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家禽养殖废水中6种抗菌类药物的残留量
1
作者 宁方尧 何善廉 温韬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7-411,共5页
提出了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家禽养殖废水中6种抗菌类药物(氟苯尼考、磺胺甲基嘧啶、痢菌净、氟哌酸、阿米卡星和头孢唑林钠)残留量的方法。取家禽养殖废水样品用纱布过滤,再用滤纸过滤,取滤液10.0... 提出了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家禽养殖废水中6种抗菌类药物(氟苯尼考、磺胺甲基嘧啶、痢菌净、氟哌酸、阿米卡星和头孢唑林钠)残留量的方法。取家禽养殖废水样品用纱布过滤,再用滤纸过滤,取滤液10.0 m L,通过Waters 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在线固相萃取,以Capcell PAK AG ODS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乙腈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ESI)源,在正离子(ESI+)扫描模式下进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质谱分析。结果表明,6种抗菌类药物的质量浓度在0.005~5.0 mg·L^(-1)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18 3~0.072 2μ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3.8%~10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0%。方法用于测定5个实际家禽养殖废水中6种抗菌类药物的残留量,检出量为16.09~277.14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家禽养殖废水 抗菌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类药物对锯缘青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颜雅雯 张继平 +2 位作者 王勤 谢进金 陈清西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1-235,共5页
研究了几种抗菌类药物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简称NAGase,EC 3.2.1.52)活力的影响.其结果表明:链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钾、庆大霉素和磺胺嘧啶对该酶活力均没有明显的影响.头孢拉定对该酶有显著的激... 研究了几种抗菌类药物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简称NAGase,EC 3.2.1.52)活力的影响.其结果表明:链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钾、庆大霉素和磺胺嘧啶对该酶活力均没有明显的影响.头孢拉定对该酶有显著的激活作用,当其浓度为4.5mg/cm3时,可使酶活力提高200%.而氟哌酸和恩诺沙星对该酶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恩诺沙星对该酶的抑制作用较强,随着抑制剂浓度增大,酶活力呈指数下降,导致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IC50)为0.44mg/cm3.恩诺沙星对该酶的抑制作用类型表现为非竞争性可逆过程,抑制常数KI为0.35mg/cm3.该研究对锯缘青蟹的人工养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抗菌类药物 酶活力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及其危害
3
作者 隋春丽 《中国畜禽种业》 2007年第3期76-76,共1页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肉、禽、蛋、乳等动物性食品在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预防和治疗畜禽疫病,在畜禽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兽药,而违规使用兽药会造成兽药在动物体内蓄积,人们食用兽药残留量超标的动物...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肉、禽、蛋、乳等动物性食品在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预防和治疗畜禽疫病,在畜禽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兽药,而违规使用兽药会造成兽药在动物体内蓄积,人们食用兽药残留量超标的动物性食品后,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面就抗菌类药物残留的来源及其危害进行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性食品 抗菌类药物 残留量 危害 兽药残留 畜禽疫病 膳食结构 动物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乳链球菌对抗菌类药物的感受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华剑 《海洋与渔业》 2019年第7期100-101,共2页
链球菌是鱼类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可危害多个品种。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原主要是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c)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c),自2009年始,南方罗非鱼病原主要为无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也叫做B群链球菌(GBS),... 链球菌是鱼类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可危害多个品种。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原主要是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c)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c),自2009年始,南方罗非鱼病原主要为无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也叫做B群链球菌(GBS),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可引起牛乳腺炎、鱼类脑膜炎等疾病,危害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抗菌类药物 感受性 革兰氏阳性细菌 海豚链球菌 链球菌病 罗非鱼 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5
作者 卢玉宏 董改林 吴占军 《河北畜牧兽医》 2003年第8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抗菌类药物 诊断 剂量 疗程 治疗方法 给药方法 生素 休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瘟疫苗不能和抗菌类药物同用
6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2年第4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鸡瘟疫苗 抗菌类药物 免疫效果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类药物在断奶仔猪中的正确应用
7
作者 韩祯 《北方牧业》 2009年第24期14-14,共1页
1抗菌类药物对断奶仔猪的作用 1.1可有效降低仔猪患病机会.减少死亡率 抗菌类药物主要是指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抗菌类药物能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合成.损伤菌体的细胞膜。影响菌体的蛋白质合成及影响核酸合成.从而能有效地... 1抗菌类药物对断奶仔猪的作用 1.1可有效降低仔猪患病机会.减少死亡率 抗菌类药物主要是指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抗菌类药物能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合成.损伤菌体的细胞膜。影响菌体的蛋白质合成及影响核酸合成.从而能有效地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断奶仔猪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差,抗菌类药物能有效地抑制和杀灭进入仔猪消化道中的病原微生物,增强仔猪抵抗力,降低仔猪患病机会。并减少因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导致的仔猪死亡。试验表明.使用抗菌类药物,能降低仔猪下痢率50%以上.减少死亡率1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类药物 断奶仔猪 病原微生物感染 应用 核酸合成 蛋白质合成 药物 仔猪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水产业抗菌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8
作者 孟令春晓 《黑龙江水产》 2016年第2期14-16,共3页
在水生动物疾病治疗过程中,经常会使用一些抗菌类药物,由于抗菌类药物使用不当会使水生动物产生耐药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 抗菌类药物 合理使用 水产业 水生动物 动物疾病 使用不当 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类药物在养禽业中的合理应用
9
作者 赵敬周 张梅山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08年第5期22-23,共2页
目前,一些养禽户为了预防、治疗家禽疾病,乱用、滥用抗菌类药物的现象非常严重,不但增加了养殖户的生产成本,而且又破坏了家禽肠道的正常菌群平衡,使饲料难以消化吸收,影响了家禽的生长发育。为了提高养禽户的收入,减少损失,提... 目前,一些养禽户为了预防、治疗家禽疾病,乱用、滥用抗菌类药物的现象非常严重,不但增加了养殖户的生产成本,而且又破坏了家禽肠道的正常菌群平衡,使饲料难以消化吸收,影响了家禽的生长发育。为了提高养禽户的收入,减少损失,提高禽产品质量,笔者就抗菌类药物在家禽业中如何合理应用谈几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类药物 合理应用 养禽业 家禽疾病 生产成本 菌群平衡 消化吸收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56株仔猪白痢大肠艾希氏杆菌对14种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检测报告
10
作者 裴桂有 张国琴 张建文 《现代畜牧兽医》 1989年第3期23-25,共3页
由某些特定血清型别的大肠艾希氏杆菌所引起的仔猪白痢病,对养猪生产危害较大。尽管一些抗菌类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本病,但由于大肠艾希氏杆菌很易产生耐药性,特别是目前存在滥用抗菌类药物的倾向,使临床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并可通过质粒... 由某些特定血清型别的大肠艾希氏杆菌所引起的仔猪白痢病,对养猪生产危害较大。尽管一些抗菌类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本病,但由于大肠艾希氏杆菌很易产生耐药性,特别是目前存在滥用抗菌类药物的倾向,使临床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并可通过质粒转移不断蔓延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希 抗菌类药物 血清型鉴定 冀东地区 临床耐药 敏感性检测 质粒转移 先锋霉素 白痢病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某三甲医院2013—2022年临床无菌体液标本分离的酵母菌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特点
11
作者 邓林强 陈益国 +1 位作者 陈会 杜宇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8-1174,共7页
目的了解江西某三甲医院无菌体液中酵母菌分布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13—2022年无菌体液标本分离出酵母菌的分布和对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①从临床无菌体液标本中... 目的了解江西某三甲医院无菌体液中酵母菌分布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13—2022年无菌体液标本分离出酵母菌的分布和对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①从临床无菌体液标本中共分离出1028株酵母菌,以念珠菌属为主(95.2%),白念珠菌分离出398株(38.7%),近平滑念珠菌有239株(23.2%),其他酵母菌如新型隐球菌45株(4.4%),菌株分布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②1028例分离出酵母菌的患者中,年龄以18~<65岁为主(53.1%),年龄段人员分布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标本分离率最高的是血液标本(41.1%),其次是尿液标本(12.6%),标本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标本来源病区,重症监护病区患者总分离率占比较高(40.5%),门诊分布较少(1.2%),病区分布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01)。③1028株酵母菌中,近平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的非野生型菌株占比为32.2%,高于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占比(均在10%以下);对伊曲康唑的非野生型菌株占比为6.3%,低于光滑念珠菌(37.0%)和热带念珠菌(60.9%)的占比;对伏立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76.2%和88.7%)也高于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非野生型菌株占比为2.2%~20%。结论某院2013—2022年无菌体液标本分离出的酵母菌在菌株、患者年龄、病区和标本种类分布存在差异。不同的酵母菌对抗真菌类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在治疗其感染时需结合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体液标本 酵母菌 菌类药物 念珠菌属 非野生株 敏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常用抗菌药物对凡纳滨对虾外壳膜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娟 安刚 +3 位作者 谢晓兰 黄乾生 王烨 陈清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3-886,共4页
研究几种抗菌药物对凡纳滨对虾壳膜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EC 3.2.1.52)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和磺胺甲噁唑对该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盐酸环丙沙星对此酶有激活作用,而青霉素钾、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研究几种抗菌药物对凡纳滨对虾壳膜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EC 3.2.1.52)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和磺胺甲噁唑对该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盐酸环丙沙星对此酶有激活作用,而青霉素钾、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嘧啶等对酶活力基本上没有影响;磺胺甲噁唑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导致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IC50)为0.094 mg/mL.抑制作用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磺胺甲噁唑对酶的抑制作用为混合型可逆抑制,其抑制常数KI为5.98 mg/mL,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为13.08 mg/mL.该研究对凡纳滨对虾的人工养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抗菌类药物 酶活力 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性食品中抗菌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丁溪 杨杰程 +1 位作者 周宏超 郭抗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83-2192,共10页
抗菌类药物在预防、治疗动物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不规范用药、超剂量用药甚至滥用,使动物性食品中抗菌类药物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动物性食品中抗菌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是判定其安全性的重要内容,根据检测的目的... 抗菌类药物在预防、治疗动物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不规范用药、超剂量用药甚至滥用,使动物性食品中抗菌类药物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动物性食品中抗菌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是判定其安全性的重要内容,根据检测的目的和需要,可将检测方法分为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是目前使用最广的现场检测方法;实验室检测方法众多,又可分为抗菌类药物残留的定性检测法和定量检测法,前者主要包括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法(TTC法)、纸片法(PD法)、活性检测法等,后者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毛细管电泳法、生物传感器法和免疫分析法等,可满足不同检测目的和实验条件的需要。作者对肉、蛋、奶中抗菌类药物残留的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技术进行了总结,为更进一步研究快速、敏感、高通量、成本低廉的食品中抗菌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性食品 抗菌类药物 残留 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上合理应用
14
作者 吴兆斌 王悦洲 唐茂江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4期65-66,共2页
简述了抗菌类药物在兽医临床上合理使用的要点,主要包括明确用药指征、选择合理的剂量和疗程、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合理地联合用药等,旨在兽医临床上合理应用抗菌类药物。
关键词 抗菌类药物 兽医临床 应用 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家禽抗菌药物疗效五措施
15
作者 杨守湖 邱洪友 《农业知识》 2001年第14期32-32,共1页
要对疾病及时进行确诊家禽发病后,不要只根据发病症状轻率使用抗菌药物,而应根据病死家禽的剖解症状或实验室诊断等进一步确诊,判断一下该病究竟属于哪一类疾病后,再对症下药。抗菌类药物一般只对细菌性传染病或禽霉形体病有治疗效果。
关键词 霉形体病 细菌性传染病 药物 实验室诊断 抗菌类药物 养禽生产 磺胺类药物 用药疗程 四环素类药物 恩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药物中毒的防治
16
作者 王梅 《新疆畜牧业》 2008年第5期58-59,共2页
在鸡病防治过程中,由于用药不慎或用药过量引起药物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常给养鸡户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现将鸡群常见药物中毒的救治方法介绍如下:1喹乙醇中毒喹乙醇因其价格低廉,用药量少,杀菌作用强,在大中型鸡场是抗大肠杆菌病、沙... 在鸡病防治过程中,由于用药不慎或用药过量引起药物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常给养鸡户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现将鸡群常见药物中毒的救治方法介绍如下:1喹乙醇中毒喹乙醇因其价格低廉,用药量少,杀菌作用强,在大中型鸡场是抗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最常用的抗菌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中毒 鸡病防治 喹乙醇中毒 沙门氏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 抗菌类药物 用药量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些抗生素宜空腹服用
17
作者 刘国应 《农村百事通》 2007年第14期68-68,共1页
很多人都认为抗菌药物应在饭后服用,理由是抗菌类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大,饭后服用可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其实,这是个误区。现在有些常用的抗菌类药物,恰恰应是空腹服用,因为饭后服用食物会影响药物吸收或使药物利用率明显降低。... 很多人都认为抗菌药物应在饭后服用,理由是抗菌类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大,饭后服用可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其实,这是个误区。现在有些常用的抗菌类药物,恰恰应是空腹服用,因为饭后服用食物会影响药物吸收或使药物利用率明显降低。因此,下列抗菌类药宜空腹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用 空腹 生素 抗菌类药物 药物 药物利用率 药物吸收 胃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时可否同用抗菌素
18
作者 吴跃飞 《农村新技术》 1996年第9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免疫力 菌素类药物 同用 免疫效果 作用机理 磺胺类药物 弱毒疫苗 抗菌类药物 实用技术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抗菌素喂兔效果不好
19
作者 杜维钧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9年第4期12-12,共1页
有些养兔户,为了预防兔的某些疾病,促进兔的生长发育,经常在兔的饲料中添加青霉素、土霉素、复方敌菌净等抗菌类药物饲喂家兔。其实,这种做法对兔有害无益,很不科学。因家兔是草食动物,食进的饲料饲草,主要靠肠道内各种微生物的活动将... 有些养兔户,为了预防兔的某些疾病,促进兔的生长发育,经常在兔的饲料中添加青霉素、土霉素、复方敌菌净等抗菌类药物饲喂家兔。其实,这种做法对兔有害无益,很不科学。因家兔是草食动物,食进的饲料饲草,主要靠肠道内各种微生物的活动将其发酵分解成纤维素消化吸收。当给家兔喂抗菌素,特别是经常加喂抗菌素后,兔肠道内的大量微生物被抑制或杀死,同时又可使兔肠道内的致病菌,特别是沙门氏菌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并能大量繁殖,造成菌群失调。如此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微生物 生长发育 菌群失调 沙门氏菌 复方敌菌净 抗菌类药物 草食动物 青霉素 消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中的兽药和瘦肉精残留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蕾 张玉娇 +4 位作者 王玉宁 张一敏 董鹏程 罗欣 毛衍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1-488,共8页
肉与肉制品中的兽药和瘦肉精残留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明确肉与肉制品中有害残留物,开发快速、准确检测肉中有害残留物的技术,对控制肉与肉制品中的有害残留物,保证肉类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畜牧业中常用的抗菌... 肉与肉制品中的兽药和瘦肉精残留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明确肉与肉制品中有害残留物,开发快速、准确检测肉中有害残留物的技术,对控制肉与肉制品中的有害残留物,保证肉类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畜牧业中常用的抗菌类药物和瘦肉精的代表性有害残留物,对比分析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和免疫分析技术这三种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在抗生素和瘦肉精检测中应用的范围、优缺点、关键影响因素等,以期为肉与肉制品安全控制、兽药和瘦肉精残留物质检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类药物 瘦肉精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