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尘工人血清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抗体的表达水平
1
作者 晋晓飞 郝长付 姚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2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观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抗体在接尘工人血清内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尘肺病的关系。方法:采集159例接尘工人和85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应用双位点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HER3-Ab的含量。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HER3抗体... 目的:观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抗体在接尘工人血清内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尘肺病的关系。方法:采集159例接尘工人和85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应用双位点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HER3-Ab的含量。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HER3抗体含量为(1.29±1.83)mg/L,接尘工龄<5年组和≥5年组人群血清HER3抗体含量分别为(3.72±7.17)mg/L和(9.96±21.86)mg/L,各组间人群血浆HER3-A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抗体HER3-Ab的表达水平与接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克隆抗体有效识别中草药中抗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朱丽荔 徐筱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用一种已知的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piceatannol)作为半抗原与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连接后免疫制备相应的多克隆抗体(PcAb).利用该多克隆抗体来模拟酶制成亲和色谱柱,从一种藏药粗提物中将包括该半抗原在内的几种结构不同的抗表皮... 用一种已知的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piceatannol)作为半抗原与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连接后免疫制备相应的多克隆抗体(PcAb).利用该多克隆抗体来模拟酶制成亲和色谱柱,从一种藏药粗提物中将包括该半抗原在内的几种结构不同的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识别出来.研究采用前沿亲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可以直接从中药复杂体系中识别出有效成分并进行鉴定,实现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与鉴定一体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克隆抗体 识别 中草药 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 前沿亲和色谱 质谱 联用技术 有效成分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7a-3p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减轻脑出血引起的脑损伤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辉 刘小玲 +2 位作者 胡军 王乐 蒋锋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568-1575,共8页
目的探究miR-27a-3p减轻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引起的脑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6只建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iR-27a-3p干预组(miR-27a-3p组)和miR-27a-3p+pcDNA3.1-EGFR干预组(pcEGFR组),每组12只;另取12... 目的探究miR-27a-3p减轻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引起的脑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6只建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iR-27a-3p干预组(miR-27a-3p组)和miR-27a-3p+pcDNA3.1-EGFR干预组(pcEGFR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健康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通过自体尾动脉血注入法构建ICH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健康SD大鼠只进针不注血,miR-27a-3p组ICH大鼠转染miR-27a-3p,pcEGFR组ICH大鼠转染miR-27a-3p+pcDNA3.1-EGFR。采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大鼠脑组织或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mRNA和miR-27a-3p的相对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Occludin、Claudin-5和EGFR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对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阳性细胞进行定量分析;使用TUNEL染色分析血肿周围区域的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大鼠脑组织OX-4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iR-27a-3p水平降低(P<0.001);血肿周围组织中miR-27a-3p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27a-3p组大鼠的Occludin和Claudin-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UNEL阳性凋亡神经元数量、MPO阳性细胞数量和血肿周围区域OX-42阳性细胞数量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27a-3p组大鼠TUNEL阳性凋亡神经元数量、MPO阳性细胞数量和血肿周围区域OX-42阳性细胞数量均降低(P<0.05)。qRT-PCR和脑含水量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miR-27a-3p组大鼠EGFR的mRNA表达水平和脑含水量均降低(P<0.05);与miR-27a-3p组比较,pcEGFR组大鼠EGFR的mRNA表达水平和脑含水量均升高(P<0.05)。结论miR-27a-3p可显著减轻ICH诱导的脑水肿、白细胞浸润和神经元凋亡。外源性miR-27a-3p可能通过靶向紧密连接复合物和EGFR蛋白维持血脑屏障正常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脑屏障 脑出血 miR-27a-3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PEP-3表位的cDNA的克隆 被引量:1
4
作者 段小艺 王健生 +4 位作者 郭佑民 刘敏 周斌 王全颖 杨广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克隆出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PEP-3表位的cDNA片段,为高表达EGFRvⅢ肿瘤的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PEP-3的碱基序列设计出有12对互补碱基的正负引物,正负引物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制备出两端含酶切位点的PEP-3... 目的克隆出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PEP-3表位的cDNA片段,为高表达EGFRvⅢ肿瘤的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PEP-3的碱基序列设计出有12对互补碱基的正负引物,正负引物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制备出两端含酶切位点的PEP-3 cDNA片段,再将扩增的PCR产物亚克隆于载体pGEM-T Easy构建重组质粒pGEM-T Easy/PEP-3。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编码PEP-3的cDNA片段被成功扩增并亚克隆于载体pGEM-T Easy中。结论成功克隆了编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PEP-3表位的cDNA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 PEP-3表位 CDNA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的制备与药效学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颖 吴琳 +3 位作者 刘玮 杨益 陈伟 张歆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82-788,共7页
目的制备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Ⅱ(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Ⅱ,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并评价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内外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出法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再将血管内皮... 目的制备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Ⅱ(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Ⅱ,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并评价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内外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挤出法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再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Ⅱ-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VEGFRⅡ-distearoyl phosphothanolamine-polyethyleneglycol 2000,VEGFRⅡ-mPEG2000-DSPE)连接物与脂质体共同孵化制备成VEGFRⅡ修饰的介导多西他赛脂质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微观形态,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并考察了多西他赛脂质体和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特性;比较了多西他赛脂质体和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在体外和体内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抗肿瘤效果。结果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多西他赛脂质体和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均呈球状或类球状分布,平均粒径分别为(226.2±16.4)nm和(233.6±10.5)nm,多聚分散系数(PdI)分别为(0.186±0.012)和(0.179±0.009),zeta电位分别为(-9.7±0.6)mV和(-10.1±0.5)mV;多西他赛脂质体和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在pH 7.4磷酸缓冲液中释药均较为缓慢;在体外多西他赛脂质体和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均能够有效地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而在裸鼠体内VEGFRⅡ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多西他赛脂质体。结论本研究制备的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对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VEGFRⅡ抗体修饰的多西他赛脂质体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抗体 脂质体 薄膜分散-挤出法 抗肿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抗体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玉福 刘宏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554-1556,共3页
目的:为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及其受体抗体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s)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正常HLECs及bFGF作用后及受体抗体阻断bFGF在HLEC... 目的:为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及其受体抗体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s)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正常HLECs及bFGF作用后及受体抗体阻断bFGF在HLECs作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正常HLECs胞内较多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及少量微丝结构,核膜完整,染色质均匀。bFGF作用后表现为细胞膜完整,膜局部突起较多,线粒体和游离核糖体明显增多,基质较致密,细胞核附近有较多微丝结构,核膜完整,染色质均匀,核仁增大。bFGF受体抗体阻断作用后表现为细胞突起消失、细胞膜明显破坏,大量线粒体空化,嵴消失,基质减少,呈云雾状退化,内质网明显减少至消失,核膜破坏明显,有的细胞结构不清,趋于死亡。结论:bFGF对HLECs的促增殖作用可被FGF受体抗体所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 抗体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涛 张静仪 +4 位作者 曹宽 刘秩毅 温泉 张斌 王人颢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10期836-838,840,共4页
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ErbB3)在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rbB3在肝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ErbB3蛋白的表达。应用ErbB3抗体对60例HCC进行免... 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ErbB3)在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rbB3在肝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ErbB3蛋白的表达。应用ErbB3抗体对60例HCC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通过测定ErbB3在HCC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ErbB3在正常肝组织中表达缺失,在HCC表达上调(t=4.082,P<0.05)。同一标本中,ErbB3在HCC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4,P<0.05)。(2)伴有血管侵犯的HCC组中ErbB3的表达水平高于不伴有血管侵犯组(P<0.05)。有肝外转移的HCC组中ErbB3的表达水平高于不伴有肝外转移组(P<0.05)。ErbB3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肿瘤结节数目无关。(3)ErbB3表达阳性的HCC组中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低于阴性组(P<0.05)。ErbB3在HCC中表达上调,在正常肝组织中表达缺失;ErbB3在HCC表达上调与血管侵犯和肝外转移呈正相关;ErbB3表达水平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鉴定
8
作者 邹岳奇 辛春艳 +2 位作者 刘玉翠 陈英珠 籍宝霞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45-49,共5页
以基因工程人表皮生长因子(rh E G F)为抗原,免疫 B A L B/c 小鼠,将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小鼠 Sp2/0 Ag14 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多次筛选和再克隆化,获得3 株能稳定分泌抗rh E G F单克隆抗体( Mc... 以基因工程人表皮生长因子(rh E G F)为抗原,免疫 B A L B/c 小鼠,将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小鼠 Sp2/0 Ag14 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多次筛选和再克隆化,获得3 株能稳定分泌抗rh E G F单克隆抗体( Mc Abs)的杂交瘤细胞株。对该3 株杂交瘤细胞小鼠腹水进行了抗体效价测定,结果显示在1×10- 6~2×10- 7 之间。对上述3 种杂交瘤单抗(分别命名为: A E2 A4 , A E2 G5 和 A E3 E11 )进行了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及相对亲和力测定。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抗rh E G F高特异性;并分别抗两个不同抗原决定簇;相对亲和力大小次序为: A E3 E11 > A E2 A4 > A E2 G5 。 Ig 亚类鉴定结果显示: A E2 A4 , A E3 E11同为 Ig G1 亚类,而 A E2 G5 为 Ig G2b 亚类。确定 A E2 A4 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制备高纯rh E G 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鼻窦黏膜中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丁国强 郑春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其配体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在慢性鼻窦炎患者鼻窦黏膜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EGFR信号通路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方法取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其配体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在慢性鼻窦炎患者鼻窦黏膜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EGFR信号通路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方法取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上颌窦窦口黏膜20例(Ⅰ型和Ⅱ型各10例),另以10例正常鼻窦黏膜作为对照,应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技术观察EGF和EGFR在各组鼻窦黏膜中的表达,比较阳性细胞面积比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EGF和EGFR在Ⅰ型和Ⅱ型慢性鼻窦炎鼻窦黏膜中均有表达,其中EGF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炎性细胞和部分黏膜下腺体亦有表达;而EGFR主要表达于杯状细胞,上皮细胞和基底细胞亦有表达,两组间阳性细胞面积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鼻窦黏膜中上述部位仅有弱表达或无表达,阳性细胞面积比与两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GFR及其配体EGF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窦黏膜中均有明显表达,EGFR信号通路可能在慢性鼻窦炎的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鼻窦炎 黏膜 荧光抗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结直肠癌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昭 白春梅 《协和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结直肠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位列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在我国位列第4位。分子靶向治疗是结直肠癌除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外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单克隆抗体 生物学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抗体-KH902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1期临床研究
11
作者 苗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0-200,共1页
目的KH902是一种含有人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和2重点区域及人免疫球蛋白Fc段的人完全融合蛋白。本研究探讨KH902的安全性、耐受性和生物活性。方法选取由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引起的脉... 目的KH902是一种含有人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和2重点区域及人免疫球蛋白Fc段的人完全融合蛋白。本研究探讨KH902的安全性、耐受性和生物活性。方法选取由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引起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患者28例,病变≤12个视盘直径,最佳矫正视力(visualacuity,VA)≤55个字母。单次玻璃体内注射KH902,共设置6个剂量,从第1个剂量开始注射,如果注射后14d采用该剂量不发生剂量依赖性毒性反应,则继续用下一个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临床研究 受体抗体 剂量依赖性 玻璃体内注射 脉络膜新生血管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改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梦珂 曹京燕 +1 位作者 周书含 孙清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7期36-40,共5页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驱动基因之一,与不良预后相关。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波奇替尼和吡咯替尼对该病效果佳;莫博替尼对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亲和力高,联合曲妥珠单抗的治疗可用于一线进展的患者。抗体偶联药物的效果是...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驱动基因之一,与不良预后相关。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波奇替尼和吡咯替尼对该病效果佳;莫博替尼对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亲和力高,联合曲妥珠单抗的治疗可用于一线进展的患者。抗体偶联药物的效果是最鼓舞人心的,曲妥珠单抗-德鲁替康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虽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被推荐,但免疫联合治疗或许会为患者带来新的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靶向治疗 抗体偶联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向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郑军 刘卓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87-189,共3页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靶向治疗 肿瘤治疗学 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1及β3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在缺血性心肌病心衰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婧 王敬萍 +3 位作者 王慧仙 杨晋静 马秀瑞 闫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532-536,共5页
目的 观察β1及β3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β1-AA及β3-AA)在缺血性心肌病心衰不同时期的分布特点,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不同抗体分布特点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0例为心力衰竭组,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于入院即刻... 目的 观察β1及β3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β1-AA及β3-AA)在缺血性心肌病心衰不同时期的分布特点,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不同抗体分布特点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0例为心力衰竭组,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于入院即刻测定两组血浆中β1-AA、β3-AA、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入院后24 h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力衰竭组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后7d、3个月再次测量血浆中β1-AA、β3-AA、NT-proBNP水平及LVIDd和LVEF等值;出院后1年随访其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包括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等).结果 心衰组β1-AA/β3-AA值小于对照组[(1.53±0.33)ng/L比(1.76±0.68)ng/L,P<0.05].心功能Ⅳ级的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发作期患者β1-AA/β3-AA较心功能Ⅲ级患者低[(1.51±0.43)ng/L比(1.55±0.23)ng/L,P<0.05).随着心功能得到改善,β1-AA、β3-AA均有所下降,且二者比值短期内升高,后又有下降趋势(P<0.05).出院后1年时间内,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相比,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后期β1-AA/β3-AA、服用β受体阻滞剂时间/病史均较低(P<0.01).用全模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期β1-AA/β3-AA、服用β受体阻滞剂时间/病史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独立预后指标(P<0.01).结论 β1-AA/β3-AA失调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之间存在联系,可用于临床指导β受体阻滞剂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β1、β3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 Β受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生长因子受体对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芳邻 张锑 +2 位作者 徐从高 郑玉兰 张茂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11-12,共2页
应用甲基纤维素体外半固体培养法观察 32例原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 ( AML )和 4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急粒变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克隆 ( CFU- L)的体外增殖状态 ,以及抗粒 -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受体( GM- CSFR) α链单克隆抗体 (... 应用甲基纤维素体外半固体培养法观察 32例原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 ( AML )和 4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急粒变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克隆 ( CFU- L)的体外增殖状态 ,以及抗粒 -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受体( GM- CSFR) α链单克隆抗体 ( MAb)、抗白细胞介素 - 3受体 ( IL- 3R) α链 MAb、二者共同 β链 MAb对 CFU-L 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 :1抗 GM- CSFR、抗 IL- 3R共同 β链 MAb体外可明显抑制 AML 患者 CFU- L 的生长 ( P<0 .0 5 ) ;2抗 GM- CSFRα链 MAb和抗 IL- 3Rα链 MAb对 CFU- L 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 P>0 .0 5 ) ;3各型白血病患者之间对 MAb的反应无明显差异 ( P >0 .0 5 )。认为 GM- CSFR、 IL - 3R的激活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 细胞增殖 造血生长因子受体 调控作用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表皮生长因子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万江 王秀梅 杨桂香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3期25-28,共4页
为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猪血清或尿液中猪表皮生长因子(porcinee pidermal growth factor,pEGF)的含量,以pEGF为包被原,人表皮生长因子(hu-mane pidermal growth factor,hEGF)为竞争抗原... 为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猪血清或尿液中猪表皮生长因子(porcinee pidermal growth factor,pEGF)的含量,以pEGF为包被原,人表皮生长因子(hu-mane pidermal growth factor,hEGF)为竞争抗原,两者与一定量的抗pEGF多抗反应。结果表明,理想的包被抗原浓度为0.625μg/mL,抗pEGF工作浓度为1∶64000,酶标二抗工作浓度为1∶20000,可检测的最适范围为0.4ng/mL^32ng/mL,最低检测限为1ng/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50%和5.22%。得到回归方程y=-34.53x+76.06(R2=0.993)和标准曲线,从而建立了快速定量测定pEGF含量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多克隆抗体 间接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步探讨抗M3受体抗体在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静 李小峰 +1 位作者 王彩虹 李芳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3期207-209,共3页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侵及泪腺和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该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眼干、口干,并可累及肺、肾脏、淋巴系统、血管及肝脏等器官。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发现分布于泪腺、唾液腺及平滑肌的...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侵及泪腺和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该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眼干、口干,并可累及肺、肾脏、淋巴系统、血管及肝脏等器官。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发现分布于泪腺、唾液腺及平滑肌的毒蕈碱3(M3)受体与干燥综合征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进一步证实M3受体是SS的器官特异性自身抗原。本研究旨在评估M3受体抗体在SS诊断中的意义,并探讨其与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3受体抗体 干燥综合征 临床意义 全身性自身免疫病 器官特异性 临床表现 实验室指标 外分泌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大鼠血清中抗β1、β3肾上腺素受体及M2乙酰胆碱受体抗体IgG亚类的分布
18
作者 马秀瑞 王瑾 +4 位作者 燕子 郭永强 韩蓉晖 李苏芬 刘慧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明确免疫大鼠血清中抗β1、β3肾上腺素受体及M2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IgG亚类,为进一步研究此类抗体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合成的大鼠β1、β3肾上腺素受体和M2乙酰胆碱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肽段为抗原分别主动免疫Wistar大鼠... 目的明确免疫大鼠血清中抗β1、β3肾上腺素受体及M2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IgG亚类,为进一步研究此类抗体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合成的大鼠β1、β3肾上腺素受体和M2乙酰胆碱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肽段为抗原分别主动免疫Wistar大鼠,应用免疫球蛋白纯化技术特异性提纯其血清中IgG类抗体,应用BCA进行蛋白定量,调整血清中蛋白量一致,用SA—ELISA法检测抗β1、β3肾上腺素受体和M2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IgG亚类。结果免疫组中属于IgG2a亚类的抗β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的A值为(0.45±0.01),明显高于对照组(0.08±0.003,P〈0.05);免疫组中属于IgG2b亚类的抗艮肾上腺素受体抗体的A值为(0.59±0.02),显著高于对照组(0.2±0.02,P〈0.05);免疫组中属于IgG2a亚类的抗M2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A值为(0.56±0.04),显著高于对照组(0.12±0.01,P〈0.05)。结论免疫大鼠血清中抗β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和抗M2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主要属于IgG2a亚类,抗β3肾上腺素受体抗体主要属于IgG2b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肾上腺素受体 Β3肾上腺素受体 M2乙酰胆碱受体 抗体 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心衰患者血清抗β_3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对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的影响
19
作者 王瑾 李文孝 +4 位作者 闫莉 王晓樑 吕小萍 张睫 刘慧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观察儿童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抗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自身抗体对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的影响。方法①以人β3AR细胞外第二环176-202氨基酸残基序列的合成肽段作为抗原,采用ELISA筛选正常儿童和心衰儿童血清中抗β3AR自身抗体。用... 目的观察儿童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抗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自身抗体对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的影响。方法①以人β3AR细胞外第二环176-202氨基酸残基序列的合成肽段作为抗原,采用ELISA筛选正常儿童和心衰儿童血清中抗β3AR自身抗体。用亲和纯化法提纯抗β3AR自身抗体阳性血清中的IgG。②设立β3AR激动剂BRL37344、β3AR自身抗体阳性血清IgG、β3AR自身抗体阳性血清IgG+β1AR、β2AR阻断剂Nadolol、β3AR自身抗体阳性血清+非特异性βAR阻断剂Bupranolol、β3AR自身抗体阳性血清+β3AR抗原、阴性对照IgG以及空白对照各组观察该抗体对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的影响。结果①心衰儿童血清中抗β3AR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30%(15/50),明显高于正常同质儿童的12%(6/50,P<0·05);②该抗体可以使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跳动频率下降[由(128.0±10.86)次/min下降为(64.7±8.72)次/min,P<0·01];③该作用不能被β1、β2受体阻断剂Nadolol阻断,但可被非特异性β受体阻断剂Bupranolol或β3AR细胞外第二环抗原肽段阻断;④该抗体的负性变时效应在观察时间内(6h)无衰减。结论儿童心衰患者血清中含有较高滴度的抗β3AR自身抗体并具有负性变时效应,且该抗体的负性变时效应具有不脱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3 自身抗体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治疗相关的抗体偶联药物及其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20
作者 潘学强 李笑 +2 位作者 李美霞 李可 姜蕊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144-148,共5页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病情进展极易发生耐药。抗体偶联药物(ADC)是一种新型靶向生物制剂,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细胞毒性有效载荷的结合,精准递送靶向抗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目前,ADC已逐渐用于乳腺癌的治疗...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病情进展极易发生耐药。抗体偶联药物(ADC)是一种新型靶向生物制剂,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细胞毒性有效载荷的结合,精准递送靶向抗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目前,ADC已逐渐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中。根据靶向抗原的不同可将ADC分为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类ADC、靶向人滋养细胞表面抗原类ADC及其他ADC。乳腺癌治疗相关ADC的耐药机制与ADC抗原表达水平下降、ADC处理过程异常和化疗有效载荷的变化有关。深入研究乳腺癌治疗相关ADC及其耐药机制,可为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人滋养细胞表面抗原 乳腺癌 肿瘤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