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虫转基因水稻及其杂交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宋亚娜 陈在杰 +3 位作者 林艳 胡太蛟 吴明基 王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9,共15页
微生物是土壤物质循环与肥力演变的驱动者,其群落组成关系到土壤微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性。对抗虫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研究是其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ITS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分析了... 微生物是土壤物质循环与肥力演变的驱动者,其群落组成关系到土壤微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性。对抗虫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研究是其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ITS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分析了田间试验中抗虫转基因水稻‘MFB’及其转基因杂交水稻‘闽丰A/MFB’‘天丰A/MFB’和‘谷丰A/MFB’与非转基因常规水稻‘闽恢3301’及杂交水稻‘天优华占’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组成的差异,并得出以下结果。首先,与两个非转基因水稻品种相比,抗虫转基因水稻及转基因杂交水稻均能显著增产(P<0.05)。同时,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除水稻成熟期的土壤真菌群落外,与‘闽恢3301’相比‘MFB’的土壤细菌或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Chao1、Observed_species和Shannon均有所提高,且分别在水稻成熟期或分蘖期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水稻齐穗期转基因杂交水稻‘闽丰A/MFB’‘天丰A/MFB’和‘谷丰A/MFB’的土壤细菌及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均介于‘MFB’与‘天优华占’之间;微生物群落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田间试验中不同品种水稻土壤细菌或真菌的群落组成均没有显著差异。但与‘闽恢3301’相比,稻田土壤细菌中丰度最高的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在‘MFB’土壤中明显增加,且在水稻分蘖期及成熟期达显著水平(P<0.05),而土壤真菌中丰度最高的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在‘MFB’土壤中明显减少,且在水稻分蘖期及齐穗期差异显著(P<0.05);水稻齐穗期‘闽丰A/MFB’‘天丰A/MFB’和‘谷丰A/MFB’的土壤变形菌门或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也均介于‘MFB’与‘天优华占’之间。此外,通过对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组成预测可见,随水稻生长,‘MFB’与‘闽恢3301’的土壤细菌群落功能组成间差异存在增大的趋势。综上所述,本研究田间试验中,抗虫转基因水稻及其转基因杂交水稻在增产的同时提高了稻田土壤细菌或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改变了主要细菌或真菌种类的相对丰度,但对细菌或真菌的群落及功能组成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转基因水稻 细菌群落 真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回交转育培育黄淮稻区抗虫转基因水稻新品系 被引量:7
2
作者 柳絮 王文英 +3 位作者 李军 吴丹妮 徐仅婷 姚方印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1期38-41,45,共5页
利用黄淮稻区主栽品种圣稻13、圣稻15、镇稻88为受体亲本,选择以籼稻明恢63为背景的转基因抗虫材料TT51(cry1Ab/1Ac)、T2A-1(cry2A)、T1C-19(cry1C)和以粳稻中花11为背景的转基因抗虫材料RJ-5(cry1C)为供体,分别进行杂交和多代回交。每... 利用黄淮稻区主栽品种圣稻13、圣稻15、镇稻88为受体亲本,选择以籼稻明恢63为背景的转基因抗虫材料TT51(cry1Ab/1Ac)、T2A-1(cry2A)、T1C-19(cry1C)和以粳稻中花11为背景的转基因抗虫材料RJ-5(cry1C)为供体,分别进行杂交和多代回交。每一世代后代单株,通过涂抹Basta抗性筛选,结合PCR鉴定跟踪抗虫目的基因以及田间抗虫性鉴定、农艺性状选择,培育出来源于TT51带有cry1Ab/1Ac基因的抗虫稳定株系3个,来源于T2A-1带有cry2A基因的稳定株系2个,来源于T1C-19带有cry1C基因的稳定株系3个,来源于RJ-5带有cry1C基因的抗虫稳定株系2个。这些株系于田间均表现出很好的抗虫性状和优质丰产性状,为黄淮稻区抗虫转基因水稻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转基因水稻 回交转育 Basta PCR检测 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重PCR技术快速检测抗虫转基因水稻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渭霞 赖凤香 +1 位作者 洪利英 傅强 《中国测试》 CAS 2009年第6期97-101,共5页
通过优化PCR扩增体系中缓冲液的浓度、退火温度、引物的组合及其浓度等参数,建立了转基因水稻及其加工品中几种外源基因成分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利用该体系检测CaMV35S、NOS、Cry1Ac或Cry1Ab的三重PCR条件为:缓冲液工作浓度2.0x、引物各... 通过优化PCR扩增体系中缓冲液的浓度、退火温度、引物的组合及其浓度等参数,建立了转基因水稻及其加工品中几种外源基因成分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利用该体系检测CaMV35S、NOS、Cry1Ac或Cry1Ab的三重PCR条件为:缓冲液工作浓度2.0x、引物各为0.2μM、退火温度为58℃,循环数为35个。缓冲液工作浓度为1.5x,其他条件不变,可进行CaMV35S、NOS、Bt和CpTi的四重PCR检测。缓冲液工作浓度为1.0x,其他条件不变,可进行CaMV35S、NOS、Bt和hpt的四重PCR检测。该多重PCR检测体系具有特异性好、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检测出转基因水稻质量百分比含量(w/w)0.1%的转基因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转基因水稻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研发与应用及在我国的发展策略 被引量:6
4
作者 徐秀秀 韩兰芝 +1 位作者 彭于发 侯茂林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252,共11页
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研发和应用为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策略。目前,全球已培育出近50个转基因抗虫水稻品系,大部分均已进入田间试验阶段,鉴于其环境安全性及食品安全性,还未进行商业化种植。本文在对全球转基因抗虫水稻研发和应用现状综述的... 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研发和应用为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策略。目前,全球已培育出近50个转基因抗虫水稻品系,大部分均已进入田间试验阶段,鉴于其环境安全性及食品安全性,还未进行商业化种植。本文在对全球转基因抗虫水稻研发和应用现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转基因抗虫水稻发展面临的机遇及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目前我国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发展策略,以期为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研发、应用及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研发 应用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水稻矮秆突变体的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崔海瑞 卢美贞 +4 位作者 沈希宏 吴殿星 张明龙 沈圣泉 舒庆尧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6-339,共4页
对转cry1Ab基因抗虫水稻矮秆突变体的品质性状与原亲本秀水11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和冷胶粘度等RVA谱特征值上两者有显著差异,而在外观品质、碾磨品质、表观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淀粉粘滞特性的崩解值、消减值等... 对转cry1Ab基因抗虫水稻矮秆突变体的品质性状与原亲本秀水11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和冷胶粘度等RVA谱特征值上两者有显著差异,而在外观品质、碾磨品质、表观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淀粉粘滞特性的崩解值、消减值等淀粉食用品质方面基本相同,在蛋白、脂肪、灰分、矿物质和氨基酸等关键营养成分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蒸煮后的矮杆突变体米粒中也未检测到Cry1Ab杀虫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矮秆突变体 品质性状 RVA谱特征值 外观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水稻中Bt蛋白表达量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于志晶 蔡勤安 +1 位作者 林秀峰 马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251-3252,共2页
[目的]对转基因抗虫水稻中Bt蛋白表达量进行研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转基因抗虫水稻生相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的Bt蛋自表达量。[结果]转基因水稻灌浆期不同组织中Bt蛋白表达绝对含量的高低顺序为:叶片>未成... [目的]对转基因抗虫水稻中Bt蛋白表达量进行研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转基因抗虫水稻生相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的Bt蛋自表达量。[结果]转基因水稻灌浆期不同组织中Bt蛋白表达绝对含量的高低顺序为:叶片>未成熟种子及颖壳>根>茎杆;在水稻不同的生长发育(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阶段,转基因Bt水稻中Bt蛋白的含量有一些变化;一般在水稻生长后期Bt蛋白的浓度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对其抗性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结论]该试验对田间害虫的防治以及转基因水稻的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转基因水稻 BT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生态风险和治理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饶玉春 苏长青 +1 位作者 钱前 曾大力 《中国稻米》 2010年第4期11-14,共4页
本文综述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外源抗虫基因的种类和作用机制,探讨了种植转基因抗虫水稻潜在的生态风险,主要包括基因漂移和杂草化、对靶标害虫抗性的影响、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以及对土壤微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基因 生态风险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水稻矮秆突变体与其亲本子粒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崔海瑞 沈希宏 +6 位作者 陈文岳 忻雅 吴殿星 张明龙 沈圣泉 包劲松 舒庆尧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5,共5页
对转cry1Ab基因抗虫水稻矮秆突变体与原亲本秀水11的稻米理化特性和关键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发现在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和冷胶粘度等RVA谱特征值上两者有显著差异,而在外观与碾磨品质性状、表观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淀粉粘滞特性的崩解... 对转cry1Ab基因抗虫水稻矮秆突变体与原亲本秀水11的稻米理化特性和关键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发现在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和冷胶粘度等RVA谱特征值上两者有显著差异,而在外观与碾磨品质性状、表观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淀粉粘滞特性的崩解值、消减值等淀粉食用品质方面基本相同,在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矿物质和氨基酸等关键营养成分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蒸煮后的矮秆突变体米粒中未检测到Cry1Ab杀虫蛋白。本研究表明该矮秆突变体的子粒品质性状未发生明显变化,是可以安全利用的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矮秆突变体 淀粉特性 营养成分 转基因水稻 子粒品质 亲本 CRY1AB基因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淀粉粘滞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水稻研究介绍
9
作者 韦成礼 黄春燕 梁可珍 《广西植保》 2001年第2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基因枪法 基因 转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转基因抗虫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奇勇 郑宇 +3 位作者 张晓俊 胡习斌 李本金 李玥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20-123,共4页
试验研究转MH86CpTI基因抗虫水稻和转MH86CpTI+Bt双价基因抗虫水稻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转基因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可分为先锋群落、郁闭未稳定群落和郁闭稳定群落3个阶段;在水稻灌浆期到蜡熟期,转基因水稻稻田中每次采得的... 试验研究转MH86CpTI基因抗虫水稻和转MH86CpTI+Bt双价基因抗虫水稻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转基因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可分为先锋群落、郁闭未稳定群落和郁闭稳定群落3个阶段;在水稻灌浆期到蜡熟期,转基因水稻稻田中每次采得的节肢动物的物种数为CK>MH86CpTI>MH86CpTI+Bt,个体数量大小为CK>MH86CpTI>MH86CpTI+Bt,总体多样性指数与均匀性指数均为CK>MH86CpTI>MH86CpTI+Bt;转基因水稻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常规稻相比未见明显差异。在水稻生育前期与后期,转基因抗虫水稻田害虫优势度最高的分别为电光叶蝉和褐飞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节肢动物 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水稻品种培育”在华中农大启动
11
《植物医生》 2009年第2期12-12,共1页
近日,涉及上亿元资金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转基因抗虫水稻新品种培育”课题在华中农大启动。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新品种培育 华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转基因水稻生物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兰青阔 赵新 +5 位作者 沈晓玲 魏静娜 刘双 陈锐 檀建新 王永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2-229,共8页
代谢组学因其全面无偏向性、非靶标轮廓分析的技术优势,成为目前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技术研究的热点。以转基因抗虫水稻及其非转基因受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分析的转基因作物代谢... 代谢组学因其全面无偏向性、非靶标轮廓分析的技术优势,成为目前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技术研究的热点。以转基因抗虫水稻及其非转基因受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分析的转基因作物代谢组评价技术流程,对代谢组提取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平台等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应用80%甲醇水能有效提取水稻苗期叶片中的代谢物;经UPLC分离、QTOF/MS分析、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OPLS-DA)等计算方法,能够有效发现转基因水稻及其受体之间的差异代谢物。本研究建立的完整的转基因水稻代谢组分析方法具有分辨率高、易掌握的优点。本研究丰富了现有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代谢组学与代谢物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UPLC-QTOF/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Ab+cry1C双价抗虫水稻对二化螟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耕 何珊 +1 位作者 韩兰芝 彭于发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8,共8页
为明确转cry1Ab+cry1C双价抗虫水稻对二化螟的抗性及其杀虫蛋白的时空表达,本研究采用离体水稻组织生测法系统评价了cry1Ab、cry1C、正交cry1Ab+cry1C和反交cry1C+cry1Ab 4种抗虫水稻品系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并用ELISA方法测定了Cry1Ab... 为明确转cry1Ab+cry1C双价抗虫水稻对二化螟的抗性及其杀虫蛋白的时空表达,本研究采用离体水稻组织生测法系统评价了cry1Ab、cry1C、正交cry1Ab+cry1C和反交cry1C+cry1Ab 4种抗虫水稻品系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并用ELISA方法测定了Cry1Ab、Cry1C蛋白在各个抗虫水稻品系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二化螟在不同生育期的4种转基因抗虫水稻上取食的叶面积显著低于非转基因对照亲本明恢63。4个转基因抗虫水稻品系在生长前期(苗期、分蘖和拔节期)对二化螟表现极高的杀虫效果,生长后期(孕穗期和成熟期)杀虫效果有所下降。两双价抗虫水稻杀虫效果最好,其次为转cry1Ab和cry1C水稻。Bt蛋白表达水平随着抗虫水稻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且差异显著;Cry1Ab的蛋白表达量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均显著高于Cry1C。Cry1Ab蛋白在单价抗虫水稻叶片和茎杆中均表现出随生育期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在双价抗虫水稻中表现出随生育期逐渐下降的趋势。Cry1C蛋白在单、双价抗虫水稻的叶片组织中均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与单价抗虫水稻相比,双价抗虫水稻中的Cry1Ab、Cry1C的蛋白表达水平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降低。因此,双价抗虫水稻不仅能高效防治害虫,还能延缓害虫抗性,在生产上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结果可望为转Bt基因抗虫作物的环境安全评价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转基因水稻 效率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转基因水稻、玉米重获农业部安全证书 被引量:2
14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30-30,共1页
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2个转基因抗虫水稻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培育的1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再次获得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安全证书 玉米品种 农业部 中国农业科学院 转基因水稻 农业转基因生物 华中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再获安全证书
15
《种业导刊》 2015年第2期31-31,共1页
近日,农业部向华中农业大学水稻团队研发的两种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Bt汕优63)重新颁发了生物安全证书,同时获批的还有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转基因植酸酶玉米。此举让转基因主粮是否会产业化的话题重回公众视野。华... 近日,农业部向华中农业大学水稻团队研发的两种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Bt汕优63)重新颁发了生物安全证书,同时获批的还有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转基因植酸酶玉米。此举让转基因主粮是否会产业化的话题重回公众视野。华中农业大学水稻团队林拥军教授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说明我们的研究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是安全的,它们经过了最严格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安全证书 中国农业科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 转基因水稻 生物技术 记者采访 农业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BR~ Green Ⅰ实时PCR检测转Cry1Ab/c基因水稻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东 宋君 +1 位作者 雷绍荣 刘勇 《中国测试》 CAS 2009年第3期84-86,共3页
为了建立转基因产品新型检测技术,采用SYBR Green Ⅰ实时PCR技术和三对特异引物,检测抗虫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CaMV35S,NOS,Cry1Ab/c)。结果表明,利用SYBR Green Ⅰ染料能结合双链DNA的特点,应用实时PCR技术可检测到转Cry1Ab/c基因... 为了建立转基因产品新型检测技术,采用SYBR Green Ⅰ实时PCR技术和三对特异引物,检测抗虫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CaMV35S,NOS,Cry1Ab/c)。结果表明,利用SYBR Green Ⅰ染料能结合双链DNA的特点,应用实时PCR技术可检测到转Cry1Ab/c基因抗虫水稻外源基因(CaMV35S,NOS,Cry1Ab/c)扩增所产生的荧光信号,通过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能有效地区分特异性产物、非特异性产物以及引物二聚体。SYBR Green Ⅰ实时PCR技术是转基因成分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SYBR Green Ⅰ实时PCR 转基因水稻 外源基因 熔解曲线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处理下转Cry2A^(*)基因水稻根系特性
17
作者 李雪雪 凌霖 +3 位作者 王康旭 蔡明历 曹凑贵 江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5-131,共7页
为探究转Cry2A^(*)基因水稻品系根系特性,为抗虫转基因水稻的栽培调控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盆栽试验,以常规粳稻与其转Cry2A^(*)基因水稻品系、常规籼稻与其转Cry2A^(*)基因水稻品系为试验材料,探究施氮、不施氮处理下转Cry2A^(*)基因水稻... 为探究转Cry2A^(*)基因水稻品系根系特性,为抗虫转基因水稻的栽培调控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盆栽试验,以常规粳稻与其转Cry2A^(*)基因水稻品系、常规籼稻与其转Cry2A^(*)基因水稻品系为试验材料,探究施氮、不施氮处理下转Cry2A^(*)基因水稻品系的根系特性。结果表明:转Cry2A^(*)基因水稻品系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在成熟期不施氮处理下显著低于亲本对照,在施氮处理下与亲本对照无显著差异;KY(Cry2A^(*))的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在花期显著高于亲本对照,而MH86(Cry2A^(*))的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与其亲本对照无显著差异;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能显著提高KY(Cry2A^(*))的根直径,对MH86(Cry2A^(*))的根直径无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转Cry2A^(*)基因水稻根系特性与其亲本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且这种差异在不施氮处理条件下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转基因水稻 氮肥 根系形态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转基因生物知识问答(3)
18
作者 何超 《湖南农业》 2012年第3期26-26,共1页
(续第2期)问:为什么说食用转基因抗虫水稻是安全的?答: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对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评价结果,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等单位检测验... (续第2期)问:为什么说食用转基因抗虫水稻是安全的?答: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对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评价结果,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等单位检测验证表明,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l号”和“Bt汕优63”(Bt是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简称1与非转基因对照水稻同样安全.消费者可放心食用。1.从科学机理看转基囚水稻中的Bt蛋白是一种高度专一的杀虫蛋白,只能与鳞翅目害虫肠道上皮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害虫肠麻痹,造成害虫死亡。人类肠道上皮细胞没有该蛋白的结合位点,对于哺乳类动物来说不是毒蛋白,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2.从营养学评价结果看转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对照水稻在主要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含量以及抗营养因子等方面,没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转基因生物 知识问答 转基因水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肠道上皮细胞 安全性评价 鳞翅目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30Fa1水稻对褐飞虱NlHRP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
19
作者 普琪雯 焦慧宇 +2 位作者 区文韬 刘健丽 林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67-1074,共8页
转cry30Fa1水稻(KF30-14)会显著控制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种群数量增长,但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相关转录组数据分析筛选获得了一个表达量有显著差异的基因NlHRP,并克隆了该基因。序列分析表明,NlHRP编码了一个富... 转cry30Fa1水稻(KF30-14)会显著控制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种群数量增长,但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相关转录组数据分析筛选获得了一个表达量有显著差异的基因NlHRP,并克隆了该基因。序列分析表明,NlHRP编码了一个富组氨酸蛋白,无保守结构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羽化24、72、96 h的褐飞虱雌虫的NlHRP表达量,结果显示该基因在KF30-14褐飞虱实验种群中的表达量均高于MH86实验种群,且在羽化72 h时,达到显著差异;对羽化后72 h褐飞虱雌虫的头、胸、卵巢、中肠、脂肪体的Nl HRP表达量检测发现,NlHRP在褐飞虱的头、胸、中肠表达量较高,其中KF30-14褐飞虱实验种群雌虫的NlHRP在头部表达量显著升高。推测NlHRP可能与褐飞虱适应转cry30Fa1水稻的抗性有关,该研究结果为揭示转cry30Fa1水稻抗褐飞虱的分子机制提供相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转基因水稻 NlHRP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度批准发放转基因粮食作物安全证书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茸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10年第2期49-50,共2页
近日,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价结果,农业部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这是我国首度为转基因粮食作... 近日,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价结果,农业部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这是我国首度为转基因粮食作物颁发安全证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安全证书 粮食作物 转基因水稻 安全委员会 植酸酶基因 汕优63 杂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