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弓形虫肌动蛋白抗原表位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1
作者 庄宝灿 朱进进 余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78,共6页
制备弓形虫肌动蛋白(TgActin)多肽表位抗体并探讨其应用价值。BepiPred 1.0 Server在线分析设计TgActin抗原表位,并与多种属Actin进行同源比对,选取并合成高特异性多肽片段序列免疫新西兰兔。末次免疫后收集兔血清并使用Protein G纯化抗... 制备弓形虫肌动蛋白(TgActin)多肽表位抗体并探讨其应用价值。BepiPred 1.0 Server在线分析设计TgActin抗原表位,并与多种属Actin进行同源比对,选取并合成高特异性多肽片段序列免疫新西兰兔。末次免疫后收集兔血清并使用Protein G纯化抗体,SDS-PAGE检测抗体纯度,ELISA测定抗体效价,Western blot分析抗体的特异性及TgActin表位抗体作为内参抗体的可能性,免疫荧光观察胞内速殖子形态。结果显示,ELISA测定抗体效价为1∶128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抗体特异性识别弓形虫Actin,免疫荧光染色显示TgActin表位抗体可以标记纳虫泡内速殖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TgActin多肽表位抗体,可用做弓形虫蛋白检测的内参抗体及其在细胞内的免疫荧光检测,为后续弓形虫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肌动蛋白 抗体 内参抗体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乙型肝炎病毒S抗原全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表位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佀传亚 潘少坤 +4 位作者 凌志洋 伊春艳 邓志瑞 谢幼华 孙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针对乙型肝炎病毒S蛋白,制备全人单克隆抗体,对其亲和力、中和病毒活性及抗体所结合的抗原表位进行研究。所制备的全人抗体可应用于乙肝病毒的暴露后预防,为阻断母婴传播提供治疗手段。方法:通过流式分选和单细胞RT-PCR技术获得单... 目的:针对乙型肝炎病毒S蛋白,制备全人单克隆抗体,对其亲和力、中和病毒活性及抗体所结合的抗原表位进行研究。所制备的全人抗体可应用于乙肝病毒的暴露后预防,为阻断母婴传播提供治疗手段。方法:通过流式分选和单细胞RT-PCR技术获得单克隆抗体;利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结合活性,进行表位分析;Hep G2-NTCP细胞用于病毒感染,KH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诊断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中HBe Ag的指标。结果:获得三株具有中和活性,可以结合三种乙肝病毒亚型S蛋白的抗体,其中1F2、2A1两株抗体的结合依赖于抗原蛋白的天然构象,2H2抗体的结合依赖于连续的氨基酸序列;1F2、2H2抗体结合的位置位于S蛋白胞外区第一个免疫环状区域。结论:利用单细胞RT-PCR技术成功制备了针对乙肝病毒S蛋白的抗体,其具有中和作用。抗原表位位于S蛋白胞外区的第一个免疫环状区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全人单克隆抗体 单细胞RT-PCR 中和活性 抗体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en a 1表位抗体亲和纯化目标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杰 高美须 +4 位作者 潘家荣 兰丽平 睢珂 牟慧 许舒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74-1179,共6页
以虾致敏蛋白Pen a 1(Tropomyosin)抗原表位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利用Pena 1表位抗体亲和纯化致敏蛋白的新方法.Fmoc法合成致敏Pen a 1蛋白的C端含有3个抗原表位的第247 ~284位氨基酸对应的多肽片段,应用马来酰亚胺法将多肽与KLH(匙孔... 以虾致敏蛋白Pen a 1(Tropomyosin)抗原表位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利用Pena 1表位抗体亲和纯化致敏蛋白的新方法.Fmoc法合成致敏Pen a 1蛋白的C端含有3个抗原表位的第247 ~284位氨基酸对应的多肽片段,应用马来酰亚胺法将多肽与KLH(匙孔血蓝蛋白)、BSA(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制备人工免疫抗原(Pep-tide-KLH)和人工包被抗原(Peptide-BSA),免疫人工抗原免疫纯种新西兰白兔,获得多克隆抗血清,抗血清经辛酸-硫酸铵及特异性血清纯化预装柱(HiTrap rProtein A FF)纯化后与溴化氰活化琼脂糖凝4B(CNBr-Activated Sepharose 4B)进行偶联.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该多克隆抗体效价为2.05×106,多肽对抗体的IC50(50%抑制浓度)为0.21 mg/L,交叉试验表明该抗体与虾中非Pena 1蛋白无交叉反应性;Bradford法测定CNBr-Activated Sepharose 4B与抗体的偶联率为90.76%.间接竞争ELISA测定1 mL偶联介质的吸附容量为2.84 mg Pen a 1,免疫亲和柱的加标回收率为89.6%~93.6%,亲和柱使用寿命为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 a 1 抗体 免疫亲和柱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抗体结合抗原表位的筛选 被引量:2
4
作者 郑莹莹 骈亚亚 +5 位作者 储岳峰 赵萍 贺英 简莹娜 姜永强 逯忠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24,共4页
本研究旨在制备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apricolumsubsp.capripneumoniae,Mccp)的单克隆抗体并筛选与抗体结合的抗原表位。试验用甲醛灭活的Mccp免疫BALB/c小鼠,运用传统的细胞融合技术进行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亚克隆,制备单克隆抗... 本研究旨在制备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apricolumsubsp.capripneumoniae,Mccp)的单克隆抗体并筛选与抗体结合的抗原表位。试验用甲醛灭活的Mccp免疫BALB/c小鼠,运用传统的细胞融合技术进行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亚克隆,制备单克隆抗体腹水,采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及胶内酶切鉴定与抗体结合的抗原表位。最终成功筛选获得5株单克隆抗体,鉴定到3个与抗体结合的抗原表位,为下一步科学研究提供了初步且可靠的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 单克隆抗体 抗体结合的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噬菌体肽库淘选玉米赤霉烯酮的模拟表位 被引量:13
5
作者 何庆华 刘仁荣 许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41-243,共3页
目的:利用噬菌体肽库淘选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模拟表位。方法:以抗ZEN单克隆抗体为配体,利用噬菌体七肽库淘选ZEN的模拟表位,采用了逐轮减少抗体包被浓度,交换使用封阻液中蛋白质种类的方法,经三轮淘选后,随机挑取20个克隆测... 目的:利用噬菌体肽库淘选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模拟表位。方法:以抗ZEN单克隆抗体为配体,利用噬菌体七肽库淘选ZEN的模拟表位,采用了逐轮减少抗体包被浓度,交换使用封阻液中蛋白质种类的方法,经三轮淘选后,随机挑取20个克隆测序并以ELISA方法及竞争ELISA实验,以确定阳性克隆。结果:获得10种序列,ELISA显示其中两种序列为阳性克隆,抑制率达90%以上,其氨基酸序列分别为DAVILLM,HHCHWWH。结论:噬菌体展示技术可淘选到ZEN的模拟表位,淘选到的噬菌体粒子可作为毒素的替代品建立免疫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肽库:玉米赤霉烯酮:模拟: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B7-H4嵌合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范振军 张文婷 +3 位作者 张丽 张俊爱 赵祖国 徐军发(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763-2769,共7页
目的:制备抗人B7-H4嵌合单克隆抗体(mAb),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从杂交瘤细胞株扩增抗人B7-H4可变区基因序列;构建表达人鼠嵌合抗体的表达载体,并转染CHO-K1细胞构建稳定表达抗B7-H4嵌合抗体的CHO-K1细胞株;SDS-PAGE检测... 目的:制备抗人B7-H4嵌合单克隆抗体(mAb),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从杂交瘤细胞株扩增抗人B7-H4可变区基因序列;构建表达人鼠嵌合抗体的表达载体,并转染CHO-K1细胞构建稳定表达抗B7-H4嵌合抗体的CHO-K1细胞株;SDS-PAGE检测mAb纯度;ELISA测定mAb效价;SPR测定mAb的亲和力;BCA法检测mAb浓度;CCK-8法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ELISA和Western blot确定mAb结合表位范围;使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对单抗表位进行分析。结果:从杂交瘤细胞成功扩增出抗体可变区基因,筛选出稳定表达嵌合抗体的CHO-K1细胞株;细胞培养上清中mAB浓度为1.82 mg/ml,ELISA有效效价为1.97×10^(5)左右,亲和力为3.72×10^(-9)kD;CCK-8结果表明嵌合单抗可以阻断B7-H4-Fc分子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表位分析结果表明嵌合mAb主要以氢键和疏水作用与B7-H4 IgC域结合。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抗B7-H4的人鼠嵌合单抗,可在体外有效地阻断B7-H4-Fc对T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为B7-H4抗体药物研发提供了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4 嵌合抗体 抗体表位 T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象棋计算机博弈中的一种数据结构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玮 王水涛 孙旸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219-221,共3页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提出了在中国象棋中建立哈希表的实用方法。该方法将棋面表示成一个10×9的矩阵,应用人工免疫算法抗原抗体互识别的形式模型和矩阵奇异值分解与形式模型的关系,得到具有稳定结合的最低结合能量抗原抗体对,根据这一...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提出了在中国象棋中建立哈希表的实用方法。该方法将棋面表示成一个10×9的矩阵,应用人工免疫算法抗原抗体互识别的形式模型和矩阵奇异值分解与形式模型的关系,得到具有稳定结合的最低结合能量抗原抗体对,根据这一抗原抗体对的某些表位和对位的组合得到哈希值,并随机产生10万个不同象棋棋面的样本空间,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得到在样本空间中无冲突的结果。实践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散列哈希值的能力,实现了计算机棋力的实际增长,在计算机象棋对弈以及其它领域的博弈研究中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算法 哈希值 抗原抗体表位组合 矩阵奇异值分解 中国象棋计算机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