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黄消散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效果及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牟小青 尚立宏 +8 位作者 杨胜安 杨峰 丁学智 杨雅媛 武小虎 吕亚楠 武凡琳 李宏胜 梁斌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0-66,共7页
探讨不同剂量的乳黄消散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及抗炎作用机制,为乳黄消散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将40头患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药物对照组,每组10头,另选10头健康泌乳奶牛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3个试验组... 探讨不同剂量的乳黄消散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及抗炎作用机制,为乳黄消散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将40头患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药物对照组,每组10头,另选10头健康泌乳奶牛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3个试验组分别按剂量300 g/d、400 g/d、500 g/d灌服乳黄消散,药物对照组灌服公英散300 g/d,灌服不超过5 d,健康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不同剂量的乳黄消散和公英散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细菌转阴率、体细胞数、血清和乳清中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乳黄消散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临床型乳房炎的治愈率分别为60.00%、70.00%和80.00%;乳黄消散3个剂量组和公英散对照组奶牛乳汁体细胞数均明显降低,且在停药后14 d各组奶牛乳汁体细胞数均下降到每毫升20万个以内;治疗结束停药后,乳黄消散3个治疗组的细菌总转阴率平均为89.06%;与给药前比较,乳黄消散和公英散均可显著降低奶牛血液和乳清中IL-6、IL-1β、IL-8和TNF-α等炎症因子的水平。乳黄消散3个剂量组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降低患病奶牛乳汁体细胞数、清除或抑制乳汁中致病菌,并可显著降低奶牛血液和乳清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 乳黄消散 治愈率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前后化学成分与抗炎作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叶怡馨 商佳璐 +1 位作者 蔡国云 尹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22-128,共7页
目的明确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与抗炎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DAD建立同时测定炒白芍-炙甘草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甘草酸、甘草苷多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给... 目的明确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与抗炎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DAD建立同时测定炒白芍-炙甘草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甘草酸、甘草苷多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给药组分别灌胃炒白芍、炙甘草、炒白芍-炙甘草药液2周,ELISA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采用析因设计、双变量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与抗炎药效的相关性。结果建立HPLC-DAD分析方法,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后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PGE_(2)含量降低(P<0.01),且配伍组血清IL-1β、TNF-α、PGE_(2)含量低于炒白芍组、炙甘草组(P<0.05,P<0.01);析因设计结果显示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存在交互效应,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含量分别与IL-1β、TNF-α、PGE_(2)含量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甘草苷、甘草酸与IL-1β、TNF-α、PGE_(2)含量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炒白芍-炙甘草多成分含量分析方法简便快捷、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用于其质量评价与控制。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可抑制炎症因子IL-1β、TNF-α、PGE_(2)表达,且化学成分含量与抗炎作用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白芍-炙甘草 配伍 化学成分 抗炎作用 相关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中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炎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晓亮 谢玲娜 +3 位作者 陈梦香 梁明 梁逸恒 杜志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46,共8页
目的:从铁皮石斛中分离纯化得到铁皮石斛多糖,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探究其抗炎作用。方法:以铁皮石斛为原料,通过水提醇沉法得到铁皮石斛粗多糖,再经过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树脂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从粗多糖中分离纯化得到多糖组... 目的:从铁皮石斛中分离纯化得到铁皮石斛多糖,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探究其抗炎作用。方法:以铁皮石斛为原料,通过水提醇沉法得到铁皮石斛粗多糖,再经过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树脂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从粗多糖中分离纯化得到多糖组分DOP-1。利用紫外扫描法、气相色谱法、高效凝胶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扫描等技术对多糖DOP-1进行结构分析,并测定DOP-1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增殖抑制效果,及其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的影响。结果:分离纯化得到的多糖DOP-1为鼠李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均一性多糖,单糖摩尔比为0.6:9.0:2.7:2.9,分子量为59.2 kDa。DOP-1对RAW 264.7细胞增殖无显著性抑制,与模型组相比,DOP-1能显著抑制NO、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结论:本实验得到的铁皮石斛多糖结构明确,且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提取工艺条件具有可行性。本研究可为铁皮石斛多糖在抗炎功效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中性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分析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鲜品水提液和醇提液的抗炎作用研究
4
作者 袁琴 李曼 张露蓉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6期559-563,共5页
目的:比较白花蛇舌草鲜品水提液和醇提液体内外抗炎作用的差异,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水或75%乙醇对白花蛇舌草鲜品进行回流提取,并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和冷冻干燥,得到提取物粉末;将提取物粉末配置相应的生药溶液,观察... 目的:比较白花蛇舌草鲜品水提液和醇提液体内外抗炎作用的差异,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水或75%乙醇对白花蛇舌草鲜品进行回流提取,并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和冷冻干燥,得到提取物粉末;将提取物粉末配置相应的生药溶液,观察其对炎症模型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小鼠的抗炎作用,并比较水提液和醇提液在其中的作用差异。结果:白花蛇舌草鲜品水提液和醇提液均可抑制脂多糖致炎的RAW264.7的活力,并且总体上水提液对致炎的RAW264.7中白介素-6、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的抑制率优于醇提液;此外,白花蛇舌草鲜品水提液和醇提液均能减轻炎症模型小鼠耳肿胀和减少扭体次数,且水提液的整体效果优于醇提液。结论:白花蛇舌草水提液和醇提液的抗炎作用有差异,水提液综合抗炎效果优于醇提液,这可能与其成分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水提液 醇提液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松种子总黄酮的抗炎作用研究
5
作者 黎晶晶 黄增琼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7期64-67,81,共5页
目的研究罗汉松种子总黄酮的抗炎作用。方法构建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致炎三种急性致炎实验模型,各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200 mg/kg)、罗汉松种子总黄酮低、高剂量组(6... 目的研究罗汉松种子总黄酮的抗炎作用。方法构建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致炎三种急性致炎实验模型,各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200 mg/kg)、罗汉松种子总黄酮低、高剂量组(60、180 mg/kg),后2个模型增设模型组,每组各10只,分别灌胃给药,1次/d,连续7 d。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实验模型中,小鼠右后足注射角叉菜胶致炎,左足不注射,取小鼠左右两足称重,计算足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模型中,小鼠右耳涂抹二甲苯致炎,左耳不涂抹,取小鼠左右两耳片称重,计算耳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再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LPS诱导小鼠炎症模型中,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LPS致炎,取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罗汉松种子总黄酮低、高剂量组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抑制率分别为12.67%和14.49%,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分别为15.88%和47.65%,对小鼠血清IL-1β和IL-8影响不大(P>0.05),但能明显降低TNF-α、IL-6含量和升高IL-10含量(P<0.05)。结论罗汉松种子总黄酮能抑制小鼠足、耳肿胀,具有一定抗炎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IL-6含量和升高IL-10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松种子 总黄酮 抗炎作用 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茶花活性组分成分分析及抗炎作用
6
作者 吴海英 黄倩倩 +3 位作者 李诗华 秦小明 钟赛意 陈建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7-203,共7页
以金花茶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提取物及分离组分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合小鼠耳肿胀实验优选最佳抗炎的活性组分。该实验利用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制备金花茶花提取物(Camellia nitidissima Chi flower extract,CNFE),并经XAD1600大孔... 以金花茶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提取物及分离组分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合小鼠耳肿胀实验优选最佳抗炎的活性组分。该实验利用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制备金花茶花提取物(Camellia nitidissima Chi flower extract,CNFE),并经XAD1600大孔树脂分离洗脱,依次得到水洗组分(CNFE.A)、30%(体积分数)乙醇组分(CNFE.B)、70%乙醇组分(CNFE.C)和95%乙醇组分(CNFE.D),并测定上述5个组分中总黄酮、总糖、总酚和总皂苷的含量。同时以雄性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来考察上述5个组分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CNFE中活性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和糖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37.20±4.70)g/100 g和(34.97±4.30)g/100 g。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中,CNFE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抑制率为34.01%,CNFE.B对小鼠耳肿胀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抑制率为61.79%,并能够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显著降低血清中IL-6、IL-1β、TNF-α的分泌,其抗炎效果还优于吲哚美辛。金花茶花提取物中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抗炎作用,30%乙醇洗脱组分为最佳抗炎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花 大孔树脂 耳肿胀 抗炎作用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茎叶总黄酮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周晓霞 李素婷 +1 位作者 周晓慧 王春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7-28,共2页
目的:用多种炎症模型,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TF)对小鼠急、慢性炎症的影响。方法:常规方法分别制备小鼠耳肿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小鼠滤纸片肉芽肿等急、慢性炎症模型,并通过涂抹、口服及腹腔注射等给药途径,分别观察TF对上... 目的:用多种炎症模型,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TF)对小鼠急、慢性炎症的影响。方法:常规方法分别制备小鼠耳肿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小鼠滤纸片肉芽肿等急、慢性炎症模型,并通过涂抹、口服及腹腔注射等给药途径,分别观察TF对上述各种炎症的影响。结果:TF能抑制由TPA、冰醋酸、二甲笨所致的急性渗出性炎症,对慢性肉芽组织增生的炎症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黄芩茎叶总黄酮对急、慢性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酮 抗炎作用 中药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子生物碱抑菌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张为民 张彦明 +3 位作者 张涛 张德刚 廖小敏 张议允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10期82-85,共4页
将苦豆子生物碱配制成不同的浓度,通过试管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以小鼠为实验动物,选用0.3 mL不同浓度(0.5,1.0,1.5 mg/mL)的苦豆子生物碱注射剂研究苦豆子生物碱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苦豆子生物碱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 将苦豆子生物碱配制成不同的浓度,通过试管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以小鼠为实验动物,选用0.3 mL不同浓度(0.5,1.0,1.5 mg/mL)的苦豆子生物碱注射剂研究苦豆子生物碱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苦豆子生物碱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菌、无乳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 mg/mL浓度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小鼠棉球肉芽肿及小鼠CMC囊中的白细胞游出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对二甲苯所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1.5 mg/mL浓度对上述4个实验的小鼠均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苦豆子生物碱具有抑菌作用,其注射剂具有抗炎作用,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抑菌 抗炎作用 苦豆子生物碱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LJ-601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秋菊 季晖 +3 位作者 赖宜生 张奕华 李立文 敖桂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考察对甲磺酰基苯乙烯环酮类衍生物ZLJ-601对大鼠急性胸膜炎的作用以及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和吞噬功能的影响,对其抗炎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角叉菜胶注入大鼠胸膜腔造成急性炎症模型,观察药物对急性... 目的:考察对甲磺酰基苯乙烯环酮类衍生物ZLJ-601对大鼠急性胸膜炎的作用以及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和吞噬功能的影响,对其抗炎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角叉菜胶注入大鼠胸膜腔造成急性炎症模型,观察药物对急性炎症渗出、白细胞游出、炎症介质(PGE2、NO)释放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生成的影响。用脂多糖刺激原代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药物对其释放细胞因子(IL-1)及NO的影响;利用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实验考察药物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ZLJ-601能显著地抑制急性炎症中的渗出、白细胞游走和PGE。NO释放,能减少MDA的生成;ZLJ-601在1×10^-5、1×10^-6mol/L均能抑制脂多糖刺激的巨噬细胞NO的释放,在1×10^-5mol/L能抑制IL-1的释放;在1×10^-5-1×10^-7mol/L均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论:ZLJ-601有较强的抗炎活性,作用机制包括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及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J-601 胸膜 巨噬细胞 抗炎作用 吞噬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药材中总生物碱部位抗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周倩 吴皓 +1 位作者 王倩如 吕爱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半夏药材中总生物碱部位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腹腔注射醋酸(HAc)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实验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观察总生物碱部位的抗炎作用;制作小鼠气囊滑膜炎模型,测定炎症渗出物... 目的探讨半夏药材中总生物碱部位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腹腔注射醋酸(HAc)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实验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观察总生物碱部位的抗炎作用;制作小鼠气囊滑膜炎模型,测定炎症渗出物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半夏生物碱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生物碱组渗出液中PGE2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半夏总生物碱部位对多种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为半夏抗炎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之一。且此作用部分与炎症因子PGE2的产生和释放受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总生物碱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木正丁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36
11
作者 匡荣 包文芳 +2 位作者 赵明宏 安宁飞 刘玉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3-56,共4页
文冠木正丁醇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鼠羧甲基纤维素囊中白细胞游走、小鼠棉球肉芽肿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同样剂量下 ,文冠木正丁醇提取物对... 文冠木正丁醇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鼠羧甲基纤维素囊中白细胞游走、小鼠棉球肉芽肿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同样剂量下 ,文冠木正丁醇提取物对角叉菜胶致去双侧肾上腺小鼠足肿胀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木正丁醇提取物 抗炎作用 去肾上腺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毒多肽的镇痛及抗炎作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杜钢军 徐颖 +5 位作者 牟孝硕 贾伟 张宝凤 韦新桂 王春晓 王起振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6-108,共3页
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证明腹腔注射蝎毒多肽0.650,0.433mg/kg能明显升高小鼠痛阈和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腹腔注射蝎毒多肽0.433,0.216mg/kg能明显对抗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连续7天腹腔注射蝎毒多... 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证明腹腔注射蝎毒多肽0.650,0.433mg/kg能明显升高小鼠痛阈和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腹腔注射蝎毒多肽0.433,0.216mg/kg能明显对抗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连续7天腹腔注射蝎毒多肽0.260,0.130mg/kg能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腹腔注射蝎毒多肽0.6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多肽 镇痛 抗炎作用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莲草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胡慧娟 周德荣 +1 位作者 杭秉茜 马嵬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6-229,共4页
旱莲草水煎剂5,15g/kg,连续7d灌胃给药,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组织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角叉菜胶,甲醛所致大鼠足垫肿胀也有显著的抑... 旱莲草水煎剂5,15g/kg,连续7d灌胃给药,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组织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角叉菜胶,甲醛所致大鼠足垫肿胀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摘除双侧肾上腺后其抗炎作用仍然存在。旱莲草还能显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抑制角叉菜胶所致胸腔渗出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及炎性组织中PGE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莲草 中药药理学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樱根、茎抗炎作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艳 杨静 +2 位作者 李志响 王嵩 田素英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0年第3期34-35,52,共3页
目的:对金樱根、茎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抗炎作用的对比研究。方法:采用蛋清所致的小鼠足跖肿胀炎症模型,观察金樱根、茎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急性炎症的对抗作用;采用小鼠琼脂皮下注射法的肉芽肿炎症模型,观察金樱根、茎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慢... 目的:对金樱根、茎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抗炎作用的对比研究。方法:采用蛋清所致的小鼠足跖肿胀炎症模型,观察金樱根、茎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急性炎症的对抗作用;采用小鼠琼脂皮下注射法的肉芽肿炎症模型,观察金樱根、茎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慢性炎症的对抗作用。结果:金樱根的70%乙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要明显强于金樱茎70%乙醇提取物,同时金樱根的水提取物的抗炎强度要明显强于金樱茎水提取物。结论:金樱子根和茎提取物有抗炎作用,且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樱根 金樱茎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贝母雪梨配伍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霞 高文远 +1 位作者 黄丽晶 张艳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5-239,共5页
目的:观察平贝母水提物、雪花梨汁以及平贝雪梨饮(BLY)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二甲苯导致小鼠耳肿胀实验、鸡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实验及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分别观察平贝母水提物、雪花梨及BLY的抗炎作用,同时通过测... 目的:观察平贝母水提物、雪花梨汁以及平贝雪梨饮(BLY)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二甲苯导致小鼠耳肿胀实验、鸡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实验及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分别观察平贝母水提物、雪花梨及BLY的抗炎作用,同时通过测定小鼠炎性渗出物中前列腺素(PGE2)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三者的抗炎机制。结果:三者均能减轻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能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能减轻鸡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能抑制小鼠炎性渗出物中PGE2和MDA含量的升高,且梨汁和BLY均与PGE2和MDA含量呈量效关系。结论:平贝母水提物和雪花梨汁都具有抗炎作用,同等剂量的BLY作用效果比平贝母水提物和雪花梨汁抗炎作用之和更为显著,三者对PGE2和MDA含量升高具有负调节作用,提示其抗炎作用与抗PGE2和MDA含量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贝母水提物 雪花梨汁 平贝雪梨饮(BLY)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毡毛忍冬花蕾抑菌及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莉 李燕君 +3 位作者 王森弘 尚芳红 刘杨 徐晓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65-69,共5页
为了研究灰毡毛忍冬花蕾抑茵及抗炎的药理作用,通过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分别测试药材对6种常见致病茵的敏感性及微量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茵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及大鼠棉... 为了研究灰毡毛忍冬花蕾抑茵及抗炎的药理作用,通过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分别测试药材对6种常见致病茵的敏感性及微量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茵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及大鼠棉球植入致肉芽肿等模型评价药材体内抗炎作用。结果显示:灰毡毛忍冬花蕾提取物对6种常见致病菌均有显著的体外抑制作用,其MIC和MBC分别为10~80mg/mL和≥320mg,/mL;灰毡毛忍冬花蕾提取物1.6、3.2、6.4g/kg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耳廓肿胀率(P〈0.01),1.125、2.25、4.5g/kg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足肿胀度(P〈0.01),2-2、4.5g/kg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肉芽组织增生(P〈0.01)。提示灰毡毛忍冬花蕾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效果和在体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毡毛忍冬花蕾 作用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老中医经验方芙蓉膏体外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琦 于庆生 +3 位作者 潘晋方 帅剑锋 吴生兵 刘举达 《安徽医学》 2011年第11期1904-1906,共3页
目的观察芙蓉膏对炎症模型动物的抗炎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度实验、大鼠角叉菜胶致足趾肿胀度实验、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实验观察芙蓉膏的抗炎作用。结果芙蓉膏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明... 目的观察芙蓉膏对炎症模型动物的抗炎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度实验、大鼠角叉菜胶致足趾肿胀度实验、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实验观察芙蓉膏的抗炎作用。结果芙蓉膏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明显减轻角叉菜胶性致大鼠足跖肿胀度,并具有显著抑制棉球诱发所致小鼠炎症的肉芽增生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炎作用强于阳性药物(金黄散)对照组。结论芙蓉膏外用给药,对急性炎症反应与慢性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芙蓉膏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膏 抗炎作用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的抗氧化与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8
作者 黄双盛 吴勇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丹参 氧化作用 药理 抗炎作用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金银花提取物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47
19
作者 王林青 崔保安 +2 位作者 张红英 高文明 李双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8期82-84,共3页
为研究金银花提取物对大鼠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了解金银花的抗炎免疫作用,本试验采用鸡蛋清致大白鼠足跖肿胀急性炎症模型,分别采用腹腔注射法和外敷法观察金银花提取物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腹腔注射法以5%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外敷... 为研究金银花提取物对大鼠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了解金银花的抗炎免疫作用,本试验采用鸡蛋清致大白鼠足跖肿胀急性炎症模型,分别采用腹腔注射法和外敷法观察金银花提取物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腹腔注射法以5%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外敷法以皮炎平为阳性对照;均以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结果表明,金银花提取物对蛋清引起的局部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金银花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抗炎作用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31
20
作者 胡慧娟 杭秉茜 王朋书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79-282,共4页
阿魏酸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壳肿胀和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组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对角叉菜胶、蛋清和甲醛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摘除双侧肾上腺后其抗炎作用仍然存在。阿魏酸显著... 阿魏酸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壳肿胀和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组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对角叉菜胶、蛋清和甲醛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摘除双侧肾上腺后其抗炎作用仍然存在。阿魏酸显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降低炎性组织中PGE_2的释放量,还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炎性渗出,但不减少渗出液中自细胞数量。此外,阿魏酸亦可降低补体旁路的溶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当归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