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ACF)含量和钙离子含量的定量测定及钙离子结合位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清亮 徐晓龙 +1 位作者 余华明 王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1-76,共6页
由紫外光谱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用ICP测定Ca含量,从而确定一个ACF分子中含一个钙离子.ACF中分子中除一个高亲和性钙结合位点外,至少还有一个低亲和性钙结合位点,只有当过量钙离子存在时,才可能在低亲和性钙结合位点上进一步结合钙离子.Tb^... 由紫外光谱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用ICP测定Ca含量,从而确定一个ACF分子中含一个钙离子.ACF中分子中除一个高亲和性钙结合位点外,至少还有一个低亲和性钙结合位点,只有当过量钙离子存在时,才可能在低亲和性钙结合位点上进一步结合钙离子.Tb^(3+)具有比Ca^(2+)离子更强的键合ACF能力,能定量结合在ACF中的两个位点上,且能全部取代ACF中Ca^(2+).文中提及的金属离子对ACF的抗凝血活性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因子 荧光 尖吻蝮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尖吻蝮蛇蛇毒内抗凝血因子(ACF)的二级结构和金属离子对其影响的CD谱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余华明 徐晓龙 +3 位作者 王淳 鲁非 张祖德 刘清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8-82,共5页
利用CD谱对皖南尖吻蝮蛇蛇毒内抗凝血因子(ACF)的二级结构,即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进行了测定,利用ChenandYang的方法计算出了它们在ACF分子内的百分比.溶液的pH值对ACF的二级结构影响不大,但... 利用CD谱对皖南尖吻蝮蛇蛇毒内抗凝血因子(ACF)的二级结构,即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进行了测定,利用ChenandYang的方法计算出了它们在ACF分子内的百分比.溶液的pH值对ACF的二级结构影响不大,但当pH位于5和6时,二级结构稍稍出现了异常.这可能是由于氢离子电离引起的电荷变化带来的效应.ACF的脱钙破坏了分子内的配位结构,而使α-螺旋的百分比大大降低.尽管三价镧系离子能取代ACF中的钙离子,但是没有给ACF的二级结构带来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抗凝因子 二级结构 CD谱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凝血因子Ⅺ的血栓防治新药研究进展
3
作者 雷洋 边原 +6 位作者 廖健婷 李刚 武刘芸 郑星月 李炼 韩丽珠 尹琪楠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2-458,共7页
抗凝药物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方面应用广泛。现有抗凝药具有拮抗或阻断凝血级联关键步骤的共同特点,同时也会增加出血风险。研究表明,Ⅺ因子抑制剂是一种可能平衡血栓与出血的药物。近年来,反义寡核苷酸、靶向Ⅺ因子的单克隆抗体、小... 抗凝药物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方面应用广泛。现有抗凝药具有拮抗或阻断凝血级联关键步骤的共同特点,同时也会增加出血风险。研究表明,Ⅺ因子抑制剂是一种可能平衡血栓与出血的药物。近年来,反义寡核苷酸、靶向Ⅺ因子的单克隆抗体、小分子抑制剂、天然抑制剂和核酸适配体等Ⅺ因子抑制剂作为潜在的可开发抗凝药物被广泛研究。研究结果也表明,Ⅺ因子抑制剂在保障抗凝有效性的同时可以降低出血风险,其对终末期肾脏病血栓、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患者人群的血栓防治具有一定潜力。该文围绕Ⅺ因子抑制剂作用机制、药物类别、药理学特点以及临床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研发新的抗凝药物以及临床抗凝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 抗凝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Ⅺ——靶向抗凝治疗新策略
4
作者 侯凯 李平 +2 位作者 张金莲 王芳 杨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8-714,共7页
血栓性疾病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尽管近十年抗凝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传统的维生素K拮抗剂被选择性靶向凝血因子Ⅹa或Ⅱa的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所取代。然而,对于伴发疾病不断增长的人群而言,仍然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方... 血栓性疾病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尽管近十年抗凝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传统的维生素K拮抗剂被选择性靶向凝血因子Ⅹa或Ⅱa的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所取代。然而,对于伴发疾病不断增长的人群而言,仍然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案。凝血靶向治疗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它干扰了促凝和抗凝活性之间的微妙平衡。流行病学和动物研究已将因子Ⅺ确定为更安全的抗凝潜在靶点,因为因子Ⅺ缺乏或抑制可预防血栓形成,且与少量或无出血相关。基于接触性止血概念,回顾凝血因子Ⅺ抑制剂开发基本原理、阐述现有FXI抑制剂药理学特征、总结临床试验研究现状,以期为新型抗凝药物研发及临床抗凝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治疗 因子 新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与活化凝血因子Ⅹ的结合性质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小龙 刘清亮 吴双顶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皖南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 (ACFⅡ )与活化凝血因子Ⅹ (FⅩa)在钙离子作用下形成了 1∶1的复合物 ,从而延长凝血时间 .这个复合反应是依赖于钙离子的 ,ACFⅡ在没有钙离子存在条件下不能与FⅩa形成复合物 .ACFⅡ是凝血因子Ⅸ或凝血因... 皖南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 (ACFⅡ )与活化凝血因子Ⅹ (FⅩa)在钙离子作用下形成了 1∶1的复合物 ,从而延长凝血时间 .这个复合反应是依赖于钙离子的 ,ACFⅡ在没有钙离子存在条件下不能与FⅩa形成复合物 .ACFⅡ是凝血因子Ⅸ或凝血因子Ⅹ结合蛋白家族中一个新发现的成员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 946 8 1.ACFⅡ分子中含有 2 5 1个氨基酸残基 ,其氨基酸组成与这一家族中其他成员十分相似 .ACFⅡ在抗凝血反应中存在一临界浓度 (12nmol/L) ,只有在高于其临界浓度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因子 活化凝因子 钙离子 蛇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积排阻色谱法测定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血因子Xa的活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倩倩 康经武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4-690,共7页
发展了一种基于体积排阻色谱测定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血活性的方法。利用肝素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后可增强ATⅢ对凝血因子Xa(FXa)抑制作用的原理,通过测定加入LMWH后FXa水解其生色底物产生对硝基苯胺(pNA)这一反应的抑制程度确定L... 发展了一种基于体积排阻色谱测定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血活性的方法。利用肝素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后可增强ATⅢ对凝血因子Xa(FXa)抑制作用的原理,通过测定加入LMWH后FXa水解其生色底物产生对硝基苯胺(pNA)这一反应的抑制程度确定LMWH的活性。首先将含有一定浓度LMWH的缓冲溶液与ATⅢ溶液混合,然后依次加入FXa和生色底物,分别孵育一段时间。底物被FXa水解,产生游离的pNA。体积排阻色谱可将小分子产物pNA与其他大分子分离开,因而可以在pNA的最大吸收波长下得到高灵敏度的测定,并且不再受其他成分的干扰。该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极大地减少了样品的消耗量,降低了成本,并且还可进行各种复杂样品(如血浆)中LMWH抗FXa活性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排阻色谱 抗凝因子 Xa 低分子量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及酸度对蛇毒抗凝血因子溶液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双顶 张祖德 +2 位作者 余华明 刘清亮 丁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Ca2+离子对抗凝血因子(ACF)溶液构象的影响,证实了Ca2+离子不仅能与ACF可逆结合,还能维持ACF的结构.脱去Ca2+离子后的ACF中约有46%的Trp残基相对暴露在外.在一定的酸度范围内... 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Ca2+离子对抗凝血因子(ACF)溶液构象的影响,证实了Ca2+离子不仅能与ACF可逆结合,还能维持ACF的结构.脱去Ca2+离子后的ACF中约有46%的Trp残基相对暴露在外.在一定的酸度范围内,酸度对ACF的结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因子 酸度 钙离子 蛇毒 溶液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的稀土离子荧光探针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小龙 刘清亮 解永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07-1812,共6页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 ( ACF )分子中有两个钙离子结合位点 ,钙离子对 ACF 的内源荧光有增强作用 ,稀土离子 ( Nd3 +,Sm3 +,Eu3 +,Gd3 +和 Tb3 +)能取代 ACF 分子中的钙离子 ,并对 ACF 的内源荧光有不同程度的猝灭作用 ,其中 Tb3 ...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 ( ACF )分子中有两个钙离子结合位点 ,钙离子对 ACF 的内源荧光有增强作用 ,稀土离子 ( Nd3 +,Sm3 +,Eu3 +,Gd3 +和 Tb3 +)能取代 ACF 分子中的钙离子 ,并对 ACF 的内源荧光有不同程度的猝灭作用 ,其中 Tb3 +接受 ACF 分子中 Trp残基传递的能量后 ,特征荧光增强 .稀土离子与 ACF 荧光滴定表明 ,ACF 分子中有两个稀土离子结合位点 ,稀土离子和钙离子在 ACF 分子中两个结合部位是共同的竞争结合部位 .ACF 与不同稀土离子之间有相近的表观结合常数 K1 或 K2 .Tb3 +与 RE3 +( RE=Nd,Sm,Eu或 Gd)间线性自由能关系表明 ,稀土离子与 ACF 结合时 ,没有明显的空间效应 .ACF 分子中的两个结合位点在结构上都有较大的柔性 ,这种结构柔性为钙离子在 ACF 与活化凝血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抗凝因子 荧光探讨 金属离子 结合位点 尖吻蝮蛇 蛇毒 抗凝机理 抗栓药物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2+)诱导尖吻蝮蛇毒中抗凝血因子I的结构稳定性及重新折叠(英文)
9
作者 徐小龙 沈登科 +1 位作者 张立云 吴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6-710,共5页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I(ACFI)是活化凝血因子X(FXa)结合蛋白,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活性.用荧光光谱研究了Sr2+诱导ACFI的结构稳定性及重新折叠.结果表明,脱钙ACFI(apo-ACFI)可结合两个Sr2+.ACFI与FXa的结合反应不是绝对依赖于Ca2+,Sr2+也可...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I(ACFI)是活化凝血因子X(FXa)结合蛋白,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活性.用荧光光谱研究了Sr2+诱导ACFI的结构稳定性及重新折叠.结果表明,脱钙ACFI(apo-ACFI)可结合两个Sr2+.ACFI与FXa的结合反应不是绝对依赖于Ca2+,Sr2+也可以诱导ACFI与FXa的结合反应.盐酸胍诱导的Sr2+重组ACFI(Sr2+-ACFI)去折叠过程是一个三态过程,有一个稳定的中间态.像Ca2+一样,Sr2+不仅能显著增加ACFI的结构稳定性,而且在不改变变性剂浓度条件下,能诱导去折叠的脱钙ACFI重新折叠成Sr2+-ACFI的中间态.Sr2+诱导apo-ACFI重新折叠过程包含快慢两步反应,Sr2+取代Ca2+只降低快折叠反应速度,而不影响慢折叠反应速度.这说明,金属离子影响快折叠过程,而慢折叠过程只决定于蛋白质本身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因子i(acf I) 尖吻蝮蛇 Sr^2+ 去折叠 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Ⅱ)对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Ⅰ的抗凝血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徐小龙 刘清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皖南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I(ACF I)不具有酶的活性,通过与活化凝血因子X(FXa)结合成1:1的复合物来延长凝血时间。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发现 ACF I与FXa的结合反应依赖于 Ca2+浓度,ACF I与 FXa的最大结合反应所需要的 Ca2+浓... 皖南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I(ACF I)不具有酶的活性,通过与活化凝血因子X(FXa)结合成1:1的复合物来延长凝血时间。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发现 ACF I与FXa的结合反应依赖于 Ca2+浓度,ACF I与 FXa的最大结合反应所需要的 Ca2+浓度为 1mol· L-1 。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对ACF I的荧光有淬灭作用,相反, Ca2+对 ACF I的荧光有增强效应。 Ca2+对维持 ACF I的特定构象起着重要作用。 Ca2+诱导的 ACF I构象变化可能是ACF I与 FXa结合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蛋白 蛇毒 抗凝药物 抗凝因子 活化凝因子X 钙离子 抗凝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和金属离子对尖吻蝮蛇抗凝血因子Ⅱ二级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结霞 徐小龙 +1 位作者 刘祥虎 刘清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2,共4页
圆二色谱(CD谱)测量表明,尖吻蝮蛇抗凝血因子Ⅱ(ACFⅡ)与抗凝血因子Ⅰ(ACFⅠ)的二级结构十分相似,它们的主要骨架构象都为反平行β-折叠和α-螺旋结构。pH值对天然ACFⅡ的构象有一定的影响,pH值从3到10增大时,α-螺旋含量逐渐减少,反平... 圆二色谱(CD谱)测量表明,尖吻蝮蛇抗凝血因子Ⅱ(ACFⅡ)与抗凝血因子Ⅰ(ACFⅠ)的二级结构十分相似,它们的主要骨架构象都为反平行β-折叠和α-螺旋结构。pH值对天然ACFⅡ的构象有一定的影响,pH值从3到10增大时,α-螺旋含量逐渐减少,反平行β-折叠含量逐渐增大。钙和其他二价金属离子对ACFⅡ的骨架结构没有明显影响。三价稀土离子使ACFⅡ的α-螺旋含量升高,同时降低其β-转角和β-折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因子 酸度(pH) 二级结构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的体外抗炎和抗凝血作用对血小板活化因子和凝血酶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宝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0-130,共1页
败血症(sepsis)是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是机体遭受进行性感染时免疫机能缺失不能有效限制细菌蔓延所致。在此情况下,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凝血酶作为重要的炎症介质就发挥了作用。在动物模型中,PAF拮抗剂的疗效或抗生素与重组血小... 败血症(sepsis)是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是机体遭受进行性感染时免疫机能缺失不能有效限制细菌蔓延所致。在此情况下,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凝血酶作为重要的炎症介质就发挥了作用。在动物模型中,PAF拮抗剂的疗效或抗生素与重组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rPAF-AH)联合治疗已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了探讨用于治疗败血症的抗生素与PAF和(或)凝血酶之间在抗炎和抗血栓方面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体外抗炎 抗凝作用 小板活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叶提取物对凝血因子Ⅻ的作用机制和药效物质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珊珊 徐昊 +3 位作者 陈青 谭开云 凌云 葛金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52-1157,共6页
目的观察艾叶提取物对FⅫ的作用位点并检测其所含物质,阐明其抗凝、促凝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方法检测艾叶提取物干预下脑缺血病人血浆凝血4项、FⅫ活性;FⅫ、FⅫ-2含量;检测艾叶LODB1-6干预下血浆凝血3项、连续血浆凝固时间、FⅫ激活... 目的观察艾叶提取物对FⅫ的作用位点并检测其所含物质,阐明其抗凝、促凝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方法检测艾叶提取物干预下脑缺血病人血浆凝血4项、FⅫ活性;FⅫ、FⅫ-2含量;检测艾叶LODB1-6干预下血浆凝血3项、连续血浆凝固时间、FⅫ激活。液质联用分析LODB5。结果艾叶提取物延长了血浆APTT、PT、TT,降低高岭土对FⅫ的激活作用;各剂量组降低了FⅫ含量,但只有中、高剂量组FⅫ-2的含量降低。相比于LODB1-3,LODB5、6可延长APTT,LODB5还使TT延长;LODB5高剂量组和LODB6各剂量组FⅫ含量降低。液质联用分析LODB5,得到6种含量较高物质。结论艾叶提取物激活FⅫ产生促凝活性与EGF-Like2结构域有关。但艾叶提取物对脑缺血病人血浆整体表现出抗凝活性。其药效物质基础可能是异戊酸冰片酯、紫花牡荆素、棕矢车菊素、伞形花内酯、5,6,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丁香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 艾叶提取物 EGF-Like2结构域 脑缺 液凝固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膜上v Wf抗体的固定化及其体外抗凝血性能 被引量:10
14
作者 高运华 杨新林 +2 位作者 范翠红 李茂林 朱鹤孙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56-59,共4页
用凝血因子的抗体对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抗凝血性能。以丝素蛋白膜为基质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辅助的共价交联方法对vWf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抗体进行了固定化。用酶联免疫法和抗体过剩法对固定化效果进行了评价 ,固定化... 用凝血因子的抗体对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抗凝血性能。以丝素蛋白膜为基质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辅助的共价交联方法对vWf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抗体进行了固定化。用酶联免疫法和抗体过剩法对固定化效果进行了评价 ,固定化抗体的活性采用体外凝血时间 (APTT ,TT和PT)测定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vWf抗体固定化 ,丝素蛋白膜固定化vWf抗体后 ,其抗凝血性能有了一定的改善。本研究结果拓宽了抗体固定化技术的应用范围 ,同时为抗凝血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抗凝性能 丝素蛋白膜 vWf抗体 固定化 抗凝材料 生物材料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与血浆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亚刚 刘立根 +4 位作者 施劲东 朱宏钧 蒋克泉 伍旭升 曹健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原的变化,探讨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在心房血栓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6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浆TF和TFPI抗原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原的变化,探讨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在心房血栓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6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浆TF和TFPI抗原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F组血浆TF抗原水平显著增高[(1060.0±669.8)pg/mLvs(423.6±245.1)pg/mL,P=0.000],总TFPI和游离TFPI抗原水平降低[(38.2±8.9)ng/mLvs(70.1±24.0)ng/mL,P=0.000;(26.3±8.0)ng/mLvs(41.2±16.7)ng/mL,P=0.000]。②伴左房血栓心房颤动组与无左房血栓心房颤动组比较,伴左房血栓心房颤动组TF抗原水平显著增高[(1431.4±564.5)pg/mLvs(904.6±660.3)pg/mL,P=0.004],总TFPI和游离TFPI抗原水平降低[(33.1±9.6)ng/mLvs(40.0±7.8)ng/mL,P=0.01;(22.9±8.2)ng/mLvs(22.7±7.4)ng/mL,P=0.048]。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改变表现为凝血活性增高和抗凝活性减低,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参与了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血栓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心房颤动患者 浆组织因子途径 栓形成机制 抗原水平 TFPI 酶联免疫吸附 左房 途径 正常对照组 抗凝活性 活性 mL 增高 游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Ⅻ基因多态性对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功能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耀盛 王明山 +1 位作者 谢海啸 金艳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74-1876,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凝血因子Ⅻ(FⅫ)基因多态性对其机体内抗凝状态及狼疮样抗凝物质(LA)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75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人群的FⅫ基因启动区第46位碱基多态性,并采用一期凝固法...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凝血因子Ⅻ(FⅫ)基因多态性对其机体内抗凝状态及狼疮样抗凝物质(LA)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75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人群的FⅫ基因启动区第46位碱基多态性,并采用一期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及血浆蝰蛇毒时间法分别测定上述研究对象的血浆凝血因子Ⅻ活性(FⅫ:C)、抗凝血酶活性(AT:A)、蛋白C活性(PC:A)及血浆LA比值(LAC)等各项指标。结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FⅫ基因多态性46TT型较正常对照组比例增高,通过基因型单因素分析,TT基因型危险性约为46CC+CT基因型的2.2倍(P<0.05)。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6TT型的FⅫ:C、AT:A明显低于其他基因型及正常对照组(P<0.05),而46CT、46CC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血栓形成患者FⅫ各基因型LA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各基因型之间LAC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血栓形成患者FⅫ46TT基因型增多,且46TT基因型是患者抗凝血酶活性明显消耗性下降的潜在因素,对FⅫ46TT基因型患者及时监测抗凝功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栓形成 因子 多态性 抗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源山蛭抗凝血蛋白的分离及抗凝血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荣乐 程新 周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5-118,共4页
以肝素琼脂糖亲和层析和超速离心分离了盐源山蛭(Haemendipsayanyuanensis)的抗凝血蛋白,抗凝血活性试验证明,该蛋白不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性,而显著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亲和层析的蛋白洗脱峰与抗凝血酶的活力峰相吻合,因此,盐源... 以肝素琼脂糖亲和层析和超速离心分离了盐源山蛭(Haemendipsayanyuanensis)的抗凝血蛋白,抗凝血活性试验证明,该蛋白不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性,而显著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亲和层析的蛋白洗脱峰与抗凝血酶的活力峰相吻合,因此,盐源山蛭抗凝血蛋白属于凝血酶特异性的抗凝血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源山蛭 抗凝蛋白 因子X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抗凝蛋白活性的改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欧东仁 房淑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275-276,共2页
关键词 抗凝蛋白缺陷 栓形成 急性脑梗死患者 蛋白活性 抗凝 抗凝因子 易栓症 活性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蚌蛙蛭抗凝血蛋自的分离及抗凝血特性(英文)
19
作者 赵荣乐 徐建 +1 位作者 程新 韩变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7-251,共5页
以超速离心和肝素琼脂糖亲和层析从蚌蛙蛭(Batracobdellakasmiana)的粗提取液中分离到2种抗凝血蛋白.抗凝血活性测定证明,这2种蛋白具有显著抑制凝血酶的活性而不具有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性.亲和层析的蛋白洗脱峰与抑制凝血酶的活... 以超速离心和肝素琼脂糖亲和层析从蚌蛙蛭(Batracobdellakasmiana)的粗提取液中分离到2种抗凝血蛋白.抗凝血活性测定证明,这2种蛋白具有显著抑制凝血酶的活性而不具有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性.亲和层析的蛋白洗脱峰与抑制凝血酶的活力峰相吻合;因此,蚌蛙蛭的抗凝血蛋白是属于凝血酶特异性的抗凝血蛋白.这为进一步研究蚌蛙蛭抗凝血蛋白的抗凝血机理及其应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蛙蛭 抗凝蛋白 因子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和凝血抑制因子的基因多态性与动脉血栓形成
20
作者 戴菁 王学锋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88-1191,共4页
动脉血栓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除了常见的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公认危险因素外,凝血、抗凝因子与动脉血栓的关系也相继见于报道,该文就凝血、抗凝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动脉血栓的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因子 抗凝因子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