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芸苔素内酯诱导对枸杞叶片次生代谢物质量分数及抗蚜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晓丽 李琳娜 +3 位作者 张丽艳 段立清 张玲玲 王淑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48,共6页
为探讨芸苔素内酯(BR)对枸杞的抗虫性诱导,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通过对室内盆栽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苗木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溶液,并测定不同诱导质量浓度和诱导时间的枸杞叶片次生代谢物产量,包括单宁质量分数、... 为探讨芸苔素内酯(BR)对枸杞的抗虫性诱导,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通过对室内盆栽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苗木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溶液,并测定不同诱导质量浓度和诱导时间的枸杞叶片次生代谢物产量,包括单宁质量分数、甜菜碱质量浓度、总酚质量浓度和总黄酮质量浓度,同时观察枸杞蚜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芸苔素内酯诱导显著影响枸杞叶片的次生代谢物产量,1.00 mg/L芸苔素内酯诱导21 d的单宁质量分数、甜菜碱和总酚质量浓度分别是CK的4.78、1.24、1.55倍,0.10 mg/L芸苔素内酯诱导21 d时的总黄酮质量浓度是CK的1.59倍。芸苔素内酯诱导的枸杞叶片使枸杞蚜存活率下降,总若虫期延长,总产仔量降低。综上可知,芸苔素内酯诱导使枸杞叶片次生代谢物产量以上调为主,对枸杞蚜生长发育及繁殖表现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苔素内酯 枸杞 次生代谢物 抗虫性诱导 蚜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松树诱导抗虫性的一些规律比较 被引量:32
2
作者 戈峰 李镇宇 +1 位作者 谢映平 李艳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1-65,共5页
该文以马尾松、油松、华北落叶松 3种我国主要针叶树为对象 ,分析比较了 3种松树在受松毛虫危害后 ,所产生的迅速诱导抗性和滞后诱导抗性 ;研究了取食相应的受害针叶后 ,其生长发育情况的变化 ;探讨了松树诱导抗性对松毛虫种群动态的作... 该文以马尾松、油松、华北落叶松 3种我国主要针叶树为对象 ,分析比较了 3种松树在受松毛虫危害后 ,所产生的迅速诱导抗性和滞后诱导抗性 ;研究了取食相应的受害针叶后 ,其生长发育情况的变化 ;探讨了松树诱导抗性对松毛虫种群动态的作用过程 ,总结了我国主要松树诱导抗性的一般规律 ,为分析松毛虫发生机理及松毛虫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 诱导抗虫性 马尾松 油松 华北落叶松 害虫种群动态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的诱导抗虫性 被引量:59
3
作者 娄永根 程家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0-331,共12页
Changes in ontogeny,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physiological state,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secondary chemicals of plant could be induced by prior damage. The induced changes might have general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 Changes in ontogeny,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physiological state,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secondary chemicals of plant could be induced by prior damage. The induced changes might have general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behavior, development, survival and fecundity of successively occurred phytophagous insects because a change will redUce plant nutritional value, stimulate plant to produce poisonous chemicals or release synomone attractive to their natural enemies. Induced plant resistance could be an on-off response, be turned on in a relative short time when plants are damaged to above a certain threshold and causes plant show an individual and population effect on phytophagous insects due to its transmission within a plant and between plants. Induced plant resistance is variable among plant species, varieties, individuals and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could be influenced by plant density, damage position and level, soil fertility and water content. Two aspects in thisarea, the mechanism of plant causing induced resistance and its relative importance on controlling phytophagous insects, should be studied further for convincing conclusion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抗虫性 诱导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诱导抗虫性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晨 于福才 +1 位作者 范秀琴 高宝嘉 《河北林果研究》 2010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植物诱导抗虫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植物诱导抗虫性的一般特征、诱导因子和机制等,并对植物诱导抗虫性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作了简要的论述,展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诱导抗虫性 诱导因子 诱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抗虫性应用于茶树害虫防治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高强 孙月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3期105-108,共4页
继抗性育种、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之后,诱导抗虫性已成为植物害虫综合治理中的新兴绿色防控措施,是当前茶树植保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之一。简介诱导抗虫性的定义及植物诱抗剂类型,从直接防御、间接防御等方面概述诱导... 继抗性育种、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之后,诱导抗虫性已成为植物害虫综合治理中的新兴绿色防控措施,是当前茶树植保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之一。简介诱导抗虫性的定义及植物诱抗剂类型,从直接防御、间接防御等方面概述诱导抗虫性和诱抗剂在茶树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茉莉酸、水杨酸及其甲酯、苯并噻二唑、β-氨基丁酸等诱导茶树产生抗虫性的作用机理,以及诱导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合物吸引害虫天敌的防治机理,并展望诱抗剂在茶树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诱导抗虫性 诱导 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蛾危害后诱导华北落叶松体内化学物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薛皎亮 谢映平 +2 位作者 刘计权 王金胜 冀卫荣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50,共5页
本文于 1 997~ 1 998年在山西省关帝山和五台山林区 ,通过定点定期采样结合实验室化学测试 ,研究了华北落叶松鞘蛾 ,ColeophorasinensisYang (鳞翅目 ,鞘蛾科 ) ,取食危害后 ,诱导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 pis rupprechtiiMayr.树体内... 本文于 1 997~ 1 998年在山西省关帝山和五台山林区 ,通过定点定期采样结合实验室化学测试 ,研究了华北落叶松鞘蛾 ,ColeophorasinensisYang (鳞翅目 ,鞘蛾科 ) ,取食危害后 ,诱导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 pis rupprechtiiMayr.树体内化学物质的变化及其与抗虫性相关的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 ,华北落叶松鞘蛾危害后 ,能使树体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 ,表现出强烈的抗虫性。首先是树体内产生有毒次生代谢物如单宁和游离酚的变化。在鞘蛾幼虫暴食的 5月份 ,单宁在针叶内从低含量迅速增加 ,形成第 1个峰值。在中等受害区 ,这种增加幅度到鞘蛾取食后的 6月份可以超过对照区。严重受害区单宁在前、中期略低于前 2区 ,但持续增长时间更长。单宁在韧皮部内的含量在初期由高向低下降 ,说明它有可能是从枝条转向叶部 ,以补充抗性之急需。游离酚在鞘蛾危害后期才开始增加 ,中等受害区其含量最高 ,严重受害区和对照区之间差异不显著。其次 ,树体内保护酶系如过氧化物酶在受害区高于对照区 ,受害愈重 ,含量越高。第 3类是树体营养物质如还原糖和Vc的含量在受害区显著低于对照区 ,造成害虫的营养成份改变和质量下降。这 3方面因素参与了华北落叶松的化学防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鞘蛾 化学防御 诱导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粉虱取食对不同抗虫性辣椒品种营养物质和抗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传明 何菁 +6 位作者 顾爱祥 苏宏华 吴晓霞 张海波 解雅梅 邬亚红 周福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56-1462,共7页
为了探讨烟粉虱取食对辣椒体内营养物质和抗性物质的影响,选择抗虫辣椒品种(‘新一代三鹰椒’、‘新苏椒五号’)和感虫品种(‘苏椒13号’、‘苏椒15号’)各2个,每株辣椒分别接烟粉虱成虫0头(对照)、30头(低密度)、60头(中密度)和120头(... 为了探讨烟粉虱取食对辣椒体内营养物质和抗性物质的影响,选择抗虫辣椒品种(‘新一代三鹰椒’、‘新苏椒五号’)和感虫品种(‘苏椒13号’、‘苏椒15号’)各2个,每株辣椒分别接烟粉虱成虫0头(对照)、30头(低密度)、60头(中密度)和120头(高密度),取食24 h后测定辣椒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酚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发现,低密度的烟粉虱取食后,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上升,随着虫口密度的提高,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感虫辣椒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幅度高于抗虫品种。低密度和高密度的烟粉虱取食后,辣椒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抗虫品种的下降幅度大于感虫品种。低密度和中密度的烟粉虱取食后,辣椒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但高密度烟粉虱取食后辣椒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上升;抗虫品种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感虫品种。烟粉虱取食后,叶片中酚类化合物含量明显上升,感虫品种的上升幅度较抗虫品种上升幅度大;随着虫量的增加,辣椒叶片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但高密度烟粉虱取食后酚类化合物含量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烟粉虱取食后,感虫辣椒品种‘苏椒15号’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明显上升;其他3个品种在中等以下密度的烟粉虱取食时,黄酮类化合物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在高密度烟粉虱取食时,黄酮类化合物明显高于对照。研究表明,烟粉虱取食可引起辣椒营养物质和抗性物质含量向着有利于提高抗虫性的方向改变,但不同虫口密度下不同辣椒品种的改变幅度不同。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寄主植物与烟粉虱之间的防御和反防御机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辣椒 虫口密度 营养物质 抗性物质 抗虫性 诱导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松毛虫的危害对小油松针叶内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李镇宇 王燕 +2 位作者 陈华盛 冯强 李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1-45,共5页
通过对受赤松毛虫危害和未受危害的小油松1 年生和2 年生针叶化学成分以及用其饲养的赤松毛虫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测定分析,发现受害小油松2 年生针叶在失叶50 % 条件下,与未受害2 年生针叶相比,针叶内化学成分有较大幅度... 通过对受赤松毛虫危害和未受危害的小油松1 年生和2 年生针叶化学成分以及用其饲养的赤松毛虫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测定分析,发现受害小油松2 年生针叶在失叶50 % 条件下,与未受害2 年生针叶相比,针叶内化学成分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单宁、生物碱含量增加,脂肪酸、酚酸、水溶性总糖含量及糖/ 氨基酸比例上升,用之饲养的赤松毛虫幼虫体重减轻,死亡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受害小油松1 年生针叶失去80 % 后,1 年生针叶与未受害油松1 年生针叶相比,多数化学成分有相反变化趋势,用其饲养赤松毛虫幼虫时发现其不具滞后诱导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赤松毛虫 诱导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瘿蜂危害下锥栗叶片中黄酮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勇 陈顺立 +1 位作者 吴晖 叶小瑜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通过定点定期连续采样结合实验室化学测试, 研究了栗瘿蜂危害不同时期锥栗叶片中黄酮含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随栗瘿蜂危害期的变化, 不同锥栗品种叶片中黄酮含量均存在着明显的动态变化 从6月中旬起, 各品种叶片中黄酮含量呈上升趋... 通过定点定期连续采样结合实验室化学测试, 研究了栗瘿蜂危害不同时期锥栗叶片中黄酮含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随栗瘿蜂危害期的变化, 不同锥栗品种叶片中黄酮含量均存在着明显的动态变化 从6月中旬起, 各品种叶片中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 至7月中旬栗瘿蜂幼虫孵化前达到峰值, 初孵幼虫取食危害后含量又迅速下降 幼虫孵化前, 黄酮含量的高低与品种抗性级别表现出一致性, 即抗栗瘿蜂品种叶片中黄酮含量高, 感虫品种叶片中黄酮含量低 初孵幼虫取食危害后, 抗虫品种叶片中黄酮含量下降值远高于感虫品种, 抗虫级别越高, 下降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瘿蜂 锥栗 黄酮 诱导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和水杨酸甲酯在植物抗虫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苗进 李国平 韩宝瑜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本文综述了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MeSA)的生物合成途径、激活植物防御基因的表达而产生抗虫毒素或酶类、诱导植物释放互利素引诱天敌的研究进展,展望了SA和MeSA在虫害治理中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杨酸 水杨酸甲酯 诱导抗虫性 直接防御 间接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尖胸沫蝉危害对毛竹枝叶黄酮和单宁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飞萍 邓秀明 +3 位作者 陈清林 陈顺立 侯有明 尤民生 《竹子研究汇刊》 2003年第1期43-46,共4页
毛竹尖胸沫蝉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毛竹枝梢新害虫 ,经对毛竹受害与未受害枝、叶的黄酮、单宁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 :该虫对新梢的刺吸危害可极显著地增加受害枝条受害枝梢新叶 (A)和受害枝条未受害枝梢新叶 (B)的黄酮含量 ,每克干物质的黄酮... 毛竹尖胸沫蝉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毛竹枝梢新害虫 ,经对毛竹受害与未受害枝、叶的黄酮、单宁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 :该虫对新梢的刺吸危害可极显著地增加受害枝条受害枝梢新叶 (A)和受害枝条未受害枝梢新叶 (B)的黄酮含量 ,每克干物质的黄酮含量比对照 [未受害枝条未受害枝梢新叶 (CK) ]分别增加 1 .990 6mg和 2 .2 75 6mg;但受害枝条受害枝梢 (D)和受害枝条未受害枝梢 (E)的黄酮含量却极显著地减少 ,每克干物质的黄酮含量比对照分别减少 1 .2 381 mg和 1 .1 579mg。与黄酮相同 ,该虫的危害也能极显著地增加受害梢新叶和受害枝条未受害枝梢新叶的单宁含量 ,每克干物质的单宁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 0 .42 91 mg和 3.1 981 mg;也极显著地减少受害枝条受害枝梢和受害枝条未受害枝梢的单宁含量 ,每克干物质的单宁含量比对照分别减少 3.62 74mg和 5.1 600 mg。毛竹枝叶受害引起这些次生物质含量的显著变化可能与诱导抗虫性有关 ,且这种诱导作用可在相邻枝梢及叶间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尖胸沫蝉 毛竹害虫 枝叶 黄酮 单宁 含量 诱导抗虫性 叶间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介导番茄对棉铃虫的抗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崔伟康 杨鹏 +5 位作者 廉法卓 夏明 徐金 尤华才 陈冬梅 宋圆圆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1-375,共5页
以过表达前系统素转基因番茄(35S∷prosys)、茉莉酸合成突变体番茄(spr2)和野生型番茄(WT)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被棉铃虫取食后叶片保护酶活性和防御反应基因表达情况,以及对棉铃虫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铃虫取食不同基因型番茄叶片后,... 以过表达前系统素转基因番茄(35S∷prosys)、茉莉酸合成突变体番茄(spr2)和野生型番茄(WT)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被棉铃虫取食后叶片保护酶活性和防御反应基因表达情况,以及对棉铃虫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铃虫取食不同基因型番茄叶片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脂氧合酶活性在35S∷prosys植株中最高,在WT植株中次之,在spr2植株中最低.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棉铃虫取食不同基因型番茄叶片后,脂氧合酶基因、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转录水平在35S∷prosys植株中最高,在WT植株中次之,而在spr2植株中这些抗性基因的表达未受到虫害的诱导.生物测定表明,取食spr2的棉铃虫体重是取食WT和35S∷prosys棉铃虫体重的2.17和2.96倍.可见,茉莉酸信号途径介导了番茄对棉铃虫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棉铃虫 茉莉酸信号途径 诱导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瘿蜂危害下锥栗叶片中单宁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兴德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5-367,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品种锥栗在栗瘿蜂危害下叶片中单宁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栗瘿蜂危害的持续,不同锥栗品种叶片中单宁含量均存在着明显的动态变化.4~5月是栗瘿蜂主要危害期,锥栗叶片中单宁呈现出明显的下降,下降值的大小与品种抗性... 本文研究了不同品种锥栗在栗瘿蜂危害下叶片中单宁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栗瘿蜂危害的持续,不同锥栗品种叶片中单宁含量均存在着明显的动态变化.4~5月是栗瘿蜂主要危害期,锥栗叶片中单宁呈现出明显的下降,下降值的大小与品种抗性级别表现出一致性,抗虫品种叶片中单宁含量下降值远高于感虫品种,抗虫级别越高,下降值越大.表明锥栗叶片中单宁含量的多少与品种的抗虫性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瘿蜂 锥栗 单宁 诱导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肩天牛危害对杨树单宁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德兰 《生物安全学报》 2009年第2期94-100,共7页
粒肩天牛是福建省杨树的一种新蛀干性害虫,经对杨树受害与未受害、不同危害期、不同品系、不同危害部位单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受害植株与健康植株间单宁含量差异显著;不同危害期单宁含量差异极显著,在天牛危害末期和越冬期,受害植株单... 粒肩天牛是福建省杨树的一种新蛀干性害虫,经对杨树受害与未受害、不同危害期、不同品系、不同危害部位单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受害植株与健康植株间单宁含量差异显著;不同危害期单宁含量差异极显著,在天牛危害末期和越冬期,受害植株单宁的含量比健康植株增加;不同杨树品种单宁含量变化不同,意大利杨健康植株和受害植株的单宁含量均比欧美杨高;受害植株中远离蛀孔与蛀孔周边的单宁含量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杨树受害引起单宁含量的变化,可能是杨树受到危害后的一种应激反应的表现,具有诱导抗虫性,即通过增加单宁的含量来抵御害虫的取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粒肩天牛 单宁 诱导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瘿蜂危害下不同板栗品种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铃荣 《江苏林业科技》 2007年第4期18-20,共3页
对栗瘿蜂危害与未受害板栗叶片和韧皮部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不同品种板栗受害后叶片中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与栗瘿蜂的发生、发育密切相关,抗虫品种与感虫品种间黄酮含量有显著差异。对于不同品种板栗,受害板栗韧皮部与未受害板... 对栗瘿蜂危害与未受害板栗叶片和韧皮部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不同品种板栗受害后叶片中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与栗瘿蜂的发生、发育密切相关,抗虫品种与感虫品种间黄酮含量有显著差异。对于不同品种板栗,受害板栗韧皮部与未受害板栗叶片、韧皮部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均无明显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栗瘿蜂 黄酮 诱导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