周期性张应变,然后培养4 d;另外一组RAW264.7细胞以破骨诱导液培养4 d,将其诱导为破骨细胞,再施加3 d的周期性张应变。结果在不同张应变下,两组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大致相同,但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ge,TRAP)活性和破骨细胞(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量的变化明显不同。在2 500με的中等强度张应变下,第1组的TRAP活性降幅和破骨细胞数量减幅均最高,而后者TRAP活性降幅和破骨细胞数量减幅均最低。结论不同张应变对分化初期破骨前体细胞和已分化出破骨细胞的破骨前体细胞的破骨分化和功能状态的影响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周期性张应变 力学载荷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应力对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 DNAX活化蛋白12、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黄生高 凌天牖 +1 位作者 钟孝欢 刘云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压应力对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 DNAX活化蛋白12(DAP12)、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点弯曲体外细胞加载装置加载压应力0、3、6、12h,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目的探讨压应力对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 DNAX活化蛋白12(DAP12)、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点弯曲体外细胞加载装置加载压应力0、3、6、12h,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DAP12、TRAP mRNA和DAP1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经破骨细胞培养液培养后,体积变大,核数目增多,TRAP染色阳性。受压应力刺激后,DAP12、TRAP mRNA及DAP12蛋白表达随加力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结论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经破骨细胞培养液培养后成功向破骨细胞转化,转化细胞受压应力刺激活化过程中存在DAP12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X活化蛋白12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压应力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不同治法对骨质疏松症大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含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芳 朱辉 +2 位作者 郑洪新 王剑 林庶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3-395,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症大鼠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含量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雌雄各半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肾中药组、健脾中药组、活血化瘀中药组和骨疏...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症大鼠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含量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雌雄各半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肾中药组、健脾中药组、活血化瘀中药组和骨疏康中药组6个组,用地塞米松肌注造模。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RACP含量升高极为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TRACP含量均明显降低,其中以补肾组和骨疏康组降低最为明显,与其他各组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补肾方法通过降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含量对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补肾方法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糖基化终产物对破骨细胞酸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蔡德鸿 陈宏 张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0-302,345,共4页
目的 观察高度糖基化终产物 (AGE)对破骨细胞酸性磷酸酶 (AC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CP)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人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糖恒温孵育制备人AGE蛋白 ,应用酶消化法从人髂骨松质骨分离培养破骨细胞。将AGE蛋白与培养的破骨细... 目的 观察高度糖基化终产物 (AGE)对破骨细胞酸性磷酸酶 (AC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CP)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人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糖恒温孵育制备人AGE蛋白 ,应用酶消化法从人髂骨松质骨分离培养破骨细胞。将AGE蛋白与培养的破骨细胞共同孵育 ,通过酶动力学法测定培养液ACP和TRACP活性。结果 低浓度AGE蛋白 (50~ 2 0 0 μg ml)对破骨细胞ACP和TRACP活性无显著影响 ,而高浓度 (50 0~ 1 0 0 0 μg ml)则使ACP和TRACP活性显著增高 ,且ACP活性的增高主要来自TRACP活性的增高。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AGE蛋白可能促进破骨细胞的破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糖基化终产物 破骨细胞 酸性磷酸酶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AGE ACP TRACP 酶消化法 糖尿病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在乳牙生理性根吸收时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妮娜 徐稳安 +1 位作者 宋光泰 韩建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7-9,16,共4页
目的研究家兔下颌第二乳磨牙生理性根吸收时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在乳牙根周围和恒牙胚周围以及两者之间结缔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取0、4、10、16和22d龄乳兔包含乳磨牙牙根及其周围组织在内的部分下颌骨,拍摄其X线片,... 目的研究家兔下颌第二乳磨牙生理性根吸收时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在乳牙根周围和恒牙胚周围以及两者之间结缔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取0、4、10、16和22d龄乳兔包含乳磨牙牙根及其周围组织在内的部分下颌骨,拍摄其X线片,制备石蜡切片,分别行苏木精-伊红和TRAP染色以及TRAP阳性细胞计数。结果家兔下颌第二乳磨牙牙根于出生后第4天开始吸收;至第10、16天时,根吸收约1/3和2/3;至第22天左右,第二乳磨牙脱落。第0天时,TRAP仅表达于恒牙胚的周围单核细胞。第4天时,乳牙根周围的TRAP阳性单核和多核细胞开始增多,并于第10天达到高峰且差异与第0和4天龄组有统计学意义,第16天时TRAP阳性细胞数开始下降。结论TRAP阳性细胞的位置和水平与乳牙生理性的根吸收进程密切相关,TRAP阳性细胞在恒牙胚周围细胞中出现的规律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性吸收 乳牙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健康女性血清性激素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一芬 曹虹 黄干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研究女性血清性激素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CP)水平随年龄的变化 ,为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参数。方法 :测量 2 36例 2 3~ 5 3岁绝经前 (按年龄分为 3组 ,每组间隔 10年 )和 91例 4 8~ 71岁绝经后健康女性志愿者血... 目的 :研究女性血清性激素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CP)水平随年龄的变化 ,为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参数。方法 :测量 2 36例 2 3~ 5 3岁绝经前 (按年龄分为 3组 ,每组间隔 10年 )和 91例 4 8~ 71岁绝经后健康女性志愿者血清黄体生成素 (LH)、卵泡刺激素 (FSH)、雌二醇 (E2 )、孕酮 (P)水平及TRACP活性。结果 :绝经前各年龄组比较 ,仅FSH水平在绝经前第 3组妇女中明显升高 (P <0 .0 5 ) ;绝经后与绝经前组比较 ,FSH ,LH和TRACP明显升高 (P <0 .0 1) ,而雌二醇和孕酮明显降低 (P <0 .0 1) ,且与TRACP呈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 0 .4 1和 - 0 .37,P <0 .0 1)。结论 :女性绝经后 ,雌孕激素缺乏 ,导致FSH ,LH升高 ,同时骨吸收加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健康女性 血清性激素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CP 骨质疏松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晓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872-875,846,共5页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是由破骨细胞分泌的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它不仅反映骨吸收的状态,随着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还广泛应用于破骨细胞数量检测、抗骨吸收治疗检测、骨质疏松诊断、骨折风险预测和骨转移疾病的检测等领域,作为骨...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是由破骨细胞分泌的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它不仅反映骨吸收的状态,随着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还广泛应用于破骨细胞数量检测、抗骨吸收治疗检测、骨质疏松诊断、骨折风险预测和骨转移疾病的检测等领域,作为骨代谢异常的标志物已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骨质疏松 骨质风险 生化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仑膦酸盐对破骨细胞生成的抑制及钙离子激动剂的拮抗效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强 董伟 +4 位作者 戚孟春 邓久鹏 梁永强 冯晓洁 李金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盐(ALN)对破骨细胞(OC)生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并探讨钙离子激动剂对ALN的拮抗效应。方法: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诱导法培养OC。实验分为:A组(对照组)、B组(ALN组)、C组(ALN+Calciumlonophore组)、D组(Calcium l...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盐(ALN)对破骨细胞(OC)生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并探讨钙离子激动剂对ALN的拮抗效应。方法: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诱导法培养OC。实验分为:A组(对照组)、B组(ALN组)、C组(ALN+Calciumlonophore组)、D组(Calcium lonophore组)。于处理第6天检测各组OC生成和骨吸收功能,以及NFATc1、c-Fos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各组细胞均有TRAP阳性多核OC生成,并在牙本质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但D组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目、吸收陷窝数目及陷窝面积最高,C组、A组次之,B组最差。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NFATc1、c-Fos表达D组最高,C组次之,B组最差;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ALN能抑制OC生成和骨吸收,下调相关基因NFATc1、c-Fos的表达;Ca2+激动剂Calcium lonophore对ALN引起的OC抑制具有拮抗效应,其机制与细胞内Ca2+浓度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阿伦膦酸盐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钙离子激动剂 C-FOS NFAT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抗磷脂综合征疗效及对骨代谢影响的探讨
11
作者 李萍 朱付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70-673,共4页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强的松和阿司匹林治疗抗磷脂综合征(APS)的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探讨低分子肝素是否能替代强的松和阿司匹林治疗APS。方法:将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患者80例(已孕40例,未孕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为40...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强的松和阿司匹林治疗抗磷脂综合征(APS)的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探讨低分子肝素是否能替代强的松和阿司匹林治疗APS。方法:将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患者80例(已孕40例,未孕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为40例。研究组予以低分子肝素(克塞),对照组予以强的松与阿司匹林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ACA转阴率,对血液流变学、骨代谢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①随治疗时间延长,研究组与对照组ACA转阴率均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治疗前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TRAP浓度均比对照组上升幅度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妊娠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抗磷脂综合征,其ACA转阴率、妊娠结局与强的松和阿司匹林相当,降低血浆粘度优于强的松和阿司匹林,对骨代谢影响比强的松和阿司匹林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综合征 低分子肝素 血浆粘度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血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TGF-β、TRACP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
12
作者 马倩倩 毛未贤 +2 位作者 高远 尹纪伟 程海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0-494,共5页
目的研究长春市35~79岁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FokⅠ位点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基因型对骨代谢的调节与影响,同时研究血清TGF-β、TRACP水平与腰椎BMD的相关性,为骨质... 目的研究长春市35~79岁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FokⅠ位点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基因型对骨代谢的调节与影响,同时研究血清TGF-β、TRACP水平与腰椎BMD的相关性,为骨质疏松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应用Hologic Discovery WA型骨密度仪检测腰椎正位(L1-L4)BMD;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BsmⅠ和FokⅠ位点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血清TGF-β、TRACP水平;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00名汉族人群中,BsmⅠ位点基因型以bb型为主,占80.2%,Bb型占15.2%,BB型占4.6%;FokⅠ位点ff基因型占18.6%,Ff型占45.8%,FF型占35.6%。BsmⅠ位点各基因型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分布特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kⅠ位点ff基因型骨质疏松组所占比例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smⅠ位点bb基因型男性、女性BMD值均低于Bb型和BB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kⅠ位点ff基因型男性、女性BMD值均低于Ff型和FF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F-β水平骨质疏松组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而TRACP水平骨质疏松组高于非骨质疏松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500名汉族人群中,BsmⅠ位点以bb基因型为主,占80.2%,各基因型骨密度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kⅠ位点ff型BMD值低于Ff型和FF型,骨质疏松组ff基因型所占比例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ff基因型可能是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组血清TGF-β水平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而TRACP水平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TGF-β、TRACP是评价骨代谢状态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受体基因 BsmⅠ FokⅠ 转化生长因子-β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MCV抗体与RANKL、OPG、TRACP-5b及RA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皓莹 文振华 +1 位作者 凌青 李敬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3-716,共4页
目的探索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utant citrulline vimentin,MCV)抗体与骨代谢标志物及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19例RA患者临床资料和血清,检测抗MCV抗体及RANKL、OPG和TRACP-5b等... 目的探索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utant citrulline vimentin,MCV)抗体与骨代谢标志物及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19例RA患者临床资料和血清,检测抗MCV抗体及RANKL、OPG和TRACP-5b等骨代谢标志物,分析抗MCV抗体与骨代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并探索抗MCV抗体与疾病活动是否有关联。结果RA患者抗MCV抗体滴度与RANKL、TRACP-5b水平及RANKL/OPG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OPG呈正相关但相关系数低(r=0.183,P<0.05)。②抗MCV抗体与DAS28(r=0.376,P<0.01)、ESR(r=0.440,P<0.01)、RF-IgM(r=0.376,P<0.01)呈正相关。结论抗MCV抗体与血清中骨代谢相关标志物TRACP-5b、RANKL、OPG、RANKL/OPG均无显著相关性,提示抗MCV抗体可能不直接通过影响骨代谢参与RA骨侵蚀进展。抗MCV抗体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提示它对RA病情评估可能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律性运动与能量摄入对成龄雌性大鼠骨骼肌肉的影响
14
作者 刘哲昊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98-598,共1页
目的针对以减少能量摄入量结合运动为手段的减重人群骨骼肌肉健康问题,研究不同频率跑步运动对短期空腹、饱食成龄雌性大鼠骨骼与肌肉的影响。方法将36只5月龄雌性SD大鼠平均分为6组:3天-空腹组(L3)、3天-饱食组(S3)、4天-空腹组(L4)、4... 目的针对以减少能量摄入量结合运动为手段的减重人群骨骼肌肉健康问题,研究不同频率跑步运动对短期空腹、饱食成龄雌性大鼠骨骼与肌肉的影响。方法将36只5月龄雌性SD大鼠平均分为6组:3天-空腹组(L3)、3天-饱食组(S3)、4天-空腹组(L4)、4天-饱食组(S4)、5天-空腹组(L5)和5天-饱食组(S5)。饱食组正常饮食,空腹组按照饱食组能量摄入的30%饲养。运动速度为不同组份大鼠的70%VO2,30 min/d,共4周。实验结束取双侧股骨分别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取比目鱼肌进行拉伸试验;取腓肠肌进行Masson三色染色检测;取血清进行碱性磷酸酶(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含量检测(TRACP)。结果S5组破坏载荷显著高于L5组(P<0.05)。与相应空腹组相比,S4和S5组近端松质骨密度、骨体积分数以及骨小梁厚度显著增大(P<0.05)。与空腹组相比,饱食组比目鱼肌重量和破坏载荷显著增加(P<0.05)。S5组腓肠肌肌纤维面积显著大于L3、L4和L5组(P<0.05),L5肌肉纤维损伤程度最大。空腹组ALP低于饱食组,且L5组显著低于S5组(P<0.05)。结论本研究对减重人群,在制定个性化运动与饮食计划,确保不过度牺牲营养和造成运动损伤,以实现健康减重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比目鱼肌 破坏载荷 骨骼肌肉 能量摄入 三点弯曲试验 肌肉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神经支配对牙周组织中P物质及破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静 李纾 吕琳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切断大鼠下牙槽神经后,牙周组织中P物质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分为正常组(0 d)和术后第3、7、14、21、28天组。在下颌孔处切断大鼠左侧下牙槽神经,分别在相应的观测时... 目的探讨切断大鼠下牙槽神经后,牙周组织中P物质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分为正常组(0 d)和术后第3、7、14、21、28天组。在下颌孔处切断大鼠左侧下牙槽神经,分别在相应的观测时点取材,常规制备大鼠牙周组织石蜡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物质的表达情况,同时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分布,并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和破骨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切断大鼠下牙槽神经后牙周组织中的P物质在第3天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第7天达到最低值,第21天恢复到正常水平;破骨细胞的变化趋势与P物质的变化具有一致性。结论切断大鼠下牙槽神经后,牙周组织中P物质与破骨细胞的变化呈正相关。P物质可能具有刺激并调节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参与牙槽骨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破骨细胞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 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BGP、TRAC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玉玺 张彬 +5 位作者 湛梅圣 王万垠 杨建强 胡耀芬 孙海萍 吴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02-1305,共4页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国家一类中药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代谢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模型,给予雌激素及不同浓度的金天格胶囊灌胃,并于灌胃治疗5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骨钙素(BGP)、抗酒石...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国家一类中药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代谢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模型,给予雌激素及不同浓度的金天格胶囊灌胃,并于灌胃治疗5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的BGP、TRACP的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0.05);中、低剂量的金天格胶囊可使大鼠的BGP、TRACP的阳性表达明显下降(P<0.05),而高剂量金天格胶囊的干预效果不显著(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对PMOP大鼠具有降低BGP、TRACP的分泌,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金天格胶囊 骨钙素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振动对绝经后妇女骨量和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洋 叶超群 +3 位作者 周军 曹立春 张玉芹 张凡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5-877,883,共4页
目的:寻找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办法。方法:对北京市罗庄里小区28例49—65岁绝经后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腰椎骨密度(BMD)、双侧股骨上端BMD,护骨素(OPG)、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骨特异性磷酸酶(BALP)等测定。... 目的:寻找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办法。方法:对北京市罗庄里小区28例49—65岁绝经后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腰椎骨密度(BMD)、双侧股骨上端BMD,护骨素(OPG)、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骨特异性磷酸酶(BALP)等测定。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振动干预,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振动方案为:频率30—45Hz、20min/次,3次/周,连续3个月。结果:在实验前和实验后,组间对比BMD均无明显变化。组内对比,实验组腰椎和股骨上端BMD较实验前无明显改变(P=0.397);而对照组左侧股骨上端BMD和双侧股骨BMD均值均较实验前降低0.01g/cm2(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TRAP、BALP、OPG在振动干预结束后较实验前均无明显变化。两组血清TRAP、OPG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组间对比也无明显变化(P>0.05);而实验前,实验组BALP明显高于对照组5.61μg/L(P<0.05),但3个月后,差异扩大到6.42μg/L(P<0.01),但两组的变化值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振动方案对绝经后女性血清BALP、TRAP、OPG无明显影响,但可延缓股骨上端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 骨密度 护骨素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钙磷比例对体外培养番鸭破骨细胞生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顾建红 刘俊栋 +3 位作者 赵瑞英 王富民 李慧敏 刘宗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57-1361,共5页
从1~7日龄番鸭长骨骨髓分离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摩尔浓度比例的钙磷双因子(CCa:Cp为2:1、1:1、1:2)。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于培养第1、3天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培养7d... 从1~7日龄番鸭长骨骨髓分离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摩尔浓度比例的钙磷双因子(CCa:Cp为2:1、1:1、1:2)。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于培养第1、3天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培养7d后扫描电镜观察象牙片吸收陷窝,研究不同钙磷比例对番鸭OC生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第3天时试验组TRAP阳性细胞多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中除CCa:Cp=1:1组与CCa:Cp=2:1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扫描电镜观察,象牙片吸收陷窝程度与钙磷比例大小(CCA:Cp为2:1、1:1、1:2)成反比。证实合适比例的钙、磷(CCa:CP=2:1)通过抑制OC生成和活化,抑制OC的骨吸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骨吸收陷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28例健康人群血清CTX-1、TRACP、BALP、OC水平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9
作者 马倩倩 张萌萌 +3 位作者 高远 毛未贤 尹纪伟 宋世凯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8-961,共4页
目的研究30-79岁健康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与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ologic Discovery WA型... 目的研究30-79岁健康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与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ologic Discovery WA型骨密度仪检测腰椎正位(L1-4)BMD,采用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CTX-1、TRACP、BALP、OC水平。将1228例受试者的检测结果按不同性别、10岁为1个年龄段进行分组,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30-49岁年龄段CTX-1、TRACP、BALP、OC与腰椎BMD均无明显相关性,50岁以后CTX-1、TRACP显著升高,与BMD呈负相关。女性BALP、OC在50-59岁年龄段明显升高,与BMD负相关,60岁以后开始下降,与BMD呈正相关;男性30-59岁各年龄组CTX-1、TRACP、BALP与腰椎BMD均无相关性,60岁以后CTX-1、TRACP、BALP均明显升高,与BMD负相关。男性OC水平随年龄缓慢下降,但各年龄段与BMD均无相关性;在30-49岁年龄段TRACP、CTX-1、BALP、OC各指标性别间不存在差异,50岁以后同年龄组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女性高于男性。结论 TRACP、CTX-1、BALP、OC是监测骨代谢变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尤其对女性骨质疏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标志物 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骨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腰椎 骨密度 性别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破骨细胞分化情况及其与骨破坏的关系 被引量:19
20
作者 蔡辉 徐子涵 +3 位作者 商玮 郭郡浩 赵智明 沈俊逸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4-607,共4页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破骨细胞(OC)的分化情况,并分析其与RA骨破坏的关系。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12例RA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破骨细胞(OC)的分化情况,并分析其与RA骨破坏的关系。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12例RA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培养为OC,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并计数阳性细胞数,分别通过甲苯胺蓝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骨吸收陷窝;对RA组患者进行Sharp评分及骨密度(BMD)检测,将RA组外周血生成的OC数量与Sharp评分、BMD(T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A组和对照组生成的OC形态相似; RA组TRAP阳性细胞数(个/10个视野)为127. 67±6. 96,较对照组79. 40±3. 86显著升高(P<0. 05); RA组OC骨吸收功能较对照组明显增强; RA组OC数量与Sharp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 810,P=0. 001),与BMD(T值)呈显著负相关(r=-0. 685,P=0. 014)。结论:RA患者PBMC向OC分化的能力明显增强,RA患者OC的分化能力与RA骨破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破骨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骨吸收陷窝 双能X线吸收法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