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非理性与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
1
作者 黄金曦 向思琴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4-41,共8页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股权质押规模不断增长,质押风险越来越大,因此股权质押问题逐渐引起各界关注。基于2009~2020年我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样本,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影响以及投资者非理性对二者关系的调...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股权质押规模不断增长,质押风险越来越大,因此股权质押问题逐渐引起各界关注。基于2009~2020年我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样本,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影响以及投资者非理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可能性更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公司实施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可能性越大且送转比例也越高;投资者非理性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关系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牛市中,投资者非理性程度更高,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更有可能通过实施高送转股利政策的方式迎合非理性炒作者以提升公司股价;高送转监管政策实施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影响和投资者非理性的调节作用均明显减弱,表明政府监管不仅能够有效抑制部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实施高送转股利政策的不良动机,还能让投资者在面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推出高送转股利政策时更加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高送转 投资者非理性 政府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市A股各行业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实证研究
2
作者 马慧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60-162,共3页
文章首先从羊群效应方面刻画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分析沪市A股各行业羊群效应的相对强弱;其次,选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研究更加宽泛意义上的投资者非理性在沪市各行业中的表现,二个层次的实证得到的一致结论:农林、食品、纺织、电子... 文章首先从羊群效应方面刻画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分析沪市A股各行业羊群效应的相对强弱;其次,选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研究更加宽泛意义上的投资者非理性在沪市各行业中的表现,二个层次的实证得到的一致结论:农林、食品、纺织、电子、金属、机械、医药、水电、建筑、运输、批零、金融、服务和传播行业投资者理性程度较差,采掘、木材、造纸、信息和房地产行业投资者理性程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群效应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 行业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者非理性对企业财务迎合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邱美凤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76-80,共5页
文章选用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7年季度数据,分析投资者非理性高涨、非理性低落对企业显性财务迎合、隐性财务迎合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企业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代理冲突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投资者非理性高涨对研发... 文章选用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7年季度数据,分析投资者非理性高涨、非理性低落对企业显性财务迎合、隐性财务迎合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企业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代理冲突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投资者非理性高涨对研发投资存在负影响,对股权投资和盈余管理存在正影响,投资者非理性低落对研发投资和股权投资存在正影响,对盈余管理存在负影响。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代理成本对企业财务行为迎合投资者非理性有促进作用,而在投资者情绪低落期,代理成本对财务盈余管理迎合投资者情绪不产生调节作用,对研发投资迎合存在逆向调节作用,对股权投资迎合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非理性 财务迎合 代理成本 投资者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F期权隐含偏度、投资者情绪的理性与非理性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昌生 程志富 +1 位作者 陈晶 陈聪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3-1084,共12页
以上证50ETF期权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上证50ETF的隐含偏度与市场情绪之间的关系。与以往的相关研究不同,对于可能引致期权隐含分布左偏的市场情绪进行了分解,通过对所分解的情绪成分及其与左偏分布特征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重点研究了情... 以上证50ETF期权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上证50ETF的隐含偏度与市场情绪之间的关系。与以往的相关研究不同,对于可能引致期权隐含分布左偏的市场情绪进行了分解,通过对所分解的情绪成分及其与左偏分布特征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重点研究了情绪中的非理性成分在原生市场和衍生市场之间的跨市场传递,以进一步探究出影响市场稳定性的根源。研究表明:上证50ETF隐含分布的左偏程度与市场中的非理性情绪紧密相关,非理性情绪越高涨,隐含分布越呈现左偏;并且,在对已实现波动率、期权相对需求等变量加以控制后,结论依然成立。这意味着,现阶段,仅从中国ETF期权市场中提取关于ETF未来预期信息的想法不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偏分布 投资者非理性 跨市场情绪 定价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者情绪的一个研究综述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沉 张军波 +1 位作者 王磊 李哲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8-120,共3页
投资者情绪的变动对投融资决策等企业行为产生影响。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投资者情绪的涵义、计量方法和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对我国投资者情绪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 情绪 计量方法 经济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化博弈论对我国股市投资者类型动态均衡的深层透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唐德祥 孟卫东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3年第10期55-57,共3页
目前我国股市投资者多为非理性投资者,这使进化博弈论的“有限理性”比传统金融理论和主流博弈论的“完全理性”的假设更符合我国现实股市投资决策行为。用之对投资者类型进行动态均衡分析得出:经济利益是模仿投资行为的驱动力;非理性... 目前我国股市投资者多为非理性投资者,这使进化博弈论的“有限理性”比传统金融理论和主流博弈论的“完全理性”的假设更符合我国现实股市投资决策行为。用之对投资者类型进行动态均衡分析得出:经济利益是模仿投资行为的驱动力;非理性与理性投资策略的动态均衡比例取决于投资比例;投资者理性越高,达到均衡的速度越快。因此,证券监管部门应完善市场机制,大力培养发展机构投资者,创新与完善股市和证券市场的规章制度,开展投资者教育,创新投资工具,增加投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性投资者 博弈论 中国 股票市场 投资策略 机构投资者 证券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ESG评级能否降低公司特质风险?——兼论多维信息透明度的调节效应
7
作者 刘维奇 王光耀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60,共14页
基于2009—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ESG评级对公司特质风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考察了多维信息透明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ESG评级具有降低公司特质风险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ESG评级能够通过缓解投资者非理性情绪、缩小分析师... 基于2009—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ESG评级对公司特质风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考察了多维信息透明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ESG评级具有降低公司特质风险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ESG评级能够通过缓解投资者非理性情绪、缩小分析师预测分歧以及提高企业声誉水平来降低公司特质风险。调节效应检验表明,ESG评级降低公司特质风险的效果在较低的多维信息透明度下更为显著,而较高的多维信息透明度会抑制这种效果。异质性检验表明,ESG评级降低公司特质风险的效果在主动披露意愿较强的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及衰退期企业中更显著,且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期、投资者情绪高涨时期效果更突出。研究结论为推动企业ESG信息披露、降低公司特质风险以及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评级 公司特质风险 信息透明度 投资者非理性情绪 企业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股利迎合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
8
作者 罗琦 李川 彭梓倩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分析公司股利迎合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内涵、动机、表现和经济后果等方面系统梳理并评述了公司股利迎合行为的现有研究成果,并提炼了需要进一步着重研究的问...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分析公司股利迎合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内涵、动机、表现和经济后果等方面系统梳理并评述了公司股利迎合行为的现有研究成果,并提炼了需要进一步着重研究的问题。首先,结合投资者非理性股利偏好,厘清和归纳了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内涵和衡量方法。其次,从动机、影响因素、回购场景等方面总结了公司的现金股利迎合行为,并结合股票拆分、高送转等多种方式归纳了公司的股票股利迎合行为。再次,从市场反应、信息质量、未来业绩、公司风险等角度阐释了公司股利迎合行为的经济后果。最后,从投资者非理性股利情绪指标的构建、现金股利迎合中的委托代理问题、股票股利迎合行为的差异性以及互联网环境下公司股利迎合的经济后果等多个方面指出了关于公司股利迎合行为的未来研究方向,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和监管政策的优化完善提供了指引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 投资者非理性情绪 股利政策 现金股利迎合 股票股利迎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制改革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IPO抑价率的视角 被引量:34
9
作者 吴锡皓 张弛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6,I0046,I0047,共13页
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制度变迁,其实施效果备受关注。本文基于IPO抑价率视角,探索注册制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注册制改革导致IPO抑价率反而更高。本文通过分开考察注册制下的科创板与创... 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制度变迁,其实施效果备受关注。本文基于IPO抑价率视角,探索注册制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注册制改革导致IPO抑价率反而更高。本文通过分开考察注册制下的科创板与创业板公司发现,与核准制公司相比,科创板公司IPO的抑价率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注册制创业板公司的抑价率却明显高于对照组样本。因此,注册制下公司的IPO抑价率更高主要是由创业板公司所驱动。同样是注册制公司,科创板的IPO抑价率却明显低于创业板。经检验,这一现象与科创板实施完全强制跟投制度有关。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注册制下IPO抑价率更高的现象是由IPO一级市场下承销商寻求风险溢价补偿和二级市场下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共同导致的。进一步研究显示,外资参股承销商、IPO审核问询及发行等待时长均能有效缓解注册制下IPO抑价率过高现象,而承销商与发行方地域邻近则会加剧该现象。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在注册制实施初期,放松政府管制非但没有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反而在创业板领域造成定价效率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制改革 IPO抑价率 风险溢价补偿 投资者非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视角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策略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逄咏梅 王霞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19-122,共4页
行为财务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是非理性的,他们在决策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偏差。因此,上市公司管理层在进行相关决策时就应考虑投资者的这些非理性行为。文章基于行为财务学中的非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和心理学的相... 行为财务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是非理性的,他们在决策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偏差。因此,上市公司管理层在进行相关决策时就应考虑投资者的这些非理性行为。文章基于行为财务学中的非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对管理层信息披露策略选择的影响,并给出了理论解释和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披露 投资者非理性 行为财务 前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三因子模型风险系数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昕 崔峰 丁黎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0,共6页
由Fama和French提出的三因子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股票的收益率风险溢价。文章以状态空间模型为框架,将风险因子系数作为状态变量,市场风险溢价作为观测变量,构建时变三因子模型来应对股票市场价格的时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卡尔曼滤... 由Fama和French提出的三因子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股票的收益率风险溢价。文章以状态空间模型为框架,将风险因子系数作为状态变量,市场风险溢价作为观测变量,构建时变三因子模型来应对股票市场价格的时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卡尔曼滤波来估计时变风险因子系数,增强了估计结果的准确性与连贯性;风险因子系数变化规律与中国A股市场政策和环境影响相吻合,消除非理性噪声后的时变三因子模型更具有解释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模型 时变三因子模型 非理性投资者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沪市日综合价格指数杠杆效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海旺 张桂双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4年第4期79-82,共4页
TARCH模型对于处理金融数据的异方差有着很好的效果。文章首先对此模型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其次对沪市每日收盘的综合价格指数成功地建立了TARCH模型,并利用此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证明:对沪市收盘价格指数产生的冲击,利空消息是利... TARCH模型对于处理金融数据的异方差有着很好的效果。文章首先对此模型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其次对沪市每日收盘的综合价格指数成功地建立了TARCH模型,并利用此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证明:对沪市收盘价格指数产生的冲击,利空消息是利好消息的1.447984倍,杠杆效应显著。对此,从投资者的非理性和市场的非有效性两点出发,说明了杠杆系数较大的原因;最后,对于如何规范我国的股市提出了几点参考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CH模型 杠杆效应 非理性投资者 非有效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