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相关抗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3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伟 徐清问 +5 位作者 杨颖 童晶晶 张君 李燕 邵壮 李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4-548,共5页
目的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3(IGF2BP3)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IGF2BP3-His融合蛋白,制备和鉴定小鼠抗人IGF2BP3多克隆抗体。方法用PCR方法扩增IGF2BP3基因,构建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 目的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3(IGF2BP3)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IGF2BP3-His融合蛋白,制备和鉴定小鼠抗人IGF2BP3多克隆抗体。方法用PCR方法扩增IGF2BP3基因,构建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IGF2BP3蛋白的表达。所获得的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并用透析方法脱去尿素使蛋白复性,获得IGF2BP3原核表达蛋白。将制备的原核表达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再用ELISA、Western 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抗体的反应性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克隆出IGF2BP3基因,经测序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PCR酶切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pET-28a-IGF2BP3原核表达载体;质粒在BL21(DE3)中成功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为70000左右的融合蛋白,纯化后经SDS-PAGE分析纯度在90%以上。ELISA确定抗体效价在1∶50000以上,且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均证实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目的蛋白。结论成功制备了特异性的小鼠抗人IGF2BP3的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肿瘤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抑制视网膜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涛 曹晖 +3 位作者 许迅 顾青 许琳 朱弼珺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17,共5页
背景寻求有效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是治疗和预防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关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是一种新发现的抑血管新生因子,推测其在眼内有抑制VEGF的作用。目的探讨IGFBP—rP1对VEGF体外诱... 背景寻求有效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是治疗和预防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关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是一种新发现的抑血管新生因子,推测其在眼内有抑制VEGF的作用。目的探讨IGFBP—rP1对VEGF体外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含质量分数10%FBS的DMEM对猕猴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株(RF/6A)进行扩增培养,利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RF/6A细胞表达IGFBP—rP1的情况。RF/6A细胞血清饥饿法培养24h后分为对照组、10mg/LVEGF组,50、100、200mg/LIGFBP—rP1+10mg/L VEGF组进行干预,分别利用MTS比色法、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比较IGFBP—rP1(0、50、100、200mg/L)联合VEGF(10mg/L)作用后,RF/6A细胞在增生、移行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方面的变化。结果RF/6A细胞用不同质量浓度的IGFBP—rP1培养后细胞质呈FITC激发后的绿色荧光,细胞核呈PI激发后的红色荧光,而对照组细胞仅见细胞核的红色荧光。10mg/LVEGF组RF/6A细胞的A490值、移行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191,P=0.000;t=-21.274,P=0.000),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28,P=0.000)。与10mg/LVEGF组相比,IGFBP—rP1(50、100、200mg/L)+10mg/LVEGF组RF/6A细胞的A490值、移行细胞数明显下降(均P〈0.05)。50、100、200113geLIGFBP—rPl+10mg/LVEGF组RF/6A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提高了(1.26±0.04)%、(1.50±0.07)%和(1.93±0.27)%,各组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4.273,P=0.000)。结论IGFBP—rP1作为一种内源性因子,通过促细胞凋亡机制抑制VEGF诱导的视网膜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视网膜 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抑制视网膜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孙涛 朱弼珺 +3 位作者 许迅 苏莉 顾青 许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3-136,142,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体外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方法猕猴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株(RF/6A)扩增培养、血清饥饿培养24 h后,分为对照组及50、100、200 ng/m...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体外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方法猕猴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株(RF/6A)扩增培养、血清饥饿培养24 h后,分为对照组及50、100、200 ng/mL IGFBP-rP1干预组进行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分为对照组,10 ng/mL VEGF干预组,50、100、200 ng/mL IGFBP-rP1+10 ng/mL VEGF干预组进行干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中B-Raf蛋白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中Caspase 3活性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50、100、200 ng/mL IGFBP-rP1干预组RF/6A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与Caspase 3活性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10 ng/mL VEGF干预组RF/6A细胞细胞质平均吸光度显著升高、D405值显著降低(均P<0.05);与10 ng/mL VEGF干预组比较,50、100、200 ng/mL IGFBP-rP1+10 ng/mL VEGF干预组RF/6A细胞细胞质平均吸光度显著降低、D405值显著升高(均P<0.05),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GFBP-rP1通过干预B-Raf蛋白表达,上调细胞Caspase 3活性,对抗VEGF的促视网膜血管新生效应,发挥抑血管新生因子的负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RF/6A细胞 B-RAF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苏涛 王克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3-244,共2页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正常人 IGFBP-1 LDL胆固醇 IGF-1 胰岛素生长因子 甲状腺功能减低 相关关系 老年妇女 载脂蛋白 ApoB 蛋白结合 反向调节 特异性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IGFBPrP1抗体对小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丽霞 刘立新 +1 位作者 张海燕 张骞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85-2190,共6页
目的:明确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抗体能否预防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形成,同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A4周组和TAA+抗IGFBPrP1抗体4周组,每组8只,... 目的:明确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抗体能否预防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形成,同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A4周组和TAA+抗IGFBPrP1抗体4周组,每组8只,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磷酸化Smad2/3(p-Smad2/3)、纤维连接蛋白(FN)、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Ⅰ、Ⅲ)及IGFBPrP1的表达。结果:TAA4周组肝损伤严重,α-SMA、TGF-β1、Smad3、p-Smad2/3、FN、collagenⅠ、Ⅲ及IGFBPrP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AA+抗IGFBPrP1抗体4周组肝损伤减轻,上述各指标表达均低于TAA4周组(P<0.01)。IGFBPrP1与TGF-β1、Smad3、p-Smad2/3、FN及collagenⅠ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抗IGFBPrP1抗体可预防TAA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形成,其机制为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和减少细胞核内p-Smad2/3的表达、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进而导致细胞外基质在肝组织中沉积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抗体 细胞外基质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IGFBP-rP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被引量:3
6
作者 郭瑞霞 范丽君 李艳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5-789,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 P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IGFBP-r P1 mRNA、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45例子宫内膜腺癌、3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和30例子宫内膜不...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 P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IGFBP-r P1 mRNA、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45例子宫内膜腺癌、3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和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IGFBP-r P1基因启动子区和第一外显子区Cp G岛的甲基化状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上述3种组织中IGFBP-r 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IGFBP-r P1基因在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率高于其在第一外显子区的甲基化率(χ2=6.429,P=0.011)。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IGFBP-r P1基因在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率低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单纯性增生组织(F=14.659,P=0.001)。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IGFBP-r 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单纯性增生组织(F=8.619、χ2=23.611,P均<0.05);在启动子区发生IGFBP-r P1基因甲基化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其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未甲基化组(t=4.758,P=0.001),其蛋白的表达与甲基化状态呈负关联(rP=-0.625,P<0.001)。结论: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IGFBP-r P1基因甲基化主要发生在启动子区,且呈低甲基化状态;IGFBP-r P1启动子区的低甲基化状态可能是IGFBP-r P1基因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的调控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腺癌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BP-rP1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及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毅 刘立新 +1 位作者 郭晓红 张骞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89-1793,共5页
目的:明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ⅠGFBP-rP1)是否具有活化肝星状细胞(HSC)、增加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体外培养,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PBS)和不同浓... 目的:明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ⅠGFBP-rP1)是否具有活化肝星状细胞(HSC)、增加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体外培养,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PBS)和不同浓度的ⅠGFBP-rP1处理组,干预因素处理24 h后收集细胞爬片或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HSC-T6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Α)、Ⅰ型胶原(colla-gen Ⅰ)、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HSC-T6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DNΑ结合活性。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发现,ⅠGFBP-rP1各处理组α-SMΑ、collagen Ⅰ、FN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强,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ⅠGFBP-rP1各处理组NF-κB p65阳性细胞百分数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ⅠGFBP-rP1可以激活HSC,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ⅠGFBP-rP1剂量的增加HSC活化的程度逐渐增强;ⅠGFBP-rP1可使ECM的重要组成成分collagen Ⅰ和FN的合成增加;ⅠGFBP-rP1可增强HSC中NF-κB p65的DNΑ结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质1 肝星状细胞 细胞外基质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锤体动粒相关复合体-1(SKA1)促进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凌峰 张勇 辛向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27-731,共5页
目的研究纺锤体动粒相关复合体-1(SKA1)促进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SKA1敲减及空载体慢病毒感染MUM-2B细胞分别作为SKA1敲减组和对照组,再以MTT法、流式细胞术及Caspase-3/7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表型的变化... 目的研究纺锤体动粒相关复合体-1(SKA1)促进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SKA1敲减及空载体慢病毒感染MUM-2B细胞分别作为SKA1敲减组和对照组,再以MTT法、流式细胞术及Caspase-3/7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表型的变化;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探寻SKA1促进UM发生发展的潜在信号通路,再以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变化;利用TCGA数据库UM样本RNA测序及随访数据,分析SKA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KA1敲减组细胞培养3 d、4 d、5 d的光密度均显著降低(均为P<0.01),而凋亡细胞比例及Caspase-3/7活性均显著增加(均为P<0.01)。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富集于P53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实,SKA1敲减后,P53通路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SKA1高表达患者总生存率下降(P=0.021,HR=2.55,95%CI0.92~7.05)。结论SKA1通过P53/IGFBP3信号通路促进UM细胞增殖,而且SKA1高表达是影响U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锤体动粒相关复合体-1 葡萄膜黑色素瘤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IGFBP-4和PAPP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的浓度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汤敏 潘泓 +3 位作者 黄耀元 吴俊伟 唐诗聪 刘德森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9-445,共7页
背景与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4,IGFBP-4)能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regnancy-associ... 背景与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4,IGFBP-4)能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在IGFBP-4依赖IGF-1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关注。本研究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中IGF-1、IGFBP-4和PAPPA的浓度,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82例NSCLC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GF-1、IGFBP-4和PAPPA的浓度,3者血清浓度相关性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NSCLC危险程度与3者血清浓度之间关系运用计算优势比(OR)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NSCLC患者血清中IGF-1、IGFBP-4和PAPPA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与PAPP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835,P=0.000),而IGF1与IGFPB-4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612,P=0.000);血清中IGFBP-4与PAPPA的表达量也呈显著负相关(r=-0.673,P=0.000)。NSCLC危险程度随血清中IGF-1(OR=2.28,95%CI:1.25-4.36,P=0.008)和PAPPA(OR=1.64,95%CI:0.89-3.01,P=0.046)的表达水平升高而增加,而高表达IGFBP-4(OR=0.54,95%CI:0.30-1.01,P=0.047)可降低NSCLC危险程度。结论:检测NSCLC患者血清中的IGF-1、IGFBP-4和PAPPA的浓度对肺癌的辅助诊断和生物学行为预测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IGFs的信号转导通路中各因子与NSCLC发生、发展的关系是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 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 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中IGFBP-rP1的定位及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雷冬梅 赵晨阳 +3 位作者 郭瑞霞 雷佳 楚天骄 林艳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检测不同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 P1)的定位及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RL95-2、HEC-1B和HEC-1A,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IGFBP-r P1在4种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定位;实时荧... 目的:检测不同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 P1)的定位及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RL95-2、HEC-1B和HEC-1A,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IGFBP-r P1在4种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Western blot法检测4种子宫内膜癌细胞中IGFBP-r 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示IGFBP-r P1主要定位于4种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胞浆。子宫内膜癌Ishikawa、RL95-2细胞中IGFBP-r 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EC-1A、HEC-1B细胞(P<0.001)。HEC-1A细胞中IGFBP-r P1 mRNA及蛋白表达量最低,Ishikawa细胞中表达量最高(P均<0.05)。结论:4种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中均表达IGFBP-r 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 胰岛素生长因子 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 RL95-2 HEC-1B和HEC-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渗透压泵控释rmIGFBPrP1对小鼠肝肾组织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建文 刘立新 +1 位作者 张海燕 张骞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827-832,836,共7页
目的胶囊渗透压泵植入野生型小鼠皮下并持续恒量释放重组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rmIGFBPrP1),观察小鼠肝肾纤维化相关指标的表达,探讨rmIGFBPrP1对小鼠肝肾组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意义。方法将清洁级雄性C57BL/6野生型小鼠... 目的胶囊渗透压泵植入野生型小鼠皮下并持续恒量释放重组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rmIGFBPrP1),观察小鼠肝肾纤维化相关指标的表达,探讨rmIGFBPrP1对小鼠肝肾组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意义。方法将清洁级雄性C57BL/6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采用胶囊渗透泵控释rmIGFBPrP1制备肝纤维化模型。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肾病理改变及胶原纤维沉积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肾组织中IGFBPrP1、Smad3、p-Smad2/3、Ⅲ型胶原(CollagenⅢ)的表达和分布。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中胶原纤维含量增多,IGFBPrP1、Smad3、p-Smad2/3、CollagenⅢ表达增强(P<0.01)。模型组肾组织中仅IG-FBPrP1表达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有所增加,胶原纤维和其他指标表达未见差异(P>0.05)。TUNEL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细胞凋亡率增高,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源性IGFBPrP1可促进小鼠肝细胞凋亡和肝纤维化的形成,而对小鼠肾组织影响甚微。IGFBPrP1致小鼠脏器组织纤维化可能具有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 肝硬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BPrP1与硫代乙酰胺对小鼠肝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
12
作者 栗素芳 刘立新 张海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885-1889,共5页
目的:通过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与硫代乙酰胺(TAA)对小鼠肝组织影响的研究,明确IGFBPrP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C57BL/6野生型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重组小鼠IGFBPrP1(rmIGFBPrP... 目的:通过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与硫代乙酰胺(TAA)对小鼠肝组织影响的研究,明确IGFBPrP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C57BL/6野生型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重组小鼠IGFBPrP1(rmIGFBPrP1)4周组、TAA2周组及TAA4周组,每组8只。取肝组织行HE、苦味酸-天狼星红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rmIGFBPrP14周组肝细胞广泛脂肪变性,TAA2周组出现纤维组织增生,TAA4周组病理改变较TAA2周组严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mIGFBPrP14周组、TAA2周组和TAA4周组IGFBPr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p-Smad2/3、Ⅲ型胶原(ColⅢ)、I型胶原(ColⅠ)、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增高(P<0.05)。rmIGFBPrP14周组IGFBPrP1、ColⅠ和FN的表达与TAA2周组无显著差异。结论:IGFBPrP1在TAA诱导的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作为独立致病因子引起小鼠肝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生成增多,且该作用是通过TGF-β1/Smad3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质1 硫代乙酰胺 细胞外基质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