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淑娴 刘金玲 +1 位作者 何静(综述) 陈志敏(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69,共6页
抗IgE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荨麻疹,同时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作为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已引起普遍关注。研究表明,在AIT治疗中或治疗前添加抗IgE单克隆抗体可显著减少AIT不良反应的发生频... 抗IgE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荨麻疹,同时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作为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已引起普遍关注。研究表明,在AIT治疗中或治疗前添加抗IgE单克隆抗体可显著减少AIT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明显改善症状评分,缩短达到维持剂量所需的时间。目前仍需要更大规模的高质量对照试验更好地识别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AIT的获益人群,以及治疗最佳剂量和持续时间,并评估长期效益、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本文就抗IgE单克隆抗体在AIT中作为辅助治疗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IgE单克隆抗体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治疗用单克隆抗体开发及评价要点分析
2
作者 邱基程 张璐 +3 位作者 赵静 张福成 苏富琴 曹兴元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4期24-31,共8页
单克隆抗体因具备高特异性、多样性和低不良反应率的突出优势,在疾病治疗中至关重要。其高特异性让它精准作用于靶点,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多样性则支持针对不同疾病和发病机制制定多样治疗方案。单克隆抗体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系... 单克隆抗体因具备高特异性、多样性和低不良反应率的突出优势,在疾病治疗中至关重要。其高特异性让它精准作用于靶点,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多样性则支持针对不同疾病和发病机制制定多样治疗方案。单克隆抗体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系统及病毒感染性疾病治疗,临床效果优异,开发价值极高。与之相比,兽用治疗用单克隆抗体的发展较为滞后,尚处起步阶段。动物种类繁多,不同动物生理特性、代谢方式和免疫反应差异大,疾病模型复杂,这些因素给兽用单克隆抗体的研发带来诸多挑战。目前,针对兽用治疗用单克隆抗体药物研究方法和技术仍存在大量空白。本综述以欧盟相关要求为基础,深入剖析其科学依据,梳理国外已上市兽用治疗用单克隆抗体的开发评价过程,从研发思路、技术要点和试验设计等多维度分析,为该领域开发与评价提供参考,助力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新兽药 兽用治疗单克隆抗体 药物开发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SifA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3
作者 苗苏南 何嘉文 +5 位作者 王静 夏泽淼 廖宗杰 赵一丁 焦新安 耿士忠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1,共8页
研究旨在制备沙门氏菌Sif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析其亚类、腹水效价、亲和力和反应性,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分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通过构建重组表达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sifA和BL21(DE3)/pGEX-6P-1-sifA,... 研究旨在制备沙门氏菌Sif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析其亚类、腹水效价、亲和力和反应性,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分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通过构建重组表达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sifA和BL21(DE3)/pGEX-6P-1-sifA,表达和纯化得到rHis-SifA和rGST-SifA蛋白,以rHis-SifA作为免疫抗原,rGST-SifA作为检测抗原,采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SifA单克隆抗体,并使用鼠源亚类鉴定试剂盒确定其亚类,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其腹水效价和亲和力,Western blot分析其反应性、与肠杆菌科其他细菌交叉反应的特异性和巨噬细胞中沙门氏菌SifA的分泌特性,评价其效果或应用潜力。结果显示:成功制备10株单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10G6亚型为IgG1,其效价达1.0×10^(6)以上,亲和常数为3.66×10^(9)/M,能特异性结合rHis-SifA和rGST-SifA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8种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并能确定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的分泌特性。研究表明,成功制备10株单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10G6具有良好的特性,为沙门氏菌的研究和检测提供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SifA蛋白 单克隆抗体 应用 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L-1β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抗炎症反应活性
4
作者 李璠 孙海凤 +5 位作者 孙萌 高雁怩 孙杨杨 张路捷 白娟 姜平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0-899,共10页
IL-1β可介导炎症病理,阻断IL-1活性具有重要抗炎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猪IL-1β原核表达质粒,进行大肠杆菌表达和蛋白纯化,制备重组蛋白。采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获得4株稳定分泌IL-1β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1E2、2H3、5H3及7E7);... IL-1β可介导炎症病理,阻断IL-1活性具有重要抗炎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猪IL-1β原核表达质粒,进行大肠杆菌表达和蛋白纯化,制备重组蛋白。采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获得4株稳定分泌IL-1β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1E2、2H3、5H3及7E7);4株单抗腹水ELISA效价高达1∶1024000;5H3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为149 DLKREVVFCM 158;1E2、2H3和7E7单抗所识别的抗原表位为202 KRYPKRD 208。脂多糖(LPS)小鼠炎症模型抗炎试验结果显示,相对LPS对照组,IL-1β单抗处理组小鼠血清NO、TNF-α、IL-6和IL-1β含量及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降低,表明4株单抗均有较好抗炎效果,其中1E2单抗抗炎作用最优,为猪IL-1β阻断药物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单克隆抗体 炎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6
5
作者 罗萍 邹全明 毛旭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4-456,共3页
关键词 治疗单克隆抗体 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源糖原合成激酶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6
作者 翁贝 崔洲昊 +2 位作者 邵红霞 秦爱建 钱琨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88,共8页
为制备针对家禽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单克隆抗体以及了解不同细胞中GSK-3β蛋白的基础表达量,试验利用原核表达纯化的GSK-3β蛋白免疫BALB/c小鼠,真核表达GSK-3β蛋白间接免疫荧光筛选杂交瘤阳性细胞,并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不同... 为制备针对家禽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单克隆抗体以及了解不同细胞中GSK-3β蛋白的基础表达量,试验利用原核表达纯化的GSK-3β蛋白免疫BALB/c小鼠,真核表达GSK-3β蛋白间接免疫荧光筛选杂交瘤阳性细胞,并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不同禽源细胞(LMH细胞、DF-1细胞、CEF细胞)中GSK-3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共获得3株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分别命名为4C1、5B11和8G9,其中4C1和5B11仅能结合禽源细胞中的GSK-3β,而8G9和禽源以及人源的GSK-3β都能反应;单克隆抗体4C1介导的Western bolt显示在LMH细胞中GSK-3β蛋白丰度相对最高,而RT-qPCR显示其中LMH细胞中GSK-3β基因转录水平较低。研究成功制备了禽源GSK-3β的单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家禽GSK-3β的生物学功能提供良好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K-3Β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难治性重症狼疮肾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易亮 罗福漳 +1 位作者 邓朝蓬 吴秉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比较利妥昔单克隆抗体(RTX)与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诱导治疗难治性重症狼疮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27例经肾活检诊断为Ⅲ+Ⅴ、Ⅳ+Ⅴ型的活动性LN患者,分为2组。RTX组(12例):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500 mg静脉冲击治疗3 d联合... 目的:比较利妥昔单克隆抗体(RTX)与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诱导治疗难治性重症狼疮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27例经肾活检诊断为Ⅲ+Ⅴ、Ⅳ+Ⅴ型的活动性LN患者,分为2组。RTX组(12例):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500 mg静脉冲击治疗3 d联合环磷酰胺0.8 g静脉冲击治疗2次(0、2周)后,尽快在8周内使激素减量至较小剂量(≤10 mg/d)维持,利妥昔单抗(375 mg/m2)分别于第0、2、4、6周,每2周使用1次,共4次。CTX组(15例):甲基强的松龙500 mg静脉冲击治疗3 d后,按标准激素疗程维持治疗,联合每月使用环磷酰胺0.8 g静脉冲击维持治疗1次。比较两组治疗3、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及无效(NR)。结果:治疗3个月时,RTX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CTX组(75.0%vs 26.7%,P<0.05)。治疗6个月时,RTX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CTX组(66.7%vs 20%,P<0.05),RTX组有效率高于CTX组(83.3%vs53.3%,P>0.05);RTX组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狼疮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减少,血清白蛋白、C3、C4增加,CD19+B细胞百分比下降,比CT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出现不良反应较CTX组无增加。结论:与传统CTX组相比,利妥昔单抗具有快速有效地诱导难治性重症LN缓解、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环磷酰胺 诱导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储大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09-415,共7页
近年来 ,随着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单克隆抗体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简略介绍目前处于临床Ⅲ期研究中的几个单抗并重点讨论了已上市的三个单抗herceptin、rituxan(rituximab)和panorex(mAb17 1A)在乳腺... 近年来 ,随着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单克隆抗体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简略介绍目前处于临床Ⅲ期研究中的几个单抗并重点讨论了已上市的三个单抗herceptin、rituxan(rituximab)和panorex(mAb17 1A)在乳腺癌、淋巴瘤和结 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丹娜 乌兰 李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为了制备、筛选和评价治疗鸭坦布苏病毒(DTMUV)感染的中和抗体,本试验克隆DTMUV E基因,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DH5α感受态,提取质粒,鉴定重组质粒pET30-E,转化E.coli BL21感受态,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 为了制备、筛选和评价治疗鸭坦布苏病毒(DTMUV)感染的中和抗体,本试验克隆DTMUV E基因,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DH5α感受态,提取质粒,鉴定重组质粒pET30-E,转化E.coli BL21感受态,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E蛋白表达,使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E蛋白,将E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乳化,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3次后,取小鼠脾脏,分离脾细胞,在聚乙二醇(PEG)的作用下,将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筛选分泌抗E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Western blot进行单克隆抗体鉴定,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DTMUV,病毒中和试验评价单克隆抗体中和DTMUV感染的能力,并评价单克隆抗体治疗DTMUV感染小鼠的能力。结果显示,含质粒pET30-E的E.coli BL21经诱导后可在裂解的沉淀物中表达E蛋白;制备的E蛋白单克隆抗体4A1可以与E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不与鸭A型肝炎病毒、呼肠孤病毒、新城疫病毒、细小病毒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发生交叉反应;4A1株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抗体对DTMUV具有中和活性,且能够很好地识别DTMUV并与之发生中和反应,可完全清除感染小鼠血液中的DTMUV。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单克隆抗体4A1在应对DTMUV感染方面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单克隆抗体 中和活性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在治疗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田克恭 渠川玫 +3 位作者 遇秀玲 时彦胜 符兆英 刘永梅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4年第3期146-150,共5页
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对237例思细小病毒性肠炎病犬进行治疗,结果治愈279只,(治愈率达97.21%),显著高于其他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治疗机理主要是对体内病毒的中和作用和促进机体的主动免疫反应。此次研究可为动物乃... 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对237例思细小病毒性肠炎病犬进行治疗,结果治愈279只,(治愈率达97.21%),显著高于其他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治疗机理主要是对体内病毒的中和作用和促进机体的主动免疫反应。此次研究可为动物乃至人类病毒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单克隆抗体 治疗 中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在病毒性疾病实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65-69,共5页
大量动物实验和初步的临床观察表明,鼠源性McAb有可能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特异而有效的治疗制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对病毒的直接中和而抑制感染,也可通过介导机体的CDC和/或ADCC效应而发挥作用。在将鼠源性McAb普遍应... 大量动物实验和初步的临床观察表明,鼠源性McAb有可能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特异而有效的治疗制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对病毒的直接中和而抑制感染,也可通过介导机体的CDC和/或ADCC效应而发挥作用。在将鼠源性McAb普遍应用于临床之前,尚需对其药代动力学及其可能的副作用等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鼠源性 病毒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在动物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昶 刘秋燕 +3 位作者 任向阳 吴青 陈陆 王川庆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年第3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疾病治疗 特异性抗体 BALB/C小鼠 杂交瘤细胞 骨髓瘤细胞 免疫学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物在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庆涛 魏东 +2 位作者 臧丽 潘志忠 张乃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23-824,共2页
关键词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治疗 结合物 重组DNA技术 杂交瘤技术 效应细胞 药物制剂 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在药理学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14
作者 葛志东 陈敏珠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cAb)是当前免疫学领域中发展极其活跃的一个分支。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成功,被誉为“免疫学上的一次技术革命”,使得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产大量纯一的McAb,不仅为包括药理学在内的生物医学...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cAb)是当前免疫学领域中发展极其活跃的一个分支。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成功,被誉为“免疫学上的一次技术革命”,使得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产大量纯一的McAb,不仅为包括药理学在内的生物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而且为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Ab 核素标记 地高辛 狄戈辛 单克隆抗体 肿瘤抗原 药物学 药理学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药物在恶性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
15
作者 牛奕 石远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5-441,共7页
单克隆抗体(MoAb)与细胞毒类药物作用机制不同,不良反应无重叠,与化疗有协同作用。传统治疗方案中引入MoAb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恶性淋巴瘤的疗效,且不降低生活质量。MoAb的广泛应用使恶性淋巴瘤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但MoAb的作用机... 单克隆抗体(MoAb)与细胞毒类药物作用机制不同,不良反应无重叠,与化疗有协同作用。传统治疗方案中引入MoAb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恶性淋巴瘤的疗效,且不降低生活质量。MoAb的广泛应用使恶性淋巴瘤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但MoAb的作用机制仍需深入研究,远期不良反应尚未充分了解,不同疾病类型的最佳用药方式需要继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恶性淋巴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6
作者 沈倍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白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或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它们大都是穿膜的蛋白质或糖蛋白,由胞外区、穿膜区和胞浆区构成.它们参与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活化、增殖和分化.由于这些细胞... 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白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或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它们大都是穿膜的蛋白质或糖蛋白,由胞外区、穿膜区和胞浆区构成.它们参与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活化、增殖和分化.由于这些细胞表面分子都是有功能的分子,与机体重要的生理或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它们的抗体有可能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器官移植时抗排斥反应;异基因骨髓移植时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用于激活LAK细胞治疗肿瘤等的情况.同时对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单克隆抗体,抗粘附分子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前景也作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单克隆抗体 细胞表面分子 肿瘤 胞浆 LAK细胞 胞外区 糖蛋白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小茜 谢静远 牟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3-338,共6页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rimary glomerulonephritis,PGN)是我国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病因。PGN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PGN致病机制与肾脏局部免疫复合物沉积、...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rimary glomerulonephritis,PGN)是我国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病因。PGN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PGN致病机制与肾脏局部免疫复合物沉积、足细胞损伤、感染、补体系统调控异常等相关。目前,PGN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激素、细胞毒药物治疗,降脂,抗凝及抗血小板黏附等;如患者对现有治疗药物不敏感或不耐受其不良反应,则预后较差。利妥昔单克隆抗体(rituximab,RTX)是一种人鼠嵌合抗CD20的单克隆抗体,RTX与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结合后可通过清除循环中B淋巴细胞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RTX最早用于治疗血液系统肿瘤,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RTX亦对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效,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等,因此该药是否可用于治疗PGN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陆续有RTX治疗PGN的临床试验结果发表。该文主要就RTX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IgA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单克隆抗体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宁杨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5年第2期62-64,共3页
CEA单克隆抗体自问世以来,已成为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单克隆抗体之一,本文就有关方向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进行概述。
关键词 癌胚抗原 单克隆抗体 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在犬细小病毒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汪恭富 杨沈 +4 位作者 朱燕 葛继霞 王存刚 梁军 殷玉武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病 治疗方案 单克隆抗体 应用 治愈率 跟踪分析 病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药物监测:LC-MS/MS技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夏颖 郭宏丽 +1 位作者 胡雅慧 陈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28,共7页
随着生物制剂的迅猛发展,治疗性单克隆抗体以其低毒高效的优点占据临床治疗的重要地位,临床疗效的个体差异对开展抗体药物的常规治疗药物监测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建立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定量测定单克隆抗体,对于其临床应用至关重要... 随着生物制剂的迅猛发展,治疗性单克隆抗体以其低毒高效的优点占据临床治疗的重要地位,临床疗效的个体差异对开展抗体药物的常规治疗药物监测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建立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定量测定单克隆抗体,对于其临床应用至关重要。近年来LC-MS/MS技术在大分子药物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综述了LC-MS/MS技术在单克隆抗体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等,为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LC-MS/MS 定量分析 治疗药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