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油松营养杯育苗与抗旱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杨国平
-
机构
甘肃省迭部生态建设管护中心腊子口林场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2期136-138,共3页
-
文摘
该文探讨了油松营养杯育苗抗旱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首先,基于油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态价值,该文阐述了其作为重要造林树种的科学依据。紧接着,该文探讨了油松营养杯育苗技术,包括营养土的配制、种子的选择与处理、播种与容器选择、苗期管理、炼苗与出圃管理等方面,并对油松营养杯抗旱造林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包括造林地的选择与整地技术、苗木选择与移植方法及造林后的抚育管理等。最后,该文提出了针对油松病虫害的防治策略,旨在保障油松的健康生长。
-
关键词
油松
营养杯育苗
抗旱造林技术
病虫害防治
抚育管理
-
分类号
S791.25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抗旱造林技术在林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军都
-
机构
陇县林业工作站
-
出处
《花卉》
2025年第2期157-159,共3页
-
文摘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若林业规划不合理,则易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大部分地区开始采用抗旱造林技术改善森林环境,恢复林业经济效益。基于此,分析抗旱造林技术在林业工程中的重要性,并针对其应用策略进行深入剖析,为发挥技术优势,改善林地土壤环境,提高树苗成活率提供有效建议,以供参考。
-
关键词
抗旱造林技术
林业工程
植树造林
-
分类号
S728.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榆林市沿黄土石山区侧柏抗旱造林技术要点
- 3
-
-
作者
张成榆
曹东平
王建新
高艳波
陈富彩
-
机构
榆林市林业工作站
-
出处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2期91-93,共3页
-
基金
2024年中央财政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SLTG[2024]18号)。
-
文摘
抗旱造林技术是陕西省榆林市沿黄土石山区侧柏造林主要使用的技术之一,可以在提高造林成功率的同时降低造林对水资源的消耗。为给榆林市沿黄土石山区侧柏抗旱造林提供技术支撑,根据榆林市沿黄土石山区的特点,从育苗、造林、抚育管理等方面论述榆林市沿黄土石山区侧柏抗旱造林技术要点。
-
关键词
侧柏
沿黄土石山区
抗旱造林技术
陕西省榆林市
-
分类号
S791.3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28.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辽东栎育苗及抗旱造林技术
- 4
-
-
作者
高楷柠
-
机构
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
-
出处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2期22-24,共3页
-
文摘
结合各地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树种开展育苗、造林工作,对当地生态条件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山西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四周被山水环绕,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全年平均气温-4℃~14℃,并且受到季节变化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存在干旱情况。因此在抗旱造林时可以使用具有耐寒、耐旱性质的辽东栎作为造林的树种之一。该文对辽东栎育苗技术、抗旱造林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该树种在山西地区的造林研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辽东栎
育苗技术
抗旱造林技术
-
Keywords
Quercus liaotungensis
Seedling technology
Drought-resistant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
分类号
S7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2.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辽西地区油松营养杯育苗及抗旱造林技术
- 5
-
-
作者
白晓煜
-
机构
凌源市林业和草原事务服务中心
-
出处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7期33-34,75,共3页
-
文摘
油松耐干旱、贫瘠,是我国北方地区生态绿化造林常用的树种,在立地条件差的地区,利用油松营养杯苗造林能提高成活率。为更好地提高油松营养杯育苗及造林质量,笔者对油松营养杯育苗及抗旱造林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为相关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
关键词
油松
营养杯育苗
抗旱造林技术
-
Keywords
Pinus tabulaeformis
Nursery cup seedlings
Drought-resistant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
分类号
S791.25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分析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张镇
王睿
王玉彪
-
机构
镇赉县国有林总场
云南农业大学
镇赉县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
-
出处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2期92-96,共5页
-
文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加剧,干旱问题在林业生产中变得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抗旱造林技术是应对这一问题的关键手段,通过改善树木的抗旱特性和引入多种抗旱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树木在干旱环境中的生存率和生长能力。该文从树木的抗旱性入手,通过分析叶片持水力、气孔调节、渗透调节、抗氧化酶系统等特征,探讨了节水灌溉、生长调节剂、保水剂等抗旱造林技术,通过对现有抗旱造林技术的系统性分析,为未来干旱地区的造林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旨在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增强生态系统的抗旱能力。
-
关键词
抗旱造林技术
树木抗旱性
节水灌溉
林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稳定性
-
Keywords
drought-resistant silviculture techniques
tree drought resistance
water-saving irrigation
sustainable forestry
ecosystem stability
-
分类号
S728.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侧柏营养杯育苗及抗旱造林技术分析
被引量:4
- 7
-
-
作者
杨明娟
-
机构
陇西县林业勘察设计队
-
出处
《河南农业》
2024年第4期39-41,共3页
-
文摘
侧柏具有耐干旱优势,能够适应贫瘠土地环境。可种植在干旱地区的阳坡和半阳坡区域,能够发挥水土保持、改善环境的作用。侧柏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环境的要求也相对较低,拥有发达的侧根和强大的自发萌芽能力,可自行适应生长环境。采用营养杯育苗法进行侧柏种植,对于提高苗木成活率、优化育苗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关键词
苗木成活率
抗旱造林技术
营养杯育苗
半阳坡
水土保持
育苗质量
耐干旱
侧柏
-
分类号
S7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树木抗旱性及抗旱造林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 8
-
-
作者
丁雅琴
-
机构
古浪县绿化工作指导站
-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4期70-72,共3页
-
文摘
林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发展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干旱缺水成了林业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造林成活率低、造林成本高、造林效益差已经成了我国林业发展的瓶颈。抗旱造林技术是提高树木成活率的关键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探讨了树木抗旱性及抗旱造林技术,以供参考。
-
关键词
树木
抗旱性
抗旱造林技术
-
分类号
S728.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北方地区侧柏营养杯育苗及抗旱造林技术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姜韬
-
机构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监测院
-
出处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
文摘
为提高北方地区侧柏营养杯育苗及人工造林质量,结合生产实践,从种子采集、育苗地选择、基质配制、播种及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侧柏营养杯育苗技术要点。同时,从整地、栽植要点、混交林营造、修枝、间伐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分析侧柏抗旱造林的技术要点,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
关键词
北方地区
侧柏
营养杯育苗
抗旱造林技术
-
Keywords
Northern regions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Nutrient cup seedling cultivation
Drought-resistant afforestation techniques
-
分类号
S791.3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23.13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28.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甘肃定西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呼醒平
-
机构
通渭县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
-
出处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12期149-151,共3页
-
文摘
为了有效应对甘肃定西地区的干旱挑战,通过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整地作业、科学栽植和水肥管理等抗旱造林技术的实施,显著提升了造林成活率与林木生长质量。结果表明,适时的春秋造林和有效的覆盖保墒技术,结合合理的苗木处理与抚育措施,使得成活率提高至85%以上。通过综合治理病虫害,进一步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了区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抗旱造林技术
甘肃定西
生态恢复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浅析圆柏育苗与抗旱造林技术
- 11
-
-
作者
张海霞
-
机构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森林生态管护站
-
出处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1期40-41,52,共3页
-
文摘
圆柏作为常见树种,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和抗旱能力,其适应性强,对环境要求相对较低,可被广泛应用于抗旱造林项目中,用于改善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榆林市积极采用圆柏育苗与抗旱造林技术,综合运用种子采集和处理、育苗基质选择以及育苗环境控制等技术手段,以提高苗木的品质和存活率。该文探讨了圆柏育苗与抗旱造林技术,以期为圆柏育苗和抗旱造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关键词
圆柏
育苗
抗旱造林技术
实施要点
-
Keywords
Juniperus chinensis
Seedlings
Drought-resistant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Key points of implementation
-
分类号
S79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樟子松容器育苗及抗旱造林技术
- 12
-
-
作者
段晓琦
-
机构
喀左县林业和草原局
-
出处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5期40-41,93,共3页
-
文摘
樟子松的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树干通直、树体高大,是我国三北地区绿化防护、水土保持以及速生用材林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更好地提高樟子松容器育苗及人工林造林质量,本文对樟子松容器育苗及抗旱造林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为相关的生产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樟子松
容器育苗
抗旱造林技术
-
Keywords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Container seedling
Drought-resistant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
分类号
S791.25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
- 13
-
-
作者
周洋
-
机构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
-
出处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期140-142,共3页
-
文摘
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态环境,现阶段,很多地区都应用该技术改善了当地的生态问题。在生态问题严重的地区,应停止开采和耕种,种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以便提高种植植物的存活率,从而起到预防土地沙漠化,降低水土流失率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处理措施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林业工程
抗旱造林技术
问题
措施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抗旱造林技术及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 14
-
-
作者
马洪涛
-
机构
辽宁省阜新市国有彰武县胜利林场
-
出处
《农家科技》
2024年第25期152-154,共3页
-
文摘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建设林业工程是非常重要的途径。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林业工程的数量有了明显增多,然而因受到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导致林业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本文阐述抗旱造林技术的优势,分析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探讨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问题的解决策略,旨在提高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的工作效果。
-
关键词
林业工程
抗旱造林技术
问题
对策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5
-
-
作者
吴燕
王博
-
机构
兰州市林业工程质量服务站
-
出处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3期134-137,共4页
-
文摘
分析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相关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具体解决方法,旨在为林业工程项目抗旱技术的落实提供参考。选择甘肃省兰州市某生态工程建设示范区为研究样地,采取定量评价的方式对该示范区的抗旱造林技术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抗旱造林技术相关问题,制定具体解决对策后对该林区林木的成活率、保存率以及林木年均高增长量和补苗率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根据定量评价结果可知,抗旱造林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抗旱树种选择不当、抗旱造林技术使用效果不佳、管理模式和造林技术不匹配、造林标准化要求高等。于2020年3月开始对抗旱造林技术进行完善,提高了林木成活率及林木保存率。林木年均高增长量呈逐渐增加趋势,林木补苗率呈逐渐下降趋势。指出了甘肃省兰州市的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相关问题较多,针对具体情况,需结合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和区域发展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方案,实现促进林木生长,达到抗旱效果的目标。
-
关键词
林业工程
抗旱造林技术
问题分析
解决对策
-
Keywords
forestry engineering
drought-resistant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problem analysis
solutions
-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干旱半干旱区黄土台地侧柏抗旱造林技术
- 16
-
-
作者
陈建华
-
机构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夏玛自然保护站
-
出处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6期9-12,共4页
-
文摘
为提高祁连山中部干旱、半干旱区黄土台地侧柏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实现抗旱造林,将传统春季开穴造林技术改进为秋季开穴、冬季积雪、春季早栽和夏季覆膜造林技术。综合应用此技术后,提高了侧柏栽植穴土壤含水量、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并对侧柏抗旱造林相关配套技术肥水调控、病虫害防治、树冠修剪、树穴维护和中耕除草进行系统总结,此技术对干旱半干旱区侧柏抗旱造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区
侧柏
抗旱造林技术
祁连山
-
Keywords
Arid semi-arid areas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Drought-resistant afforestation techniques
Qilian Mountains
-
分类号
S791.3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28.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分析
- 17
-
-
作者
马敦强
-
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办事处
-
出处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1期147-149,共3页
-
文摘
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是绿色生态环保理念提出的重要原因。为了更好地改善环境,建设林业工程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在林业工程中应用抗旱造林技术是十分关键的环节,抗旱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林业工程实现良好的价值。文章首先介绍了抗旱造林技术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抗旱造林技术的具体应用,包括树种选择、土壤改良、节水灌溉,最后就抗旱造林技术的实际应用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
关键词
林业工程
抗旱造林技术
应用策略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黑龙江西部地表覆盖保墒的抗旱造林技术
被引量:9
- 18
-
-
作者
王力刚
李峰
王炜烨
刘文环
-
机构
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7-154,共8页
-
基金
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GA06B302)
黑龙江省林业计划项目"黑龙江省西部低山丘陵区集水抗旱造林技术研究"(2007-L01)
-
文摘
增强土壤蓄水保墒性能,是提高干旱半干旱区造林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以黑龙江西部为背景,选取覆膜、覆秸秆和覆沙3种地表覆盖措施,采用对比的研究方法,探讨半干旱区地表覆盖保墒的抗旱造林技术。结果表明:3种地表覆盖措施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含水率,平均提高幅度分别达58.93%,32.91%和24.97%,且以降水较少的春季最为明显;3种覆盖措施造林成活率分别提高了13.9,11.7和10.6百分点,与对照差异显著。对应地表覆盖处理下的樟子松,2008—2013年间的年均高生长量提高了23.35%,5.08%和9.64%;通过对3种地表覆盖材料及相应处置费用的市场经济核算,其造林成本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4%,9.3%和9.2%。采用隶属函数值法,以造林成活率、造林初期6 a的年均高生长量和初期造成成本提高幅度为指标,对各处理措施进行评价和排序,其结果为:覆膜>覆沙>覆秸秆>对照。
-
关键词
地表覆盖
土壤保墒
抗旱造林技术
黑龙江西部
-
Keywords
surface covering
soil moisture conservation
drought-resistant afforestation technique
Western Heilongjiang Province
-
分类号
S728.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宁南半干旱退化山区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 19
-
-
作者
张源润
蔡进军
许畴
-
机构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
宁夏彭阳县林业局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9-131,137,共4页
-
基金
国家"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半干旱退化山区生态农业建设技术与示范(2000BA606A-04)资助
-
文摘
通过在年降水量仅为300~500 地区的抗旱造林中,集成现有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为半干旱退化山区人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炭林、饲料林、用材林、水源涵养林等的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发挥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
关键词
半干旱山区
抗旱
造林技术
抗旱造林技术
半干旱
山区
退化
林业可持续发展
宁南
造林成活率
-
Keywords
semi-arid mountain area
resisting drought
afforestation methods
-
分类号
S728.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282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黄土高原坡面集水工程的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4
- 20
-
-
作者
余新晓
陈丽华
张晓明
杨锋伟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7,31,共6页
-
基金
林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03-045-L45)
-
文摘
选取4种不同的坡面集水处理(有机硅、拍光、地衣和草坡)措施,探讨抗旱造林的坡面集水技术对降雨集水量、集水率的影响,以及坡面集水处理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旨在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具体的抗旱节水造林方案。结果显示,集水量和集水率最大的是有机硅处理面,而后依次是水泥处理面、地衣处理面、拍光处理面和荒草面,从生态角度考虑,地衣处理面最佳。拍光面和地衣面促进林木生长的效果远大于普通面、地衣面促进林木生长的作用大于拍光面的作用。选取6种造林密度条件下刺槐林地的水分利用效率、降水生产效率、蒸散水分生产效率和蒸腾水分生产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为随着刺槐造林密度的降低,其4种效率均得以提高。
-
关键词
坡面集水工程
抗旱造林技术
黄土高原
-
Keywords
slope catchment project
anti-arid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the Loess Plateau
-
分类号
S728.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