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治疗结直肠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蒋海涛 许阳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199,共7页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范围内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尽管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在治疗转移性CRC中显示出显著疗效,但耐药性的出现仍然是影响患者治疗成功率和生存期的关键障碍。本文综述了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CRC治疗中的研究进...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范围内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尽管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在治疗转移性CRC中显示出显著疗效,但耐药性的出现仍然是影响患者治疗成功率和生存期的关键障碍。本文综述了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CRC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耐药机制以及如何解决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血管生成 耐药机制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PD-1抑制剂及化疗对晚期鼻咽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高婧婧 宗丹 +2 位作者 徐婧姝 何依月 何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3-972,共10页
目的:分析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与化疗的基础上加入抗血管生成药物对非高发地区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以探索新的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对2019年1月—2024年12月在江苏... 目的:分析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与化疗的基础上加入抗血管生成药物对非高发地区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以探索新的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对2019年1月—2024年12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经病理或影像学确认的171例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PD-1抑制剂+化疗为联合治疗组,PD-1抑制剂+化疗为非联合治疗组。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以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卡方检验用于基线特征、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组间比较,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FS相关预后因素并绘制森林图。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31.7(2.8~61.8)个月。联合治疗组的ORR(69.1%)显著优于非联合治疗组(49.5%)(P=0.011);联合治疗组的中位PFS为28.9个月,非联合治疗组为14.2个月(P=0.025);两组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在年轻(≤50岁)、治疗前无贫血及肝转移、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阳性、既往未接受免疫治疗且治疗线数≥2的患者中具有更显著的生存优势(P <0.05)。另外,除皮疹和贫血外,两组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联合治疗在非高发区年轻、治疗前无贫血及肝转移、EBV-DNA阳性且一线化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复发 转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血管生成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相关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夏丽娜(综述) 王龙(综述) +1 位作者 李厚伸(综述) 刘巍(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8-245,共8页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已成为各种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虽然部分患者受益,但所伴发的高血压往往阻碍了药物的选择。尽管临床上关于抗血管靶向药物相关性高血压高危人群、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已成为各种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虽然部分患者受益,但所伴发的高血压往往阻碍了药物的选择。尽管临床上关于抗血管靶向药物相关性高血压高危人群、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仍缺乏专业的诊疗指南。本文旨在将相关临床研究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供临床工作者参考,以便实现对抗血管靶向药物相关高血压的全程规范化管理,最终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向药物 高血压 不良反应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梦泽 陈锦文 +1 位作者 胡健 铁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20-1124,共5页
血管生成是成人体内血管形成的一种主要方式。血管生成异常可影响多种疾病的进程,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而抗血管生成药物对于上述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抗血管生成药物可分为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和... 血管生成是成人体内血管形成的一种主要方式。血管生成异常可影响多种疾病的进程,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而抗血管生成药物对于上述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抗血管生成药物可分为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和间接血管生成抑制剂。前者通过降低某些血管活性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活性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或)迁移,后者可通过间接降低某些血管活性因子的水平、减少原癌基因的表达、干预微环境、抑制炎症反应等多种方式影响血管生成。本综述主要阐述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对恶性肿瘤及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 血管生成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免疫治疗晚期肝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燕妮 蓝雪灵 +3 位作者 朱敏敏 韦锦斌 李艳 董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9-1436,共8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ligand-1,PD-L1)抑制剂可通过阻断T细胞负调节信号,抑制肿瘤细胞...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ligand-1,PD-L1)抑制剂可通过阻断T细胞负调节信号,抑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途径,重新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过程,成为晚期HCC治疗的新手段。然而,长期临床结果显示,采用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晚期HCC的病人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免疫联合疗法是目前针对晚期HCC患者的新的治疗策略,其中PD-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在晚期HCC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PD-1/PD-L1抑制剂联合抗VEGF药物可通过参与癌症免疫循环途径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该文就PD-1/PD-L1抑制剂联合抗VEGF药物在晚期HCC治疗中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抑制剂 VEGF药物 免疫联合疗法 肝细胞癌 血管生成 癌症免疫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线晚期肺腺癌治疗中PD-1抗体联合化疗和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段玉青 夏宁 +6 位作者 贾云泷 吕微 王郁 王佳丽 王雪晓 刘天旭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46-652,共7页
目的:探讨PD-1抗体联合化疗对比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在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41例不可手术切除的ⅢB/ⅢC和Ⅳ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患者,回顾... 目的:探讨PD-1抗体联合化疗对比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在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41例不可手术切除的ⅢB/ⅢC和Ⅳ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PD-1抗体联合化疗对比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在一线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不良反应。结果:141例患者均纳入生存分析,中位随访时间为13.0个月(95%CI:12.0~14.0)。PD-1抗体联合化疗组(A组)和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组(B组)的ORR分别为33.33%和27.38%,DCR分别为98.25%和89.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的中位PFS分别为8.4个月(95%CI:7.3~9.9)和6.9个月(95%CI:6.1~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ⅢB/ⅢC期、肝或脑转移患者中,A组中位PFS较B组均延长(均P<0.01)。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32%和14.29%,多数为1~2级。结论:PD-1抗体联合化疗对比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可耐受,可成为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腺癌标准一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PD-1 血管生成药物 化学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血管生成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高志强 韩宝惠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65-469,共5页
肿瘤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以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治疗成为NSCLC靶向治疗的热点。作用于肿瘤血管生成不同环节的各种药物不断的被发现和合成... 肿瘤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以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治疗成为NSCLC靶向治疗的热点。作用于肿瘤血管生成不同环节的各种药物不断的被发现和合成,近期多项临床试验的结果使研究者对这些药物充满希望,但也发现很多问题,例如个别药物在Ⅱ期试验中有显效,但在更大规模的Ⅲ期试验中令人失望;有的药物单用效果不明显,但和传统的放疗、化疗或其它靶向药物联合运用却有可喜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药物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血管生成 靶向治疗 侵袭和转移 NSCLC CELL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海梁 叶定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1-405,共5页
肿瘤血管生成对大多数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是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选择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一些关键环节或参与的重要因子作为靶点,研制应用特异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或抗体,以靶向调控肿瘤血管生成,控制肿瘤的生... 肿瘤血管生成对大多数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是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选择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一些关键环节或参与的重要因子作为靶点,研制应用特异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或抗体,以靶向调控肿瘤血管生成,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本文对近年来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形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向药物 生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活血虫类中药在抗恶性肿瘤血管生成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9
作者 蒋伶俐 毛启远 李道睿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0-915,共6页
血管生成在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恶性肿瘤内科治疗中已取得一定疗效。中医药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且不良反应小的优势,用络病理论阐释肿瘤血管生成病机乃是近年来中医药的... 血管生成在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恶性肿瘤内科治疗中已取得一定疗效。中医药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且不良反应小的优势,用络病理论阐释肿瘤血管生成病机乃是近年来中医药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络病理论“通络”治则提出的“通络活血”治法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且通络活血虫类药物也是经方中较为峻猛、能除疴疾的重要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活血 虫类药 血管生成药物 恶性肿瘤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药物Endostantin作用下实体肿瘤血管生成的数值模拟:考虑基质力学环境及血管生成抑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彦 吴洁 +5 位作者 古娜 张洪一 曹金凤 许世雄 龙泉 柯林斯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65-1172,共8页
为研究抗血管生成药物Endostatin作用下,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基质力学环境及血管生成抑素的影响,考虑内皮细胞(EC)和细胞外基质(ECM)两相,耦合抗血管生成药物Endostatin和血管生成抑素Angiostatin的抑制效应,建立肿瘤内外血管生成的二维... 为研究抗血管生成药物Endostatin作用下,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基质力学环境及血管生成抑素的影响,考虑内皮细胞(EC)和细胞外基质(ECM)两相,耦合抗血管生成药物Endostatin和血管生成抑素Angiostatin的抑制效应,建立肿瘤内外血管生成的二维数值模型.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药物Endostatin耦合作用时,可明显降低肿瘤组织内的微血管密度,对肿瘤快速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所给出的模型,可以较好模拟基质力学环境影响下,肿瘤抗血管生成因子对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药物 力学环境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药物Endostatin作用下肿瘤血液灌注数值研究
11
作者 张洪一 吴洁 +4 位作者 蔡彦 林原 许世雄 Quan Long M.W.Collins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血液灌注 血管生成 数值研究 肿瘤药物 肿瘤新生血管 肿瘤生长 内皮抑制素 血管 作用 新生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以RAGE为药靶的抗糖尿病血管病变药物的筛选平台
12
作者 孟政杰 陆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4年第5期29-33,共5页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在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可作为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药物靶点。建立以RAGE为药靶的...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在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可作为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药物靶点。建立以RAGE为药靶的体内外筛药系统,用于中药提取物的筛选,将显著提高中药抗糖尿病血管病变有效成分的筛选效率及准确性,对于阐明中药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机制,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病变 糖尿病 药物 筛选平台 发生发展 体内 防治 有效成分 中药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骨与软组织肉瘤的药物安全管理共识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卫 谢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3-171,I0001-I0005,共14页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特别是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在进展期骨肿瘤及软组织肉瘤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国产的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等也通过全国单中心或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证实有较好的疗效。但是,这类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使用过程中...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特别是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在进展期骨肿瘤及软组织肉瘤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国产的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等也通过全国单中心或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证实有较好的疗效。但是,这类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是限制这类药物发挥作用的关键。2019年8月中国骨肿瘤研究协作组成员进行充分的讨论,达成本共识,主要针对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及处理,以期指导相关临床医生的用药管理,给更多使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患者带来生存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肉瘤 血管生成 aa-TKIs 药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相关性高血压的分子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黎雪 刘硕 林洪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2508-2512,共5页
由于抗血管生成靶向药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促使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成为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防控其发生,对抗肿瘤治疗的完整性、远期生存和生命质量起到重要作用。而中医药不仅能在肿瘤辅助治疗中抗肿瘤血管生成,增加疗... 由于抗血管生成靶向药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促使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成为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防控其发生,对抗肿瘤治疗的完整性、远期生存和生命质量起到重要作用。而中医药不仅能在肿瘤辅助治疗中抗肿瘤血管生成,增加疗效;同时能在高血压防控中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进而降压,减少毒性。高血压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但其中医药的防治机制仍尚不明确,而调控VEGF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机制之一。现旨在对中医药调控VEGF信号转导通路,结合肿瘤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相关性高血压进行综述,探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相关性高血压的中医药干预防治的分子作用机制,并提出可能解决方案,使肿瘤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靶向 高血压 肿瘤 不良反应 减毒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化疗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侯琼 刘飞 陈传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7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及化疗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纳入48例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患者,按1:1随机分为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化疗方案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标准化疗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及化疗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纳入48例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患者,按1:1随机分为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化疗方案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标准化疗组(对照组)。分析两组近期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生存状况的差异。结果:比较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评估近期疗效,两组ORR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D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在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高血压、蛋白尿及手足综合征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存状况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能够延长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中位总生存期(mOS)(P<0.05)。结论: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化疗能够提高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的疗效,患者能够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血管生成药物 化疗 晚期N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EGFR-TKI治疗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博文 薛剑超 +3 位作者 王亚东 黄志诚 梁乃新 李单青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83-592,共10页
肺癌是最常见、致死率最高的肿瘤性疾病之一,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RF-TKI)已经成为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 肺癌是最常见、致死率最高的肿瘤性疾病之一,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RF-TKI)已经成为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治疗方式。然而耐药事件的发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EGFR-TKI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angiogenesis inhibitor)是目前一种正在探索的延缓耐药事件发生的治疗方案,被称为“A+T治疗”。多项临床试验已经证明A+T治疗相较于单药可以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然而,基于不同EGFR-TKI的A+T治疗相对于EGFR-TKI单药治疗所带来的获益程度、安全性和探索前景仍不明确。因此,我们回顾了第一、二、三代EGFR-TKI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的相关文献,总结了A+T治疗模式的增益机制、获益程度、安全性以及最佳的目标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生成药物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凯恋 褚倩 陈元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6-550,共5页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进展和转移的基础,涉及受体介导的各类细胞信号通路,以及许多促进/抑制血管生成的因子,其中刺激血管生成作用最强的生长因子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其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结合而发挥...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进展和转移的基础,涉及受体介导的各类细胞信号通路,以及许多促进/抑制血管生成的因子,其中刺激血管生成作用最强的生长因子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其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结合而发挥作用。VEGF/VEGFR通路抑制药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新一代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的研发亦取得一定突破。该文概述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及抗肿瘤血管生成不同分子通路,介绍了非小细胞肺癌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及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药物 非小细胞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 被引量:99
18
作者 韩宝惠 李凯 +1 位作者 周彩存 储天晴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01-412,共12页
1引言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见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18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高达209万余例,肺癌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176万余例[1]。肺癌是我国男性最常见的癌症,2018年我国约有77.4万的新增肺癌病例,约有69万人死于肺癌[2]。非小细胞肺... 1引言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见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18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高达209万余例,肺癌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176万余例[1]。肺癌是我国男性最常见的癌症,2018年我国约有77.4万的新增肺癌病例,约有69万人死于肺癌[2]。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在肺癌病例中占比超过8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生成 药物治疗 专家 中国 新发病例 组织学类型 N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治疗模式 被引量:9
19
作者 许子宜 李峻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7-364,共8页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化疗、针对驱动基因的靶向治疗以及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疗效仍待进一步提高,而联合治疗是当前研究热点。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应用广泛,不仅能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来抑...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化疗、针对驱动基因的靶向治疗以及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疗效仍待进一步提高,而联合治疗是当前研究热点。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应用广泛,不仅能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还能使血管正常化,调节肿瘤微环境,从而与其他抗肿瘤治疗方式协同增效,共同抑制肿瘤生长。这篇文章通过分析抗血管生成治疗与其他抗肿瘤治疗联合应用的机制,回顾关于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联合其他抗肿瘤方案的临床研究,汇总其疗效及安全性,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管生成药物 靶向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婧怡 彭文颖 +1 位作者 江美林 邬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6-203,共8页
肺癌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5%。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地位日益显著,但仅接受抗血管生成单药治疗无法使患者预后明... 肺癌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5%。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地位日益显著,但仅接受抗血管生成单药治疗无法使患者预后明显改善。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应用显著地改善了部分肺癌患者的预后,但接受ICI单药治疗人群的缓解率较低,而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均能调节肿瘤微环境、有潜在协同作用机制,联合应用于抗肿瘤治疗有较好前景。本文将就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NSCLC中的研究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管生成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