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抗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屈钰华 黎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370-1375,共6页
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的逐渐增加,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的抗肿瘤效果日益受到重视。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介导ADCC特异性抗肿瘤最主要的效应细胞,而吞噬细胞、T... 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的逐渐增加,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的抗肿瘤效果日益受到重视。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介导ADCC特异性抗肿瘤最主要的效应细胞,而吞噬细胞、T细胞及粒细胞对ADCC抗肿瘤效应也有一定作用。ADCC被证明是单克隆抗体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机制和手段,IgG型抗体首先通过抗原结合部位与靶细胞(肿瘤细胞)结合,再由效应细胞上的FcγR识别其Fc段,介导ADCC。已投入临床应用的单克隆抗体有: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及新型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克隆抗体、依决洛单克隆抗体、尼妥珠单克隆抗体及吉妥单克隆抗体,这些单克隆抗体均具有ADCC抗肿瘤作用。单克隆抗体介导的ADCC抗肿瘤疗效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IgGFc受体的基因多态、肿瘤细胞抗原、血清抗体水平、细胞因子及药物等。FcγRIIIa-158V/V基因型和FcγRIIa-131H/H基因型比其他基因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ADCC作用更强。提高肿瘤抗原水平,降低血清抗体水平或增加某些细胞因子(如IL-2,IL-21,IL-15等)均可提高单克隆抗体的ADCC作用,而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如地塞米松、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或适当使用昂丹司琼和氯马斯汀也可增强单克隆抗体的ADCC抗肿瘤作用。总之,ADCC抗肿瘤的临床应用十分重要,但效果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就ADCC杀伤机理、临床常用的和已投入临床使用的具有ADCC抗肿瘤效应的单克隆抗体,影响ADCC抗肿瘤效率的因素及其他细胞ADCC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肿瘤 单克隆抗体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素贤 黄瑾 董泽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哮喘模型 ,分离哮喘鼠和正常鼠脾脏各种免疫细胞 ,包括单核 /巨噬细胞 (M)、树突状细胞 (DC)、B细胞、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 ,并以细胞增殖法和改良的MTT比色法[1 ]... 目的 :进一步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哮喘模型 ,分离哮喘鼠和正常鼠脾脏各种免疫细胞 ,包括单核 /巨噬细胞 (M)、树突状细胞 (DC)、B细胞、CD3+ T细胞、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 ,并以细胞增殖法和改良的MTT比色法[1 ] 检测了上述各种细胞的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ADCC)。结果 :哮喘小鼠M自然状态下ADCC作用弱于对照组 (P <0 0 5) ;哮喘小鼠B细胞自然状态下ADCC作用弱于对照组 (P <0 0 5) ;哮喘小鼠T细胞及其亚群自然状态下ADCC作用弱于对照组 (P <0 0 5) ;哮喘小鼠树突状细胞自然状态下ADCC作用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在小鼠哮喘模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依赖 细胞介导 细胞毒效应 哮喘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凋亡-抗HBx/抗CD3双功能抗体介导细胞毒性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
3
作者 廖勇 汤钊猷 +4 位作者 刘康达 叶胜龙 陈洁 薛群 孙瑞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61-262,共2页
研究发现,针对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面受体[TCB/CD3复合物]与肿瘤相关抗原的双功能抗体能有效地介导CTL对靶肿瘤细胞的杀伤。为此,我们通过细胞融合法经流式细胞仪[FACS]无菌分选建立了抗HBx/抗CD3二次杂交瘤,应用该二次... 研究发现,针对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面受体[TCB/CD3复合物]与肿瘤相关抗原的双功能抗体能有效地介导CTL对靶肿瘤细胞的杀伤。为此,我们通过细胞融合法经流式细胞仪[FACS]无菌分选建立了抗HBx/抗CD3二次杂交瘤,应用该二次杂交瘤所分泌的双特性单克隆抗体[BsAb]介导CTL在LTNM4裸鼠人肝癌模型进行了实验性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 双功能抗体 抗C 介导 HB 肝癌细胞凋亡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融合 表面受体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GR3A基因多态性对西妥昔单抗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杀伤A549细胞的影响
4
作者 李瑾昱 朱艳云 +2 位作者 张国庆 孙胜杰 焦顺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FCGR3A基因多态性对西妥昔单抗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作用杀伤A549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肺腺癌A549细胞作为靶细胞,NKTm细胞为效应细胞。基因测序法检测NKTm细胞FCGR3A基因多态性,CCK-8法检测西妥昔单抗介导NKT... 目的探讨FCGR3A基因多态性对西妥昔单抗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作用杀伤A549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肺腺癌A549细胞作为靶细胞,NKTm细胞为效应细胞。基因测序法检测NKTm细胞FCGR3A基因多态性,CCK-8法检测西妥昔单抗介导NKTm细胞的ADCC活性。结果 NKTm细胞FCGR3A具有基因多态性,分别为V/V、V/F及F/F表型。西妥昔单抗介导3种表型的NKTm细胞的ADCC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其中FCGR3A-158V/V表型的NKTm细胞的ADCC活性比V/F及F/F表型强(P<0.01),而V/F与F/F表型的NKTm细胞ADCC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介导的NKTm细胞ADCC活性与FCGR3A基因多态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A549细胞 FCGR3A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惠宇 蒋昊 +6 位作者 周政 胡林昆 王亮良 潘浩 魏雪栋 黄玉华 侯建全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5-573,共9页
目的探讨影响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进行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并确诊为caAMR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分为caAMR组(41例)和caAMR+TCMR... 目的探讨影响肾移植术后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进行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并确诊为caAMR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急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分为caAMR组(41例)和caAMR+TCMR组(20例),随访3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活检时24 h尿蛋白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预测移植物丢失中的价值。应用LASSO-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矩阵分析比较分组、结局和Banff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亚组移植肾存活率。结果caAMR组和caAMR+TCMR组3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3%和79%,活检时eGFR和24 h尿蛋白预测3年移植肾丢失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5%可信区间(CI)0.70~0.97]和0.78(95%CI 0.61~0.96)。LASSO-Cox回归分析及Kaplan-Meier法显示eGFR≤25.23 mL/(min·1.73 m^(2))及主要供者特异性抗体(DSA)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可能是影响移植肾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分别为7.67(95%CI 2.18~27.02)和5.13(95%CI 1.33~19.80)。Banff慢性病变指标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之间存在强相关性(P<0.05)。结论活检时主要DSA为HLAⅠ类以及eGFR≤25.23mL/(min·1.73m^(2))可能是影响caA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移植肾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γRIIIa基因多态性对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介导的NK细胞杀伤Raji细胞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屈钰华 黎阳 +4 位作者 吴燕峰 方建培 黄绍良 黄燕 魏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269-1274,共6页
由于FcγRIIIa的基因多态性可导致NK细胞上Fcγ受体(Fcgamma receptor,FcγR)与抗肿瘤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Fc段结合的亲和力不同,NK细胞以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由于FcγRIIIa的基因多态性可导致NK细胞上Fcγ受体(Fcgamma receptor,FcγR)与抗肿瘤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Fc段结合的亲和力不同,NK细胞以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也不同。本研究通过CFSE-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不同FcγRIIIa基因型的NK细胞对Raji细胞的ADCC效应强度,确定不同FcγRIIIa基因型的NK细胞所介导的AD-CC效应差异。用nest-PCR测定FcγRIIIa表型,用CFSE-PI双荧光染色法染色靶细胞(Raji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上CD3-CD56+及FcγRIIIa的表达以及Raji细胞上CD20的表达,计算细胞毒性。结果表明:FcγRIIIa-158V/V基因型的NK细胞ADCC细胞毒性指数为(69.05±2.38)%,FcγRIIIa-158V/F基因型的NK细胞ADCC细胞毒性指数为(39.63±3.86)%,与V/V基因型相比,V/F基因型的NK细胞对Raji细胞的ADCC效应明显较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950,p=0.000)。结论:FcγRIIIa基因多态性可影响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介导的NK细胞对Raji细胞的体外ADCC效应,以FcγRIIIa-158V/V基因型的NK细胞ADCC效应较FcγRIIIa-158V/F基因型的NK细胞ADCC效应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ΓRIIIA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利妥昔单抗 肿瘤治疗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96多肽复合物介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食管腺癌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马丽萍 潘秀英 +2 位作者 李娜 刘玉京 陈晓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5-528,共4页
目的 :研究肿瘤细胞来源的gp96多肽复合物介导的对同一类型肿瘤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提取纯化食管腺癌细胞系SEG 1裸鼠成瘤组织的gp96蛋白多肽复合物 ,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结合 ,制备gp96 DC疫苗 ;... 目的 :研究肿瘤细胞来源的gp96多肽复合物介导的对同一类型肿瘤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提取纯化食管腺癌细胞系SEG 1裸鼠成瘤组织的gp96蛋白多肽复合物 ,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诱导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结合 ,制备gp96 DC疫苗 ;台盼蓝拒染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率 ;ELISA方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培养上清液的γ干扰素 (IFN γ)含量 ,MTT法检测CTL对靶细胞SEG 1的杀伤率。结果 :5 5g瘤组织提取纯化gp96蛋白12 0 μg ;单独DC、单独gp96及gp96 DC均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 ,产生CTL ,释放IFN γ ,对靶细胞SEG 1均显示一定的杀伤作用 ,以gp96 DC的作用最明显 ,在效靶比 4 0∶1时 ,杀伤率为 6 8%。单独DC诱导的CTL对SEG 1、K5 6 2的杀伤作用与非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比较 ,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肿瘤来源的热休克蛋白gp96可使DC具有更强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 ,所产生的CTL对靶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特异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GP96 杀伤作用 CTL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DC 食管腺癌 介导 提取纯化 多肽 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研究抗CD20单克隆抗体对骨髓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振海 李娟 +3 位作者 陈运贤 罗绍凯 李小银 洪文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459-1463,共5页
目的 :体外探讨上调多发性骨髓瘤 (MM)细胞表面CD2 0抗原表达后 ,抗CD2 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对骨髓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将浓度为 (0 - 80 0 )× 10 3 U/L的重组人干扰素γ(hrγ -IFN) ,分别与 10例初治(初治组 )和 10例复发... 目的 :体外探讨上调多发性骨髓瘤 (MM)细胞表面CD2 0抗原表达后 ,抗CD2 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对骨髓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将浓度为 (0 - 80 0 )× 10 3 U/L的重组人干扰素γ(hrγ -IFN) ,分别与 10例初治(初治组 )和 10例复发难治 (难治组 )的MM患者瘤细胞共同培养 ,流式细胞仪测定培养前后瘤细胞表面CD2 0的表达 ;应用MTT比色法分析不同浓度美罗华对CD2 0抗原表达上调后瘤细胞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D CC)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 (CDC)。结果 :hrγ -IFN浓度分别≥ 5× 10 4U/L或≥ 1× 10 5U/L ,可明显增加初治组或难治组瘤细胞表面CD2 0的表达 ,在用 8× 10 5U/Lhrγ -IFN上调瘤细胞表面CD2 0抗原的表达后 ,12mg/L和 16mg/L的美罗华分别能显著介导初治组和难治组效应细胞对MM瘤细胞的ADCC和激活CDC。结论 :体外hrγ -IFN上调MM瘤细胞表面CD2 0的表达后、抗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抗原 CD20 抗体 CD20 干扰素γ 重组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性单克隆抗体AT_4对卵巢癌ao10/17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邬淑云 温淦升 +3 位作者 徐方云 刘秋如 龚文华 余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817-819,共3页
目的和方法:本研究应用MIT比色法分析人源性单克隆抗体(HMcAb)AT4对于人卵巢癌细胞ao10/17的体外细胞毒。结果:HMcAbAT4能激活人和家兔血清补体介导的ao10/17细胞的细胞溶解,介导人效应细胞对于靶肿瘤细胞的抗体依赖细胞毒,增强... 目的和方法:本研究应用MIT比色法分析人源性单克隆抗体(HMcAb)AT4对于人卵巢癌细胞ao10/17的体外细胞毒。结果:HMcAbAT4能激活人和家兔血清补体介导的ao10/17细胞的细胞溶解,介导人效应细胞对于靶肿瘤细胞的抗体依赖细胞毒,增强人LAK细胞对于ao10/17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HMcAbAT4在体外可介导对于人卵巢癌细胞的抗体依赖效应细胞的细胞毒和补体依赖细胞溶解,因而可能成为卵巢癌免疫治疗研究特别有希望的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细胞毒性 ao10/17 卵巢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时柯萨奇B组病毒抗体、T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检测结果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毅平 李玉芬 +3 位作者 孙宪军 韩秀珍 刁传新 刘新华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4-175,共2页
本文对79例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检测COXB-IgM,其中37例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18例测红细胞免疫E-C3_b,RBC-IC,结果显示:79例心肌炎患儿中49例COXB-IgM阳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心肌炎患儿CD8增高明显,CD4/CD... 本文对79例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检测COXB-IgM,其中37例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18例测红细胞免疫E-C3_b,RBC-IC,结果显示:79例心肌炎患儿中49例COXB-IgM阳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心肌炎患儿CD8增高明显,CD4/CD8显著降低,T细胞亚群的改变与病毒感染有关。红细胞C3_b受体阳性率明显提高,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心肌炎 柯萨奇B组病毒 抗体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CREB激活介导吗啡依赖SK-N-SH细胞的nNOS及fosB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苏彦君 丛斌 +4 位作者 张国忠 张瑾 李淑瑾 姚玉霞 付丽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 探讨吗啡依赖的SK- N -SH细胞表达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euronalnitricoxidesynthase ,nNOS)及fosB基因的调控机制。方法 建立吗啡依赖及戒断细胞模型 ,体外合成含cAMP反应元件 (cAMPresponseelement ,CRE)序列的寡核苷酸 ,经... 目的 探讨吗啡依赖的SK- N -SH细胞表达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euronalnitricoxidesynthase ,nNOS)及fosB基因的调控机制。方法 建立吗啡依赖及戒断细胞模型 ,体外合成含cAMP反应元件 (cAMPresponseelement ,CRE)序列的寡核苷酸 ,经硫代磷酸化修饰 ,作为单链寡核苷酸 (CRE transcriptionfactordecoyoligodeoxynucleotide ,CRE decoyODN)。分别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 (electrophoresismobilityshiftassay ,EMSA)及RT -PCR技术 ,检测CRE decoyODN对吗啡依赖及纳络酮急性戒断诱导的CREB的DNA结合活性、nNOS及fosB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吗啡依赖及纳络酮急性戒断使SK- N- SH细胞的CREB的DNA结合活性、nNOS及fosBmRNA明显升高 ,CRE decoyODN可特异抑制上述指标升高。结论 CREB的激活介导了吗啡依赖SK-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N-SH细胞 吗啡依赖 NNOS CREB 调控机制 FOSB 基因表达 转录因子 介导 激活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DNA结合活性 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 RT-PCR技术 nitric factor mRNA表达 寡核苷酸 oxide decoy 细胞表达 细胞模型 反应元件 cAMP 体外合成 表达上调 纳络酮 OD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补体依赖抗体细胞毒性试验诊断地方性牛淋巴肉瘤
12
作者 Masami Suzukl 于维军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2-54,共3页
利用淋巴肉瘤细胞上肿瘤相关抗原(TAA)的单克隆抗体,来评价末梢血液淋巴细胞的补体依赖抗体细胞毒性试验在诊断地方性淋巴肉瘤(EBL)上的应用。28头EBL 牛中有27头表现出细胞毒素指数(CI)超过31.7,CI 值31.7作为 EBL 阳性的最低值;其余1... 利用淋巴肉瘤细胞上肿瘤相关抗原(TAA)的单克隆抗体,来评价末梢血液淋巴细胞的补体依赖抗体细胞毒性试验在诊断地方性淋巴肉瘤(EBL)上的应用。28头EBL 牛中有27头表现出细胞毒素指数(CI)超过31.7,CI 值31.7作为 EBL 阳性的最低值;其余1头牛的末稍血液淋巴细胞(PBL)和肿瘤细胞其 CI 值分别为28.0和61.0。另外,有一例被牛白血病病毒(BLV)感染而未出现淋巴肉瘤症状的牛和9头未感染 BLV的牛,其 CI 值均小于31.7。根据血相检查,TAA 阳性细胞往往是呈不典型的形态。因为 TAA 阳性细胞在 EBL 牛的外周血液里循环,使用单克隆抗体进行 PBL 的 CDAC 试验,是诊断 EBL 适用的诊断方法。另外,也可用于无白血病或临床症状不明显的 EBL 病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 淋巴肉瘤 诊断 抗体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3-抗B细胞白血病独特型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及细胞毒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慧芬 王晓林 +2 位作者 张悦 沈关心 熊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0-42,共3页
采用化学偶联法制备抗CD3抗B细胞性白血病独特型双特异性抗体,研究了该双特异性抗体诱导LAK细胞的增殖及其细胞毒作用。结果提示,双特异性抗体可显著提高LAK细胞与Daudi细胞的结合率;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乳酸脱氢... 采用化学偶联法制备抗CD3抗B细胞性白血病独特型双特异性抗体,研究了该双特异性抗体诱导LAK细胞的增殖及其细胞毒作用。结果提示,双特异性抗体可显著提高LAK细胞与Daudi细胞的结合率;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乳酸脱氢酶试验检测发现,加入双特异性抗体后,LAK细胞对Daudi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显著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AB 双特异性抗体 制备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细胞依赖性抗体反应模型评价参麦注射液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克朝 徐伟 +11 位作者 李志刚 张纲 李泽君 韩刚 李磊宁 袁本利 王和枚 吴纯启 李振江 唐春萍 丁日高 王全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建立T细胞依赖性抗体反应(TDAR)大鼠模型,研究参麦注射液(SMIJ)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按分组分别ig给予环孢素A(CSA)0.02 g·kg-1,iv给予SMIJ溶剂或SMIJ 0.6,1.2和2.4 g·kg-1,每天1次,连续28 d。于给药第15天... 目的建立T细胞依赖性抗体反应(TDAR)大鼠模型,研究参麦注射液(SMIJ)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按分组分别ig给予环孢素A(CSA)0.02 g·kg-1,iv给予SMIJ溶剂或SMIJ 0.6,1.2和2.4 g·kg-1,每天1次,连续28 d。于给药第15天和第22天经左后足趾sc给予钥孔其虫戚血蓝蛋白(KLH)2.4 mg·kg-1进行免疫刺激。实验期间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每周测体质量和摄食量。在第20天和第29天用ELISA法分别测定大鼠血清KLH-Ig M和KLH-Ig G抗体浓度,第29天活杀大鼠,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液红细胞和白细胞数及白细胞分类,用天平称取肺、肝、脾和胸腺质量并计算脏器系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肝、脾、胸腺和淋巴结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实验期间未见大鼠死亡,各给药组体质量增长和摄食量无异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KLH-Ig M和KLH-Ig G抗体浓度均明显增高(P<0.01),提示KLH引起机体免疫应答;与模型组相比,血清KLH-Ig M和KLH-Ig G抗体浓度在CSA组均明显降低(P<0.01),而在SMIJ溶剂组和给药组则无明显变化。给药后第29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各项血液学指标和脏器系数无差异,各组织脏器亦无明显病变;与模型组相比,CSA组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脾和胸腺脏器系数均明显降低(P<0.05,P<0.01),脾出现白髓范围和脾小体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及淋巴小结界限不清等免疫抑制现象,而SMIJ溶剂和给药组各项血液学和脏器系数均无明显改变,各组织脏器亦无明显病变。结论建立了SD大鼠TDAR研究模型,连续尾静脉给予SMIJ 28 d对SD大鼠TDAR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T细胞依赖抗体反应 钥孔虫戚血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δ参与多柔比星导致的心肌细胞毒性反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秦瑶 赵鸿彦 +1 位作者 张文航 王冬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探讨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δ(CaMKⅡδ)在多柔比星导致的心肌细胞毒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多柔比星处理大鼠心肌细胞,检测细胞增殖情况、CaMKⅡδ基因的表达情况和活性变化。利用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CRISPR)技术敲... 目的:探讨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δ(CaMKⅡδ)在多柔比星导致的心肌细胞毒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多柔比星处理大鼠心肌细胞,检测细胞增殖情况、CaMKⅡδ基因的表达情况和活性变化。利用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CRISPR)技术敲除大鼠心肌细胞CaMKⅡδ基因表达,检测CaMKⅡδ基因敲除后的大鼠心肌细胞对多柔比星诱导凋亡的应答变化。检测CaMKⅡδ基因敲除大鼠心肌细胞经多柔比星处理后核因子(NF)-κB活化的变化以及miR-146a表达情况的变化。结果:多柔比星处理抑制大鼠心肌细胞增殖,CaMKⅡδ基因的表达变化不明显,但活性显著上升。利用CRISPR技术可有效敲除CaMKⅡδ基因表达。敲除CaMKⅡδ基因后的大鼠心肌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敏感度降低。相对于正常细胞,敲除CaMKⅡδ基因后的大鼠心肌细胞在多柔比星处理时NF-κB活化程度降低,miR-146a表达上调程度降低。结论:CaMKⅡδ参与多柔比星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这一过程涉及NF-κB以及miR-146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δ 多柔比星 心肌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特异抗体介导的CD_3AK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争艳 阎桉 +2 位作者 肖琅 王德斌 李素芝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6-167,共2页
目的 :研究在双特异性抗体的介导下CD3AK细胞 (CD3单克隆性激活的杀伤细胞 )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LTEP sm1的细胞毒作用。方法 :用51Cr Na2 CrO4 释放试验检测单抗 (2D6、UCHT1)和双特异性抗体 (WST H7)与CD3AK共同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 目的 :研究在双特异性抗体的介导下CD3AK细胞 (CD3单克隆性激活的杀伤细胞 )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LTEP sm1的细胞毒作用。方法 :用51Cr Na2 CrO4 释放试验检测单抗 (2D6、UCHT1)和双特异性抗体 (WST H7)与CD3AK共同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 :双特异性抗体体外能明显增强CD3AK细胞对人小细胞肺细胞株LTEP sm1的杀伤活性。结论 :与单纯CD3AK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CD3AK细胞 细胞肺部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介导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细胞毒作用的体外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金明 陈燕军 +2 位作者 陈德华 顾惠明 王爱华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1993年第4期29-31,共3页
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试验在体外观察了单克隆抗体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杀伤作用。原头节在1C_2、2E_3、3E_8、3F_(10)、3C_2 5株单抗浓缩上清(1:5)及嗜酸性粒细胞存在情况下培养40小时,发育抑制率分别为100%,100%,100... 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试验在体外观察了单克隆抗体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杀伤作用。原头节在1C_2、2E_3、3E_8、3F_(10)、3C_2 5株单抗浓缩上清(1:5)及嗜酸性粒细胞存在情况下培养40小时,发育抑制率分别为100%,100%,100%,100%,57%;死亡率分别为100%,100%,100%,96%和14%。这一结果显示我们所获单抗中部分具有较强保护性,为寻求保护性抗原提供了线索,同时表明ADCC是宿主获得性抵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细粒棘球蚴 原头节 细胞毒作用 体外试验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特异抗体介导活化T细胞杀灭耐药肿瘤细胞
18
作者 郭坤元 王薇 +4 位作者 汪森明 陆志刚 陈国强 沈淑华 王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54-255,共2页
原发性和继发性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是肿瘤化学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目前已用离子通道阻断剂试图逆转肿瘤细胞由耐药变为敏感,但临床应用产生的效果甚微,因此需要另辟蹊径。本文报告双特异性抗体能够介导T细胞杀灭耐药的肿瘤... 原发性和继发性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是肿瘤化学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目前已用离子通道阻断剂试图逆转肿瘤细胞由耐药变为敏感,但临床应用产生的效果甚微,因此需要另辟蹊径。本文报告双特异性抗体能够介导T细胞杀灭耐药的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 肿瘤细胞 T细胞 介导 双特异抗体 临床应用 杀灭 阻断剂 抵抗 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蓉 唐青海 +6 位作者 卜宾 毛倩倩 李羽 唐存多 姚伦广 焦铸锦 阚云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56-1962,共7页
为研究猪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pCDK2)的生物学功能,本试验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Cdk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受体菌,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rpCDK2)表达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蛋白经纯化及与弗氏佐剂乳化后免疫... 为研究猪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pCDK2)的生物学功能,本试验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Cdk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受体菌,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rpCDK2)表达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蛋白经纯化及与弗氏佐剂乳化后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分别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IPMA)检测抗体的免疫活性。结果显示,成功表达了rpCDK2蛋白,该蛋白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存在,可溶性rpCDK2蛋白分子质量约为38ku,包涵体rpCDK2蛋白在38~43ku间有3种不同分子质量形式;IPMA检测结果显示,所制备的pCDK2蛋白多克隆抗体与猪肾细胞(PK-15)和猪睾丸细胞(ST)免疫染色呈特异性反应,且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多克隆抗体与这两种细胞的总蛋白反应出现4条特异性条带(分子质量在34~50ku之间),可能跟pCDK2的多种磷酸化形式有关。本试验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制备了rpCDK2蛋白,并制备了免疫活性和特异性良好的pCDK2蛋白多克隆抗体,为该蛋白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疾病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 多克隆抗体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蓝蛋白不同免疫途径对小鼠T细胞依赖性抗体反应的影响
20
作者 高艳新 朱玉洁 +2 位作者 刘莹 符健 杨照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以血蓝蛋白(KLH)为特异性T细胞依赖性抗原,不同免疫途径下对小鼠T细胞依赖性抗体反应(TDAR)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KM小鼠,分为静脉注射组、皮下注射组、腹腔注射组及空白对照组。通过上述三种途径免疫小鼠,免疫剂量为每只200μg... 目的探讨以血蓝蛋白(KLH)为特异性T细胞依赖性抗原,不同免疫途径下对小鼠T细胞依赖性抗体反应(TDAR)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KM小鼠,分为静脉注射组、皮下注射组、腹腔注射组及空白对照组。通过上述三种途径免疫小鼠,免疫剂量为每只200μg,第10天等剂量加强免疫一次,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于末次免疫后第7天,采血检测血清KLH抗体Ig G含量,计算脾脏器系数,HE染色观察脾组织学变化。结果 KLH三种不同免疫途径均可引起脾出现不同程度次级淋巴滤泡及生发中心的形成,B淋巴细胞凋亡,边缘区细胞增多等病理改变,以腹腔和静脉免疫途径脾形态变化更为明显;三种不同免疫途径均可引起机体产生抗体,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静脉途径引起抗体产生浓度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免疫途径(P<0.05);各组脾脏器系数存在部分差异,其中静脉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脾脏器系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静脉注射组脾脏器系数显著高于皮下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P<0.05)。结论 KLH三种不同免疫途径引起机体产生抗体浓度、脾脏器系数及形态改变是不完全相同的,可通过这些差异多方面分析TDAR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蓝蛋白 T细胞依赖抗体反应 脾脏系数 抗体 免疫 IG G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