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伏发电系统与可投切负荷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云 卢泽汉 +2 位作者 章雷其 赵波 辛焕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0-16,共7页
提出一种光伏与可投切负荷的协调控制策略,利用光伏出力的可快速调节特性以及可投切负荷容量较大的特点,通过求解混合整数优化问题,确定各台光伏的实时参考出力以及各台可投切负荷的工作状态,并使用基于二次插值算法的功率控制策略,使... 提出一种光伏与可投切负荷的协调控制策略,利用光伏出力的可快速调节特性以及可投切负荷容量较大的特点,通过求解混合整数优化问题,确定各台光伏的实时参考出力以及各台可投切负荷的工作状态,并使用基于二次插值算法的功率控制策略,使各台光伏的出力快速跟踪其参考值,从而实现协调控制系统净出力的灵活可调。所设计的协调控制系统具有与传统混合储能系统类似的外部特性(如大功率的快速充放电),可为高渗透率的新能源电网提供必要的支持(如一次调频等)。此外,它还具有容量易于扩充、造价低廉等传统储能系统不具备的优势。基于微电网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投切负荷 二次插值 协调优化控制 一次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重要性和源-荷互补性的离网系统终端电/热/冷负荷投切策略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小龙 李欣然 +2 位作者 刘志谱 卢颖华 罗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2-564,共13页
针对如何减少离网系统供需不平衡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负荷重要性和源-荷互补性的离网系统终端电/热/冷负荷投切策略。首先,定义负荷重要性指标以及源-荷互补性指标,并利用熵权法确定综合指标。然后,在此基础上... 针对如何减少离网系统供需不平衡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负荷重要性和源-荷互补性的离网系统终端电/热/冷负荷投切策略。首先,定义负荷重要性指标以及源-荷互补性指标,并利用熵权法确定综合指标。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单时间尺度供能和综合指标的负荷投切策略以及基于多时间尺度供能和综合指标的负荷投切策略。考虑到预测偏差会导致储能荷电状态(SOC)偏离计划值,进而影响负荷投切方案,该文利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滚动优化调度方法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实时跟踪储能SOC计划值。最后,以某离网系统夏季典型日为算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重要性 源-荷互补性 终端电/热/冷负荷 熵权法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供电连续性的孤岛配电网负荷恢复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硕 顾雪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5,64,共8页
上级输电网发生故障停运后,配电网可依靠分布式电源维持运行,当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难以平抑时,需要通过投切负荷来平抑波动,这会造成非重要负荷频繁投入或切出电网,产生大量单时段或双时段的短时供电场景,进一步降低了非重要负荷供电的... 上级输电网发生故障停运后,配电网可依靠分布式电源维持运行,当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难以平抑时,需要通过投切负荷来平抑波动,这会造成非重要负荷频繁投入或切出电网,产生大量单时段或双时段的短时供电场景,进一步降低了非重要负荷供电的可靠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负荷供电连续性的配电网负荷恢复优化方法,从单个负荷角度出发,引入单负荷供电连续性指标构建目标函数,并计及潮流、网络拓扑、连通性等约束构建模型,使得非重要负荷也尽量连续供电,提高供电的连续可靠性。采用PG&E69节点配电系统作为算例进行验证,模型结果与传统恢复相比供电连续性显著提高。供电连续性参数的引入使得负荷恢复更加趋向于连续,大大减小了因为分布式电源波动而产生的短时供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恢复 投切负荷 供电连续性 负荷恢复 波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配电网剩余电流分析等值电路与计算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孙中玉 徐丙垠 +3 位作者 王玮 杨帆 陈恒 王鹏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8-106,共9页
现有低压配电网剩余电流分析等值电路与计算方法未考虑TN-C、TN-C-S系统,难以满足区分接地故障和负荷投切等需求。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种接地型式低压配电网的建模计算方法。针对不同接地型式的回路方程,提出一种4阶相模变换矩阵,得... 现有低压配电网剩余电流分析等值电路与计算方法未考虑TN-C、TN-C-S系统,难以满足区分接地故障和负荷投切等需求。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种接地型式低压配电网的建模计算方法。针对不同接地型式的回路方程,提出一种4阶相模变换矩阵,得到独立的1模、2模和存在耦合的0模、N线模,将0模与N线模的互阻抗进行调整和转移,得到剩余电流模网络;根据接地故障和负荷投切的边界条件,建立了剩余电流分析等值电路,并推导出电气量的计算公式。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适用性强、计算精度高,为研究接地故障保护技术提供了理论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剩余电流 接地故障 负荷 等值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