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炎性细胞因子与抑郁症 被引量:55
1
作者 徐说 林文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99-1108,共10页
细胞因子假说是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重要假说,为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方法提供了新方向.细胞因子分为前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前炎性细胞因子与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而抗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具有抗抑郁的作用.本文着... 细胞因子假说是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重要假说,为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方法提供了新方向.细胞因子分为前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前炎性细胞因子与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而抗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具有抗抑郁的作用.本文着重综述抗炎性细胞因子与抑郁症的关系.抗炎性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0、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白介素4、白介素13、转化生长因子β和脂联素等,在抑郁症中表达下降;补充外源抗炎性细胞因子则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抗炎性细胞因子可通过拮抗前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并与MAPK信号通路、神经递质和糖皮质激素相互作用而参与到抑郁症中.抗抑郁药能使抗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上升,这可能是药物起效的机制之一.抗炎策略在抑郁症的治疗中有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炎作用 抑郁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拉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谈弘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95-1997,共3页
目的探讨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以及贝拉普利对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 96例CHF患者和50例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96例CHF患者随... 目的探讨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以及贝拉普利对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 96例CHF患者和50例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9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CHF治疗组和CHF对照组。CHF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CHF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贝拉普利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采用流式细胞仪的液相蛋白定量技术测定受试对象血清中IL-6、IL-8、TNF-α和IL-10水平。结果治疗前CHF组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CHF治疗组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CHF对照组,血清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显著高于CHF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贝拉普利能调整CHF患者改善促炎性细胞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失衡,即既能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又能增加抗炎性细胞因子浓度,从而延缓和抑制心肌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心力衰竭 贝拉普利 促炎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业预防性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一个日益严重的人与动物健康以及环境问题 被引量:9
3
作者 Felipe C.Cabello 张红林 何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112,共4页
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了一系列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害的行为的传播,这一点可以从业内普遍且无限制地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得到证实,特别是在一些普及养鱼的发展中国家,为防止鱼类遭受细菌感染形成了不健康的生产方式。多种抗生素的大量使用,
关键词 预防生素 抗性因子 环境问题 细菌感染 耐药细菌 喹诺酮 杀鲑气单胞菌 鱼类养殖 类感染 滥用行为
全文增补中
添加不同基质对含四环素土壤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宋建丽 秦俊梅 +2 位作者 熊华烨 张健 倪月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2-349,共8页
为探究兽用四环素对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通过玉米盆栽试验,研究四环素外源污染胁迫下施用不同基质(单施蚯蚓粪、菌糠、菌剂、生物炭及其与菌剂配施)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环素对玉米生物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根长的抑... 为探究兽用四环素对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通过玉米盆栽试验,研究四环素外源污染胁迫下施用不同基质(单施蚯蚓粪、菌糠、菌剂、生物炭及其与菌剂配施)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环素对玉米生物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根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株高,而添加不同基质均能缓解四环素对玉米株高和根长的抑制作用,且JK和JJ处理效果最显著,升幅分别为17.29%和30.08%;四环素显著诱导玉米SOD活性上升,升幅为3.34%,抑制CAT和POD活性,降幅分别为10.98%和46.68%,添加不同基质处理中,QY处理对促进抗氧化酶系统平衡的效果最显著;四环素会增加玉米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总黄酮含量,添加不同基质处理中,对其减少效果最显著的依次为JK、JJ、QY、S和JK处理,降幅分别为29.09%,50.88%,42.01%,50.23%和35.79%;相关性分析表明,脯氨酸、丙二醛均与可溶性蛋白和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POD活性与可溶性糖、丙二醛与总黄酮相关性最强。综上所述,添加不同基质可有效缓解四环素对玉米幼苗的毒害作用,总趋势为JK(菌糠)、JJ(菌糠+菌剂)和QY(蚯蚓粪)处理效果较好。通过此研究,可筛选有效减少四环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基质及其施用方式,可为四环素对植物生理毒性的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抗生素对植物的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不同基质 玉米幼苗 氧化酶系统 抗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度训练诱导的细胞因子反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秋灵 陈连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3-395,共3页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免疫功能 过度训练 细胞因子 应对 白介素-1Α 前列腺素E2 剧烈运动 期反应 IL-1Α 肌肉酸痛 组织损伤 协同效应 炎症过程 运动诱导 IL-4 运动后 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对实验性迟发性运动障碍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冰洁 李艳丽 +7 位作者 王志仁 李佳 王月婵 张向阳 杨甫德 周东丰 张秀军 谭云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47-351,共5页
目的分析维生素E(vitamin E,Vit E)对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大鼠模型口周异常不自主运动(vacuous chewing movements,VCM)、血清脑源性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 目的分析维生素E(vitamin E,Vit E)对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大鼠模型口周异常不自主运动(vacuous chewing movements,VCM)、血清脑源性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水平的影响,探索TD可能的防治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TD组[腹腔注射氟哌啶醇(haloperidol,Hal)2 mg/kg+第5周始灌胃5 m L/kg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Vit E预防组(P-Vit E组,腹腔注射Hal 2 mg/kg+灌胃5 m L/kg Vit E溶液)、Vit E治疗组(T-Vit E组,腹腔注射Hal2 mg/kg+第5周始灌胃5 m L/kg Vit E溶液)、对照组(腹腔注射NS 2 m L/kg+第5周始灌胃5 m L/kg NS),每组8只,共观察10周,每周第7天进行VCM评分。第10周末,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血清BDNF、TAC水平。结果第2周末TD组和T-Vit E组VCM评分较干预前VCM评分增加(P<0.05),并在第5周末达峰值;第6周后T-Vit E组VCM评分逐步下降;第10周末T-Vit E组VCM评分(6.5±3.3)与TD组(27.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3.5±1.9)无统计学差异(P>0.05)。P-Vit E组与对照组在10个评估点上VCM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周末,TD组血清BDNF[(6.9±1.0)pg/m L]、TAC[(11.9±3.2)U/m L]水平低于对照组[BDNF(8.6±2.5)pg/m L,TAC(18.2±5.5)U/m L]和T-Vit E组[BDNF(8.7±2.0)pg/m L,TAC(18.6±5.9)U/m L](均P<0.01),与P-Vit 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 E可能通过缓解自由基损伤而对TD模型大鼠VCM症状具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运动障碍 物质诱发 维生素E 脑源营养因子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丝黑穗病研究综述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旭 陈亮 +1 位作者 李玥莹 李雪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5290-15291,15298,共3页
参考各种病菌对不同植物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综述了丝黑穗病原菌及其生理分化、我国高粱抗病杂交种选育历程、抗性遗传机制及抗病育种策略等,指出研究高粱对丝黑穗病的抗性遗传对选育抗病亲本和杂交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粱 丝黑穗病 抗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BZR家族基因调控非生物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晔 赵璇 +3 位作者 王璐 冯珊珊 方玉洁 王幼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9-511,共13页
由于固着生长的特性,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遭遇各种不利环境的影响,因此植物发展出复杂的调控机制来抵御胁迫危害。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是一类甾醇类植物内源激素,广泛参与植物生命周期中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近年来,植物B... 由于固着生长的特性,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遭遇各种不利环境的影响,因此植物发展出复杂的调控机制来抵御胁迫危害。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是一类甾醇类植物内源激素,广泛参与植物生命周期中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近年来,植物BR生物合成、代谢及信号转导过程相关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油菜素唑抗性因子(brassinazole resistant,BZR)作为BR信号通路中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该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植物BZR家族成员的基本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重点阐述了BZR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特别归纳了油料作物BZR研究进展,并对一些尚未明确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深入理解BR介导的分子调控网络、改良作物抗逆性并提高作物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素内酯(BR) 油菜素唑抗性因子(BZR) 逆境应答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防治
9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54-55,共2页
934155碳源对木霉β-葡聚糖酶、壳二糖酶和壳多糖酶的调控[英]/de la Cruz,J.…,Arch.Microb-il.1993,159(4).-316~322[译自 DBA,1993,12(14),93-08119]研究了不同碳源对真菌寄生物木属属 Tricho-derma narzianum CECT2413胞外内-1,3-... 934155碳源对木霉β-葡聚糖酶、壳二糖酶和壳多糖酶的调控[英]/de la Cruz,J.…,Arch.Microb-il.1993,159(4).-316~322[译自 DBA,1993,12(14),93-08119]研究了不同碳源对真菌寄生物木属属 Tricho-derma narzianum CECT2413胞外内-1,3-β-葡聚糖酶、内-1,6-β-D-葡聚糖酶、壳二糖酶和壳多糖酶生产的影响。在补加石脐素(β-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芽孢杆菌 晶体蛋白 杀虫蛋白 生防因子 捕食 抗性因子 放射形土壤杆菌 苏云金杆菌 杆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贺毒素与凋亡
10
作者 夏炉明 严亚贤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77-679,共3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志贺毒素 细胞因子 介导细胞 信号传导机制 细胞相互作用 宿主细胞 表现 可溶蛋白 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蚜虫及其天敌
11
《麦类文摘》 1994年第2期44-45,共2页
W940963 伊比利亚半岛中央地区不同寄主植株上越冬禾答类蚜虫的虫口动态[刊,西]/Fereres,A.…//Investigacion Agraria,Produccion y ProteccionVegetales.-1990,5(3).-447~462[WBTA,1993,10(2),1638]W940964 爱达荷州西南部侵害春小... W940963 伊比利亚半岛中央地区不同寄主植株上越冬禾答类蚜虫的虫口动态[刊,西]/Fereres,A.…//Investigacion Agraria,Produccion y ProteccionVegetales.-1990,5(3).-447~462[WBTA,1993,10(2),1638]W940964 爱达荷州西南部侵害春小麦的四种禾谷类蚜虫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方案[刊,英]/Feng,M.G.…//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1992,85(3).-830~837[WBTA,1993,10(2),1367]W940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田 抽样方案 伊比利亚半岛 麦长管蚜 拟寄生物 禾谷类 空间分布 抗性因子 麦二叉蚜 爱达荷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树突状细胞的分离鉴定及益生芽孢杆菌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思思 周成翀 +5 位作者 王欢 许荔立 张诗雨 谢梦琪 陈孝煊 吴志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5-251,共7页
为揭示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的生物学特性及益生芽孢杆菌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通过草鱼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分离获得草鱼DCs,对其形态学特征、生物学功能及膜表面标记分子的表达进行了分析鉴定;RT... 为揭示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的生物学特性及益生芽孢杆菌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通过草鱼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分离获得草鱼DCs,对其形态学特征、生物学功能及膜表面标记分子的表达进行了分析鉴定;RT-PCR检测了益生芽孢杆菌对草鱼DCs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鱼DCs具有典型的树突状形态,可有效地激活T淋巴细胞的增殖并具有迁移能力。LPS刺激可促进其成熟过程,显著提升膜表面标记分子CD80/86、CD83的表达。这表明草鱼DCs和哺乳动物DCs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高度相似性。RT-PCR结果显示,在体外条件下使用紫外照射灭活的益生枯草芽孢杆菌对草鱼DCs进行刺激后,抗炎性因子IL-4,IL-10的表达水平显著提升(P<0.05),并在12h时达到峰值。这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可通过促进树突状细胞分泌抗炎性因子来影响其免疫功能。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鱼类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益生芽孢杆菌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树突状细胞 枯草芽孢杆菌 免疫调控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Linked to TuMV Resistant Gene in Cabbage 被引量:1
13
作者 GAO Jinping WANG Chao LIU Y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8年第3期7-11,共5页
A total of 144 F2 individual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crossing between 1047 (susceptible) and A21 (resistant). Two RAPD markers were screened out in 200 random primers using 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Two RAPD mar... A total of 144 F2 individual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crossing between 1047 (susceptible) and A21 (resistant). Two RAPD markers were screened out in 200 random primers using 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Two RAPD markers, designated as AG13/2000 and U16/660, were 7.7 cM and 8.38 cM apart from the TuMV resistant gene, respectively. The two RAPD fragments were converted to SCAR markers. SCAR markers were confined in germpla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BAGE TUMV RAPD SC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ng term performance of warm mix asphalt versus hot mix asphalt 被引量:7
14
作者 Ziari Hasan Behbahani Hamid +1 位作者 Izadi Amir Nasr Dania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256-266,共11页
The fatigue behavior, indirect tensile strength (ITS) and resilient modulus test results for warm mix asphalt (WMA) as well as hot mix asphalt (HMA) at different ageing levels were evaluated. Laboratory-prepared... The fatigue behavior, indirect tensile strength (ITS) and resilient modulus test results for warm mix asphalt (WMA) as well as hot mix asphalt (HMA) at different ageing levels were evaluated. Laboratory-prepared samples were aged artificially in the oven to simulate short-term and long term ageing in accordance with AASHTO R30 and then compared with unaged specimens. Beam fatigue testing was performed using beam specimens at 25 ℃ based on AASHTO T321 standard. Fatigue life, bending stiffness and dissipated energy for both unaged and aged mixtures were calculated using four-point beam fatigue test results. Three-point bending tests were performed using semi-circular bend (SCB) specimens at -10 ℃ and the critical mode I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K1 was then calculated using the peak load obtained from the load-displacement curve. It is observed that Sasobit and Rheofalt warm mix asphalt additive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direct tensile strength, resilient modulus, fatigue behavior and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of aged and unaged mix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rm mix asphalt hot mix asphalt fatigue behavior resilient modulus tensile strength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age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