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利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揭示生防放线菌XFS-4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 |
项鹏
杨树
李宝华
李艳杰
李红鹏
鹿文成
栗铭徽
张武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紫穗槐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2)基因的克隆及抗旱性功能验证 |
张艺腾
管清杰
于洋
郝玉波
姜宇博
宫秀杰
吕国依
钱春荣
|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4 |
1
|
|
3
|
茶树鲜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测定方法 |
孙云
江春柳
赖钟雄
邵巍
王秀英
|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
2008 |
40
|
|
4
|
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表达调控以及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作用 |
李泽琴
李静晓
张根发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6
|
|
5
|
白桦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
王超
杨传平
王玉成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8
|
|
6
|
胡萝卜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分离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
张馨月
王广龙
黄蔚
王枫
倪桢燚
熊爱生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7
|
坛紫菜胞质型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及特征分析 |
张晓龙
杨锐
仪茜茜
孙雪
吴晓微
王亚军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8
|
家蝇幼虫体内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与抗药性的关系——I.H_2O_2对酶活性的影响 |
郝友进
渠晖
安春菊
耿华
李德森
杜荣骞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9
|
毛白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PtAPX2的克隆表达及分析 |
潘翔
李娜
李印军
魏弘宜
张蕾
陆海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0
|
枣树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ZjAPX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郝子琪
许洪仙
孟玉平
曹冬梅
曹秋芬
|
《山西农业科学》
|
2011 |
5
|
|
11
|
特定电磁波对作物幼苗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
郭静成
杨新泉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5
|
|
12
|
中国绿水螅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抗体制备及表达分析 |
张行
田晓晓
董文芳
王茹梦
潘红春
|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3
|
荔枝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cDNA的克隆和分析 |
赖建勋
金志强
王家保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4
|
香蕉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王卓
徐碧玉
贾彩红
李健平
刘菊华
张建斌
苗红霞
金志强
|
《热带农业科学》
|
2015 |
3
|
|
15
|
热激因子AtHsfA1a突变对热胁迫中拟南芥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郭丽红
李念
徐亚
曾洁媛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6
|
向日葵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电子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孟鹏
李根英
陈国强
王振东
|
《山东农业科学》
|
2012 |
2
|
|
17
|
不结球白菜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马成英
侯喜林
刘同坤
李俊星
张蜀宁
李英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8
|
青花菜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BoAPX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蒋明
苗立祥
钱宝英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
2012 |
0 |
|
19
|
采后荔枝果皮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差异表达试验初报 |
赖建勋
金志强
王家保
|
《现代农业科技》
|
2007 |
1
|
|
20
|
圆二色谱表征芥蓝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变性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
席加富
唐蕾
张建华
张宏建
陈旭升
毛忠贵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