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曲妥珠单抗在人表皮生长因子2阳性或低表达乳腺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孙玮 李晶晶 +3 位作者 薛丹 樊海波 马勇 崔灵芝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29,共6页
目的 探究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或低表达乳腺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来山西省肿瘤医院就诊的HER2阳性或... 目的 探究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或低表达乳腺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来山西省肿瘤医院就诊的HER2阳性或低表达乳腺癌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其中36例采用T-DXd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6例采用曲妥珠单抗-美坦新(trastuzumab emtansine,T-DM1)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FACT-B)],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其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影响患者PFS的因素。结果 治疗后,两组O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CR高于对照组(83.33%比61.11%,P<0.05);观察组中HER2阳性组与HER2低表达患者的ORR、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ACT-B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为食欲下降和恶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位PFS优于T-DM1组(19.5个月比8.5个月,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内脏危象、治疗线数、T-DXd是HER2阳性或低表达乳腺癌患者PFS的的影响因素。结论 T-DXd对HER-2阳性或低表达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优于T-DM1,T-DXd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可延长其生存期,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应加强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曲妥珠单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腺癌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晚期胃癌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郑宇晨 和水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884,共6页
胃癌是我国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靶向药物治疗是胃癌重要的治疗方案之一。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重要的胃癌治疗靶点,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靶向HER2的单克隆抗体,ToGA实验确定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是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标准治... 胃癌是我国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靶向药物治疗是胃癌重要的治疗方案之一。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重要的胃癌治疗靶点,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靶向HER2的单克隆抗体,ToGA实验确定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是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本文对ToGA实验及其进展、曲妥珠单抗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曲妥珠单抗联合其他HER2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和其他药物偶联物及曲妥珠单抗联合其他靶向位点药物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曲妥珠单抗联合S-1及其他化疗药物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帕妥珠单抗和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未达到主要终点;T-DM1(trastuzumab emtansine)对于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在改善总生存期方面没有优势;KN026、T-DXd(trastuzumab deruxtecan)、曲妥珠单抗与派姆单抗联合化疗、贝伐单抗与曲妥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是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最前沿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妥珠单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晚期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西妥昔单抗 被引量:12
3
作者 邵仲英 封宇飞 傅得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17-318,共2页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的单克隆抗体,它选择性地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存在于正常细胞(皮肤和毛发细胞)和许多肿瘤细胞(如结肠癌、直肠癌)的表面〕特异性地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本文综述了西妥昔单抗的药理作...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的单克隆抗体,它选择性地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存在于正常细胞(皮肤和毛发细胞)和许多肿瘤细胞(如结肠癌、直肠癌)的表面〕特异性地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本文综述了西妥昔单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药理作用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水平对西妥昔单抗及其介导的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杀伤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瑾昱 焦顺昌 +1 位作者 张国庆 孙胜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对西妥昔单抗及其介导的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对肺腺癌A549细胞杀伤的影响。方法以肺腺癌A549细胞作为靶细胞,NKTm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将pEGFR-EGFP质粒用核转染技术导入A549细胞...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对西妥昔单抗及其介导的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对肺腺癌A549细胞杀伤的影响。方法以肺腺癌A549细胞作为靶细胞,NKTm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将pEGFR-EGFP质粒用核转染技术导入A549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染组与野生组A549细胞表面EGFR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西妥昔单抗以及西妥昔单抗介导的ADCC作用对转染后A549细胞与野生组A549细胞的体外杀伤率。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野生组A549细胞EGFR表达呈弱阳性,而转染后的A549细胞EGFR表达呈强阳性。西妥昔单抗介导的ADCC作用对转染后高表达EGFR的A549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作用(P<0.05),而西妥昔单抗单独作用时,转染组与野生组间的杀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表面EGFR蛋白的表达水平能够影响西妥昔单抗介导的ADCC作用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杀伤,而对西妥昔单抗本身的杀伤作用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予武 吴志海 钟俊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648-2649,共2页
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在我国,乳腺癌在城市中的发病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一些大城市已经上升至第一位。农村中为第五位,乳腺癌已成为妇女健康的最大威胁…。笔者通过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 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在我国,乳腺癌在城市中的发病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一些大城市已经上升至第一位。农村中为第五位,乳腺癌已成为妇女健康的最大威胁…。笔者通过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度表达晚期乳腺癌采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联合紫杉醇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晚期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紫杉醇 疗效 治疗 女性恶性肿瘤 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吴亮 郑民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7期837-840,共4页
最近,一些临床试验的结果肯定了西妥昔单抗(cetuximab)作为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在结直肠肿瘤的治疗作用。本文从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角度综述西妥昔单抗这一EGFR抗体的临床观察结果,回顾分析了多篇近年发表的关于西... 最近,一些临床试验的结果肯定了西妥昔单抗(cetuximab)作为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在结直肠肿瘤的治疗作用。本文从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角度综述西妥昔单抗这一EGFR抗体的临床观察结果,回顾分析了多篇近年发表的关于西妥昔单抗在结直肠癌和其它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的文献。西妥昔单抗在转移性结直肠肿瘤的无进展生存期的延长上获得了肯定的疗效(3.9月vs2.56月,P<0.01)。然而,在作为第二线治疗时,西妥昔单抗与依立替康的联合治疗对比依立替康单药治疗并没有使平均生存期得到延长。在副作用方面,痤疮样皮疹的严重程度可以预示肿瘤对西妥昔单抗的应答强弱,外用糖皮质激素和润肤剂可以治疗这一副作用。低镁血症是该药引起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副作用,使用静脉补镁是治疗低镁血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结直肠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痤疮样皮疹 低镁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迪西妥单抗和术后化疗用于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的局限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许巧 姜宇 +1 位作者 万士豪 何云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初步探索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的局限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辅助使用维迪西妥单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术后辅助使用维迪西妥单抗的局限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维迪西妥组)和... 目的:初步探索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的局限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辅助使用维迪西妥单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术后辅助使用维迪西妥单抗的局限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维迪西妥组)和104例术后使用传统化疗的患者(术后化疗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的复发情况,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和术前术后的相关数据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维迪西妥组患者术后1人复发,其复发率(9.4%)远远低于术后化疗组(20.2%)(P=0.007)。同时,维迪西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低于术后化疗组(20.2%)(P=0.022)。结论:术后治疗的12个月内,维迪西妥组患者与接受传统化疗的患者相比,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相对更低,提示维迪西妥在降低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和延缓疾病进展方面有探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迪西妥单抗 体偶联药物 化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尿路上皮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PI-2009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邬楠 王爱平 王印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56-461,共6页
目的:探讨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PI 2 0 0 9)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esternblot方法检测BPI 2 0 0 9对酪氨酸激酶和EGFR自动磷酸化的抑制作用,MTT法检测BPI 2 0 0 ... 目的:探讨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PI 2 0 0 9)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esternblot方法检测BPI 2 0 0 9对酪氨酸激酶和EGFR自动磷酸化的抑制作用,MTT法检测BPI 2 0 0 9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使用A4 31肿瘤模型的荷瘤裸鼠进行体内的肿瘤抑制试验。结果:通过对EGFR激酶抑制剂化学文库的筛选,发现BPI 2 0 0 9是一个有效的EGFR激酶抑制剂。BPI 2 0 0 9对EGFR激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为5nmol·L- 1,当其浓度达到6 2 .5nmol·L- 1的时候可以完全抑制EGFR激酶的活性,但在10 0nmol·L- 1时对Abl、Abl相关基因(Abl relatedgenes ,Arg)以及c- Src酪氨酸激酶都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PI 2 0 0 9可以阻断EGFR介导的细胞内蛋白酪氨酸的磷酸化,IC50 为4 5nmol·L- 1。在肿瘤细胞生长抑制试验中,BPI 2 0 0 9对于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EGFR在细胞中的表达密切相关。人类肿瘤细胞A4 31移植瘤抑制试验的研究表明BPI 2 0 0 9经口给药每天1次在10 0mg·kg- 1,肿瘤抑制率达6 4% ,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病态和体重下降。结论:BPI 2 0 0 9是一种有效的高选择性的以EGFR酪氨酸激酶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自动磷酸化 细胞生长抑制 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肿瘤治疗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晓彤 李龙芸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10-312,共3页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肿瘤治疗 临床研究 单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Corey LANGER Jean-Charles SORIA +1 位作者 南娟(翻译) 丁燕(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924-936,共13页
采用以铂类药物为基础联合细胞毒性药物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化一线治疗的疗效已达到相应的平台。作用于特定通路的新型分子靶向药物逐渐成为治疗NSCLC的有效药物;某些药物的III期试验已取得阳性... 采用以铂类药物为基础联合细胞毒性药物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化一线治疗的疗效已达到相应的平台。作用于特定通路的新型分子靶向药物逐渐成为治疗NSCLC的有效药物;某些药物的III期试验已取得阳性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证实,采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抗体贝伐珠单抗抑制VEGF通路,以及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或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靶向作用于EGFR通路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方案,均可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可导致肿瘤细胞存活和增殖的信号处理过程不同,为靶向作用于多种信号通路为有效的抗癌治疗策略提供了依据。因此,分子靶向药物的合理联用可能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并可成为对标准化疗耐药或不能耐受标准化疗的患者的可替代的治疗选择。目前的挑战在于明确应探寻哪些分子实体,以及它们的最佳联合方案。本综述旨在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抑制血管生成和EGFR信号作为治疗NSCLC的有效的非化疗方案的潜在临床疗效。其它可阻滞EGFR和血管生成通路以及互补信号通路的新型药物的联合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较轻的毒副作用,有可能为晚期NSCL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选择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毒性药物 非小细胞肺癌 一线治疗 recepto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分子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胞外段的表达及其抗肿瘤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英辉 唐亮 +2 位作者 刘倩 陈德坤 谈立松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51-1054,共4页
目的:构建异种EGFR蛋白疫苗并研究其抗肿瘤效果。方法:用PCR方法获得鸡EGFR胞外片段,与pGEX-4T-2载体连接,并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鸡的EGFR胞外片段与GST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Ni2+亲和层析柱纯化、复性后,免疫小鼠,免疫3次后,接种... 目的:构建异种EGFR蛋白疫苗并研究其抗肿瘤效果。方法:用PCR方法获得鸡EGFR胞外片段,与pGEX-4T-2载体连接,并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鸡的EGFR胞外片段与GST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Ni2+亲和层析柱纯化、复性后,免疫小鼠,免疫3次后,接种小鼠Lewis细胞,观测肿瘤生长情况,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EGFR蛋白的抗体效价。结果:成功构建了EGFR胞外段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SDS-PAGE显示成功表达了目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后,ELISA法检测到特异性抗EGFR抗体;实验组与对照组肿瘤体积的比较结果显示,融合蛋白疫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异种EGFR蛋白能够克服免疫耐受问题,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为后续的肿瘤疫苗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胞外段 原核表达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抗癌方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肺癌基因Bcl-2、抑癌基因Bax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婷婷 茆俊卿 +3 位作者 张传名 陈永昶 张蕾 陈静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77-80,84,共5页
目的:观察扶正抗癌方对小鼠Lewis肺癌抗转移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小鼠50只,雌雄各半,每只小鼠腋窝下接种肿瘤细胞0. 2 m L造模,24 h后,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扶正抗癌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给药21 d后取出... 目的:观察扶正抗癌方对小鼠Lewis肺癌抗转移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小鼠50只,雌雄各半,每只小鼠腋窝下接种肿瘤细胞0. 2 m L造模,24 h后,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扶正抗癌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给药21 d后取出完整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ewis肺癌组织Bcl-2和Bax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Lewis肺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用蛋白质印迹法(WB法)检测Lewis肺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小鼠比较,扶正抗癌方药可以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显著升高Lewis肺癌组织中Bax mRNA表达,降低Bcl-2 mRNA、MMP-9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高剂量组在升高Lewis肺癌组织中Bax mRNA表达、降低Bcl-2 mRNA表达方面与顺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模型组Lewis肺癌组织中VEGF、EGFR表达显著升高,扶正抗癌方药可显著降低Lewis肺癌组织中VEGF、EGFR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顺铂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虽然扶正抗癌方总体上较顺铂作用偏弱,但依然能有效抑制肺癌细胞增殖,抑制肺癌细胞Bcl-2基因的表达,激活Bax的高表达,下调肺癌细胞中VEGF、EGFR、MM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癌方 肺癌 转移机制 BCL-2 BAX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fitinib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黎 陈玉英 +1 位作者 潘凤 梁后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fitinib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这种作用与结直肠癌细胞EGFR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MTT法检测Gefitinib对6种结直肠癌细胞系的生长抑制效应,求出50%生长抑制剂量IC50;应...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fitinib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这种作用与结直肠癌细胞EGFR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MTT法检测Gefitinib对6种结直肠癌细胞系的生长抑制效应,求出50%生长抑制剂量IC50;应用反转录半定量PCR(RT-PCR)检测不同结直肠癌细胞中EGFR的mRNA水平;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直肠癌细胞中EGFR及其磷酸化蛋白(p-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Gefitinib在体外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的IC50值为6.5-172.7μmol/L,以Lovo细胞最为敏感,HT29和SW480为中度敏感,HCT116、LS174和SW620表现为耐药。除SW620细胞以外,其他细胞系均不同程度地表达EGFR mRNA,以Lovo细胞表达最强,与其他细胞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蛋白水平检测结果与mRNA相符,Lovo细胞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细胞系(P〈0.05),HT29、SW480、HCT116和LS174T表达差异不明显,SW620几乎不表达;p-EGFR蛋白在Lovo细胞中的表达亦显著高于其他细胞系(P〈0.05)。结论EGFR和p-EGFR的表达与Gefitinib对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存在相关性,EGFR和p-EGFR表达高则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好,但是EGFR不是决定结直肠癌细胞对Gefitinib敏感性的惟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FITINIB 结直肠肿瘤 细胞系 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药物筛选试验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通过选择性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特定位点磷酸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3
14
作者 阮海华 胡双艳 +2 位作者 张春晨 余龙 张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9-205,共7页
单宁酸具有抗肿瘤的生物学活性,但单宁酸难以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其跨膜信号传递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选用人恶性胶质瘤U87细胞作为模型,检测单宁酸对肿瘤细胞增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 单宁酸具有抗肿瘤的生物学活性,但单宁酸难以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其跨膜信号传递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选用人恶性胶质瘤U87细胞作为模型,检测单宁酸对肿瘤细胞增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以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transcription,STAT)1、STAT3等信号分子的调节作用。实验发现,单宁酸处理能够显著抑制人恶性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且呈现显著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单宁酸抑制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Bcl-2相关X(Bcl-2 associated X,Bax)蛋白的表达,显著提高了Bax/Bcl-2的比值。通过分离线粒体发现,单宁酸提高了线粒体Bax蛋白的水平,促进细胞凋亡诱导因子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向细胞胞浆的释放,暗示细胞凋亡的发生,这与单宁酸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结果一致。单宁酸抑制人恶性胶质瘤U87细胞EGFR总磷酸化的水平,进一步通过检测单一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发现,单宁酸抑制了EGFR Y1045和Y1068 2个位点的磷酸化,但是对Y845和Y992位点的磷酸化影响不大,呈现一定的位点选择性。通过检测受EGFR Y1045和Y1068位点调控的ERK以及STAT1/3信号通路发现,单宁酸显著抑制了ERK以及STAT1、STAT3等信号分子的磷酸化,进一步验证了单宁酸对EGFR特定位点的选择性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单宁酸可能通过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EGFR特定位点的磷酸化,进而抑制受该位点调控的信号转导通路,改变肿瘤细胞基因表达的模式,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磷酸化 U87细胞 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EGFR单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专家共识(2025年版)
15
作者 薛丽琼 许婷婷 +1 位作者 郭晔 胡超苏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0-522,共13页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头颈部肿瘤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随着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头颈部肿瘤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随着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广泛应用,HNSCC患者的生存期虽有所延长但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近年来多项研究提示,抗EGFR单抗联合ICIs治疗可带来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已获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等发布的权威性指南推荐。然而,抗EGFR单抗联合ICIs治疗方案的应用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如何在临床中规范使用仍存在诸多待解答的问题,包括其协同作用机制、在不同类型患者中的治疗价值及安全性等。CSCO头颈肿瘤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探索,经过多轮讨论,最终形成《抗EGFR单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专家共识(2025年版)》,对抗EGFR单抗与ICIs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分层治疗、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等方面提出指导建议。本共识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Practice guideline REgistration for transPAREncy,PREPARE)上注册,注册号为PREPARE-2025CN666。期望本共识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明确和实用的指导,进一步推动该联合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应用,为HNSCC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联合治疗 安全性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皮疹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23-625,共3页
靶向治疗的作用机理在于干预肿瘤演化过程中关键性的特异分子信号传导通路。经EGFR介导的细胞信号异常在肿瘤发生以及疾病的进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以EGFR为靶点的药物如小分子TK抑制剂(TKIs)与单克隆抗体(mAbs)对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的作用机理在于干预肿瘤演化过程中关键性的特异分子信号传导通路。经EGFR介导的细胞信号异常在肿瘤发生以及疾病的进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以EGFR为靶点的药物如小分子TK抑制剂(TKIs)与单克隆抗体(mAbs)对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以及结直肠癌均显示出临床疗效,并在临床上逐渐用于其他实体肿瘤。TKIs为口服给药的小分子化合物,可阻断细胞内受体中的ATP结合位点,从而阻止下游信号的传递。mAbs则通过阻断受体的细胞外部分而阻止依赖配体的活化以及下游信号的传递。目前欧盟和美国批准的EGFRIs共有3种,即厄洛替尼、西妥昔单抗以及帕尼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 信号传导通路 小分子化合物 非小细胞肺癌 西妥昔单抗 皮疹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伟(综述) 印慨(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4-351,共8页
以靶向治疗为代表的新兴治疗方法是传统一线放化疗耐药的有效补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胃癌靶向治疗中十分重要的靶点之一,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已被用于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帕妥珠单抗和马格妥昔单抗治疗胃癌的安全性和有效... 以靶向治疗为代表的新兴治疗方法是传统一线放化疗耐药的有效补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胃癌靶向治疗中十分重要的靶点之一,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已被用于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帕妥珠单抗和马格妥昔单抗治疗胃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了验证。然而,单克隆抗体因其分子量较大、不能穿透血脑屏障,且耐药而导致治疗效果下降,因此需探索其他靶向HER2的疗法在胃癌中的疗效。小分子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如拉帕替尼、吡咯替尼等具有分子量小、可穿透血脑屏障和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未来经过大型临床试验验证后有望成为胃癌围手术期治疗、新辅助治疗的选择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如T-DM1、T-DXd等尽管其发挥肿瘤杀伤作用的机制不同,但能够克服单克隆抗体的耐药,是曲妥珠单抗等单抗治疗失败患者治疗药物的补充。因此,对胃癌患者进行更加细致的分层后,靶向HER2的各类胃癌治疗药物有望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胃癌 曲妥珠单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最佳辅助化疗方案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辅助靶向治疗选择:依据 ASCO 对 CCO临床实践指南的改编 被引量:1
18
作者 Neelima Denduluri Mark R Somerfield +9 位作者 Andrea Eisen Jamie N Holloway Arti Hurria Tari A King Gary H Lyman Ann H Partridge Melinda L Telli Maureen E Trudeau Antonio C Wolff 本刊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113-2114,共2页
目的研究加拿大安大略癌症治疗中心(CCO)关于早期乳腺癌最佳辅助化疗方案,包括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靶向治疗方案,并对其进行改编。方法按照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对其他组织临床实践指南改编的策略和程序,对CCO... 目的研究加拿大安大略癌症治疗中心(CCO)关于早期乳腺癌最佳辅助化疗方案,包括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靶向治疗方案,并对其进行改编。方法按照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对其他组织临床实践指南改编的策略和程序,对CCO临床实践指南的严谨性与内容适用性进行回顾。结果基于对CCO临床实践指南内容的回顾,ASCO小组认为,CCO临床实践指南在整体上清晰全面,以最确切的科学证据为基础,为患者提供可接受的治疗选项。推荐关于辅助化疗方案的决定,应考虑到基线复发风险、毒性、利益可能性和宿主因素(如合并症)。对于高风险HER2阴性的身体状况良好的人群,蒽环类和紫杉烷治疗方案是标准治疗方案。4个周期的多西他赛和环磷酰胺治疗方案是可接受的非蒽环类治疗方案。对于高风险HER2阳性患者,推荐蒽环类与紫杉烷序贯疗法联合曲妥单抗或多西他赛、卡铂、曲妥单抗进行6个周期的治疗。对于低风险、非淋巴结转移、HER2阳性人群,推荐每周一次的紫杉醇和曲妥单抗连续进行12个周期的替代治疗。曲妥单抗应持续使用1年。不应采用铂复合盐对三阴性人群进行常规的辅助管理,除非出现有效的生存数据加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蒲丹 侯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09-614,共6页
肺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近年来肺腺癌的治疗方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许多靶向治疗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不同程度的使患者受益。而肺鳞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以及ALK融合基因发生率低,... 肺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近年来肺腺癌的治疗方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许多靶向治疗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不同程度的使患者受益。而肺鳞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以及ALK融合基因发生率低,使用吉非替尼及克唑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有效率低。一直以来成纤维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通路的异常被认为与肿瘤的增殖、血管生成等方面密切相关,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基因扩增,体外及体内实验发现阻断FGF通路可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远处转移、逆转靶向治疗耐药。本文就FGF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以及作为治疗靶点的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生成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成像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相关心脏毒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邓宇飞 徐茜 +1 位作者 沈合松 张久权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1-175,181,共6页
曲妥珠单抗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常见用药之一,其引发的心脏毒性是这类患者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时、准确地发现心脏毒性并进... 曲妥珠单抗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常见用药之一,其引发的心脏毒性是这类患者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时、准确地发现心脏毒性并进行干预治疗是防治心脏毒性的有效方法。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成像技术,能够全面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和组织特征,在心脏毒性基线风险分层和随访监测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本文就CMR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相关心脏毒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制订合理、有效的心脏毒性基线风险评估、随访监测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心脏毒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